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怒濤狂瀾 第八百三十五章 三城(一)

攻克壺關之後的第三日,王源率三千騎兵終於從太行山峽谷的崎嶇官道之中走了出來。之所以比原定的時間多用了一日,原因很簡單,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李欣兒的箭傷嚴重,王源不得不多留一天的時間。

李欣兒的箭傷是貫穿肩胛骨的傷勢,屬於重傷,雖然用了傷葯以及公孫蘭秘制的藥物,但這種傷勢可不是輕易便能痊癒的。所以為了傷勢的恢複,為了能經得住後面的旅途顛簸,王源還是冒險做出了在壺關多呆一日的決定。

當然,李欣兒的傷勢並非大軍多留一日的唯一原因,另外一個原因便是,王源希望能趁機拆除壺關的兩座中牆。這麼做原因很簡單,王源不可能派兵留守此處,自己只要一離開,不久後壺關便又將落入敵手。雖然壺關在自己的手中被破,但不得不承認這座關隘的防禦體系甚是堅固和獨具一格,將來要重新奪回壺關,勢必又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與其將來在這裡吃虧,不如現在就毀了它的防禦體系,為將來做個準備。

於是乎,兵馬一起動手,將兩座高牆上的箭塔和石頭房舍全部拆毀。高牆因為都是花崗石和大青石壘砌而成,無法進行摧毀。王源便讓人在兩座高牆下方的城門洞中堆積柴火猛燒,直到燒的岩石崩裂坍塌,活生生將兩座高牆破壞出了兩道巨大的缺口來。短時間內,要想將這高牆恢複原樣是不可能的了。

其他關隘之中的各處防禦要點之處,但凡能破壞的也都大肆的破壞了一番,將壺關的防禦體系摧毀的七零八落。在王源率軍離開之際,壺關已經被摧毀的七七八八,雖然依舊虎踞龍盤,但卻徒有其表,不復雄關之名了。東西兩邊的城門搗毀了,城門樓燒毀了,高牆倒塌了,箭塔被夷平了,只剩下了一座青石的空殼。

七月二十九日清晨,王源和他的三千親衛騎兵終於抵達了太行山峽谷的出口。遠遠朝外望去,眼前的景象和太行山西邊的來路簡直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太行以西,多丘陵山野縱橫,地勢起伏不定。然而眼前的山東之地,卻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

眾人心情大為暢快,從蒲州出發至今已經十一日,所行之路都是崎嶇坑窪不平的地形,眾人已經受夠了。現在終於能看到山外一望無際的平原之地,怎不讓士兵們心情舒暢。就連戰馬也似乎覺察到能夠馳騁奔跑一展雄姿,它們也躁動不安刨踢擺尾起來。

出山谷之前,王源召集眾人商議行程。幾乎所有的親衛軍將領都贊成不用再晝伏夜出,而應該一鼓作氣的沖向平原郡。王源其實也這麼想的。太行山之東州縣密集,不像來時可以晝伏夜出的趕路可避免行蹤暴露。這裡,三千大軍只消一露面,怕是立刻便會被叛軍發覺。隱匿行蹤其實已經變得不太可能。

但若是大張旗鼓的趕往平原郡,便會造成兩個後果。其一便是被左近的相州邢州以及東面的魏州等州府叛軍兵馬發覺,勢必會遭遇攔截,發生戰鬥。其二,如果自己靠著騎兵的機動性衝出眼前州府的兵馬攔截圍殺,那其實也會將他們吸引著去往平原城。平原城下若是有大批叛軍兵馬攻城的話,豈非要遭受前後夾擊?

相對而言。王源更擔心的是後一種可能。王源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自己的屁股後面跟著一大堆的叛軍兵馬,而自己不得不將他們吸引到平原城。自己的騎兵固然不懼圍擊,可以隨時撤離,但那樣一來豈非不但沒有救顏真卿,反倒是坑了他了。

王源沉吟了片刻,然後他做出了個決定。而這個決定差點讓所有人掉了下巴。

「我想我們不用太快的趕到平原城,既然已經到達了叛軍腹地,又是平原之地,利於我騎兵作戰,我們怎能不大展身手一番。所以,我有個想法。不如我們索性在相州邢州魏州一帶橫掃一番,給他們來個出其不意,肚子里開花?」

所有人都默默的看著王源,心中均想:「恐怕也只有你才會這麼想。居然要去主動攻擊這一帶的州府,就憑著這三千騎兵?這不是痴人說夢么?說好了去救顏真卿,救平原城的呢?」

王源看著眾人驚愕的神色笑道:「怎麼?你們都覺得我瘋了是么?我可沒瘋,我是有我的理由的。」

「我很想聽聽你的理由。」公孫蘭皺眉道。

王源笑道:「你們認為,叛軍在這些州府之中還能有多少兵馬駐守?我認為這些處於內陸的州府最多守軍不過三五千。這三五千人分散於幾處州府之中駐紮,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但若是他們合兵一處,幾處州府縣城的兵馬一旦彙集到一起,少說也有一兩萬人,那對我們而言便是一種威脅了。」

眾人紛紛點頭,大帥這話倒是實情。三五千的叛軍在三千親衛騎兵眼中卻是不算什麼威脅。但一兩萬人的兵馬,那便有些夠嗆了。若是被纏上不放,一定會有很大的傷亡。

「我們可以不管他們直接沖向平原郡,我們的腳力快,他們也追不上。但你們想一想,得知我們突襲而入,他們豈會不彙集兵馬跟著追下來?一旦他們跟著追到了平原城下,而我們又未能及時解平原城之圍的話,我們便要遭受前後的夾擊了。與其如此,我們還不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趁著他們尚未得知我們到此的消息,來個閃電戰,將他們各個擊破。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將給叛軍當頭一棒,大滅他們的威風。而且還能讓我們從容趕赴平原城,在其他叛軍趕到增援之前又充足的時間解平原之圍。你們看如何?」王源微笑道。

眾將領恍然大悟,趙青眼睛放光,緊握著拳頭道:「大帥所言極是,咱們來個閃電戰,一舉擊破這幾座城池。若能做到這一點,我神策軍親衛營之名將響徹天下。」

譚平也哈哈笑道:「大帥這麼一說,卑職當真熱血沸騰。幹了。大帥下命令吧。」

豐王李珙也破天荒的連連點頭,王源微笑看著他笑道:「豐王爺,你也覺得此計可行么?」

李珙點頭道:「剛剛聽到元帥的提議確實讓人吃驚,但元帥剛才一分析,我又覺得是個好計謀了。雖然我依然覺得這麼做甚是有些激進和冒險,但跟著王元帥這麼多天,我也明白了個道理,有些事就是需要冒險,畏手畏腳難成大事。市井閑漢們常說:富貴險中求。我看這話很對。」

王源哈哈大笑道:「豐王的意思是,我有今日都是因為冒險得來的富貴是么?」

李珙忙擺手道:「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

王源擺手笑道:「不用解釋,想要富貴卻不冒險自然是痴心妄想。那話說的沒毛病。那麼,既然大伙兒都無意見,那麼我們便準備動手了。既然是閃電戰,便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得手,不得有半點的拖泥帶水。第一個目標便是離此最近的相州治所鄴城。我只說一個原則,奪城,殺敵,然後不做停留,直接攻擊下一個城池,不能讓敵人有絲毫的反應時間。接下來這一日一夜,你們將會在馬背上渡過,絲毫沒有休息的時間,所以我希望你們抓緊這最後的時間喂馬吃飯喝水,因為你們將再沒有時間做這些事了。」

……

七月二十八日午後,一行數百人的隊伍抵達長安。那是嚴庄攜帶者安祿山的聖旨前來向史思明宣旨。史思明本不知嚴庄的來意,還以為是安祿山派來查勘長安城的防務的,倒也並不放在心上。

然而,皇城朱雀門內,嚴庄宣讀了安祿山的聖旨之後,頓時如一瓢冷水澆在史思明的頭上,一下子便將史思明澆的渾身透涼。驚愕不已的史思明竟然忘了在嚴庄宣讀完聖旨之後高呼萬歲接旨,而是傻愣愣的跪在地上,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史元帥,史元帥?接旨謝恩啊。」嚴庄微笑提醒道,跪在史思明身邊的史朝義也忙拉扯史思明的袍子提醒。

史思明回過神來,高呼萬歲,但卻並未接旨。起身後,沉聲道:「嚴庄,這聖旨我不能接,我需要些奏摺給陛下,請陛下確認此事。」

嚴庄皺眉道:「確認什麼?」

「確認陛下是否當真要調走十萬兵馬,我想問陛下是否不打算要長安城了?他一下分了我一半的兵馬,長安城我還如何去守?難道陛下不知道長安城周邊十幾萬敵軍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起進攻么?陛下怎能這樣做?我要問個清楚。陛下若是當真不要長安了,那倒也沒什麼。慢說是十萬兵,便是二十萬兵馬全部被你拉走,我也不放半個屁。」史思明激動的揮著手,越說越是激動起來。

嚴庄皺眉道:「史元帥,你這是作甚?聖旨上說的清清楚楚。此次抽調十萬兵馬,是要行攻南之策。陛下希望能夠釜底抽薪,攻佔東南諸府,切斷蜀地唐朝朝廷的錢糧供應。這一點月前你便是知曉的,你不也曾經積極贊成此議么?怎地現在卻又變卦了。」

史思明怒道:「我何時變卦了?朝廷攻南之策我當然贊同,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攻打南方,卻要從我手中調走十萬兵馬,你要我如何守長安?嚴庄,要是你,你怎麼想?我可是在陛下面前立下了軍令狀的,這不是逼著我去死么?」

嚴庄微笑道:「那裡有那麼嚴重?形勢我們是清楚的,王源的神策軍確實最近在長安周邊活動頻繁。但他們畢竟忌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