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大雪滿弓刀 第593章 九江剿匪

無論霸道還是孔孟之道,其本質都是「碾過去」,說得通俗一點,那便是「專治各種不服」,造反也屬於「不服」的一種,這是病,得治。

被背叛的滋味不好受,特別是被背叛了一次又一次,安化王造反,寧王造反,年輕的朱厚照終於見識到了人心的險惡,也終於知道為何那麼多帝王總是站在巔峰處長嘆「天家無情」。

朱厚照很快平靜下來,他已長大,已學會了面對現實,儘管現實仍是那麼的殘酷,可他至少勇於直視,然後伸出手,以帝王之威將這些殘酷的現實一一抹平。

「招兵買馬近十萬,消息確實么?」朱厚照平靜地問道。

「確實,錦衣衛不敢虛報,他們吃罪不起,表面上看,寧王只擁三衛,三衛整編滿員,並無超員的跡象,但寧王靠的並不是三衛,三衛指揮使皆是朝廷委派,而且裡面充斥廠衛眼線,寧王無法完全掌握三衛,他的真正實力是那些暗中招募來的盜匪水賊,這些盜匪水賊以數百上千為一夥各自分散,由寧王府派出心腹親信掌管,平日里打家劫舍,一旦寧王起事,他們換身衣裳便是悍勇之兵,陛下萬不可小覷。」

朱厚照點頭:「寧王在準備,朕也要開始準備了,寧王反,則江西亂,必須從南直隸和湖廣各地衛所調兵,只不過調兵太過繁瑣,怕是趕不及堵截反軍……」

秦堪笑道:「陛下勿憂,還記得前不久離京赴任的汀贛巡撫王守仁嗎?如今他正在江西九江府,想必他對寧王的反意也有所察覺,目前正在九江府調集衛所兵力,寧王若反,首必取南京,欲取南京則必先取安慶,王守仁打算在安慶外圍先建一道防線攔截反軍,為朝廷調集重兵爭取時間……」

朱厚照喜道:「此乃老天助朕也!」

秦堪笑笑沒說話,他總不可能告訴朱厚照其實王守仁赴任江西是他很早以前處心積慮的安排,這話說出來不大妥當。

朱厚照笑道:「九江府既然有王守仁駐守,少說也該能撐得十天半月,朕這便給王守仁下一道特旨,許他臨機節制江西和湖廣所有兵馬,至於南直隸,交給魏國公徐老爺子,待南直隸兵馬集結後,開赴安慶府,與朱宸濠決戰!」

秦堪躬身笑道:「陛下英明,正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彷彿親自統率大軍一般,臣欽佩萬分。」

這句話令朱厚照呆愣了一下,怔怔地看著秦堪,連表情都凝固了。

秦堪暗嘆一聲,不得不把話挑得更明白一些:「陛下不是一直想統率千軍萬馬,馳騁縱橫天下么?寧王謀逆豈不是絕佳的機會?」

朱厚照兩眼睜大,瞬間露出極度的狂喜之色。

「哈,哈哈哈哈!對,對對!藩王造反,朕怎能安坐京師,任賊子橫行荼毒朕的江山和子民?寧王造反造得好,造得妙!哈哈……」

秦堪垂下眼瞼苦笑。

話的意思是沒錯的,不過聽起來卻總有一股濃郁的混帳味道,若真有在天之靈這回事,此刻皇宮太廟裡的大明曆代朱姓祖宗牌位應該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下來吧?

自永樂皇帝遷都北平之後,京師皇宮大殿經常被雷劈,現在想想,恐怕不僅僅是地理和建築的原因……

朱厚照笑聲方歇,拍案大聲道:「朕決定……御駕親征!」

秦堪笑道:「吾皇威武。」

建議朱厚照御駕親征倒不是秦堪的一時玩鬧,一個久居深宮的皇帝連自己的天下是什麼模樣都沒見過,實在算不得稱職的皇帝,趁此機會出去走一走,看看各地的風土人情,對朱厚照來說不是壞事,況且秦堪深知這次寧王謀逆對朝廷的威脅其實並不大,御駕親征根本毫無危險,這也是秦堪敢攛掇朱厚照離京親征的原因之一。

「陛下御駕親征,恐怕朝中那些大臣們不答應……」秦堪面現難色。

朱厚照哈哈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指了指秦堪,一推二五六:「這不有你么?你一定會為朕想出讓大臣閉嘴的法子。」

※※※

江西剿匪記仍在繼續。

王守仁接手九江府的軍政大權後,下的第一道軍令便是剿匪。

大抵是來江西這一路上被山賊土匪們折騰夠慘了,接掌兵權後王守仁對山賊土匪們的報復可謂瘋狂,正是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搶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於是九江府附近的土匪們倒霉了。

論讀書,誰也沒有王守仁讀得多,人家都讀成了聖人,就差背後長一對翅膀飛升了,土匪們算哪根蔥?論兵法,嗯,兵法也是書……

土匪們終於嘗到被人圍追堵截被人用箭射用刀砍是什麼滋味了,以往這些活兒基本都是他們乾的。

九江府百里方圓展開了嚴打行動,第一輪清剿,九江府附近的土匪被剿滅了三千多人,土匪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好躲進深山裡不敢出來,大秤分金大碗喝酒的好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能喝上兩口稀粥已是老天垂憐了。

將土匪們逼到這般境地,王守仁靠的不僅僅是武力圍剿,而是智慧。

因為王守仁在九江府發明了一個害匪不淺的東西,名叫「十家牌法」。這個十家牌法不是十戶人家湊起來打牌,而是類似於秦漢時期的連坐法,說得通俗點就是保甲連坐,將九江府附近的百姓全部發動起來,每十家為一個單位輪流在城鎮和村莊里巡邏,一旦發現土匪而懼不敢報,或者某戶人家跟土匪沾親帶故,那麼這十家百姓跟著一起倒霉。

王守仁真是個很奇特的人,一方面苦學聖人書,學術上開宗立派,儼然一副德高望重衣袂飄飄的宗師形象,另一方面出手用兵卻狡詐如狐,懲治土匪異常的心狠手辣,其狠辣手段甚至連秦堪都自愧不如,這種人簡直如同患了精神分裂症,也不知他這兩年在貴州龍場深山裡經歷了什麼不堪回首的慘事,以至於清剿土匪剿得如此變態……

歷史再次證明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任何魑魅魍魎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只能是被活活淹死的下場,當然,也有少部分是被活活嚇死。

九江府的土匪們坐不住了,他們總結出一個很深刻的人生教訓,那就是打劫跟開飯館一樣,也要看人下菜碟兒,有些人可以先殺後奸再搶,有些人卻一根汗毛都碰不得,否則後果很嚴重,比如王守仁這樣的小心眼兒聖人……

不管怎麼說,曾經開心的打劫日子已成了過眼煙雲,土匪們面臨著嚴峻的生死考驗,有了王守仁這尊大神橫刀立馬矗立九江,土匪們別說將來響應寧王爺起兵造反謀奪天下這麼磅礴的話題,就連眼下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成了懸念。

於是九江附近的土匪們將綠林箭四處亂射,一撥又一撥的土匪頭子們聚集某座不知名的深山,大家合夥開了一次匪界好漢代表大會,與會者皆是方圓百里有頭有臉的土匪首領。

其中九江最大的一股匪幫首領麻六作為東道主和會議發起人,自然也親自參加了會議,與參會者熱情拱手抱拳,就目前九江府匪界的嚴峻形勢以及將來的生存改革等等多方面問題交換了意見,最後在一片祥和友好的氣氛里,眾土匪頭子用了一個時辰來親切問候王守仁的祖宗十八代,頗多素質低下者已與王守仁逝去的女性長輩先人用嘴發生了一系列少兒不宜的兩性關係……

打又打不過,光罵也不過癮,匪界代表大會陷入了尷尬的沉默。

就在這時,土匪中有一位自覺智勇雙全的傢伙站出來,給大家獻上了一條很奇葩的主意,那就是假意歸降。

這個主意從古至今不知多少人用過,說起來頗為老套,但是若結合實際來考慮,未嘗不是個好辦法,反正寧王起兵造反就在這幾日了,暫時降了王守仁又如何?朝廷歷來有不殺降的規矩,性命當可無虞,只待寧王爺登高一呼,歸降的土匪們立馬掉轉槍頭把王守仁殺了,順便還可為寧王爺奪下九江府城,作為投奔王爺的一份重禮……

土匪們越想越覺得此計簡直妙不可言,紛紛點頭贊同。

土匪們沾沾自喜,他們覺得以自己如此簡單的腦部結構居然能想出如此複雜絕妙的計謀,簡直是一眾首領的先人祖宗集體冒青煙,於是假意歸降這個主意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四五千土匪浩浩蕩蕩大搖大擺出現在九江城外,令九江府的守城兵丁驚呆了,長這麼大就沒見過如此有底氣的土匪,這群人都瘋了么?

一名土匪代表獨自入城面見王守仁,聽完土匪們的來意後,王守仁也驚呆了,驚呆之後表情很古怪。

王巡撫非常爽快的接受了土匪們的投降,他甚至派人連夜給土匪們在城外搭建了一座臨時軍營,不過按照朝廷納降的規矩,土匪們的兵器必須上繳,土匪們也是見識過風浪的老麻雀,自然不會反對,於是四五千名手無寸鐵的土匪住進了臨時軍營,軍營被衛所官兵團團包圍起來。

另一邊,王巡撫在城裡備下了豐盛的酒菜,盛情邀請土匪首領們赴宴,據說還會給每個人封個官兒噹噹,讓各位的祖墳多噴一陣青煙。

十幾名土匪首領欣然赴宴,有酒有肉有官兒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