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帝鄉佳氣鬱蔥蔥 第047章 絕唱餘音猶繞樑

眾人愕然在於,葉暢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竟然連作兩首,難道說真是夢中抄來的,所以才有如此快捷?

但若是抄詩,他夢中豈有今日之景,為何每一首,都是應著當前的情景?

夢中抄詩之說,眾人都是將信將疑的,現在這個疑惑就更深,一方面覺得此人一向籍籍無名,不應該有如此捷才。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他連著兩首詩,都是可用於此時此景的佳作。

葉暢心中在爆笑。

若換了別的地方,那詩還真不好抄,可這兒是青龍寺,是樂游原,乃是有唐一代詩人最喜歡的幾處長安景緻之一!

連抄了兩首杜牧留在樂遊園的詩之後,葉暢覺得更進一步,總得讓元載這廝無顏留在長安,迅速滾蛋才是,因此不等眾人從方才兩首的驚訝中回過神來,葉暢又開口道:「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今觀音道成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這是改抄李商隱了,不過葉暢還是小改了一句,將「如何肯到清秋日」改成了「如今觀音道成日」,雖然意境降了下來,卻總算還是一首中規中矩的應景之詩了。

吟完這一首,葉暢歇了口氣,向元載問道:「元公輔,還要某再從夢中抄詩否?」

「哈,哈……」元載可不是那麼容易被嚇住的,他心中堅定地認為,葉暢本人並無作詩天賦,因此勉強道:「也不知是哪位替你準備的詩……」

說到這,他看向賀知章與張旭,這二位都是擅詩的,若是他們寫出來給葉暢預備好……

就算他們寫好,數量也有限,現在應該用完了!所以這一首,比起方才第二首,水準似乎略遜一籌!

元載以小人之心,度賀、張君子之腹,而且他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忌諱的,因此便又道:「此情,此景,只拿著這三首別人預先給你準備好的出現湊數,葉暢,你當我們都是蠢人么?」

葉暢似笑非笑地望著他:「你的意思,還要某再從夢中多抄幾首?」

「且讓我們見識一下,你夢中究竟有多少詩吧。」

「好,既然你要見識,那就讓你見識。」葉暢彷彿是在和他賭氣,又開口道:「萬樹鳴蟬隔岸虹,樂游原上有西風,羲和自乘虞泉宿,不放斜陽更向東。」

「好!」賀知章此時忍不住贊了起來。

此前見葉暢的那兩首詩,無論是《詠竹》亦或是《題風陵渡》,終究是以詠懷為先,象如今這首詠物者,才更見作詩技巧。他是文宗,這一開口贊,身邊諸人紛紛應和,一個個好字都出口,而元載則臉上青白相見,盧杞看了都覺得甚是同情。

原是想打葉暢臉的,為什麼……反倒讓那廝出了風頭?

「準備得、準備得果然充分,不知還有沒有?」元載強自鎮定,又說道。

「還嫌不夠?那某就只有放大殺器了。」葉暢喃喃自語。

「大殺器」是什麼,眾人是聽不懂的,但看葉暢這模樣,便知道那玩意威力定然不小。盧杞心中不願意讓葉暢再出風頭下去,立刻排眾而出:「足夠了,足夠了……」

「不夠,既有好詩,如何能不誦之?」賀知章卻捋須道。

他有意成全葉暢詩名,葉暢看了他一眼,心中忽然有些不忍。

不忍歸不忍,事情到現今,那首詩如同箭在弦上,他不得不發了。

「向晚意不適,攜儕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黃昏」二字一出,眾人再也說不出任何話語來,周圍的目光一瞬間都凝固,而元載則完全石化。

抄完兩首杜牧,又連抄了兩首李商隱,葉暢等的便是這一時刻。前四首雖然也不差,但到了最後一首,則是石破天驚一般,震得眾人或神情惶然,或目光閃爍。

葉暢將李商隱原詩改了二字,「驅車」改成「攜儕」,平仄未變,因此眾人細細咂磨,只覺得與此時此情此景再相稱不過!

人群之中,最最百感交集者,便是賀知章。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他喃喃自語,長嘆了一聲,又大哭了一聲,淚涕皆下,然後甩袖而去。

他已經到了人生暮年,葉暢抄的這首詩,讓他最有感觸,乃至為之大哭而去。他這帶頭一走,張旭同樣魂不守舍,自然也跟了去,顏真卿原本也要跟走的,但看到葉暢還在那邊,怕他在眾人面前吃虧,便留了下來。

葉暢此時輕搖摺扇,來到目瞪口呆的元載面前,然後「叭」一聲,將摺扇合攏,輕輕敲了一下元載的腦袋。元載猛然縮頭,顫聲道:「你……你要做甚?」

「還要不要?」葉暢輕聲細語。

「不……不必了,真不必了……」

此時元載幾乎精神崩潰,誰能想到,葉暢一口氣便吟了五首詩出來,更可怕的是,五首詩都在水準之上,而最後一首更是驚才絕艷的千古名篇!

「不必正好,我也抄完了,夢中就只這五首詠樂游原的詩啊。」葉暢攤了攤手。

此時他說這話,誰會相信?

夢中有一兩首好詩的事情,眾人都聽過,但夢中連遇五首好詩,而且全是吟一處景緻的,此前聞所未聞。現在眾人都覺得,葉暢分明是挖了個坑,等著那些想要找他麻煩的人往裡面跳。

在場人都暗自慶幸,幸好元載與葉暢有恩怨,他搶先跳進了這坑裡,當了光榮的斥侯。

只有少數人在為元載默哀:原本就被葉暢斥為不學無術,今日之事,更成了襯托葉暢的背景反角,這長安城中……他怕是居不得了。

葉暢也巴不得元載這廝滾蛋,這廝此時尚不成熟,但再過二十年,便是老辣的官僚權臣,若真讓他出了頭,自己今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因此葉暢又拿摺扇敲了一下元載的肩膀:「看到那邊的門沒有?」

他指向東方,元載望去,木然點了點頭,直到現在,他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

「現在就去,收拾好東西,出了那門,別再回來了。」葉暢道。

元載獃獃地轉身,然後機械地邁步,甚至忘了與眾人招呼,就這樣離開青龍寺。葉暢嘖了一聲,原本只是再撩撥一下元載,讓他當眾失儀的,沒想到這廝竟然聰明,順坡下驢,就這樣走了!

這樣一走,這廝就避免在眾人面前丟更大的人,他只要暫時離開長安,或者閉門不出,靜靜等個一段時間,風波止歇之後再出來就是。

果然不愧是一朝權奸。

但此次交鋒,自己終究是大獲全勝,目的已經達到,犯不著窮追猛打下去。

葉暢並不知道,元載下塔下了一層,迎面便遇著幾個女子,只是元載神不守舍,避開之後便離開,根本沒有注意這幾個女子的異樣。

這幾個女子盡皆著道袍,最中一個,年紀甚稚,長得有些瘦弱,在以豐腴為美的大唐,她的苗條婀娜多少有些不合時宜。

而且她雙眉輕顰,眸中含煙,略有些不足之症。她此時也是失魂落魄,衣袖之下,玉腕輕顫,衣裙微擺。她甚為複雜地向上望了一眼,通過佛塔那窄窄的過道,可以看到人群之中的葉暢。

葉暢一襲青衣,神情淡然,彷彿方才的千古名句根本不曾出現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那道袍少女輕喟了一聲,垂首,擺袖,做了個回去的示意。周圍的幾位女冠,紛紛上來,擁著她又下了佛塔。

並不知道這一細節的葉暢轉過身,看著盧杞,臉上又浮起了笑。

盧杞也嘿嘿一笑:「怎麼,如今要衝我來了?」

「你又未曾逼我抄詩,我為何沖你去?」葉暢道:「只是賀公雖走了,卻忘了將我帶走……我總算偷得浮生半日閑,不知盧郎君是否已經倦了,若未曾倦,可願與我走一走?」

圍觀眾頓時精神再次振奮起來:又有戲看了!

葉暢與眾人下了佛塔,緩步出了青龍寺後院,眾人有些奇怪,因為寺中僧人原本往來奔走,如今卻沒有多少。在出後門時,看到一群女子,鶯鶯燕燕,嘻鬧一團。這群女子當中,唯有一隅最為安靜,其中是四個道裝女子。

「蟲娘不是去爬塔了么,怎麼又下來了?」諸女中有人問道。

「塔高,蟲娘力弱,不勝而返。」那道裝女子中為首者道。

葉暢聽得她聲音嬌弱,向她看了一眼,卻發覺她年紀不過是八九歲的模樣,雖然做出一副成熟的樣子,但眉宇間總有抹淡淡的稚氣。而且,她的相貌與普通唐人有些不同,卻是皮膚更白、眼睛更大。

倒是和響兒一般年紀……

葉暢心中微微一動,就像前世見著和自己女兒同樣大小的女孩一樣,心中生出一股溫柔關愛之念,對著那小女道士便笑了一下。

小女道士恰好也轉過臉看他,正與這溫柔關愛的笑容相對,心中猛然顫了顫。

她雖然年紀稚幼,但身世複雜,又生長在全天下最為複雜的環境當中,自家的命運,讓她早早就開慧懂事,因此,方才在塔上聽得葉暢一句「夕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