第十二卷 城頭變幻大王旗 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

戰場已經平靜下來。

葉暢牽著馬,踏著血跡,緩緩穿過這五尺寬的棧道。空氣中仍然瀰漫著淡淡的腥味,不過蠻軍的哀嚎哭泣、唐軍的歡呼喝吆喝聲都已經停止了。

大山沉默,彷彿剛才這裡並沒有發生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唯有唐軍將士臉上的興奮和看到葉暢時閃亮的眼神,才讓人意識到,方才就在這裡發生了一場戰事,唐軍獲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王天運看到葉暢到來時,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單膝跪下,向葉暢行了軍人之禮:「大使,幸不辱使命!」

最初時他對葉暢的命令是心懷猶豫的,甚至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他得罪過葉暢,故此葉暢有意安排一場慘敗,好追究他的罪責。但過程和結果出乎他意料,蠻人會做出什麼事情,都在葉暢掌握之中,王天運甚至覺得,蠻人完全就是葉暢操控著的傀儡。葉暢要他們來伏擊,他們就來了;葉暢要他們哄搶財物,他們就搶了;最後,葉暢要他們死,於是他們就死了。

「請起,請起,虞侯辛苦,這頭功果然立下了!」

葉暢拉起王天運,哈哈大笑,卻根本不提自己定計之事,只稱讚王天運打得好。王天運自家都有些不好意思,若不是葉暢謀略得當,他哪裡能這般輕易得勝?

「葉大使,卑職是個粗人,但今日卑職服了!今後大使有何吩咐,卑職必不敢有半點猶豫!」他心中不好意思,起身後便說道。

跟在葉暢身邊的蔡明聽得這一句,不禁點頭。

王羊兒現在也是葉暢的親兵,與善直一起護衛葉暢,他見蔡明點頭,拉著他道:「蔡先生好端端地點什麼頭?」

「葉大使大事濟矣。」

「不過是一場小勝,算得了什麼,跟著王公,這般小勝,我們不知打過多少,哪裡值當蔡先生如此誇耀!」

王羊兒心裡卻是不服,他眼中只有王忠嗣一人。蔡明笑了笑,只說了句「你不懂」,便上前又跟到了葉暢身旁。

王忠嗣確實是近於百戰百勝,但是王忠嗣所帶領的乃是經過他精心挑選、長期訓練的精銳強兵,葉暢帶的卻是一群新敗之眾,而且軍中將士,並不親近服從他。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葉暢根本沒有時機去慢慢休整,收攬軍心。但他卻憑著兩手,一是所謂神明護佑,一是一場大勝,迅速征服了這三萬將士。從現在起,這些將士才真正算是葉暢的部屬,而唐軍強、南詔弱,只要葉暢不犯什麼大錯,憑藉這三萬願為他而戰而且敢戰的將士,已經足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南蠻不過土雞瓦犬罷了,我大唐將士,足以以一當三當五!」葉暢拉著王天運,登上了高處,然後大聲道:「如今敵軍大敗,正乘勝追擊之時,諸位尚能戰否?」

「能戰,能戰,能戰!」

「尚敢戰否?」

「敢戰!敢戰!敢戰!」

「那好,隨我前進,我會站在最前,咱們在益寧吃晚飯!」

諸軍頓時歡呼,葉暢帶頭,他們便真的跟了上去。

「如此軍心士氣,誰能相信,還在幾天前這仍是一支怨聲載道的軍隊!」見此情形,蔡明感嘆了一聲,又前目光投向葉暢。

王公稱葉暢乃當世奇人,果然是有識人之明,他以為大唐有了葉暢,有沒有他便無所謂了……在某種意義上說,葉暢確實能在軍中形成如同他一般的號召力。

葉暢這邊舉軍開拔,那邊蠻人也得到消息。

「軍將楊牟利就這般死了?當真是個蠢貨,蠢貨!」

閣羅鳳勃然大怒,他令楊牟利前去,倒不是真的指望楊牟利能大獲全勝,只是出於謹慎,想探一探此次唐軍的實際戰鬥力。原本以為就算不勝,也能窺測出葉暢的虛實,弄明白這個在大唐長安聲名甚響的少年統帥,究竟有幾分本領。

但楊牟利敗得太快,也敗得太慘,除了弄清楚葉暢為人狡猾多計之外,閣羅鳳覺得自己一無所獲。

「葉暢大軍已經逼向昆川,王大軍將遣小人來問,究竟當如何處置?」

這位王大軍將,名為王毗雙,破姚州城殺張虔陀者,即是其人。閣羅鳳聽得此語,心中一動,旋即明白王毗雙的意思。

王毗雙分明是懼敵,想要從昆川退回益寧,故此才遣人來問。若非如此,他何必多此一舉!

「昆川有險可據,令他守著,我會出兵,繞道切道唐軍補給!」閣羅鳳下令道,想想不放心,又補充道:「我這就讓羅時領三千人前去援他!」

羅時帶著三千人前往昆川之後,閣羅鳳心中仍然惴惴不安,他隱約覺得,事情似乎要跳出他的掌控了。

「無妨,無妨,唐軍三萬南征,大軍糧草被給不可能完全就地征取,必須自劍南運送補給,只要能撐過這一段……」

到了夜間,閣羅鳳睡不著,他還在琢磨著怎麼樣才能擊敗葉暢。正想著如何截斷唐軍糧道之事時,突然間,聽得外邊嘈雜之聲響起。

他霍然起身:「前方如何了?」

「大王,大王,大事不好,快走吧,唐軍……唐軍勢大,我到時王毗雙已敗!」

還沒有等侍衛出去詢問,羅時便狼狽不堪地沖了進來,對他大叫道。

「這如何可能?」閣羅鳳嚇一大跳:「這……這麼快?」

「唐人凶蠻,弩利甲堅,我們擋不住啊!」羅時帶著哭腔道:「昆川沃野一片,原不宜於與唐人交戰!」

「也不該敗得這般迅速!」

「唐人一來便強襲,那些唐人不知為何,一個個悍不懼死,據說唐軍主帥親臨陣前,他左右兩個軍將勇不可擋,那些唐人還說……還說他們有神明護佑,諸葛丞相授計!」

羅時性子比較謹慎,閣羅鳳派他去便有藉助於他謹慎之處助王毗雙。故此,他雖是敗逃回來,情線的消息卻打聽得比較清楚。

葉暢部隊出了山區,抵達滇南澤平原之後,便將部隊展開。三萬唐軍雖然並未盡至,只到了不足兩萬,但比盧南詔大軍將王毗雙手中不足一萬的兵力要多得多。葉暢自領一軍,王天運又領一軍,兩部南北夾擊,猛攻王毗雙在滇南澤畔山上立的寨子。唐軍士氣高漲,葉暢更是身先士卒,在善直與王羊兒兩人保護下,自北攻破寨門,王羊兒陣斬王毗雙,只用了不過一個時辰,便奪下寨子。

當羅時趕到時,唐軍已經打掃完了戰場,還遣騎兵追逐羅時,若不是羅時逃得快,只怕他這三千人也要全送掉。他一路收拾敗逃,湊足了五千人,這才回到益寧。

「這不可能,唐軍精銳,盡在北方,劍南節度使的兵馬,怎麼會如此善戰?」閣羅鳳猶自對這個結果不信。

他熟知唐軍虛實,若來的是隴右、河西或者范陽等節度的強兵,他吃這樣一個敗仗倒是正常,但來的分明就是劍南節度屬下的兵馬,就在三個月前,他還曾經大敗過對方一次,也正是那次獲勝,才讓他覺得自己可以離開洱海,到滇南澤這邊與唐人戰上一場。

「唐人說他們主將得諸葛丞相的指點,就是擒了孟獲大王的那個諸葛丞相!故此,唐人不懼刀劍,他們有妖法!」羅時惶惶不安地說道。

蠻人迷信,更勝過蜀人,此時雖去三國之時已遠,但諸葛亮之威名,猶行於蠻人之間。羅時便篤信這位諸葛丞相已成神明,唐軍主將得其所助,用兵如神也是理所當然。

「神明……妖法……葉暢!」

閣羅鳳篤信釋教,對於一般的神明,只是將信將疑,不過羅時的話提醒了他,若不是神明,那便是唐軍主將葉暢,那個在長安城中就聽過許多次名字的人,定是施展了什麼手段,將唐人整合於一處!

「唐軍是否追襲?」閣羅鳳問道。

「我遣了斷後之兵,如今沒有消息傳來,想必唐軍見天色已晚,並未追襲。」

閣羅鳳皺著眉,他少年便隨父征戰,倒也有幾分軍略,唐軍並未急追,沒有讓他懸著的心放鬆下來,相反,他更覺不安了。

唐軍未乘勝追擊,證明他們的主帥並沒有因為勝利而驕狂起來,閣羅鳳很清楚,唐強而南詔弱,南詔獲勝的唯一希望,就是唐人能夠犯錯。

「帶我出去看看將士。」猶豫了很短的時間,他對羅時道。

羅時領著他到了外邊,那隨他逃回來的五千軍士,如今正橫七豎八躺在地上。雲南此時氣候溫暖,故此不用帳幕,一些傷兵在呻吟,而在戰鬥中失去親友的則在哭泣。

完好的士兵則在竊竊私語,他們的話語里總是離不開「神明」、「妖術」、「諸葛丞相」之類的話語。

明明氣候溫暖,閣羅鳳還是覺得冷,彷彿是雪山上吹來的寒風,讓他瑟瑟發抖。

敵軍強大,己方士氣低落,不宜再戰……而且葉暢既然未曾驕狂,那麼就想辦法讓他驕狂起來。他若不驕狂犯錯,自己完全沒有勝算!

下定決心,閣羅鳳下令道:「傳令全軍,咱們退!」

「退?」

「滇南澤附近儘是平地,少有山巒,無險可守,非戰之所,退回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