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百千家似圍棋局 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

王鉷走出御史台的大門,臉色陰鬱地望了一下天色。

原本連接好幾個晴天,今天大早時都是萬里無雲,但到中午風雲突變,開始下起雨來。這讓王鉷有些措手不及,他是乘馬來的,就這樣回去,只怕會被淋透。

他也不太願意回家,到了家中之後,面對母親妻子的目光,他會覺得寒磣。

說起來他也是寒磣,官都當到御史台來了,在楊慎矜面前卻仍然抬不起頭來,甚至連自己的職田都被楊慎矜奪去!

他心中雖憤,可是楊慎矜乃是他長輩,他入御史亦曾得楊慎矜之助,故此能怒卻不能言。

「這麼晚,王公還未離開?」

突然間,他身後有人說話,王鉷回望了一眼,乃是楊釗。

除了楊釗之外,還有一人,王鉷也很熟悉,葉暢。

「這個……楊公如何會與葉公在這裡?」王鉷訝然道。

葉暢險些笑了起來,楊釗已過四旬,稱一聲楊公沒有問題,他才二十齣頭,現在就被人稱為「公」,總有些怪怪的。不過這也可以看出,王鉷待他不敢怠慢。

葉暢明白他不怠慢的原因在哪裡:李林甫。

王鉷乃是李林甫最信任的心腹之一,他對李林甫也極為尊重,哪怕現在已經是御史中丞身兼數使,可李林甫一聲令下,他便可以象是僕役一般奔走。

而且在此前對付韋堅、李適之等的幾次爭半中,王鉷的表現也是極為出眾,每每身先士卒,甚至可以說奮不顧身跳出來狂咬。

「王公閑暇否,與我二人去牡丹亭飲茶?」楊釗道。

大唐是個極開放的朝代,一種風潮一旦形成流行,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被人們接納並傳播開來,足球戲是如此,香雪海同樣如此。如今長安城中,已經出現了不少模仿香雪海專為達官貴人與富商巨賈服務的高檔會館,牡丹亭便是其中之一。它位置靠近官廨,故此不少官員在工作之餘,會到那兒轉轉。

此處為風雅之所,有酒有茶有詩有花,便是有不開眼的保守派攻訐,也能為自己辯解。

王鉷與楊釗的關係很一般,因為兩人都在御史台,楊釗是侍御史,而王鉷是中丞,雖然有下級與上級之分,實際上卻隱隱存在競爭關係。故此,兩從平時少有來往,如今楊釗突然喚住他,而且邀他去牡丹亭,王鉷立刻明白,楊釗別有安排!

看到葉暢微微點頭,他沒有多思考,便應下此事。

外邊有寸,三人都上了楊釗的馬車,到了牡丹亭後,選了一間雅室,自有隨從在外守著,不令別有用心的人來偷聽。

「二位相召,不會真的在此喝茶吧,有何吩咐,還請明說。」

王鉷心情鬱悶,雖然對葉暢待之以禮,卻也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在無用的口水上,故此徑直問道。

「聽聞王公與楊侍郎有親?」楊釗沒出聲,說話的是葉暢。

王鉷點頭,坦然地說道:「確有其事。」

「但又聞楊侍郎待王公甚為無禮,雖你二人同列為官,他卻呼喝支使,有如僮僕?」

王鉷沉默了一下,然後勉強道:「他輩分居長,又曾有恩於我……」

「聽聞楊侍郎侵奪王公職田?」

王鉷猛然站起身,卻又坐了下去,苦笑道:「不過是一時誤會……葉公,你有何話,就直說吧?」

「聽聞楊侍郎還辱及王公之生母,視之為婢?」葉暢卻又問道。

這是打人打臉揭人揭短,王鉷的臉色再也控制不住,他兩腮上的肉都哆嗦起來,戟指葉暢:「你,你……」

「李相公讓我尋你的。」葉暢一句話就消了王鉷的全部怒火:「欲去慎矜,須用王鉷。」

取代怒意浮上王鉷臉上的,是疑惑不解。

他知道李林甫對楊慎矜越來越不滿,卻不曾想,現在就要動手。要知道,李林甫此前動手,都是事先做了周密安排,然後才猛然發動。

而這一次,李林甫似乎還沒有做充足的準備啊。

「此事……果真?」

「自然是真。」

「為何李相不親自對我說?」

「李相閉門謝客,要籌謀大事,故此不曾親自與你說。」葉暢一笑:「我總不可能是瞞著李相做此等大事!」

這一點王鉷還真相信,若這不是李林甫的意思,葉暢豈敢打著他的旗號來行事。現在楊釗已經到了,加上葉暢,如果再有他王鉷,即使李林甫不親自出面,也足以撼動楊慎矜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了。

想到楊慎矜給自己帶來的屈辱,王鉷左掌擊右拳,惡聲發誓道:「必不與此賊共戴天!」

「楊慎矜輕狂,多有侮辱王公,但卻不知自斂,王公當知他陰私之事,不知是否有可乘之處?」葉暢徑直問道。

這一句話,讓王鉷心一跳,看了葉暢一眼,神情有些詭異。

這種手段,他可不陌生,乃是李林甫陰人的一貫伎倆,從陰私出發,而不是尋找工作中的岔子。工作中的岔子最多讓人貶官免職,可這個卻是沖著別人腦袋而去的!

葉暢與楊慎矜,幾時有這般仇恨?

還是葉暢已經成了一個小李林甫?

他卻不知,葉暢心中,已經將楊家兄弟放到了必除之後快的地位上了。楊慎矜不僅與楊洄勾結,而且他已經確認,當初將他暗中回到長安的消息傳播開來的,就是楊慎矜!

他在洛陽被楊慎名看破行蹤,楊慎名出於自己的目的,派人飛騎將消息傳到了長安,在發覺葉暢與李林甫關係可能出現裂痕之後,表面上拒絕了王元寶的建議,實際上又將消息傳來。楊慎矜或許覺得可以乘機離間葉暢與李林甫,好除去李林甫的一方外援,便有意在此事上推波助瀾。

若不是李林甫意識到其中可能有人乘機漁利,行事時稍留了幾分餘地,葉暢的腦袋可能都已經被砍下來了。

「當真……要如此?」王鉷略有些遲疑。

「方才王公還說要與楊慎矜不共戴天,此時卻問我是否要如此?」葉暢似笑非笑地掃了他一眼。

王鉷沉吟了會兒,然後道:「楊慎矜驕狂,自以為前朝遺種,曾與我言起讖語之事!」

一直在旁的楊釗猛地吸了口氣:葉暢狠,王鉷更狠啊!

葉暢只是想著將楊慎矜兄弟除去,而王鉷提供的罪名,卻有可能掀起滔天大獄!

讖語、前朝遺種……這是李隆基最忌諱的事情,一個楊慎矜的腦袋不夠砍!

楊釗在驚過之後,旋即便是懼了。有人說他是武則天所寵愛的二張之後,但至少他的姓是楊姓,他也算是前朝大隋皇室後裔,這大獄掀起之後,會不會牽連到他?

若說楊慎矜兄弟,與宮中的楊玉環還有幾分關係,當初楊玉環能嫁與壽王李瑁,便是因為在楊家兄弟招待同族的家宴中被李瑁看上。但因為楊玉環如今是李隆基的寵妃,這段歷史也被有意迴避了。

「怎麼,二位方才不是說要對付楊賊的么?」見葉暢與楊釗半晌沒有出聲,輪到王鉷似笑非笑地掃視二人了。

「明白了,可有憑據?」楊釗搶在葉暢之前答道。

以他對葉暢的了解,葉暢未必能下這種決心,除非別無選擇。但王鉷既然提到了前朝遺種的事情,楊釗也姓這個楊字,哪怕只是為了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他也得拚命將事情辦下來。

葉暢心中一動,或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鉷才故意說出「前朝遺種」的話語。他大約是覺得,葉暢與楊釗同楊慎矜都沒有生死之仇,未必能做到極致,故此才會以此策逼迫楊釗出全力。

要知道楊釗背後代表的力量,可是楊玉環。有了他全力介入,此次目標實現,幾乎已成定局。

「自然是有憑據的,有一人,名為史敬忠,曾為僧人,後還俗,據聞頗識數術,能卜凶吉,與楊慎矜往來密切。前些時日,楊慎矜曾對我有言,說是曾請史敬忠卜一事,後贈一婢於史敬忠!」

「史敬忠此人何在?」楊釗問道。

「此事某就不知了……此人在京中頗有名氣,要尋他不難。」

「若尋到這史敬忠,從他嘴中得了口供,王公可願發舉其人?」

「義不容辭!」

他們說到這裡,算是結成了同盟,王鉷先一步離開,葉暢微微一笑,看著楊釗:「大事濟矣!」

「接下來如何?」

「請吉溫去捕史敬忠,只要史敬忠還留在長安,想來很快就能找出來,有吉溫主持此事,史敬忠什麼口供拿不出來?」

楊釗點了點頭,自己介面道:「既是如此,宮中我也會想辦法……請二姐出面吧!」

楊玉環乃是楊家富貴的根基,一般的事情,楊釗不會請她開口,都是由與李隆基有染的楊家另三姐妹出面來關說。他在葉暢面前不瞞此事,是在向葉暢展示自己的信任,葉暢心裡卻是一跳,平白無故,他展示什麼信任?

果然,緊接著一句,楊釗便問道:「十一郎,賢弟,我有一問,你切莫瞞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