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帝鄉佳氣鬱蔥蔥 第0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

端起茶碗,還沒有飲到,那股茶香就已經沁入肺腑,讓人忍不住深深呼吸。賀知章已經是年過八旬,呼吸系統原是有種種問題,被這熱氣一衝,竟然通暢了不少。

「好茶!」

賀知章飲都未飲,便脫口讚歎,然後他才小啜一口。

與此時茶中添加各種調味料的主流做法不同,葉暢烹的茶,完全純正茶味。茶水入口,先苦而後甘,先澀而後甜,那味道對於大早就飲酒,有些熏熏然的賀知章來說,實在是無上美味。

賀知章年邁,原本是有些昏昏沉沉打瞌睡的,但被這茶意一激,精神頓時一振,因此他又忍不住稱了一聲「好茶」!

短短片刻之間,他連稱三聲好茶,旁邊的焦遂見了,也不禁端起碗來小飲一口。方才他說得口飛橫沫,又偷喝了不少酒,口中正渴,這茶水一入嘴,頓時滋潤唇舌,讓他咂了咂嘴,又喝了第二口,然後點頭道:「果然好茶!」

葉暢笑眯眯地道:「夢中之時,尚聞得那位道人吟誦飲茶歌,某愚鈍不堪,唯記其中小半: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聽得他一開口念飲茶歌,賀知章歡喜得抓耳撓腮,手舞足蹈,待聽得三碗「唯有文字五千卷」時,那邊的顏真卿也不禁轉頭來望。到「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時,賀知章忍不住便叫:「停,停!」

葉暢卻未停,直至七碗念畢,賀知章捶胸頓足:「方才讓你停的,此詩不該對我念……非也,非也,此詩當候李太白來時再念!」

說到這裡,賀知章又道:「意猶未盡,意猶未盡,後面呢?」

葉暢很想說後面太監了,他頓了一下,然後繼續道:「蓬萊山,在何處?四明客,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此句一完,賀知章原本表情豐富的臉上,突然間僵住,好一會兒,才長嘆一聲,一把抓著葉暢的胳膊:「小友,小友,原來我賀知章知己,竟在於此!」

「這個,賀公,某乃山野村夫,這飲茶歌原是夢中聽那道人所為,賀公何出此言?」

顏真卿此時也動容,聽得葉暢之語,他插嘴道:「葉十一郎有所不知,賀公如今自號四明狂客,那飲茶歌中卻是有賀公之號!無怪賀公心向神仙之道,原是神仙中人啊!」

葉暢暗道了一聲慚愧,他當然知道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的事情,也正是如此,他才故意將此詩原作者盧仝自稱的「玉川子」改成了「四明客」。這一改動,賀知章必受觸動,也算是他的一項取巧。

至於最後點睛之句,此時仍值大唐極盛之時,雖然各地已經有不少隱患,就連大唐統治中心的關中,他一路行來,也看到土地荒蕪之象,可在賀知章看來,未免有些聳人聽聞。

賀知章得此好詩,也不再糾纏他,端杯飲茶,葉暢又為他加了一回水。直到這個時候,張旭再度從那四個字的揣摩中出來:「還有,還有什麼字?」

「先飲茶吧,字卻是不急,若是錯過這好茶,伯高你這一世都要後悔!」知道他完全沒有注意方才的對話,賀知章先勸道。

張旭大喝了一口,初時他並沒有太在意,但一口茶下肚之後,他便驚訝地道:「這是什麼味……再給我一杯來!」

葉暢笑著為他續水,這一次張旭喝得細緻得多了,喝完之後,還咂了咂嘴,仔細品嘗其味,然後嘆道:「這茶暗合書藝之道,讓我想想……」

他正待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旁邊同樣喝了一口茶的顏真卿已經將那《飲茶歌》念了出來。

顏真卿記憶極佳,葉暢只是念了一遍,他轉念出來,一字不錯。更重要的是,葉暢只是念詩,顏真卿卻是吟詩,兩者不可同日而語。葉暢心中明白,此時詩往往都是唱出來的,象顏真卿這般吟,也是一種技巧,絕對不是他這樣才惡補了一段時間韻律的人能比得上。

「好,好!賀翁,果然連天上仙人都知你名啊,哈哈!」張旭聽完之後大喜,將帽子也脫了,大叫道:「筆來,紙來!」

覃勤壽是個眼色好的,頓時呈上紙筆,張旭便當著眾人的面,在樹蔭下的小几下揮毫潑墨,轉眼功夫,那首飲茶歌便已經化成狂龍瘋電,出現在宣紙之上。

「好,好,伯高,這副字寫得好!」賀知章贊道。

張旭回手捋須,卻忘了手中尚有毛筆,頓時弄了自己一身墨跡淋漓,他也不著惱,只是點頭大笑,笑聲甚為暢快。

葉暢此時已經悄然無聲地出現在那副字邊上,小心翼翼將字護住,然後向著張旭行禮:「某謝過張公賜字!」

「咦?」張旭愣住了。

賀知章同樣愣了一下,然後大笑:「好,你這小友,是個趣人!」

他性子洒脫,最不拘禮,葉暢這般「巧取豪奪」,看上去是佔便宜,但背後何嘗不是一種瀟洒!

張旭看了几上的字一眼,又看了看葉暢:「便贈與小友吧,今日先見小友兩種字體,又聞小友之詩,老夫有茅塞頓開之感,可惜,可惜,還是少了些……」

話說到這,他又沉浸在自己的書藝之中去了。葉暢等那字幹了,喜滋滋地將之捲起:這可是傳家寶級別的好東西,甚至用不了幾百年,僅是幾十年後,這字便可價值千金,那個時候自己不必再勞神勞心,只要賣一幅字,便可以吃用十年了。

想到這,他打定主意,這些時日,定然要從張旭那邊多騙一些真跡來。

「張公不必著急,這幾日我再想想,或者還能想出一些來。」葉暢假心假意地道:「我夢中見過的字體,可不只這兩三種。」

原本就不只這兩三種,蘇黃米蔡趙,再加上一個難得糊塗的鄭板橋,他們的字跡葉暢都曾經臨摹過。寫給張旭看又不要盡得其神,只要能寫出其形,略帶一分神韻,張旭這位書法大宗師自然會去揣摩去完善。就算張旭老了做不到,他邊上還有一位顏真卿……顏真卿如今可是正值壯年,值得長期投資啊。

葉暢熾熱的目光立刻投向了顏真卿,看得顏真卿心中發麻,想起焦遂說此人有龍陽之好,當下不動聲色地移離了幾步。

「啊,快想,快想!」張旭聽得他還有幾種字體沒記起來,頓時又高興了。

「如今某尚有正事,怕是暫時無暇了。」葉暢嘆了口氣:「覃兄,某兄長靈柩,被安置在何處,他又是如何與人起了衝突,乃至送了性命?」

聽得這一句話,賀知章與張旭神色都嚴肅起來。

兄弟之情,亦是人倫之一,兄友弟悌,自然值得讚揚,而且干係到葉暢兄長之死,更是讓他們無法打擾。

葉暢這個時候便有些給賀知章、張旭下套,張旭的性子,他了解得不多,但賀知章的性格,他卻是早從後人的分析中得知一二。此人最是愛才,喜歡獎掖後進,且不說自己方才那飲茶歌里不著痕迹地拍了他的馬屁,單單是自己留給他的印象,他也不會坐視。

葉曙死在長安,所得罪之人必定是有身份的,葉暢若不找到些靠山,只怕他也要受到連累,更別提替兄長復仇了。

覃勤壽神情就有些尷尬,眾人當中,他最了解葉暢,也最清楚葉暢現在的打算。不過覃勤壽請賀、張二人來,本意是推廣摺扇,實在不欲橫生枝節。因此他猶豫了一會兒,這才緩緩道:「令兄之事,十一郎還是要忍一忍的好,令兄已經令仆甚為遺憾,若十一郎再出什麼事情,仆唯有自盡謝罪了。」

「覃兄只管放心,某絕不會衝動。但是某雖過繼給三支,與二支的兄長實際上卻是骨肉至親,至親之仇不能報倒還罷了,可若連仇人是誰都不聞不問,未免不合孝悌之道。」葉暢說話時語氣甚為平和,但目光卻異常堅定:「無論是哪位大人物,皇親國戚也好,宰相將軍也好,總得讓某知道,兄長是如何死的!」

這話說出,覃勤壽就沒有再退的餘地了。他頓了一下,然後吐出一個詞:「咸宜公主駙馬。」

葉暢並不知道這個咸宜公主駙馬是什麼人物,但是賀知章與張旭卻是知道,賀知章神情頓時凝重起來,而張旭更是眉頭緊皺。

葉暢在注意二人的神情,發覺這二人都露出難色,頓時明白,咸宜公主只怕不是什麼不得寵的公主,而是當今皇帝李隆基的愛女,而那位駙馬,只怕也得李隆基喜愛。

「他一個駙馬,為何要難為我兄長,一個輪番上役的平民百姓?」葉暢又問道。

「也不能說是咸宜公主駙馬,只是他家中的一個管事,名為楊富的。」覃勤壽道:「只不過這個楊富隨駙馬多年,慣會揣摩駙馬之意,被視為駙馬心腹。背後是不是得駙馬授意,誰也不知曉。」

「事情經過?」葉暢又問。

事情的經過有些蹊蹺,葉曙那日輪休,便想著去逛逛東西二市,準備回去時帶些長安城中的風物。但是在東市便與駙馬府的管事楊富發生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