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一十四章 攻打祝家莊

很快,前去李家莊探望李應的楊雄、石秀二人,就帶著財禮回來了,也帶回了李應的口信。兩人根本就有見到李應的面,而是李家莊的總管杜興招待的他們。

李應聲稱,梁山泊林大頭領來到獨龍岡,本應該親身迎迓,奈何受傷,患軀在床,不能相見,改日專當拜會,適來所賜禮物並不敢受。

而這次祝彪用暗箭射傷了他,也就壞了祝家、李家、扈家的三家聯盟,若是梁山好漢攻打祝家莊,他李家莊絕不會來救。

包括林逸與寧可可在內,帳中議事的頭領們都已明白,這位李大莊主是要保持中立了。

楊雄又道:「那李家莊還說,李家莊雖不會救應祝家莊,只恐西村扈家莊要來相助,他莊上別的不打緊,只有一個女將,喚做『一丈青』扈三娘,使兩口日月刀,好生了得。是祝家莊第三子祝彪定為妻室,早晚要娶。」

石秀也道:「李莊主說,若是哥哥要打祝家莊時,不須提防東邊,只要緊防西路。祝家莊前後有兩座庄門,一座在獨龍岡前,一座在獨龍岡後。若打前門,不濟事。須是兩個夾攻,方可破得。前門打緊,路雜難認,一遭都是盤陀路徑,但有白楊樹便可轉灣,方是活路,如無此樹便是死路。」

林逸點了點頭,看來這個李應還真是會做人,刀切豆腐兩面光。

楊雄與石秀根本沒有見到李應的面,都是總管杜興幫著傳話,這一戰,如果梁山敗了,李老大可以把責任都推到杜興身上。

若梁山勝了,李應暗中給了情報,等於幫了梁山一個大忙,落了一個大人情。表面上還嚴守中立,與「梁山賊寇」沒有干係,繼續做他的巨富、豪強。

看李應的做法就知道此人很不簡單,難怪日後上了梁山後,一直身處高位,江南平定後還得以善終。

李應雖打得好算盤,林逸卻已經將這位李莊主,還有李家莊的那位管家,「鬼臉兒」杜興,都已看成梁山泊的囊中之物。

那「鬼臉兒」杜興也是個精細人物,否則也不會犯了殺人罪後,還混到了李家莊大總管的位置上。雖在梁山一百單八將里排名靠後些,只是第八十九位,能力卻是不弱的。

賬內的眾位頭領,聽著李應派杜興傳出的話,神色各異。

「托塔天王」晁蓋卻十分惱怒,道:「那李應好生無禮,好意送禮與他,卻不肯相見!我自引兵馬去打那鳥庄,揪這廝出來拜見哥哥!」

晁蓋曾是東溪村保正出身,也是一方豪強,聞名江湖,名聲不比那「撲天雕」李應來得差。現如今,他的「老大」派人去送禮,李應卻連面都不肯見,在晁蓋看來,著實有些不識抬舉。

要知道梁山泊聲勢浩大後,晁蓋也曾動過上梁山入伙的念頭,總好過整日窩在東溪村裡,奈何沒有人引薦,怕上山不受重視,便一直耽擱了下來。

若是林逸派人來請,晁蓋指定是直接入伙了!而劫取生辰綱,東窗事發後,他便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直接將生辰綱獻給了梁山,帶著吳用、公孫勝、劉唐、白勝等人上山入伙。

林逸笑道:「天王有所不知,那李莊主是富貴良民,懼怕官府,如何肯與我們梁山中人相見?」

他哪能看不出晁蓋的心思,只是那李應與晁蓋不同,只想做個巨富、豪強,不如晁蓋這般,喜歡過落草為寇、綠林好漢的日子。

王英嬉笑道:「哪想是個小孩子,怕見!」

眾人一齊都笑了起來。

林逸輕「咳」一聲,道:「既已知道路徑,眾兄弟可竭力向前,跟我去打祝家莊。」

一眾頭領都起身說道:

「哥哥將令,誰敢不聽。」

「小弟願做先鋒!」

「小弟願為先鋒!」

「……」

林逸當即下令,與寧可可領中軍,林沖、秦明、花榮、黃信四個做先鋒。

晁蓋、劉唐、鄧飛一夥,燕順、王英、鄭天壽一夥,分別率領一千歩軍,做左右兩路的策應。

眾軍標撥已定,都飽食了,披掛上馬。

林逸與寧可可,攻打頭陣,前面打著一面大紅「帥」字旗,引著林沖、秦明、花榮、黃信四個先鋒頭領,引一千馬軍,三千步軍,殺奔祝家莊來。

又有晁蓋一夥與燕順一夥的左右兩路各一千歩軍,共六千大軍,浩浩蕩蕩殺來。

走過了充滿陷阱的盤陀路,來到那祝家莊前,只見那祝家莊蓋得倒是不錯,正造在岡上,有三層城牆,都是頑石壘砌的,門樓上排著戰鼓銅鑼,早已是人影重重。

祝家莊顯是已經得到了消息,嚴陣以待,只是沒想到梁山泊的兵馬,如此輕易就到了庄前而已,那盤陀路的陷阱與伏兵完全沒有用上。

林逸與寧可可勒馬,看那祝家莊上,起兩面白旗,都被氣樂了。

旗上明明白白的綉著十四個字:

填平水泊擒林逸,踏破梁山捉寧氏!

直播間內的觀眾與粉絲們,看的一陣熱論,一片「填平水泊擒林逸,踏破梁山捉寧氏!」的彈幕霸屏。

林逸夫婦於林沖有大恩,乃他最為敬重之人,林沖當即大怒,發誓道:「若打不得祝家莊,永不回梁山泊!」

秦明、花榮、黃信幾個,也都瞧得大怒,這不是明擺著瞧不起他們?

林逸當即傳令,令林沖、秦明、花榮、黃信四人,率領大軍,攻打祝家莊前門。

又令左右兩路的晁蓋、劉唐、鄧飛一夥,以及燕順、王英、鄭天壽一夥,各自率領著一千歩軍,繞到庄後,攻打祝家莊後門。

那李莊主派杜興傳信時可是說過,祝家莊前後有兩座庄門,一座在獨龍岡前,一座在獨龍岡後。若打前門,不濟事。須是兩個夾攻,方可破得。

大戰開始,廝殺聲震天。

祝家莊前後,都是銅牆鐵壁,把得嚴整。梁山好漢卻也不是吃素的,猛攻不止。

這時,從直西方向,彪出一支軍隊來。

領兵的是個女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