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輕煙入五侯 第427章 陰雲密布

李二現在突然發現三位指揮使並沒有多想,他們的擔心是對的,他們的反應是正確且及時的,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底線早已被彼此看了個通透。

剿白蓮教最麻煩的地方在於,他們滲透進了三衛,卻沒有完全滲透,也就是說,三衛實員一萬四千多人被分成了兩類,一類是逆賊,一類是朝廷的軍隊,兩類混雜在一起無法區分,直接的撫與剿都存在弊端,讓這一萬多人排成隊閉著眼睛亂指,殺一半有漏網的,全殺了有冤枉的。

這是最棘手的麻煩,更何況三衛是名正言順的朝廷軍隊,雖然他們大部分時候只是給將領種田的農夫,可畢竟也是半月一小練,一月一大操,戰力比普通的農夫強上許多,而且他們手裡有武器。

秦堪是個非常討厭麻煩的人,面對如此棘手的麻煩,心中不由對唐子禾生了一絲怨怒。

最恨這種造反造得不純粹的人了,你要麼乾脆將三衛全部發展成白蓮教信徒,那時若欲平叛,直接調別的衛所將三衛圍起來,痛快淋漓的將他們全砍了,要麼留一條線索,留兩個被朝廷抓住的叛徒……

貪官被抓有帳本,地下黨被抓有黨員名冊,白蓮教徒被抓除了念叨「無生老母」,什麼都沒有,若白蓮教有天津教徒的花名冊該多好,弄到手裡按圖索驥,一抓一個準兒,何必像今日這般徒費周折。

※※※

秦侯爺對三衛動手了,動手的方式很溫和,可謂如沐春風。

入夜時分,數百名錦衣校尉執三位指揮使親書的手令進入三衛衛所,常鳳將眾人集中在一起訓話之後,數百名校尉各自分散,分批次的進入天津三衛麾下十五個千戶所里,天津三衛在永樂二年建立之初便是滿編配置,每衛五個千戶所,每千戶麾下十個百戶,共計一千一百二十實員。

錦衣校尉忠實地執行著秦堪的命令,趁著夜色進入各千戶所。是夜,天津城內三衛指揮使府衙內燈火徹夜不熄,城外十五個星羅棋布的千戶所亦是燈火通明,人叫馬嘶。

數百名校尉按秦堪的命令,分別駐守到一百多個百戶裡面,手執各百戶的軍戶花名冊,開始唱名點兵。

軍戶對調,打亂編製,這是秦堪治理天津三衛的策略。

將平日吃喝拉撒都在一起的軍戶士兵們全部打散重新分配,將原本熟悉的早已抱成團的袍澤軍士各自調離,隱藏在三衛里的白蓮教組織便會被打個措手不及,以百戶為單位形成的小組織頓時土崩瓦解,若欲再凝聚成團,花費的時間可不止一月兩月,有了這段充足的時間,足夠秦堪將大網撒下去,剿它個乾乾淨淨了。

當然,所謂知易行難,一萬多基層軍士的對調是個何其浩大的工程,軍戶和百戶千戶將領之間基本等同於農奴和農奴主,不論怎樣的關係,終究已形成了長久的固定的利益關係,秦堪這一紙命令要觸動多少千戶和百戶們的利益,會在天津三衛掀起多大的風浪,秦堪早已想到。

隨著錦衣校尉同時進駐各個百戶的,還有一箱一箱的銀子和大扇的豬牛羊肉,校尉們按秦堪的吩咐,入營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給軍士發錢發肉。

軍中軍士歡騰鼓舞,百戶千戶將領堆著笑臉,大呼皇恩浩蕩,但心中怎樣的感想卻不可為外人道。

與此同時,一騎快馬帶著秦堪的呈給朱厚照和內閣的奏疏飛馳入京,奏疏里詳細敘述了秦堪查緝天津白蓮教的過程,以及白蓮教滲透三衛的事實,同時請調北直隸保定,河間,真定三府衛所大軍向天津徐徐推進,從西,北,南三面對天津形成軍事上的合圍之勢。

銀子豬羊入軍營,不知真相的普通軍士滿心歡喜間,天津城內城外的氣氛卻漸漸凝重了。

※※※

兩日過後,京師內閣和兵部照準秦堪所議,調保定,河間,真定三府六個衛所,共計三萬餘大軍向天津推進,錦衣衛和東廠也向天津加派了密探人手,數日之間,穿著皮裘的行商,推著小車的販夫,舉著幡布的算卦先生,搖著鈴鐺的遊方郎中……廠衛密探以各種身份喬裝進入天津,城內無端多了許多陌生人,密密麻麻擠滿了一街。

錦衣衛和東廠來了如此多的密探,令純樸善良的天津人民感到無所適從,城內多一個兩個,甚至幾十個生面孔都好說,可一下忽然湧進幾百上千張生面孔,彷彿天津城忽然變成了一個有縫的臭雞蛋,幾百上千隻蒼蠅忽啦一下全圍上來了,叮蛋就叮蛋吧,偏偏還喬扮成行商,販夫,郎中等各式各樣的形象,每天若無其事像模像樣在街頭熱情招攬生意,委實有鄙視闔城百姓智商的嫌疑。

※※※

天津錦衣衛官衙內。

秦堪陰沉著臉,瞪著面前尷尬訕笑的李二。

「好,幹得很好,天津城短短數日多了五百多個行商,三百多個郎中,二百多個算卦的……全城百姓兩千戶,平均每四戶家庭可配享一個行商的專門服務,每七戶家庭配一位大夫,每十戶家庭配一個算卦的,以後百姓們早上起床溜達,出門就先來一卦問問吉凶,再走兩步就有大夫抓他們的手把一脈,接著一群商人忽啦一聲圍上來喊他們『親』求好評……這幫傢伙是從天津城發現了商機還是挖出了寶藏?」

李二乾笑道:「侯……侯爺恕罪,這事兒真不能怪屬下,京師的錦衣衛只調來了四百多人,這些人散到天津市井之中連痕迹都留不下,過分的是東廠,招呼也不打,猛然從京師派了上千人過來,侯爺年前不是跟東廠戴公公有過計議,說天津白蓮教一案,廠衛通力合作么?戴公公或許是想在侯爺面前邀個好兒,沒想到戲演過了……」

秦堪揉了揉發酸的臉,苦笑數聲。

廠衛爭鬥百餘年,百餘年裡職權重疊,權責難分,錦衣衛能管的,東廠也能管,這次查緝天津白蓮教,對掐了百餘年的廠衛第一次攜手合作,實是破天荒。第一次合作,人員調度和配合默契上難免不順,比如派密探這事,戴義倒不是想爭功,確實太急於在秦堪面前表現一番了,邀媚獻功的背後自然還是利益所驅。

年前走錦衣衛的帳面上借給御馬監張永五十萬兩銀子用於發餉,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事情傳出去後,日子過得不怎麼順心的窮困戶動了心思。

秦堪來天津後戴義派人送過幾封信,信里語氣諂媚之極,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之後便大倒苦水,說劉瑾在司禮監處處針對,東廠也頻頻被西廠壓制,半年內東廠的進項少了一半,言下之意就一句話,廠長發不出工資了。

要說秦堪如今在宮裡的利益同盟,走得最近的還只有張永和戴義兩位,秦堪厚此自然不能薄彼,本打算回京之後也給戴義劃一筆銀子過去,讓苦命的戴公公收了銀子後繼續挨幾天劉瑾的唾沫星子,沒想到戴公公太沉不住氣,見秦堪久久不表態,於是三省吾身,痛定思痛之後,估摸著秦侯爺為人務實,不喜嘴貨,乾脆弄出點成績給秦侯爺瞧瞧,將來張嘴要錢的時候底氣也足一些。

所以急公好義的戴公公腦子一熱,干出給天津同時增派上千名東廠密探的荒誕事兒。

一腦門的事情沒解決,戴義又跑出來給他添亂,秦堪覺得頭很疼。

李二小心道:「侯爺,東廠這回領頭的是兩位執事,而且都是太監,看樣子是戴公公身邊的親近人,這會兒他們也發現自己做錯事了,正跪在前院等侯爺責罰呢……」

「城內留兩百名東廠探子,其餘的叫他們滾蛋,李二你出去好好敲打敲打那兩個太監,這次查緝白蓮教非同小可,刺得的消息若敢藏私,用不著跟戴義打招呼,本侯當場點他們的天燈。」

李二陰笑著應了,接著臉色一凝,低聲道:「侯爺,打亂三衛編製一事已開始進行了,三衛有些動蕩,錦衣校尉坐探報上來的消息,三衛各千戶百戶等將領也頗為不滿,礙於朝廷的威懾和侯爺的凶名……咳,屬下失言,是侯爺的威名,各級將領空有牢騷,卻不敢公然對抗。」

秦堪點點頭:「可以理解,畢竟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不過三衛穩定大於一切,再說白蓮教滲進三衛,三位指揮使或許是清白的,但下面的百戶千戶有沒有跟白蓮教勾結在一起就不清楚了,編製不打亂,三衛必反無疑,將領們再有牢騷,本侯的決定不可更改。」

「侯爺,將領們雖然不敢公然對抗,可三衛軍營以及天津城市井之中已是謠言滿天飛了……」

「謠言怎麼說?」

「謠言說侯爺為了將天津白蓮教斬草除根,不僅上奏朝廷裁撤天津城,而且還打算將三衛一萬四千餘軍士全部處死,對朝廷奏稱白蓮造反,侯爺平叛斬首萬餘,說侯爺欲提這一萬多顆人頭向朝廷邀功晉爵……」

秦堪一愣,接著心頭怒氣頓生:「我有那麼壞嗎?天津城所處渤海之濱,既是天然海港,又是京師屏障,位置何其重要,我怎麼可能裁撤它?處死三衛一萬多人更是荒謬,且不說三衛將領皆是朝廷所封,光是京師朝堂便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我,我若如此妄為,回京之後將是怎生下場?」

李二乾笑道:「侯爺,謠言自來都是荒謬可笑,然而百姓非智者,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