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大雪滿弓刀 第600章 駕至南京

天下人都認為朱厚照是昏君不是沒有原因的,小昏君必然有他雄厚的實力,否則做不到如此有口皆碑。

錦衣校尉匆匆上馬,一紙昏庸聖旨發往江西九江府。

汀贛巡撫王聖人剛剛經歷過兩年貶謫生活的磨難,好不容易復出,正是躊躇滿志,急待舒展胸中抱負之時,當他從美好的志向里回過神,一定會發現現實是多麼的殘酷,恨只恨生不逢時,偏讓他攤上這麼一位昏君。

天子御駕大軍緩緩前行,而身在九江府的王守仁很快就會等到他人生中最惱火的一道聖旨,若換了個心志不堅定的人接了旨,沒準乾脆一跺腳倒戈跟寧王合夥幹事業去了。

大軍向南行進,朱厚照第一站的目的地不是江西,而是南京。

朱宸濠擁兵十萬,當然,這個數字或許有水分,水分的多少取決於他臉皮的厚度,不過朱厚照不敢疏忽大意,這是他人生的第一場戰鬥,要想完成得漂亮,便必須首先佔據優勢。

僅靠京營的兩萬人馬是遠遠不夠的,幸好南京的魏國公已奉旨調集南直隸各衛所大軍,分批集結於南京城外,朱厚照現在要做的便是直赴南京,將南直隸的兵馬大權握在手裡。

朱厚照擺出了平叛的正確態度,生性好玩的他面對一路上從未見過的風景和各地風俗人情,他竟毫不流連,絲毫沒有玩耍一番的興緻,除了趕路便是紮營休息。不得不說,身處軍中的朱厚照看起來頗有幾分名將的氣質,無論行軍還是安營,他都布置得井井有條,雖然這些布置大多數皆是兵書所載,缺少幾分變通,但作為一名領軍統帥,他已經做得非常出色了。

隨軍的保國公朱暉和另外幾位開國侯對朱厚照的表現頗為驚異,剛開始敷衍虛偽的讚揚,到最後已然是真心實意地佩服不已,連秦堪都忍不住對他刮目相看。

一路行軍無話,兩萬大軍出京師,過山東,入南直隸,從北走到南。二十餘日後,大軍終於到達南京城下。

巍峨高聳的南京城牆遙遙在目,所有人暗暗呼出一口氣,城牆下,南京六部衙門的首官和鎮守太監,世代鎮守南京的魏國公徐俌,以及南京近百位世襲勛貴站在城門甬道口,恭恭敬敬地迎接天子聖駕。

離城門不到一里時,朱厚照下了戰馬,步行朝城門走來,金色鎧甲在陽光下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走近城門,群臣跪拜,山呼萬歲,朱厚照好奇地打量了一番南京城牆後,微笑著令群臣平身,然後與這些其實並不得志的南京六部官員一一認識。

走到魏國公面前時,徐老國公一臉激動,顫巍巍地下拜,卻被朱厚照笑著攙住。

朱厚照看著徐老國公的目光閃過几絲溫情。

整個南京城裡,他覺得最親切的恐怕只有徐老國公這一家子了,首先徐家對皇室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從血緣上來說,徐家的祖輩是開國元帥徐達,而徐達的女兒嫁給了永樂皇帝為正室,正是世人所稱的「徐皇后」,從親戚上來論,徐家可是朱家往後數七代的舅姥爺,正因為這層關係,皇家才對徐家無比信任,並給予世代鎮守南京,掌握南京兵權的絕世殊榮,這份恩寵縱然是秦堪也萬萬不及的。

徐鵬舉徐小公爺之所以闖下南京城第一惡霸紈絝的赫赫名聲,連錦衣衛和東廠他都說砸便砸,廠衛還拿他沒有半點辦法,不僅連告狀都不敢告,見了面還得點頭哈腰陪笑臉。只因廠衛也知道,徐家在歷代大明皇帝心中的分量無人可及,一狀告上去說不定會得到陛下一記響亮的耳光。

君臣見禮的當口,秦堪默默地仰頭看著巍峨的南京城牆,心中也有些激動感懷。

南京,秦堪輝煌人生的第一站,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牟斌不由分說,一紙調令將他這個文弱書生硬生生安插進了錦衣衛,並將他調到南京東城百戶所上任,從那時起,秦堪便註定了與這個時代產生了無法割捨的關係,這幾年來一路陞官晉爵,誰能料到當初一名小小的錦衣衛百戶,數年之後竟一蹴而成為整個大明錦衣衛的掌舵人,並且爵封國公,身受兩代帝王無以復加的聖眷恩寵?

無論興亡成敗,冥冥中彷彿都有一隻無形的手在背後推動著自己,或將自己推上高峰,或將自己推下懸崖。

城門口,朱厚照忙著與徐老國公敘舊,秦堪這頭也忙碌起來。

一張熟悉的面孔落入眼帘,當初秦堪的老上司,後來因崇明抗倭沾了光而升了南鎮撫司鎮撫的雷洪,此刻穿著大紅飛魚錦袍,微微局促不安地站在秦堪不遠處,見秦堪帶著笑意的目光瞧向他,雷洪老臉一紅,急步上前拜了下去。

「下官南鎮撫司鎮撫雷洪,參見秦公爺。」

雷洪身後,一大群大紅錦袍的錦衣衛千戶百戶們跟著下拜。

秦堪笑著請眾人起身,然後與雷洪把臂大笑。

眾多人色里,雷洪的情緒恐怕是最複雜的。

昔日的屬下,時隔數年竟成了錦衣衛的指揮使,而且破天荒地封了國公爵位,天知道大明多少年月沒有再封過國公了,雷洪還記得當初那個文弱書生剛來南京,穿著一套不合身的飛魚袍來千戶所拜見他的情景,老實說,雷洪當時心底里是很瞧不上這個書生的,粗鄙武夫充斥的錦衣衛裡面,忽然多出這麼一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書生,接到上官的調令時,雷洪彷彿生吞了一隻蒼蠅般難受。

然而就是這位文弱書生,卻用自己的表現令他漸漸刮目相看,結交徐小公爺,與滿城勛貴子弟稱兄道弟,南京城裡連他雷洪都得陪笑臉的紈絝衙內們,秦堪卻能夠大大咧咧地與他們勾肩搭背罵娘,更難以置信的是,崇明島抗倭一戰,紹興衛全部敗退的絕境里,這個文弱書生拾起了長槍,帶領著剩餘的弟兄們捨生忘死地刺出了第一槍……

很難想像,這位看似文弱的書生身體里,隱藏著怎樣寧折不屈剛烈如火的性格,從那時起,雷洪便已篤定,這個年輕人的前程不可限量,比任何人要遠大得多。

數年後,果如雷洪所料,這位文弱書生一飛衝天,已然到達了他這個曾經的老上司十輩子也到達不了的高度,就連他曾經百戶所的屬下丁順李二等人,也跟著飛黃騰達,成為錦衣衛里炙手可熱紅得發紫的掌權人物。

人生際遇啊,抓住或失去,其中的區別一眼分明,雷洪經常在後悔,如果當初橫下心跟著秦堪去京師,今日的他,前程豈止是小小的鎮撫使?

秦堪自是不知此刻雷洪心中百感交集,與眾多南京的錦衣衛屬下親切聊了幾句後,心中忽然一動,左顧右盼地在人群中尋找那道飛揚跋扈卻混帳得很可愛的熟悉身影。

令他失望的是,迎駕的眾多勛貴和官員里,竟沒看到徐鵬舉的影子。

正思忖著要不要進城找他,另一頭與朱厚照敘完舊的徐老國公顫巍巍地朝秦堪走來。

雖然以前在紹興和南京時,秦堪不止一次沾了徐老國公的光,毫無顧忌地扯著魏國公的虎皮當大旗,但今日秦堪才第一次見到徐老公爺,以前想見,無奈那時的身份相差太遠,根本沒那資格。

見老公爺眼含笑意瞧著他,看似渾濁的老眼不時閃過一道與他老邁的年紀絕不相稱的銳利光芒,秦堪也笑了。

都說魏國公府一老一小倆混帳,平日里占田圈地,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京師言官們每年參劾這對祖孫的奏疏起碼厚達一尺,可是今日秦堪見著老公爺後,卻發現這位老人與傳言不符,一個只知魚肉鄉里占田踢館的老混帳,他的眼裡是絕對露不出如此銳利如刀鋒般的眼神的。

秦堪笑著嘆氣,他很理解徐老爺子,一位手握兵權的國公,為人處世若太過規矩,不時常干點跋扈張狂的事,恐怕歷代皇帝也不會對他太放心的,老爺子的處世哲學很值得學習啊……

「晚輩秦堪,拜見徐老公爺……」秦堪躬身朝徐俌施禮。

徐俌老眼一眯,有些詫異,大家同為國公,他顯然沒想到秦堪竟給他施晚輩禮節,稍稍一想,徐俌便明白了究竟,當年這個年輕人跟他徐俌的寶貝孫子交情不錯,這個晚輩禮十有八九是因為徐鵬舉。

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徐俌也是老人精,當即哈哈大笑,使勁拍著秦堪的肩:「什麼老公爺不老公爺的,叫爺爺!混帳小子,別以為你是國公老夫便指使不得你,當年你打著魏國公府的旗號乾的那些破事,老夫還沒跟你算帳呢。」

秦堪汗顏,急忙改口:「小子拜見徐爺爺。」

「哎,這就對了,以後多與我家那渾小子親近親近,那小子整日里闖禍招惹是非,令老夫非常不省心吶……」

秦堪臉頰抽了抽,很想直言不諱地指出您老惹是生非的本事也不比您孫子弱……

猶豫了一下,秦堪向老爺子詢問徐鵬舉,老爺子很不滿地哼了哼,隨手朝遠處的秦淮河一指。

凝目瞧了瞧老爺子手指的方向,秦堪笑了,他大致知道此刻徐小公爺在做什麼。

※※※

南京東郊外的秦淮河畔,一座名為五柳亭的小閣子佇立在河邊的扶搖楊柳林中,五柳亭本是金陵名勝,每逢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