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誰主沉浮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決

顏真卿答應了,轉回身找到策馬徐徐而來的領軍將領秦鍾,上前抓住秦鐘的馬韁繩問道:「秦將軍,朝廷為何還不派人迎接太上皇進城啊?太陽都快落山了,難不成要在城外過夜不成?」

秦鍾跳下馬來,上前拱手道:「顏平章,末將也在等消息。太上皇車駕抵達的消息今日上午便命人稟報朝廷了。但方才得到消息,要我們在西門外停下車駕,等候朝廷旨意。所以,我們只好暫停於此了,等候消息了。」

顏真卿跺腳道:「簡直豈有此理,朝廷怎敢如此怠慢?這可是太上皇啊,就算尋常一名官員進城,怕也不該被拒之門外吧。」

秦鍾嘆了口氣道:「顏平章稍安勿躁,這事兒我也幫不上忙。一會兒朝廷派來兵馬接替我們護衛太上皇,我便要率兵馬連夜回成都了。顏平章,我家大帥可是交代了末將,走之前勸您一句,還是回成都的好。您若願意的話,末將給你備馬,咱們一同折返臣成都。」

顏真卿回頭看看遠處的馬車車窗中玄宗滿眼的期待的臉龐,吁了口氣緩緩搖頭道:「多謝相國美意,但我不能回去了。」

秦鐘點頭道:「那好,末將也不勉強。我再命人去問問消息,回頭再找顏平章回話。」

顏真卿慢慢的回到玄宗的車馬前,稟報了剛才得到的消息。玄宗長嘆連聲,沉默不語。顏真卿在旁寬慰安撫玄宗的情緒。兩人當著護衛騎兵的面也不敢談什麼敏感的話題,只能簡單的交流幾句,等候著最後的消息。

終於,約莫頓飯之後,東邊的城門方向有了動靜,顏真卿爬到車轅上張望。但見隊伍前方煙塵滾滾,旌旗招展。似乎從城門方向來了一隊兵馬,不出意外應該是京城中的兵馬。

果然,片刻後,秦鍾策馬前來稟報:「太上皇,顏平章,陛下派人來宣旨了。」

顏真卿忙扶著玄宗下車,兩人站在車前的空地上靜靜等候。不久後,一片煙塵旌旗之中,一隊禁軍兵馬抵達空地之前。幾名全副武裝的將領簇擁著一名宦官打扮之人闊步而來,直奔玄宗和顏真卿兩人站立之處。

顏真卿認識那名宦官,那正是不久前去往成都宣旨,前腳剛回京城的內監總管袁明遠。

袁明遠率領幾名將領來到玄宗面前,跪地行禮,口中高呼道:「奴婢袁明遠叩見太上皇。」

玄宗負手哼了一聲道:「免禮。」

袁明遠笑嘻嘻的道謝起身來,對玄宗道:「太上皇,陛下有旨意,請太上皇接旨。」

玄宗皺眉道:「旨意?李瑁呢?他沒來么?他不來迎接他的父皇么?」

袁明遠笑嘻嘻的道:「這奴婢便不知了,奴婢只是奉命前來宣旨。」

玄宗嘆了口氣道:「那你說吧。」

袁明遠看玄宗站著不動,喉頭滾動了一下,卻又將即將冒出口的話咽了回去。他本想問玄宗為何不跪下聽旨,但忽然想起眼前這可是太上皇,只有陛下對他下跪的道理,哪有太上皇向陛下下跪的道理。

「爾等為何不跪下聽旨?」袁明遠將矛頭對準了顏真卿,因為他發現顏真卿也直矗矗的站著,根本沒有下跪的意思。

顏真卿沉聲道:「陛下對太上皇如何宣旨?你這是傳口諭,而非宣旨。天底下哪有陛下向太上皇宣旨的道理?袁內監,你直接宣讀旨意便是。」

袁明遠哪裡懂這麼多的事情,但他也並沒打算追究下去。此次去成都一事無成,回京後受了李瑁責罵,今日他只想把話傳到,根本不想橫生枝節。

「好吧。既如此,大伙兒便站著聽吧。」袁明遠展開了聖旨,朗聲念道:「兒臣聞父皇來歸,心中甚喜。兒臣本擬率文武百官出迎百里,但無奈朝中事務繁雜,脫身不得。今日又遇軍務大事需得及時處置,故請父皇恕兒臣失迎之罪。父皇來歸,乃天下萬民之幸事。父皇坐鎮京城,民心安定,一切便將步入正軌,這也正是兒臣期盼之事。然父皇可能不知,長安陷於賊兵手中年余,城中受賊踐踏毀損多出。父皇所居之興慶宮亦未能倖免。知悉父皇歸京,兒臣已經調撥人力財物妥加修繕,但時間倉促一時難以齊備,遍地磚石木料也難以入住。為讓父皇歸京能重回興慶宮故居頤養天年,兒臣不敢有絲毫怠慢,唯有催促工部加緊修繕督造。但在興慶宮修繕完成之前,兒臣建議父皇暫住驪山宮中。待興慶宮修繕完畢,兒臣便率文武百官親自去驪山宮接引聖駕。在此之前,便請父皇稍加容忍,暫僻驪山宮小住。懇請父皇恩准。」

玄宗和顏真卿獃獃的站在那裡相顧愕然,果然是拒絕讓車駕進京的,給出的理由居然是興慶宮正在大興土木的修繕之中,太上皇暫時不能入住。聽起來好像是一片孝心,陛下為了太上皇能回到故居居住耗費財力人力的盡孝,但其實這個理由其實爛到了極點。難道玄宗回京便只有興慶宮能住?長安城宮殿數十座,隨便一座也足以安頓玄宗頤養天年了,為何偏要玄宗住在興慶宮中,說到底還是拒絕玄宗進長安罷了。

「呵呵呵,好兒子。我李隆基積了德,生了這麼個孝順的好兒子。你們聽聽,他為朕在修繕住處,讓朕住進嶄新的宮殿頤養天年呢。想的多周到。」玄宗笑的身子發抖,對著周圍眾人指點著道。

「太上皇,陛下對太上皇的孝心,那可是沒得說。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什麼昭昭乎如明月。嘿嘿,奴婢文才不好,忘了那是那一句了。」袁明遠笑道。

玄宗呵呵冷笑,抬手對張德全道:「扶朕上馬車。朕累了。」

張德全忙上前來扶著玄宗走向馬車。袁明遠道:「太上皇,您老人家恩不恩准,倒是給個回話,奴婢也好回去稟報啊。」

玄宗氣的身子顫抖,回身冷笑道:「回去稟報你的主子,就說他的一片孝心朕明白了,朕豈敢不遵他的旨意,讓他放心便是。」

袁明遠喜道:「好好,那就好,奴婢回去便原話轉告陛下。」

玄宗腳步虛浮,在張德全的攙扶下回到馬車中,一頭鑽進馬車,關門放簾再不露面。

顏真卿面色鐵青,強忍心中的憤怒對袁明遠道:「袁內監,陛下還有別的旨意么?」

袁明遠笑道:「有有,陛下還有口諭。陛下說了,隨同太上皇回京的一干官員統統去驪山宮伴太上皇駕。待將來同太上皇一起進城。此刻起,太上皇聖駕護衛由禁軍龍虎衛接管。牛將軍,馬將軍,你們即刻辦理交接。此去驪山還有幾十里路呢,抓緊時間整頓趕路,免得天黑了麻煩。」

兩名全副武裝的禁軍將領齊聲應諾,一揮手帶著其餘幾名將領開始同神策軍護衛騎兵交接護衛事宜。秦鍾等人巴不得趕緊交接,神策軍騎兵紛紛撤出隊伍,在後方列隊準備離開。

顏真卿不知說什麼才好,他沒想到陛下真的會拒接迎太上皇進長安,而要把太上皇安排道驪山宮中居住。那驪山宮在長安以東十餘里之外的驪山上,可憐太上皇恐怕一輩子要住在那裡了。

「袁內監,可否容我進城見駕?」顏真卿皺眉問道。

「見駕么?顏平章,不是咱家不幫你,陛下口諭要全部人等前往驪山宮安頓,你不是不知道。」袁明遠道。

顏真卿點頭道:「我知道,但是我必須要進臣求見陛下,我有重大的軍機要事要見陛下,袁內監可一定要帶我進城,否則耽擱了大事,後果不堪設想。」

「軍機大事?」袁明遠詫異道。

「正是,不妨告訴你一點,是關於王源的……重大機密。」顏真卿低聲道。

袁明遠頓時緊張起來,關於王源的一切事都是大事,陛下正不遺餘力的在搜集這些情報。這顏真卿跟在王源身邊時間很長,一定掌握有什麼驚天的秘密,那可正是陛下希望聽到的。自己若拒絕了他,搞不好還真的會惹來大麻煩。

「當真有關於王源的重要機密?」

「當然,我顏真卿豈是誑語之人。」

「好吧,一會兒我帶著你進城見駕便是。你可不要糊弄我,否則你我可都沒好果子吃。」袁明遠道。

顏真卿面色平淡,輕聲道:「放心,你這是立功之舉,不用擔心。袁內監稍候,我去跟太上皇道個別。」

顏真卿來到玄宗的馬車旁,輕輕掀開車簾。玄宗渾身無力的癱坐在車廂里閉著雙目,臉上淚痕宛然。見有動靜,玄宗睜眼看著車窗外的顏真卿獃獃不語,眼淚又流了下來。

顏真卿拱手,低聲道:「太上皇勿要傷心,臣要進京城了,特來向太上皇辭行。」

玄宗怔怔的看著顏真卿,眼神空洞無神,低聲道:「你也要棄朕而去了么?」

顏真卿搖頭道:「臣豈會那麼做。臣要進城去見陛下,臣要問問陛下他為何這麼做,臣要他當面給出解釋。他怎麼可以這麼對待太上皇。」

玄宗長嘆一聲道:「真卿,偌大的大唐,能真正對朕忠心的卻只有你一個。朕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可是事已至此,你去見他也是得不到結果的。以他現在的作為,搞不好你還有性命之憂。你還是跟我去驪山吧。宮殿雖破舊些,但好歹還算是清靜之地。那裡還有華清池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