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青海長雲暗雪山 第155章 欲求高卧恐難得

這三人都是慷慨激昂之人,被他們三人齊認為是大事的,必非一般。

不過從他們三人的神情來看,又不是什麼壞事。

可是葉暢心裡還是覺得不安,彷彿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他定了定神:「三位有何大事?」

「我三人這些時日雅集之時商議了一番,十一郎你上回所言之事,著實讓人心驚,故此我三人決意遍涉邊關,了解邊情,以備不時之需!」李頎年長,因此他先開口。

「啊?」

葉暢張大嘴巴,他向這些人闡述自己對邊疆問題的看法,目的只是想要製造反對和親的輿論,卻不曾想,自己做得似乎過了頭,竟然激起了這三位前往邊關一探的念頭!

這幾位當中,李頎已經年過半百,高適四十歲,岑參年輕,是二十九歲。高適與岑參倒還罷了,李頎這個年紀……還往邊關湊個啥勁?

葉暢咽了口口水,打了個哈哈:「果然是大事……不知有何處某可以效勞的?」

「自然少不得你葉暢然。」李頎笑道:「無非四字,出錢出人。」

「啊?」

「出錢,你是富家翁,我們三個捆在一起也不如你家底殷實,這盤纏路費,自然是落到你身上。」

所謂朋友有通財之誼,此時文人間相互贈送資助乃是常事,葉暢自己第一次離開長安時,賀知章、張旭等人便送了他不少財物。聽得這個要求,葉暢啞然失笑:「好說,好說……不知出人,是看中了某身邊何許人也?」

在他身邊,賈貓兒是最當用的,然後就是善直與南八,這二人主要負責他的安全。葉暢琢磨著,三人可能是要借用這二人,以便旅途安全。善直好說,正嚷著在洛陽太悶,倒是南八,願不願意花上一年半載陪這三位到邊關一游,還要徵求他自己的意見。

「非是旁人,乃葉十一你也。」

「啊!」

葉暢指著自己的鼻尖,見他們三人又點了點頭,當下不由得哭笑不得。

借他……原來竟是邀他一起,去邊關一游!

他可不願意往邊關跑,要知道此時可沒有火車,花上大半年時間往邊關跑一次,那都算是順利的。他有那麼多計畫,都需要時間,怎麼有空往邊關上跑!

「這個……某在洛陽尚有事……」

「你方才不是說,洛陽之事不用親歷親為了么?」岑參笑著指他:「葉十一,你好生不爽快!」

「某是說,呃,年後在洛陽尚有事……不對,岑兄,你不是要科舉么?」

葉暢原是要給自己理由推託的,突然見岑參這似笑非笑的神情,靈機一動道。

「哈哈哈哈……就知道葉十一奇狡如狐,必然會想到的。」高適撫掌笑道。

李頎點點頭,無奈地道:「論識人,我等當中,高達夫為最……不過,葉十一,你卻錯了,我們不是即刻動手。」

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好,除了燒壞了腦殼的,誰會毫無準備就四處亂跑。葉暢鬆了口氣,但緊接著,李頎一句話便讓他又慌了。

「我們決定明年夏時出發,先去朔方盧龍,見識一下較為安定的東北。後年至西北,大後年再去吐蕃……初夏之時,科舉已經放榜,你葉十一也有小半年時間料理家事。」

葉暢一臉苦澀,幾乎要破口大罵起來。

這分明是強人所難嘛,李頎三人,還真要將他拉下水不可!

「這個……這個……」

「葉十一,莫非你也是紙上談兵之輩,口口聲聲說是心憂國事,實際上卻不肯出力?」岑參有些不耐:「你事情再重要,莫非還比某科舉重要不成?」

葉暢很想說,自己的事情確實比岑參的科舉更重要,但是真說了,那麼必然翻臉。若是放在一年之前,翻臉就翻臉,可是經歷這麼多事情,葉暢已經有了別樣的想法。

他必須給自己維持一個好的人脈圈子,而李頎、高適和岑參,都是可以結納的同伴。

但他又確實不願意跑這一趟。

他雖然不知道邊關的具體情形,可是大勢卻是了解的,因為李林甫擔心邊將入朝為相的緣故,如今邊疆大理使用胡人,無論哪個方向,盡皆如此。

靈機一動,他想到了一個借口:「實不相瞞,三位還記得某曾說過,將來人口滋生,衣食必將不足,至使國家有奇禍?」

「正是,我三人慾邊行去行,也正是為此。」

「某早有謀劃此事,聽聞南蠻之地,有木棉可織吉貝布,苛借玉真長公主兩座田莊,準備試種木棉。若能得在,則絲麻之外,又添一物可以衣天下。」葉暢道:「邊關之事,不急在一時,而這木棉種植,卻不可耽擱時令。」

李頎三人盡皆不語,只是將信將疑地看著葉暢,葉暢迫不得已,又補充道:「況且北地作戰,天寒地凍,將士折損,大半因此。這吉貝布可制棉衣,禦寒之效如同皮裘,若我大唐將士皆能衣之……」

「果真有此效?」

「三位若不信,等來年木棉種成,某送棉衣與三位親身一試就是。」

話都說到這份上,李頎三人也不好再勸,他們乘興而來,卻是掃興而歸。葉暢見他們離開,以手撫額,長吁了一口氣:「僥倖,僥倖……」

這一次是給他僥倖糊弄過去了。

旋即他又皺眉,這三人都是心志堅毅之輩,只怕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打算。

想到這裡,他忙將丁典事招來:「丁典事,此間之事,今日便交與你了,我有急事,先要回鄉,明公那邊,我已告假,你在此間的功勞,我也一併說了。那錄事一職,我將辭去,並向明公推薦於你……」

丁典事這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跟在葉暢身邊,鞍前馬後,做了不少事情。葉暢往往只是負責規劃,具體執行,還是丁典事做得多些。這一切葉暢都看在眼中,故此臨別之時,有這一手。

「啊?卑職還想跟著葉錄事多學一些……」丁典事訝然,然後感激涕零:「謝過葉公!」

小小年紀,便被人稱為「公」,葉暢很是不適應,不過至少不是葉公公。他將交接事宜用最快速度完成,轉身便招呼善直:「善直師,咱們回去收拾行囊!」

「為何如此之急?」善直有些奇怪。

「不急不成,那三位只怕還不死心,過兩天必定會再來勸說——沒準今日下午就要來。」葉暢急切地道:「這要再來,他們三個有所準備,怕是不容易打發。和尚,你想去邊關一游?」

善直無所謂地道:「只須能吃飽來,再有酒肉,邊關就邊關……」

葉暢頓時搖頭,自己問這個酒囊飯袋可是白問!

南霽雲乃是洛陽城的士兵,葉暢只是返鄉,不可能將他帶走,因此葉暢問都沒問。帶著自己的伴當,他當日中午便動身,離開了洛陽城。

如他的料,下午之時,李頎三人又來尋他,在得知他已經離開洛陽之後,三人面面相覷。

「葉郎君說了,若是幾位需要財物以壯行色,只管與某說就是。」留在洛陽的乃是賈貓兒,他似笑非笑地看著幾人:「不過再過幾日,某也要走了。」

「讓這廝給溜了!」岑參大叫道:「去追?」

「追到修武去?」高適搖了搖頭,笑得深沉:「放心,終有再遇之時,他葉十一想要在卧龍谷中高卧……只怕有人不答應!」

「誰?」

高適笑著指了指天,沒有再答。

眾人皆是會意,這個天,可不是老天。

被高適暗指的人,如今正在長安城興慶宮中。他剛剛從驪山溫泉宮回來,人有些疲累,精神頭也不是很好。

畢竟是個老人了。

高力士悄悄看了李隆基一眼,李隆基臉上帶著笑:「朝中有何事?」

在下首的李林甫做了一個揖:「聖人洪福,天下太平,朝中一切正常……」

「唔,正常便好,朕倦了,先歇一歇,國家大事,有賴於卿了。」

「臣敢不竭心儘力,以報陛下之恩?」李林甫長揖道:「陛下,臣且告退。」

李林甫退下之後,李隆基嘆了口氣,舒展了一下胳膊:「老了……老了,高將軍,朕已經十年未出長安,天下無事,朕欲將政事全部委託給李林甫,你看如何?」

高力士心中一驚。

李隆基很少露出這樣的老態,特別是在李林甫面前。

高力士心中飛快地盤算起來,李林甫能夠有今日,一則是他自己頗有能力,二則是因為他在後宮當中有助力。這助力當中,也包括他高力士。

因此,他在短暫一愕之後,躬身下去道:「天子巡狩,乃古之制度,天下權柄,不可借予他人——他人若假借天子之權,成自己之威勢,誰敢複議之者?」

這是明確反對李隆基將權柄完全交與李林甫。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神情甚為不悅。

高力士心裡咯噔一跳:自己猜錯了,陛下是真的年老倦政,而不是懷疑自己與李林甫有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