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遼東萬里遼水曲 第235章 一包苦茶相疑猜

這股寒潮尚未完全消褪,但天色漸漸有晴朗的樣子了。

「十一郎,我還是覺得,你不該親自去。自有帳下軍士效勞,何苦你去冒此險?」將葉暢拉到一邊,劉錕一臉憂心地說道,他是真擔心,來遼東之前,他可是在妻子那邊立了軍令狀的,定然要幫助好葉暢,結果沒幫上忙,盡看著葉暢打仗了。

旁邊的葉楝也點頭稱是,他與劉錕一起來到遼東,為的是在這邊建起作坊。原本工程進展很順利,可是突然間戰事起來,工程之事,不得不暫停,將全部力量都集中於戰爭。

雖然真正被征為兵的人數只有不足三千,但其餘人手,也要承擔運輸、後勤的任務。如今旅順控制的人力,也就是九千餘人,可以說,所有的生產都因為此次大戰而耽擱了。

「姐夫,楝叔,你們都放心吧,此前我只帶著幾個人去過一次,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葉暢笑著道:「打過此戰,積利州便算平定下來,此後我就縮在旅順,不再出征了。」

劉錕與葉楝情知拗不過他,只能再三叮嚀他小心。葉暢笑著與眾人揮手,然後行向大軍。

此次與他一起渡過冰面繞道卑沙城者,共有五百人,都是經過此前大戰鍛鍊出來的精銳。其餘大軍,則交由南霽雲統領,駐於三岔口,只待約定的時間到了,便逼近卑沙城。

五百人的裝備有些奇特,匹馬未攜,取而代之的是每人長三尺左右的兩塊木板。雖然如今渤海中冰結得很厚實,可是為了慎重起見,他們還是採用木板分擔壓力的方式來經過冰層。雖然這讓前進的速度變得緩慢,但至少安全性能極大提高了。

最初時經常有人滑倒,走了里許之後,葉暢便下令在冰上暫時休息。這五百人都是骨幹,大多數是護兵,其餘的也是挑選身強力壯耐力十足的人,故此眾人此時還不顯得太疲憊。但行了一日,繞道三十里之後,眾人一個個便累得連喘氣都困難了。

好在此時,他們已經登岸了。

登岸地點比原計畫出了些偏差,原本是在一片荒灘的,如今卻發覺一個小漁村。將村子控制住之後,葉暢也累得夠戧,他下令全軍整休,唯獨他與各部軍官輪流值守。

村民最初是戰戰兢兢,生怕這群突然來的人屠村,但發覺他們只是借了屋子睡覺,借了灶台煮水燒飯,還留了些銅錢算是租錢,他們膽子也大了。見葉暢帶著一小隊人在村中巡視,村中一老者被公推不過,上前來問道:「將軍可是大唐的兵馬?」

「正是,老翁……」

葉暢話未說完,那老者便深拜在地,老淚縱橫,口中嗚咽道:「不意竟然得見我大唐天兵至此,老朽死而無憾矣!」

葉暢忙將老者扶起,笑著道:「老翁何必如此!」

「將軍有所不知,我們這邊,原是安東都護府官吏後裔,當初營州之變,通途隔絕,此地高句麗等族復起,我等漢官、漢吏一律斥退。家父曾在積利州任一小吏,無法回鄉,輾轉至此,落地生根……」

老者身邊的一壯年人道,聽他談吐,倒不粗俗,葉暢笑道:「原來如此,實不相瞞,某乃朝廷所任積利州錄事參軍,帳下正缺吏員效力,老翁既曾在此為事吏,可願出來助我一臂之力?」

老者再拜道:「老朽老矣,得見大唐軍容,已是無憾。吾兒史鐸,正值壯年,跟著老朽也識得幾個字,若是葉參軍不棄,願棄下役奔走。」

這老人四十年前曾為積利州吏,如今已經年過七旬,葉暢聽得他薦自己兒子,當下大喜:「有賴大郎,我此次來,專為光復積利州……」

「我等已知葉參軍威名了,以往卑沙城中差役時不時便要來些,催科逼稅偷雞摸狗,這段時間都不曾來,完全是參軍之功!」聽到葉暢解釋自己此行來意,那老人笑道。

他眼中有一絲小狡猾,能在高句麗人眼皮底下生存,自然也有點技巧。對此葉暢不以為意,不怕這些遼東漢人有私心,只怕他們安於現狀不敢起私心。

既是雙方相認,在那史老翁的幫助下,這小小的二十餘戶人家的小村子也開始行動起來。全軍在村子裡歇了一晚,大多數人還只能睡在帳篷里,只有少數傷病才能住到屋中。次日中午,葉暢下令全軍開拔,在村子派出的嚮導帶領下,向著卑沙城行去。

他們此時在卑沙城西北約是十餘里,因為是抄山路小道的緣故,藉助樹林的掩護,他們於一個時辰之後便到了可以看到卑沙城的地方。葉暢這次沒有急著進軍,而是令善直去尋陳宣微。

又等了一個時辰,陳宣微領著一個小道士到此,他見葉暢果然帶來了數百精銳,心中暗暗稱奇。兩三個人繞過卑沙城的封鎖並不意外,可是數百人能無聲無息地繞過來,只能說這位葉參軍手中有一支強兵。

「有勞道長了,與羅將軍約好,今夜子時,我軍便開始奪城,他只要打開北門,放我軍進去即可。」葉暢向陳宣微行禮道:「積利州漢人命運,便托與道長了。」

「貧道必做得萬無一失。」陳宣微慨然道。

他將道童留在軍中,自己單人獨驢,緩緩向卑沙城行去。到了城前,上邊士兵認出他來,聽得他來見羅九河,便前去通稟。

但羅九河還沒有來,那荔丁先到了城牆之上。

「你這賊道,在此鬼鬼祟祟,莫非是給賊人充當細作?」在城上望著陳宣微,荔丁大聲喝問道。

陳宣微捋須眯眼,坐得倒是穩穩噹噹的。他既是道士,平時少不得裝神弄鬼唬人,此時本色演出,自不在話下:「咄,城上之人何出此言,莫非你不認得貧道了么?貧道在水雲觀已近二十載,怎麼會是細作?」

城上眾人都哂笑起來,包括荔丁自己都是如此。

「老道,你來此做甚?」雖然呵斥老道,荔丁卻也知道這個道士有幾分神通,唬得卑沙城中一些高句麗貴人亦對他甚為敬重。

「上回煩勞了羅將軍,如今老道新得了一些茶,獻與羅將軍。」

「這倒奇了,這個時候你從哪兒來的茶?」荔丁眼神一凝:「莫非你這老道當真與唐國有所勾結?」

「說笑歸說笑,此時可不能當真。」陳宣微道:「卑沙城守得跟個鐵桶一般,老道便是與唐國有勾結,也插翅難過啊。有你在此,唐人如何能跑到水雲觀去給老道送茶葉?」

「你還沒說茶葉從何而來!」

「自然是別人送的,一位漢人客商,販完貨物南返,為戰事所阻,便將還剩餘的茶全送與了貧道。」陳宣微笑眯眯地說道:「莫非要問這漢人客商是不是姦細?他可是戰前便去了渤海國,原是想到都里過冬之後回大唐,現在只有去桃花浦等著了。」

荔丁原本只是有意刁難,正想再說幾句,卻聽得後邊腳步聲。回頭一望,只見羅九河面沉似水走了過來,他雖然現在不將羅九河放在心上,卻也只能暫時收斂。

「道長久候了。」上了城,羅九河抱拳道。

「不敢,不敢,這裡是獻與將軍的茶葉。」陳宣微將一個紙包從褡袋中取出,緩步來到城門之下。

「放個吊籃下去。」羅九河先是吩咐了城頭士兵一句,然後歉然道:「道長,戰時城門不可擅開,只能先委屈道長了。」

「唔,將軍太客氣,有將軍神勇智謀,想必戰事不會太久,太平指日可期了。」

陳宣微說完之後,哈哈一笑,將紙包放入吊籃,回身便揚長而去。小驢蹄聲輕快,旋即聽得陳宣微揚聲唱道:「姜太公,年八十,遇文王,乃飛熊……」

「這道人唱的是什麼,倒是好聽。」荔丁笑著道,但當那吊籃拉上來後,他卻搶著將裡面的紙包拿到手中:「他特意送來的茶,想必是上好的茶餅,我倒要見識一下。」

「那是送與我的!」羅九河目光一凝,盯著他道。

荔丁哂然一笑:「羅兄何必小氣,不過是些茶罷了,讓兄弟我見識見識又有何妨……除非這紙包中不是茶,而是其餘什麼……」

說到這裡,荔丁心中突然疑雲大起。前幾日道人要來買紙買油,今日又來送茶……這道人不免太勤快了些吧,若說買紙買油還情有可原,可是送茶……在這戰時,送什麼茶?

想到這裡,荔丁向後退了兩步,離得羅九河遠了些。

原本他只是掃掃羅九河面子,讓諸軍士知道如今在這裡誰說了算,此時心中卻又生起一個念頭,若是真拿到了羅九河什麼把柄,可是大功一件!

他的主子泉荔,對羅九河手中的兵權覬覦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把羅九河搬倒,他主子便能成卑沙城中頭號大將,他也可以雞犬升天,真正成為一個「將軍」!

「還與我!」羅九河伸手道。

荔丁哪肯還他,他避在自己兩同伴之後,立刻就將紙包拆開,一些黑色的枯葉頓時散落下來,到處都是。

「咦?」荔丁愣了。

那紙包里當真只有一些茶葉,只不過與他此前見過的那些茶磚或茶餅有些不同,這些茶葉並未壓成一團,而是散碎的。

他又看包著茶葉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