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怒濤狂瀾 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城(九)

唐軍大營中,李瑁正在溫暖的大帳中酣睡,忽然間他被一陣喧鬧嘈雜之聲驚醒,李瑁一骨碌爬起身來,見帳外人影瞳瞳火把閃耀,李瑁嚇了一跳,連聲召喚內侍。

「李進忠,李進忠,發生了什麼事?快去瞧瞧。」

李進忠是李瑁的貼身內侍,聞言衣衫不整的奔出帳外打探,不久後飛奔而回,喘息稟報道:「啟稟陛下,聽說是抓到了長安城中跑來窺伺的叛軍姦細,李光弼正在帶人審問,所以有些紛擾。」

「哦。」李瑁鬆了口氣,這倒不是什麼大事。李瑁重新鑽進被窩裡打算繼續睡,這等事也范不著去過問。但很快,帳外再有人聲響起,李瑁聽的清清楚楚,那是李光弼的聲音。

「李內侍,快去稟報陛下,就說臣有要事求見。」

李進忠的聲音傳來:「李大帥,這大半夜的求見什麼?陛下剛才都被你們吵醒了一次了。」

「廢什麼話。快去稟報,我說了有要事求見。」李光弼喝道。

李瑁一骨碌爬起身來,在李進忠剛剛回頭稟報完畢時,他已經穿戴整齊出了內帳來到外間大帳之中。大帳中燈火通明,李光弼去全副武裝站在帳內,他的身旁數十名親衛押著四名五花大綁的人站在那裡。見李瑁出來,李光弼和眾親衛忙跪拜行禮。

李瑁揉著眼睛道:「怎麼回事?李光弼,發生什麼事了?」

李光弼沉聲道:「我值守士兵抓到了四名從永安渠偷出城的叛軍細作,臣剛才已經做了詢問,特來稟報陛下。請允許城先給陛下道喜了。」

「道喜?何喜之有?」李瑁不解道。

「給田將軍他們鬆綁。田將軍,你自己跟我大唐皇帝陛下說吧。」李光弼微笑道。

士兵們迅速給四名五花大綁的叛軍細作鬆了綁,四人立刻跪下給李瑁磕頭。其中一名黑臉闊口身材高大的叛軍沉聲道:「罪人田承嗣叩見大唐聖主皇帝陛下。」

「怎麼回事?」李瑁尚自沒弄明白。

田承嗣立刻開始說明來意,滔滔不絕的說了盞茶功夫,李瑁臉上的神色從驚訝變成了驚喜,興奮之色難以抑制。

「快,來人賜座上茶。田將軍原來是為此而來,朕要好好的聽你說說。」李瑁叫道。

「陛下,罪臣不敢坐,罪臣的時間也有限,天亮之前必須趕回去,否則為史思明知曉,事情便敗露了。罪臣只希望皇帝陛下能給個答覆,罪臣剛才提出的條件,皇帝陛下和李光弼大帥能否應允。若是能應允這幾個條件,罪臣便可回去告知眾人,明日便按照計畫實行了。」田承嗣咽著吐沫道。

李瑁看了李光弼一眼,李光弼會意,兩人走到內帳之中。李瑁低聲道:「你覺得如何?」

李光弼微笑道:「陛下,這不是我們一開始便希望的么?若能成事,長安便到手了,還能白得四五萬叛軍投誠,我軍實力大增啊。」

「嗯……就怕有詐啊。萬一被他們坑一次,損失一些兵馬,豈非攻城無望?」李瑁道。

李光弼呵呵笑道:「陛下多慮了,這田承嗣所言之事毫無破綻和漏洞,編也編不出這麼完善的理由來。據他所說,城中現在已經糧食告罄,百姓們也起了暴亂,這兩件事我們不都是得到消息了么?白天城裡亂成一團,瞭望哨說城中似乎有多處打鬥,那不是民變是什麼?還有,昨日東南方封鎖糧道的騎兵擊潰了偷偷出城的三千叛軍,那不就是田承嗣口中說的要去運糧的兵馬么?這兩件事都對上號了,足見田承嗣所言不假。可見城中現在已經危機四伏,史思明還執迷不悟,他手下的人自然不肯等死。咱們本來就是要封他為平陽王,讓他鎮守東北的,替代安祿山原來的位置的,現在給他兒子還不是一樣?」

李瑁沉吟道:「你說的很對,既如此,咱們便應允了他,按照他所說的計畫配合行動便是。只是,朕昨日剛下旨命王源的兵馬趕來,是否要下旨讓王源的兵馬停止前來?」

李光弼想了想道:「那倒是不必了,咱們拿下長安也需要休整,索性陛下下旨命王源的兵馬去攻潼關去。讓他啃了潼關這硬骨頭,之後臣休整完畢,再領軍去攻下洛陽,讓王源他們去清掃周邊的小城池。總之,大功勞不能讓他染指,叫天下人知道,沒有他王源,陛下一樣可以平息叛亂。讓天下人都明白,平叛並不是只有他王源才能做到,他的拖延只是另有企圖。」

李瑁點頭道:「好,便這麼辦。打了潼關後,讓他撤回金州待命,不准他的兵馬踏入長安境內。哎,朕現在開始擔心,這廝手中這十多萬兵馬該怎麼應付了,朕有心要奪他兵權,又怕他造反。」

李光弼撫須道:「不可操之過急,眼下要務便是一步步的平息叛亂,穩固陛下的皇位。待天下安定,再回頭收拾他不遲。」

……

清晨清冷的薄霧尚未散去,史思明已經早早的起床,洗漱之後在親衛的伺候下披掛盔甲。史思明知道。今天是關鍵的一天,若今天唐軍依舊沒有攻城行動的話,若是王源的兵馬還未出現在長安西城外的話,那麼自己昨日的預測便是事實,李瑁調動不了王源的兵馬,而且唐軍也無力再發動攻城作戰了。

然而,史思明剛剛披掛完畢,還沒來得及吃一口熱騰騰的早飯的時候,壞消息便傳到了皇城之中。城頭守將飛馬來報,唐軍營中正在整頓兵馬準備攻城了。

史思明很是詫異,再三確定了王源的兵馬並非出現在京城左近的消息後,史思明將唐軍的行動定以為這是最後一次的嘗試。也就是說,只要頂住這一次的攻擊,唐軍必退。

史思明立刻上馬,帶著貼身的親衛趕赴芳林門城樓。在一片雜亂的號令和嘈雜聲中,史思明登上了城牆。讓他意外的是,手下將領均已經齊刷刷的披掛完畢,正列隊在城牆上等候著他。其中竟然有昨日被自己打的皮開肉綻的史朝義以及前日挨了板子的田承嗣駱悅曹集等人。

「參見史元帥。」眾將齊齊拱手見禮。

史思明微微點頭,投去讚許的眼光。在他看來,即便自己對將領們苛刻的很,他們還是會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的。他們知道自己是為了守住城池,而非是私人恩怨。

史思明緩步走到史朝義面前,史朝義面色慘白,眼神有些游移,但史思明沒有多想,微笑道:「朝義,身子還挺得住么?」

史朝義看了一眼田承嗣,低聲道:「父帥,兒子還挺得住。」

史思明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莫怪父帥狠心,當此之時,你是我的兒子,我不對你嚴厲,如何服眾?」

史朝義咬著下唇低聲道:「孩兒明白。」

史思明看著史朝義的樣子覺得他和平日有些不同,但一想,恐怕是身上的傷勢和第一次在城頭參與守城的膽怯所致,故而也沒往深處想。史思明再緩步走到田承嗣面前,沉聲道:「田承嗣,本帥沒有看錯你,你還是來了。」

田承嗣沉聲喝道:「卑職怎會缺席任何一場戰鬥,卑職是一定會在的。」

「好!這話聽著提氣。田承嗣,本帥之前確實急躁了些,希望你不要計較這些。」

「元帥說哪裡話,元帥待我等有若父子,我等得元帥提攜眷顧,焉能因為元帥的責罰便心生怨懟。」田承嗣大聲道。

「很好,你們都很好。」史思明呵呵而笑,轉過身來對著城下涌涌而動正準備組織攻城的唐軍觀察了一會,回身對著眾將士喝道:「諸位挺好了,今日之戰是關乎勝敗的一戰,但今日能守城成功,唐軍便無力再戰。所以今日我們要齊心協力,打的他們落花流水,叫唐軍知道,長安城在我們的手中,便是天皇老子也別想奪回去。此戰勝利之後,本帥會替你們向朝廷請功邀賞。今日之戰,人人需戮力死戰,不得有半分退縮。死戰者重賞,萎縮者,本帥將率親衛督戰執法,當場格殺。都聽明白了么?」

城頭上叛軍將士齊聲喝道:「明白了。」

「好,各司其職,準備迎戰。」史思明喝道。

眾將領齊聲拱手稱諾,之後飛快的散開,各自回到自己戍守的城牆方位布置守城,城頭上頓時一片忙亂。

史思明來到田承嗣面前道:「田承嗣,今日之戰定然極為激烈,你和曹集駱悅朝義幾個身上都有傷勢,能吃的消么?若是覺得吃不消的話,可以去光化門和景耀門處守城,這裡本帥親自指揮。」

田承嗣搖頭道:「元帥,我們不會走的,我們就在這裡守城。元帥在哪裡,我們便在哪裡。我等要誓死保護元帥的安全。」

史思明笑道:「不是保護我,而是保護城池不失。既然你如此悍勇,那你們便還在這裡跟本帥一起拒敵。但本帥眼皮底下可揉不得沙子,打起來可顧不得你們身上的傷勢,若是動作慢了,少不得還是呵斥怒罵的。」

田承嗣微笑道:「無妨,元帥不必顧忌。」

城頭守軍忙亂準備之事,城下的唐軍也在迅速的做著攻城的準備。唐軍幾乎全軍出動,除了留下三千人護衛李瑁的親衛兵馬之外,其餘六萬兵馬以及一萬多受了輕傷但還可參加戰鬥的兵馬傾巢出動,在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