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誰主沉浮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聖主

三月初五日,王源一行啟辰前往長安。

因為這一次是舉家搬遷,所以準備的時間花了足足兩天,出發當日上百輛大車浩浩蕩蕩,在數千親衛騎兵的護衛下從王宅出發,上了大街之上。

一進入主街之中,眾人才發覺,街道兩旁早已經人滿為患。得知王大帥要前往長安的消息,成都百姓們聞風而至,自發趕到街上給王大帥送行。

玄宗殯天的消息成都城中早已傳遍了,現在聯繫到王大帥舉家搬往長安的舉動,很多百姓其實已經心知肚明。而成都城中這兩天也早已經流傳了許多小道消息,便是關於對王源此去長安的猜想的。

對成都百姓而言,對王源離開成都這件事的感情是複雜的。一方面他們不希望王源離開成都。畢竟在過去的七八年中,王大帥已經是蜀地百姓們心中的保護神,有他在,天塌下來也不怕。而如今,王大帥便要走了,這讓百姓們心中感到空落落的。

但另一方面,王大帥此次進京城的目的似乎已經明朗,王大帥如果真的如傳言的那般,將要成為登基的新君,那麼將是天下之幸。從這一方面而言,蜀地的百姓們卻也是為王源的欣喜。

就在這種既高興又失落的情緒中,他們來到街道上,為王源送信。上至白髮老翁,下至垂髫小童,人人都擁擠在街道上送行。當見到王源騎著黑馬微笑著上了大街的身影后,黑壓壓的人群如山峰崩塌一般的跪倒在地,朝王源磕頭行禮。

「王大帥,您還回來不?」

「王大帥,記得回來看我們啊。」

「王大帥,您不會丟下我們不管了吧。」

「……」

百姓們高聲叫嚷著,情緒激動不已。此情此景王源心中也很感動。正是蜀地的這一方百姓,支撐起了自己這幾年來的每一步。神策軍中大部分兵馬皆為蜀中子弟。自己在蜀地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蜀地百姓們的支持。初來時確實有些芥蒂,但現在,顯然已經是相互依賴,感情深厚了。

「鄉親父老們,都起來吧。我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看你們的。」王源揮著手道。

「王大帥,您是去長安當皇帝去的吧。」一名少年忽然脆聲叫道。

王源撓頭不知如何回答他,童言無忌,這種時候問出這種問題來還真是難以回答。

「王大帥當皇帝最適合不過了,我們都擁戴王大帥當我們的皇帝。」有人大聲叫道。

「對,我們都支持王大帥當皇帝,天下要是有不願意的,咱們便去滅了他們。」

「對!滅了他們。王大帥才是天下之主,誰敢說他比王大帥更有本事,請他來跟咱們王大帥比試比試。我蜀地神策軍必將他們打的落花流水。」

「就是,誰不服,跟咱們神策軍遛遛。」

百姓們高聲叫嚷著,亂成一團。王源只能笑著揮手,一路走過。

大街上擁堵的人山人海,前方後方的百姓越聚越多,當王源出了北城門之後,成都城門外更是黑壓壓不下十幾萬眾的百姓早已等候在此。王源的車駕行到何處,何處便是一片磕頭跪拜之景。最後不知誰起了頭,百姓們開始高呼萬歲。在王源的車駕緩緩通過北城門的那一刻。「萬歲」之聲山呼海嘯,響徹天地之間。

車駕離開成都從北路出蜀地,之所以選擇這條路,那是因為這條進蜀之路是當初王源抵達蜀地時所走的路。如今離開蜀地,王源也要從原路而回。雖然會耽擱些時間,但這段路途的時間對於王源而言是寶貴的,抵達長安之後,今後恐怕便在沒有這樣的心境和情緒了。

從成都到梓州,再經閬州至利州,過興州鳳州抵達隴州,然後出慶寧二州。花了近十天時間,車駕正式離開蜀地隴右道。出蜀地後,車駕轉向東南,過邠州之後便進入京畿之地。這一日傍晚,途徑一處故地。

這一處故地便是馬嵬坡。本來王源並沒打算在馬嵬停留,但秦國夫人和楊玉環強烈請求王源讓她們去馬嵬坡去瞧一瞧,去看看楊家在馬嵬坡之亂中死去的眾人的墓,去祭拜一番。

王源當然不忍拒絕,午後未時,車駕紮營在前方的山谷之中,王源騎馬帶著兩女輕車簡從來到了馬嵬坡驛站之中。

自從馬嵬之變後,這馬嵬驛站早已無人打理。這裡是帝王失落之處,又發生重大變故,死了上千人在這裡,誰還敢再啟用這處驛站,這裡早已是斷壁殘垣,破落不堪。地面上甚至還有散軼的屍骨,銹跡斑斑的兵器。午後的春陽雖然斜斜的照在頭頂,但進入驛站之中,依舊能趕到森森的寒意。

幾人慢慢的沿著驛站的道路往前走著,不時有黑鴉驚飛而起,叫聲呱呱,讓人毛骨悚然。待行到驛站內宅時,遠遠望去,東首倒塌的圍牆小院之中,一樹梨花開的正盛,宛如一樹冬雪般的潔白。那裡正是當初楊玉環差點殞命的小佛堂。那可梨花樹下,埋葬著的是太子李亨和李輔國的屍體。可能正是因為有他們屍體的滋潤,這一樹梨花,才能如此繁茂盛開。

三人再沒靠近,不祥之地不可久留,折返出來又去了南邊的那處樹林之間的空地。那裡大大小小十幾座墳頭,埋葬的正是楊國忠父子家眷以及韓國夫人的家眷隨從。數年時間過去,當初用木頭立下的木碑已經倒塌,墳頭上也早已亂草如蓋了。

姐妹二人在墳頭奉上果品美酒一一憑弔,想起當初之事,不覺悲從中來,抱頭痛哭一番。

王源也在楊國忠的墳頭鞠躬三次,以示憑弔追懷之意。雖然楊國忠當年其實也是利用自己頗多,對自己也並沒真心的對待。但總歸,自己借了他的力量才爬了上來。總體而言,恩情不厚,但怨憤也不深,只能算是相互利用而已。但人已死,恩怨了,自己來看他,給他鞠幾個躬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一番折騰之後,夕陽西下之時,王源等人回到行營之中。正埋鍋造飯打算早早的吃了飯休息,明日好起早趕路,趙青卻笑嘻嘻的前來稟報說,京城前來迎接的高仙芝人到了。

王源忙出來迎接,果然見高仙芝宋建功柳鈞等一干人等和一大批長安的文武官員前來迎接。他們本來早就趕往迎接,但卻誤以為王源一行要從通州出蜀,結果跑到通州方得到消息,於是掉頭北上又重新迎接過來。

眾人相見,更是一番寒暄客套。當晚,眾人喝了些酒,都早早的睡去。王源也有些疲乏,倒在床上,大妹的小手在肩膀上錘了幾下,王源便呼呼大睡了過去。

半夜裡,一陣慌亂嘈雜的喧嚷聲驚醒了王源。坐起身來時,但見帳篷外人影瞳瞳火把搖弋腳步雜沓。王源一驚,伸手去摸身邊人,卻發現黃英不在身邊。伸手去床頭莫兵刃,卻發現不但兵刃不在,連睡前放在上面的外套衣衫都不在上面。

王源驚出一身冷汗,一骨碌爬下床來,定了定神朝著帳篷外叫道:「誰人在外喧嘩?趙青,譚平何在?」

「大帥,我等在此。」帳篷外傳來趙青譚平的聲音。

「你們在幹什麼?誰在外邊喧鬧?難道出了什麼狀況了不成?」王源喝道。

「啟稟大帥,確實出了狀況,而且是很大的狀況。請大帥勿要出來,卑職等保護大帥安全。高副帥已經去處理了,很快便有消息。」

王源皺眉跺腳,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偷偷沿著帳篷邊看了一圈,卻發現自己的大帳四周左右竟然全部被圍困了起來,全是武裝整齊的兵馬,竟然不像是出了什麼其他的狀況,倒像是將自己軟禁了起來一般。

王源心中咚咚作響,暗想:難道這馬嵬坡當真是一片不祥之地,一到這裡,便免不了士兵嘩變之事?但再一想,又覺得根本不可能。趙青譚平柳鈞高仙芝,這些都是自己生死的兄弟,他們怎麼會這做。退一萬步而言,就算他們有生亂之心,公孫蘭又怎會不見蹤跡,這種情形下,公孫蘭怕是早就已經殺進來了。難道說公孫蘭十二娘她們都遭了毒手?

王源正在胡思亂想之際,但聽外邊腳步聲齊整雜沓,大片火把的光芒和一大片嘈雜的腳步聲正在接近。王源伸手將一隻凳子抄在了手裡,眼睛盯著帳篷口。只見帳幕敗刷拉掀開,火把的光亮直射進來,一大群拿著火把的士兵沖了進來。王源趕忙後退,然後他看到了高仙芝柳鈞宋建功劉德海等人笑眯眯的面孔,以及帳外黑壓壓的無數矗立的人影。

「兄長,你們這是做什麼?」王源驚愕問道。

高仙芝呵呵笑道:「大帥,兵士們嘩變了,他們向我情願,說不答應他們一件事他們便不走了。」

王源怒道:「放肆,跟我玩這一套,我來瞧瞧是誰在搗亂?我神策軍中還有這樣的兵士不成?」

王源說罷便往帳篷門口沖。高仙芝撓頭苦笑道:「大帥何妨聽聽他們的要求,再決定不遲。」

王源怒道:「我不聽。」

高仙芝一揮手,趙青譚平和柳鈞衝上前來,將王源的胳膊攥住。王源怒道:「你們三個,要反了不成?柳鈞,你好大膽。」

柳鈞苦笑不答,高仙芝高聲道:「帳外的兄弟們聽著,你們有什麼要求便提出來吧。大帥聽著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