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蟄隱龍卧偶遇鴻 第0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

「回去吧。」

土已封,碑已樹,葉暢知道,葉曙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迹,就只剩餘這個墓地了。

方氏攬著一雙子女,戀戀不捨地向那小小墓碑又望了一眼,萬般相思,千種心酸,終究只是化成珠淚,滾滾落下。她三步一回頭,終究是隨著葉暢離開了。

按照鄉俗,出殯時繞了大圈,幾乎是圍著吳澤轉了一周,其實墓地離吳澤陂並不遠,一道水汊子將之隔開罷了。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眾人返回時,便有人唱起了鄉歌俚曲,也有人低聲談笑,便是葉曙的族兄弟們亦不例外。

仍然傷心的,可能只有方氏,就連賜奴與小娘,也因為年幼,並不明白那座小小的墳墓意味著什麼。

水汊之上,原本有座木橋的,但眾人到時,卻發覺木橋不知何時毀壞了。有人便破口大罵:「昨日來此,橋還好端端的,今日橋便壞了,也不知是哪家小子,做這等無賴之事!」

「乘筏子過去吧,邊上有筏子。」眾人都不願意繞遠路,因此紛紛叫罵,不過很快有人就找到了過水汊子的方法,也不知是誰,將一個木筏停在了水汊這邊。

「乘筏子回去,然後大郎、六郎、八郎,你們兄弟三和我一起先過去,再加上木匠,一起拿了工具來將橋修好來。」葉淡命令道。

他自然是最先乘筏子過去的,葉氏家族加上來的親朋故舊,也有幾十號人在這邊,一個小小的木筏,最多只能乘六七個人,因此只能多走幾趟。

葉暢留在最後,方氏亦是如此。最後一批就只有葉暢、方氏、善直和賜奴、小娘,外加一個撐木筏的葉櫛。

「當心了,木筏可不是十分穩當。」葉櫛叮嚀了一聲。

方氏抱著小娘,葉暢則將賜奴攬在身邊,水汊子並不寬,不過是四丈左右,但是水很深,賜奴小孩子家,喜歡亂動,若是掉下去就麻煩了。

「賜奴莫亂動!」見賜奴有些不安分,方氏道。

她話聲才落,木筏已經撐離了岸,四丈距離,轉身便至,可就在木筏到得水中間時,突然間水波涌動,緊接著,一個巨物從水中翻湧而起,帶著浪花,直撲向木筏。

那東西重重砸在木筏之上,原本保持著平衡的木筏頓時傾斜,方氏尖叫了一聲,將手中的小娘向葉暢這邊推來,自己卻往水中栽了下去!

葉暢抱住小娘,身邊的賜奴大叫著向母親跑去,卻被眼疾手快的和尚一把抓住。

方氏卻落入水中。

木筏此時翹了起來,葉暢將小娘也塞到了和尚手裡,快步衝過去,一把抓住在水中掙扎的方氏的手。方氏喘著氣,維持著自己不沉入水中,而葉櫛此時也回過神來,想過來幫忙。

「莫過來,就在那邊,我拉著她,沒有事。」葉暢怕人都擠過來將木筏壓翻,大聲道:「快靠岸,快靠岸!」

葉櫛這才明白,用力撐了兩下,木筏輕輕顫動,靠在了岸邊。葉暢這才用力,將方氏從水中拉起。

方氏轉過身蹲在木筏之上瑟瑟發抖,葉暢將自己上衣解下,披在她的身上——她現在穿的還是孝衣,一浸水便有些透。

好在今日葉暢穿的也是衰衣,足夠寬大,將方氏整個人都蓋住,她才敢站起身轉過來。先過水汊尚未離開的眾人紛紛上來安慰,方氏人還有些發愣,葉暢也擔心她是不是受了傷,人這麼多又不好問。就在這時,有人突然驚呼了一聲:「吳澤龍女!」

眾人循聲而望,卻見在木筏的一角,方才從河中撲出來將木筏險些壓翻的東西,乃是一件木頭神像。他們對這神像並不陌生,正是一大早出來時,善直掀下來充當橋的吳澤龍女神像!

幾乎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每個人都想到道寧在那時的叫喊:菩薩必定顯聖,必有天譴!

他們的目光轉向葉暢,這龍女神像從水中飛起,險些害了葉暢和嫂子全家性命,這……是不是菩薩顯聖帶來的天譴?

非是鄉民愚昧,實在是此時乃各路巫婆神漢大行其道的時代,這些鄉民,幾時見過這種情形,水裡飛出一個神像來!

葉暢看著神像,初時沒有作聲。

這神像不是一塊整木雕成的,否則便是和尚再大的氣力也搬不動,應該是空心的。聽得周圍竊竊私語中,已經有人在嘀咕「是不是龍女菩薩發怒」,還有人在建議將這神像請回那廟中,再擺上三牲六禮謝罪,葉暢突然笑了。

「咱們在這等等,看看是不是真惹得吳澤龍女發怒了。」葉暢大聲道。

他一邊說,一邊將葉櫛與和尚喚了過來,幾人小聲嘀咕了幾句,葉櫛得了葉暢的好處,因此連連點頭,和尚更是咧開嘴傻笑起來。

接著葉暢又對有些不安的眾人道:「若是有事,請自便就是,我留在此處,看這吳澤龍女還能有什麼名堂出來!」

他這樣說了,眾人中便有膽小怕事的先散去,陸陸續續只剩餘十餘人。

「嫂嫂,你也先回去吧?」

「我與你在這,若是那位龍女真要降罰,我與你一起擔著。」方氏卻很堅定。

葉暢也不催她,原本準備修橋的人,過了許久沒有過來,想必是得到消息了。葉淡倒是留下來,看著葉暢,欲言又止。

「叔祖不必擔心,我自有主張。」葉暢尋了一處乾的地方坐下:「叔祖請坐,我不在的這些時日里,劉逢寅有沒有在咱們吳澤陂鬧事?」

「那老兒想方設法替他侄子,那個不守清規戒備的道寧建廟,到村子裡勸捐了兩回,鬧事什麼的,倒是沒有。」

「上回菩薩審案一事,縣尉當眾責罰他,他在鄰近的聲名只怕受損不小吧?」

「那是自然,以往大夥都道他可通縣令、縣尉,動輒被他以官府嚇唬,如今可都知道他的老底,在縣尉心裡,他也不過是一介走卒,況且上回他還得罪了縣尉!」說起此事,葉淡便覺得歡喜,他被劉逢寅壓制了大半輩子,直到這兩個月才覺揚眉吐氣:「故此,他這兩個月都很老實,除了建廟之事,幾乎都不到我們這來耀武揚威了。」

在長安城中險些就見到了當今天子李隆基的葉暢,如今看劉逢寅這個小小的里正,簡直就同看小孩兒玩泥巴一般。聽得葉淡這樣說,他點了點頭:「果然如此,這邊不行,那邊補么?」

「什麼?」

「此前劉逢寅橫行鄉里,靠的有二,一是他們劉氏家族,在附近是大家族,沒有一個家族有他們人丁興旺,而且府兵的隊正之類,也由他們劉氏把持;二則是官府支持,他身為里正多年,勾結縣城中的胥吏,狐假虎威,瞞上欺下。上回菩薩審案之事,將他的一個依靠打碎了,現在只靠著他們劉氏宗族之力,但劉氏宗族再強,總強不過咱們兩三個宗族聯合,因此,他必須再藉助別的外力,重構一根支柱。」葉暢道:「道寧是十方寺的棄僧,又是劉家的侄子,正好廢物利用來裝神弄鬼……只是讓一個僧人主持龍女的寺廟,終究是淫祠,只要稟報上去,朝廷必會追究。」

歷朝歷代,都對淫祠深惡痛絕,在華夏,可沒有什麼能凌駕於皇權為核心的統治體系之外,宗教同樣如此。不經官府批准的鬼神祭祀,就是所謂淫祠,各地地方官稍負責一些的,都以打擊這類淫祠為己任。

聽得葉暢這樣分析,葉淡才恍然驚覺:「原來這背後,都是劉逢寅這老東西的勾當!這老東西,當真狡猾,若非十一郎你得仙人指點,開有慧眼,只怕咱們都得被騙!」

「此事原不該我們插手,其實劉逢寅終究是在玩火,現在藥王觀與十方寺都不理會他,那是因為他鬧得不大,若是鬧得大了……」

說到這,葉暢冷笑了兩聲,原本他可以冷眼旁觀看熱鬧的,但是劉逢寅想要借著他來為龍女廟打名聲,甚至還做出了幾乎危及他與嫂子性命的事情,他就絕對不會客氣。

又閑聊了一會兒,葉暢大約是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起身道:「等了這麼久,也不見那位龍女菩薩降災天譴什麼的,想來不會有事,咱們先走吧。」

眾人都唯他馬首是瞻,不過對他這句,眾人多少有些不以為然。有幾人心中還惴惴不安,唯恐走到半途會出現什麼意外。

果然,走出一里左右,葉暢忽然又道:「啊呀,我忘了東西在水汊邊上,咱們再回去吧!」

眾人心中不免一緊,只是葉暢既然開口,陪他都陪到這個地步,誰也不曾說離開。只是有人說要在這等的,葉暢卻笑道:「忘了有趣的事件,若是想看熱鬧,還是隨我來才對。」

這樣一來,眾人便又跟著他回到水汊邊,還隔著遠遠的,便看見水汊對岸有人正在準備爬上岸,葉暢望見便大叫道:「賊,有賊!」

那準備爬上岸的兩人回過頭來一看,看到這十餘人又跑了回來,頓時加把勁上了岸。他們撒腿剛要走,卻見迎面的草叢中跳出一個魁梧的和尚來:「阿彌陀佛,貧僧可等你們多時了!」

兩人左右散開就要跑,和尚衝過去,一把抓住其中一個,將其摁倒在地。另一個乘機從和尚身邊逃走,結果和尚方才隱身的草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