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怒濤狂瀾 第九百零五章 國本(一)

顏真卿沉聲應諾,身邊傳來李瑁的責怪聲:「顏真卿,你怎麼回事?陛下親自來賑濟百姓們,你也不安排安排。弄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們在這裡,這是要給陛下難堪么?你是不是將全城的叫花子都給聚集於此了?你安得什麼居心?」

顏真卿一愣,面沉如水拱手道:「壽王殿下此言何意?」

「何意?這些百姓不知禮數,陛下車駕前來都沒人跪迎接駕,一個個都跟木頭杆子似的。還有,你既提前安排,怎不篩選些衣著整潔之人?這些人這副樣子,你是給誰難堪?給父皇難堪么?」李瑁冷聲道。

顏真卿眉頭緊鎖看了玄宗一眼。他發現玄宗似乎並沒有制止李瑁之意,心中明白這些話恐怕也是玄宗想說的,只是他不想親自說出口來罷了。

「壽王殿下此言差矣。陛下心憂百姓疾苦前來賑濟乃是愛民之心,天恩仁慈之舉,可不是來走過場的。下官確實被告知要篩選受恩百姓,以免冒犯天顏。但下官認為,陛下既是來賑濟難民,便該知道百姓的現狀和疾苦,而不能弄虛作假。壽王殿下說我顏真卿將全城的叫花子都召集於此來給陛下難堪,下官可當不得如此言語。實際上此處之民皆為劍南隴右等地的難民的常態。他們沒吃沒穿沒地方住,從亂起至今已經快十個月的時間,天天便在饑荒顛沛之中渡過,難道壽王還指望他們衣著整潔面目乾淨么?能活著便是大幸了。」顏真卿沉聲道。

「你這是危言聳聽,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本王並非沒有在城中走動,也沒見情形如此嚴重。」李瑁斥道。

顏真卿沉聲道:「壽王殿下當真深入難民聚集之地探訪過么?王相國在四城設立了難民聚居之地,集中賑濟的十餘處難民聚居之所壽王去過么?走在大街上可不算是探查難民之苦,因為那是位了城中正常秩序考慮,沒有讓這些百姓們在大街上自由出入。真實情形壽王知道幾分?」

「你顏真卿又來了成都幾日?倒像是很了解情形一般。」李瑁曬道。

顏真卿沉聲道:「下官接手才數日,自然未能全面了解,但這幾日我都是在各處難民聚集之地巡察,難民們的處境我還是了解的。倒要問問壽王,你知道劍南等地難民有多少么?每日需要多少糧米賑濟么?壽王知道有多少百姓沒有禦寒的居所么?有多少人沒有禦寒冬衣么?」

李瑁咂嘴道:「我怎知道?我又不是主管此事之人。」

顏真卿淡淡道:「壽王既全不知情,便不要妄下結論。難民的現狀便是眼前的這個樣子,我之所以沒有做安排,便是要陛下和諸位王爺和官員們都看看百姓們在遭什麼罪。他們都是我大唐子民,他們在受苦受難,我們難道還要掩飾他們的處境不成?」

李瑁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片刻後不甘心的道:「即便如此,陛下車駕親臨,他們怎麼連一點感恩之心也無,一個跪拜的都沒有,這是失禮之行。你該命人告訴他們立刻跪迎聖駕才是。」

顏真卿道:「壽王殿下,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他們陷於水火之中,又怎麼苛求他們禮節完備?只要朝廷賑濟得當,平叛得力,讓他們能吃飽穿暖回歸故土,他們自然會對陛下感恩戴德。否則強迫他們又有何用?」

「你……」李瑁被噎的滿肚子火氣,偏偏鬥嘴他是鬥不過顏真卿的,那日和顏真卿初次見面的一場爭論便沒有得手,此刻已經是第二次失敗了。

「說的好啊,顏中書。這番話甚是有理。」有人在旁大聲道。李瑁氣的要命,轉頭看去,發現說話的是自己的二十六弟豐王李珙。

「二十六弟,看來你見這些百姓怠慢父皇倒是很高興了。」李瑁冷冷道。

「十八皇兄,你也不用給我扣大帽子。局勢如此糜爛,難道還要粉飾太平弄虛作假不成?楊國忠安祿山這些人當年可都是在父皇面前乖巧的很,滿口甜言蜜語的哄騙父皇,然而他們確實口蜜腹劍的逆臣。一個誤國,一個謀逆,難道不該引以為鑒?」李珙挺身針鋒相對的道。

李珙此言一處,四周的空氣都似乎變得冰冷,這話說的太冒失了些,這等話誰敢當著玄宗的面說出來?李珙太不知輕重進退了。就連顏真卿也嚇了一條,這些話他也是不敢說的。

玄宗的臉色陰沉的像個鍋底。李瑁知道玄宗心中一定惱怒之極,本想開口添油加醋幾句,讓自己這個二十六弟感受一下父皇之怒。然而他尚未開口,玄宗沉聲喝道:「李瑁,還不退下,干你該乾的事情去。」

李瑁趕忙住嘴,忽然意識到自己重任在肩,還有大事要辦,於是策馬退下,帶著數名隨從悄悄出了北城門絕塵而去。李珙不知輕重,還以為玄宗呵斥李瑁是認同自己的那番話,喜滋滋的湊上前來。

「李珙,這些話是王源教你的吧,跟著他你倒是長進了不少啊。」玄宗淡淡道。

「倒也不全是王相國的教誨,兒臣自己也悟出來不少。」李珙得意的道。

玄宗道:「很好,你學會自己悟出道理了,很是難得。既然如此,你不該跟在朕身邊做些閑務,而該回去閉門讀書參悟大道。你回去吧,朕不能耽擱你長進學問。」

李珙意識到玄宗的話意不對勁,愕然道:「父皇……兒臣……」

「還不退下。朕的話你也要違抗么?是不是要跟朕來一番激辯?」玄宗喝道。

「兒臣……不敢。」李珙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癟了下去,到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惹怒了父皇了。

「二十六弟,快回去悟道吧,改天跟咱們幾個兄長也談談大道理,讓咱們也長長見識。」十三皇子穎王李璬幸災樂禍的冷笑道。

「是啊是啊,二十六弟,兄長們都想聽你的教誨呢。」十二皇子儀王李璲在旁冷笑附和道。

李珙面如死灰,無言拱手退下。

玄宗轉頭來對著顏真卿溫言道:「顏真卿,你很好,朕的身邊正需要你這樣耿直的臣子。你做的對,原該毫不隱瞞,讓朕知道實情。朕最恨受人蒙蔽了。李瑁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他也是出於對朕的維護,見到百姓們無禮,便忍不住說話了。」

顏真卿忙道:「陛下聖明,是臣之過。臣事前安排了他們行禮迎駕,卻不知百姓們怎麼就不遵照而行。臣這便去讓他們跪迎聖駕。」

玄宗擺手道:「不必了,強扭的瓜不甜,朕沒有保護好他們,也不怪他們如此待朕。咱們還是抓緊時間賑濟百姓為好,然後朕還想聽聽你關於目前百姓急缺多少物資和居處的稟奏呢。」

顏真卿長鞠拱手道:「遵旨。」

……

初更時分,王源府中前廳之中燭火閃爍,幾道簡單的菜肴擺在桌上,王源坐在主位,顏真卿韋見素分別坐在左右客位。這二人正是應王源之邀來府中商談事情的。

婢女送上了最後一道冒著熱氣的菜肴後退下,王源伸手抓起酒壺為兩人斟酒。顏真卿和韋見素忙起身連道不敢,王源執意替二人斟滿了酒,舉杯笑道:「二位,回成都來這幾日大伙兒都忙的不可開交,也沒時間來聚上一聚。雖然我府中酒無好酒菜無佳肴,只是尋常的幾樣酒菜,但也算是我的心意,咱們也算是聚一聚聊一聊。來,喝酒。」

顏真卿和韋見素忙捧起酒杯,三人一飲而盡。

「吃菜吃菜。」王源用筷子指著熱騰騰的幾盤菜道:「這幾盤菜雖然不是什麼好菜,但這可都是我的夫人親自下廚炒的菜。聞聽兩位來做客,我家夫人便決定親自下廚弄菜。話說平日我都沒這般口福讓她下廚做菜給我吃,今日倒是沾了二位的光了。」

韋見素和顏真卿一聽,連聲道:「這可如何是好?怎能讓相國夫人親自下廚?罪過罪過。」

王源笑道:「她的意思是感謝你們為我提輕之勞。政事堂中你我三人為首,但實際上事兒大多是你們二位操勞,我卻是個不善於理政的。我家夫人親自下廚便是感謝你們幫我做了許多事情。來,嘗嘗手藝如何?」

韋見素和顏真卿連連謙遜,夾了菜入口,菜燒的一般,但兩位依舊讚不絕口,高挑大指。三人喝了幾杯酒,吃了幾口菜,酒入血液流轉循環,頓時謹慎拘謹之心散去,氣氛也變得自然了許多。

「相國,卑職跟你稟報一下賑濟難民之事,以及下午陛下去賑濟百姓的事情吧。相國忙碌,可能不知道下午的情形。」顏真卿放下筷子摸了一把鬍鬚上的菜汁道。

王源笑道:「今日不是來請你們談賑濟之事的,不過顏先生要談,我也想聽聽情形。今日我去城外勘察成都周邊防務之事,卻沒有隨同陪駕。」

「是啊是啊,陛下也說了,相國事務繁忙,不去陪駕也情有可原。」韋見素笑道。

顏真卿道:「其實陛下此次要親自賑濟,我是不同意的,只是沒能勸阻住陛下。」

王源笑道:「哦?何出此言?陛下出面賑濟,豈非更讓難民感受皇恩浩蕩?」

顏真卿道:「相國,眼下時間緊迫,陛下這麼一折騰又耽擱了我兩天時間。天氣越來越冷,百姓們的安置迫在眉睫。現在不是賑濟糧食的時候,相國撥給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