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蟄隱龍卧偶遇鴻 第0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

破廟四面透風,夜風吹著燭火,讓廟裡明暗不定。

葉暢看著方氏,神情有些鬱郁。

「嫂嫂。」他低喚了一聲,方氏卻沒有任何反應。

今夜方氏什麼都沒有吃,甚至連喝水都沒有。葉暢想了想,去將自己準備好的稀粥端來,放在了方氏面前。

因為粥已經冷了,所以並沒有香味,這也是最簡單的白米粥。方氏的目光迷茫,毫無焦距地看著前方,對於被端來的白粥,彷彿根本沒有看到。

「嫂嫂,吃些東西吧,兄長之死,與你無關。」葉暢突然說出一句讓方氏混身劇烈抖動的話來。

「我……我……」

「不知道嫂嫂與三庶人有什麼關係?」葉暢又道。

這一句話,讓方氏目光中充滿了恐懼,她盯著葉暢,彷彿這個小叔子突然間變成了可怕的怪獸。

葉暢目光卻依然平和,將馬扎搬了過來,與方氏相對而坐。

「你……你知道什麼?」方氏哆嗦著問道,此時她顯得柔弱無比,因為她最大的秘密,亦被掀了起來。

「我記憶中,嫂嫂並非本地人士,乃是幾年前來吳澤投親未遇,最後下嫁與我家兄長。」葉暢緩緩地說道:「嫂嫂識字,而且知書達理,絕非小戶人家女兒。當年三庶人案牽連甚廣,咸宜公主駙馬楊洄在其中出力甚大,此次兄長不幸,也是楊洄家中管事楊富所為。」

「楊、洄!」

方氏咬牙切齒地吐出這個名字,彷彿要從這個人身上撕下皮肉來。

「兄長之死,雖是與嫂嫂無關,只是偶然,但是卻與嫂嫂的真實身份有關。」葉暢又道:「我知道嫂嫂為此自責,但只要根源未去,只要被楊洄知曉,只怕這個結果,便是難免。」

方氏仍然沒有回應葉暢的話語,不過,她的目光開始凝聚在葉暢的臉上。

「那個楊富,已經被我親手殺死,算是替兄長報了部分仇。」葉暢又拋出一個讓方氏神情大變的消息。

一直沒有什麼反應的方氏,騰地跳了起來,她一把抓住葉暢:「十一郎,你怎麼能做這種事,怎麼能這般冒險?如今該如何是好,你得立刻走,快走……去江南,去嶺南……去朝廷抓不到你的地方,現在,馬上,立刻!」

方氏一邊說,一邊用力推搡著葉暢,她是女子,力氣小,推了幾次都沒有推動。她為了用全力,幾乎整個人都撲入了葉暢的懷中,一股淡淡的香味因此襲人,葉暢沒有想到方氏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愣了愣,然後向後退了兩步。

「快走啊!」方氏含淚道:「只要今上尚在,你就不要回來!」

葉暢心中一動,方氏的意思很明確,楊洄因為咸宜公主的關係,所以得李隆基寵信,只要李隆基在位,那麼楊洄的地位就很穩固。但是,若新帝登基,楊洄曾介入廢立之事,定然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個時候他能自保已經是不錯了。

「走啊,你還猶豫什麼,家裡不必挂念,只要我在,賜奴與小娘,總得讓他們長大成人,響兒和淳明,我也會照看好來!」

方氏連推之下,葉暢仍然不動,這讓她急了。她原本身體就較弱,又一日未進滴水粒米,連推之下不免氣短,再一急,眼前發昏,金星直冒,頓時就軟倒在葉暢的懷中。

葉暢發覺她身體下沉,忙將她挽住,方氏想要自己站起,卻沒有絲毫氣力。這讓她羞急交加,伏在葉暢懷裡想要說話,張嘴卻貼在了葉暢胸前。

「嫂嫂,你怎麼了?」葉暢還不明白具體情形,攬緊了她,焦急地問道,心中同時暗暗自責,自己的心還是太急切了。

葉曙身上的玉佩,肯定不是葉家的東西,那麼它的來源就只有是方氏所贈。若不弄清楚它的來歷,方氏與賜奴、小娘都會有危險,但葉暢和人斗心鬥智慣了,忍不住便也用在方氏身上,想乘著她迎回葉曙靈柩、身心俱疲之際,攻破她的心防,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這種急切的做法,恐怕會給方氏的心神造成極大的刺激,甚至讓她重病一場。

「放……放開我!」方氏終於緩過氣,羞惱之下,狠狠在葉暢身上掐了一把,偏偏她伏在葉暢的懷中,被葉暢攬住,手伸不出去,所掐扔地方就不太對,葉暢痛得幾乎是「嗷」叫了一聲,卻又不敢真將方氏放下,只能忍著痛,將她扶著在蒲團上坐了下來。

「嘶——」一邊吸著冷氣,葉暢一邊向後退了兩步:「嫂嫂!」

方氏合起手掌,跪在蒲團上,對著葉曙的靈柩默禱。過了會兒,才回過頭來:「十一郎,你快離開,莫要讓官府來緝拿你!」

「嫂嫂放心,我此次進京,結識了不少有力的朋友,有……有玉真長公主、第二十九貴主,還有太子賓客賀公賀知章、京兆尹韓朝宗等。」葉暢想要去揉一下被掐痛的地方,但當著方氏的面,又不敢做出這樣極失禮的事情,他只能強忍著道。

提起這些人,實際上是狐假虎威,但方氏聽得這些名字,卻是眼前一亮:「玉真長公主?你當真結識了玉真長公主?」

「正是,蒙公主不棄,回來時還贈送了些禮物與我。」葉暢道:「另外,因為為國家立有微功,所以我此次還鄉,是天子賜絹放還。」

「你……御前失禮了?」方氏一驚。

「沒有,只是拐了陛下第二十九貴主去逛了一趟西市,我準備回家,想要給響兒制身衣裳,那二十九貴主與響兒身量相當,正好當衣架子先試試。」

葉暢故作輕鬆的話語,讓方氏無言以對,她盯著葉暢好一會兒,然後搖了搖頭:「天家無情,你……回來得好。」

「那麼嫂嫂可以告訴我,兄長的玉佩是怎麼回事吧?」

「我……我原不是姓方,而是姓薛,乃是……乃是……」

即使有所預感,葉暢還是震驚於方氏的真實身份。她之母親,乃是唐睿宗李旦(李隆基父親)女兒鄎國公主,她的父親乃是薛儆,兄長為薛諗、薛銹,姐姐嫁與了廢太子李瑛為妃。三庶人事件中,薛銹因為是外戚而且權重的緣故,為武惠妃、楊洄構陷,開元二十四年時第一次構陷,她便受到牽連,化名隱遁,與原籍修武的方姓乳娘來此,結果乳娘病死,她潦倒無所依,為葉曙所救,因此下嫁。

她的兄長薛銹在開元二十五年死於三庶人事件,長兄薛諗於開元二十七年又因為胡作非為被玄宗所殺,這兩件事情,更讓她體會到天家無情,更是絕了返回長安的心思。

那玉佩,原是她送與葉曙的定情之物,也是她與舊身份的唯一聯繫,葉曙向來是不離身的。卻不曾想,被楊富發現,引來了這樣的事端。

說到此處,方氏又哽咽起來:「十一郎,是我害死了你兄長,若不是我,他便不會有此飛來橫禍……」

「與你何干,若是這般想,那真正的兇手就會逍遙法外,良善之輩卻要日日飽受折磨了。那些兇手屠夫,個個都是吃糧活著的,按你的說法,豈不是農夫罪責最大,不是農夫養著他們,他們又如何能為非作歹?」葉暢不曾想這背後竟然有如此故事,他勸慰道。

事情並沒有惡劣到最壞的地步,他兄長葉曙,只能說是運氣不好。莫說方氏只是薛銹的妹妹,就算是薛銹的女兒,逃亡了這麼多年,也應該被淡忘了。除非楊洄認出了她,並且決意斬草除根,將仇恨延續下去。

「你離開長安就好,長安不吉之地,以後再也不要去了……」方氏喃喃地說道。

葉暢卻覺得,自己只怕還是要去長安的。

見方氏情緒稍稍穩定下來,葉暢再度勸她吃些東西,這一次方氏沒有拒絕,稍稍吃了些冷的白粥,葉暢怕她繼續想著傷心事,便開始問起賜奴與小娘這段時間的情形。可是才開口,方氏便又問起他在長安城中的經歷,而且問得非常細緻。

葉暢撿那些不危險的說了,諸如用數學遊戲、足球戲來吸服遊俠無賴,再通過他們打聽得葉曙事情的真相。饒是他有意迴避了鬥毆、遇刺等事情,可是方氏卻仍然覺得驚心動魄,特別是面對吉溫的步步追索,最後以西市改造的工程拖住吉溫,方氏聞語扼腕嘆道:「十一郎,日後儘可能離這吉溫遠些。」

「是,我也知此人深沉,能避則避。」

「一定要避,原本他只是懷疑你,如今只怕已經確定你在長安城中做出不法之事了。若非如此,你為何要想法子絆住他?只不過此時他覺得,營建西市的功勞,要大過在你身上追查出一個結果的功勞,故此他暫時放開。」

葉暢心中一驚,確實是有這個可能,他離開長安京兆府之時,吉溫還來相送,特意問了他的籍貫住址,當時那意味深長的笑,讓他回想起來,不禁不寒而慄。

方氏不愧是與李唐宗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她對於官場人物的心思,有時比葉暢還要透徹。

「應無大礙,我自此少去長安就是,他一門心思上爬,總不會來我們修武為官。」

兩人談了一些別後之事,方才的尷尬彷彿就不存在了。到得夜深時分,葉暢靠著牆壁漸漸睡著,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