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青海長雲暗雪山 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

葉暢輕輕皺起了眉。

若換了幾日前,三百步,確實是能射中的極限,但是現在則不同。

不一會兒,那吐谷渾到了三百步左右的地方,然後扯著嗓子喊道:「洪濟城已經被攻下,皇甫惟明束手就擒,你這小小化隆城,只有一千五百兵,還不速速投降,待大軍攻城,必為齏粉!」

葉暢來到一個絞車弩畔,拍了拍負責瞄準的兵士:「且稍候,來人,拿匹綢帶來!」

那匹綢帶拿來之後,葉暢提筆在上書得一些字,然後系在絞車弩的弩端,接下來道:「射出去!」

長槍一般的弩矢很快飛了出去,那吐谷渾正在大聲叫嚷,見一弩飛來,連連後退,發覺這一弩射得較遠,這才緩過勁,跑過去看,卻見弩上系著一根綢帶,上面還寫著字。

他卻不懂上面寫著什麼,葉暢這是俏臉做給瞎子看了。

「這上面寫著什麼?」他將那綢帶帶了回去,那隊犬戎當中有人來接過,然後交給幾個漢人打扮的傢伙,葉暢冷笑了一下:果然,任何時代,總是有樂意投靠外族的帶路黨的。他旁邊,楊景暉有些狐疑地看著葉暢,對綢帶上寫的東西有些不放心。

葉暢沒有理他,而是對著幾個絞車弩的瞄準士兵道:「見著方才那拿綢子的么,那廝當是犬戎大官,呆會兒,瞄準他射擊!」

眾士兵點著頭,臉上露出興奮之色,有一人忍不住道:「放心,有參軍這幾日教我們定位,只要他到我們射程之內,必能射中!」

「唔,現在就是誘他到我們預定的靶點了。」葉暢也笑道。

這幾日里,葉暢與工匠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將所有絞車弩的弩矢和所用弦標準化——不僅僅是長度、大小一模一樣,甚至連重量也精確上幾無差別。然後城頭上的士兵,每日射出數十矢,目標就是瞄準葉暢所說的靶點。

「這可是守株待兔,犬戎大官如何會到那靶點去?」楊景暉仍有些不放心。

「故此才要寫那綢帶,我說了,吐谷渾人微言輕,而且翻覆無常,其言不足為信,唯有犬戎大軍頭人前來保證我等安全,我等才願獻城。」

「可是……啊,果然,他們來了!」楊景暉覺得葉暢還是有些想當然,那犬戎頭目就算上當靠前喊話,又如何會站進葉暢預設的靶點?

但旋即,他明白了葉暢所恃。

往城上喊話,人的習慣,就是站得高一些,而城前最高處,便是葉暢預設的靶點。城上原本就有的和這些時日趕出來的一共十二架絞車弩,此時全部瞄準了這個靶點。

絞車弩的望山上有一個專門的標記,只要這個標記將那塊高高的岩石罩在十字形的視野之中,那麼這一矢出去,十發之中,有五到六發能中。

那群犬戎貴人踏上了給他們預設的刑台,他們臉上的神情是輕鬆中略帶興奮,大約是覺得,吐谷渾人帶來的消息果然不錯,一個沒有卵的太監,加上一個從未上過真正戰場的文人,他們帶著的軍隊,沒有什麼戰鬥力。

「三、二……」葉暢開始倒計時。

那犬戎貴人開始張口大喊,旁邊的吐谷渾則為他翻譯,但他們說什麼,城頭上根本沒有在意,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葉暢的聲音里。

「放!」

隨著一聲令下,十二名力士揮動手中的大鎚,將楔子擊飛,絞車弩的弦頓時彈出,將弩矢發射出去。

「讓你們這些野蠻人嘗嘗基礎彈道學的威力!」葉暢將心中的壓抑怒吼出來。

十二根弩矢破空而來,城頭唐軍的注意力從葉暢身上轉移到這些在空中畫出淺弧的傢伙身上。眼見它們飛到最高點,然後飛速下掠,彼此間的距離越來越近,最終會取於一處。

城外那巨石上的犬戎,最初時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此刻已經亂成一團,他們紛紛閃避,可是弩矢飛掠的速度極快,只有邊緣的幾人及時跳開,其餘人,便被那飛來的弩矢串成了肉串!

十二根弩矢,擊中目標者四根,未中者亦有收穫,它們貫入犬戎大隊當中,至少有三根連穿透數人之後余勢方竭。

一時之間,犬戎陣營大亂!

「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唐人的絞車弩,為何能射中這裡?」

若是一根射中,那是巧合,但四根射中,而且是在四百步外中的,犬戎哪裡不明白,這絕對是唐人有意之舉。但這完全出乎他們意料,此前唐人的絞車弩雖然可以射到七百步,只不過到這種極限距離後弩矢根本無法瞄準,真正能有效射中的,就是三百步內,而且只對擠成了一團的較大部隊有效。

可現在,又遠又准……

他們自然不知,葉暢對絞車弩進行了改進,由一弓變成二弓,將上弦方式也由人畜力直接拉絞盤,換成了滑輪組。這八日為了完成這些改進,葉暢可是絞盡腦汁,他自己感覺來此世後,從未如此勤奮過。

葉暢的努力,也確實結出了碩果,四根命中的弩矢,將這支犬戎部隊的高層可謂消除大半。這一幕,城上的軍民都看得清清楚楚,頓時都高興得歡呼起來。

與他們的歡呼相對應,犬戎軍陣之中,卻是一片鬼哭狼嚎。混亂瞬間就席捲全軍,面對強化版的絞車弩,犬戎表現出極大的畏懼。

為何犬戎對於大唐的工匠如此渴望,無非就是因為這些工匠能夠製造威力強大的武器與鎧甲,能創造精美值錢的貨物。長時間以來,此時的工匠——另一世的技術工人都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可以說是華夏錯失一次又一次將其餘文明遠遠甩開的關鍵原因之一!

「開城,攻擊!」

葉暢又下令道。

這是個好機會,犬戎貴人受到巨大損失,陣腳大亂,此時若有足夠的騎兵,葉暢甚至覺得,完全可以一戰而定勝負了。

但他手中騎兵不多,全部加起來,也只是三百餘騎,主力還是步卒。故此,化隆城城門打開之後,一隊隊湧出的,只是著明光鎧執陌刀的步兵。

這一次葉暢是投入血本,六百陌刀兵魚貫而出,在城下布陣。

可惜的是,他畢竟是初次指揮這等大戰,不敢冒險,這些兵都存於城中,等他們布好陣時,犬戎都已經撤得幾乎看不到了。若非如此,這些陌刀兵起先就在城外,在犬戎大亂時便大舉進攻,即使追不上其主力,也要逼得犬戎扔下輜重逃遁。

這讓葉暢有些怏怏,倒是城中的軍民,都是歡呼起來。

只是十二根弩矢,便打退了犬戎,還重創了其貴人,自己一兵不損。這樣的戰果,怎麼不讓人歡喜!

「葉暢,果然文武雙全,真名士,真名士!」

葉暢把那六百陌刀兵調了回來,令才傳下,那邊邊令誠便已經眉飛色舞地過來。

原本他被犬戎大軍嚇著,現在來看,也不過如此,頓時氣焰又上來,而且心中很是有幾分躍躍欲試,覺得這樣輕鬆的勝仗,自己也能指揮。

葉暢一看他臉色,頓時明白其心中所想,暗暗叫了聲不妙。

自己怎麼忘了這廝坑隊友的天賦屬性,把他拉到化隆城來,雖然加了些兵力,但他若是試圖對軍務指手畫腳,自己豈不就要成為被他坑的隊友?

一念及此,葉暢頓時滿臉苦澀地道:「邊公,方才只是勉為其難,僥倖將犬戎嚇退罷了。犬戎勢大,必然要捲土重來,這次再來,可就不會派人勸降,必是血戰。某不過是鄉野村夫,從未指揮作戰過,此事干係到邊公萬金之軀,某實在不敢承擔,還請邊公另請高明吧……」

這些太監都是些心理扭曲的人,邊令誠更是其間翹楚,若是葉暢抓著兵權不放,邊令誠少不得要奪來。可是現在葉暢主動將指揮權還給他,還一副推託的模樣,邊令誠的心頓時又開始多疑起來。

好端端的……葉暢方才還獲了一場勝利,為何轉眼就又推託起來?

他狐疑地看著葉暢,發覺葉暢當真是滿臉苦澀。

「你不是指揮得挺好么?」邊令誠道。

「實是戰戰兢兢,方才也只是僥倖罷了。」葉暢唉聲嘆氣。

「葉參軍,你的本領,咱是清楚的,你只管放手去做,方才能敗犬戎第一次,過會便能敗犬戎第二次,咱看好你!」邊令誠琢磨了一會兒,也覺得甚為棘手。

若是手中兵力有餘,他會毫不猶豫將軍權控制住,然後親自指揮,獲取一場在他看來理所當然的大勝,從而撇開皇甫惟明與葉暢,回長安獻俘邀功。但是如今兵力相差太大,邊令誠雖是貪功,卻也知道這種情形之下以他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獲取勝利。

既是如此,將指揮權交與葉暢,等到事情不濟,再收回權力,逼使城中軍士護送他突圍逃命就是。這樣一來,勝則功勞是他的,敗則責任是葉暢的。

「邊公既是如此說……那某便勉強再試一試,不過,邊公可請記著,有什麼不順之處,邊公莫要怪罪我。」

邊令誠哈哈尖笑,做出一副信任的模樣,葉暢與他虛與委蛇,心裡卻飄到了南霽雲身上。

守住化隆城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