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

時值三月,草長鶯飛,氣暖水溫。

一群人鮮衣怒馬,在北海郡博昌縣原野上賓士。

此時青苗已長,這些人縱馬于田,踏得青苗東倒西歪,但眾人彎弓放鷹,只顧著田獵,根本不在乎這些青苗。

「李公倒是個豪客,年近古稀竟然還如此矯健!」其中有一人仙姿逸發,卓爾不群,鳳目斜視,甚為欣賞地道。

「太白……甫覺得有些……」

「怎麼,有話直說,子美你切莫吞吞吐吐!」

「李公縱馬于田間,怕是有些不妥吧?」

「放心,李公身手好,雖是年長,行動靈敏不遜於你我呢。」

「哎……我擔心的不是李公身手,而是這些青苗。」

「咦……子美說得是,這些青苗若是被踏了,百姓如何安生?」

說話的正是李白與杜甫,看了憂心忡忡的杜甫一眼,李白又哈哈笑了起來:「不過,子美,你只管放心,李公自有主張,想必此處百姓已得其補償矣。」

杜甫心裡還是覺得有些怪異,不過見李白興緻高昂,終於沒有開口。

他心中又有些惋惜,高適因為要去劍南赴任的緣故,並沒有隨他們一起來,若是高適在,或許能勸說一二。他人微言輕,並不太得那位「李公」看重,而那位「李公」雖是重視李白,偏偏李白與他一般,是跳脫的性子,根本不會開口勸說。

「李公」乃是北海郡守李邕,時之名士,聲高朝野。望著這位年近七旬卻猶自精神煥發的老名士,李白心裡滿是羨慕。

大丈夫當如是耳,名動天下,鮮衣怒馬,醇酒美人。

「我記得葉十一郎曾玩笑說道,大丈夫一生之志,當是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權,李公近於此矣!」

「可惜,你們與葉十一隴右邊關一行,甫卻未曾趕上!」杜甫甚為遺憾地道。

他與葉暢等人錯過了,去年六月葉暢動身西去時,他卻東返洛陽,這一直是他心頭憾事。

「放心,葉十一的性子,只怕也是耐不住寂寞,遲早要出來生事。他也不是走科舉的脾氣,邊疆立功乃是進身之階啊。」

半是調侃的李白讓杜甫有些無奈,心中同時也開始有些猶豫,自己一心走科舉之途是不是正確,或許如葉暢、李白一般,另闢一條通天之路?

就在這時,眾人紛紛叫好,卻是李邕射著一狐,身邊的獵犬飛閃撲出,將那狐狸銜了回來。

看著僕人收拾了兔子,李邕朗笑四顧,發覺李白、杜甫不在身邊,他撥馬過來:「李太白,你與子美在那邊說什麼話兒,今日可是為了你,我才田獵於此,還未曾見過你在隴右立功的箭術呢!」

「正與子美說及隴右之事。」李白搶著道,卻是怕杜甫真說起田裡青苗之事,掃了李邕的興緻。

「哦?」

「憶起與葉十一……」

李白才說到葉暢,便發覺有些不對。

李邕的神情頓時冷淡下來,目光也帶著森冷,有不善之意。

「這個葉十一……近來他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啊。」李邕慢慢地說道,卻將李白的話打斷了。

「葉十一著實不凡,非一般俗流可比。」李白只道李邕是對葉暢很感興趣,當下便道:「經濟之術,怕是天下再無其匹。」

李白對李邕有些了解,此人甚好黃白之物,窮奢極欲,甚至不惜向著公庫伸手,以滿足他的奢侈生活。約二十年前,他曾經因為貪污挪用府庫公款而受到當時宰相張說的彈劾,幾乎喪命,幸有一個叫孔璋的人上書李隆基,稱李邕名高功大,願以自身代替。於是李邕只是貶官,而孔璋卻被流放嶺南,最終死於流地。

但是李邕並未從這件事情上吸取教訓,依舊是好為大言,總以為自己乃是宰相之才,又不知收斂。他雖是禮賢下士,有古人風範,可對錢財的追求,卻多少有損他的品德。

故此,李白投其所好,說葉暢極擅賺錢經濟之事。他看出李邕似乎對葉暢有些不屑,卻不知不屑的緣由是什麼。

「哦,果真如此?」李邕果然起了興趣:「這葉十一乃是修武人……修武,對了,元明府,你此前不就是在修武為縣尉么,可知此人如何?」

被問的,乃是博昌令元公路。

與新近來訪的李白、杜甫二人不同,元公路在博昌令的任上已經有兩年了,對李邕甚為熟悉。

李邕這個人……怎麼說呢,可以說就是那種走極端的人。

「下官在修武時,與這位葉十一郎確有交往。」想到李邕方才的神情,還有隱約的傳聞,元公路慢慢開口道:「李學士說他善經濟,這倒是不假,不過此人有一些象北海公。」

「哦?」

「便是出手豪奢,積不住財。」元公路道:「他在京城中與韓朝宗結交之事,不知北海公是否聽過。」

李邕為北海太守,故此元公路稱之為北海公,或者李北海。他點頭道:「聽說過此事,就是獻水泥那一回?」

「正是,水泥之利,不遜鹽鐵,葉暢說獻就獻,可見其人豪氣。再如京中球市,亦是其所為,轉手便贈出……葉十一如此豪氣,手中自然難有餘財,如北海公一般啊。」

元公路說到這裡,心中乾笑了聲。

李邕點頭,也大笑起來。只不過他的眼中,卻是光芒閃爍,不知在想著什麼。

「各位,今日興盡,且返北海!」他揮手道。

他返回北海,元公路自回博昌,結果才過數日,卻有李邕使者來,召他至北海。

此時北海,便在後世濰坊,元公路只道是有什麼緊急公務,趕到之後,李邕將之邀入衙後,笑著道:「昨日得到消息,那葉十一來了!」

「什麼?」元公路聽得這個消息,不由得愣住。

「此人亦是天下名士,某向來好結交人物,原本是欲請李太白或杜子美去邀來,不意他二人已往泰山去了。想來想去,便請元公一行,為我相邀,不聽元公意下如何?」

上司有令,元公路哪裡會拒絕,他心裡只是好奇,葉暢怎麼會在此時跑到此地來。

「下官自當從命,只是不知葉十一人在哪兒?」

「就在萊州。」

萊州一直是重要港口,與青州相臨,聽得葉暢到了萊州,元公路心裡更是奇怪。葉暢此際,怎麼會跑到萊州,不是聽說他去了隴右么?

此時消息不暢,元公路又只是一個區區縣令,故此並不知道葉暢從隴右回返的事情。

「事不宜遲,若是去晚了,這位葉十一可以走了,與之失之交臂,實在是大憾。」李邕又笑道:「元公,你且去。」

李邕對元公路倒是相當客氣,一直稱為「元公」。元公路奉命出來,他心中滿是狐疑,倒沒有急著趕路,而是召來自己的一個隨從。

「去問問申先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小聲吩咐了番話後,元公路最後補充道:「不要吝嗇錢帛,咱們這次有財主報銷!」

萊州城水關之前,這幾天可是人來人往甚為熱鬧,原因無它,便是那兩艘海船。

與此時海船不同的造型只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最重要的是隨船而來的人在萊州招募水工——作為一個港口,萊州不缺水工,來人開出的價錢,雖不算壞了行規,但比起別家足足多出了三成,這讓許多水工都是怦然心動。

便是那些漁夫,算起賬來,也覺得去這兩艘船上充任水工更合算。

「當真有這等好事?」萊州城謝家酒樓前,漁夫卞平放下自己的魚簍:「掌柜的千萬莫哄我哩!」

「騙你做甚,你去只管說是我們謝家酒樓介紹來的,必然讓你進去!」掌柜的笑吟吟道:「也不瞞你,來人說了,我介紹一人,若得用,便贈我半貫錢為謝禮。」

卞平聽得這裡,不禁冷笑起來:「謝掌柜,你這說得……為何某覺得有些象是被賣的新羅婢呢?」

「你這廝不信就算了,人家只招六十名水工,萊州左右水工沒有一千也有六七百,也不少你一個。」

聽得謝掌柜這樣說,卞平倒有些狐疑,他卻沒有看到,就在離得不遠處,幾個被海風吹得滿臉紫黑的漢子相互使著眼色。

「掌柜的,某等有一事煩勞!」不待卞平離開,這幾個漢子中一人上前拱手道。

「哦,郎君有何吩咐?」

「某等皆為水工,原是隨明州海商來此,不意主家苛刻,竟棄我等於萊州,無法返鄉,如今又沒了盤纏,正欲尋一職司,不知這招募水工者乃何人是也?掌柜能否薦我等為其效力?」

「啊……」

謝掌柜有些猶豫,上下打量這些人,他們形貌頗惡,不過此時海上人物,幾乎個個如此,越發這般模樣,倒越證明他們確實是水工出身。

「這位招募水工者,乃是河南道修武人,姓葉……說是意欲出海尋仙,你等敢去?」

「出海尋仙?我們兄弟在海中吃了二十年的鹹水,可都未曾見著什麼仙……」一個漢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