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怒濤狂瀾 第八百三十三章 晉王

壺關的西城門在神策軍看來並不難攻。雖然城門外是羊腸小道,地形逼仄狹窄,不利於攻城作戰。但事實上,在公孫蘭和李欣兒將城門上方的七八座箭塔燒成火炬之後,城門的防守便立刻削弱了大半。

而且,實際上壺關的防禦格局也註定了守軍其實並不太在意關隘城門的得失。在某種情形下,他們甚至希望敵軍能夠破門而入,這樣他們便會沖入狹窄的關內甬道之中任人宰割。正因如此,在過去的這大半個時辰里,攻城的神策軍親衛是佯裝攻城,他們遠遠的在城門外的狹窄山道上往城頭射箭,製造出一種大舉進攻的架勢來。而其實城頭的守軍也根本沒有上心,他們其實也是佯裝防守,只零零星星的朝山道上射箭,製造出城頭防守乏力的假象。

雙方一個佯攻一個佯守,都在演戲給對方看。然而,王源的三顆紅色信號彈射上天空之後,立刻將雙方的默契打破。守城一方知道中牆上的城門失守,自然不肯讓敵軍攻破關門。而攻城的神策軍兵馬知道裡邊的通道已經打通,是時候直接破門而入了。雙方迅速從懶散的佯攻佯守,轉變為真正的攻守大戰。

「沖錘上前準備!」

趙青高聲喝令之下,數十名神策軍士兵脖子上掛著繩索,抬著一棵巨大的圓木嘿呦嘿呦的從後方趕到關門下方的山道上。在這樣的地形中,破關隘的城門便只能用這種土辦法,因為根本沒有攻城的器械,而且就算有攻城器械也無法在這山道上施展,反倒是人工抬著巨大粗糙的原木作為沖錘撞門來的有效。

「盾橋準備!」

趙青再次高聲下令。三千親衛兵齊刷刷的從背後卸下黑魆魆的鐵盾來。這些黑鐵盾還是通州之戰後繳獲自叛軍手中。處理戰利品的時候,有些將領嫌棄這些大鐵盾實在是太沉重不實用,而且貴重的很,建議將他們回爐鍛造刀槍。王源豈會容他們這麼干,他直接下令將數千枚繳獲的鐵盾納入了親衛營的軍械庫中。因為通州之戰中,高秀岩以鐵盾搭建進軍通道的計策實在是讓王源驚艷,雖然被王源以伏遠弩的密集攢射所破,但不得不說高秀岩的這種攻城之法既有創意,又有奇效。只是被自己急中生智找到了剋制之法罷了。

王源命人將這幾千枚鐵盾像寶貝一般的保存了起來,他相信遲早會派上用場。而這次率精銳三千騎兵突襲敵後,精選的三千騎兵身上的盔甲武器,騎著的戰馬,無一不是最好的裝備。在臨出發前,王源還是下令讓士兵們攜帶上這些沉重的鐵盾。雖然有人質疑帶著這些沉重的盾牌有違輕騎襲遠的思路,會讓戰馬和士兵多加負擔,但王源相信這些玩意總是能派上用場的,所以依然決定帶上了這些盾牌。

昨日當王源探查了壺關的格局之後,王源便立刻知道這些鐵盾在這裡將會大有用處。故而早已授趙青和譚平攻城之計,而這些盾牌便是突破關隘的核心裝備。

以衝車為首,周圍後方結成了盾牌之陣,狹窄的山道上瞬間出現了一條覆蓋著黑色鱗片的巨蟒。上下左右,前後東西全部被鐵盾遮擋的密不透風。在關隘城頭上千守軍目瞪口呆的注視下,這條黑色的巨蟒緩緩從山道斜坡上朝城門笨拙的遊動而來。

「都愣著作甚?放箭!放箭!」守關將領陳治大聲喝道。

守軍們反應過來,頓時紛紛開始拉弓射箭。壺關城門前地形狹小逼仄,而且是個小小的陡坡。這對於攻城者來說簡直是場噩夢,對於守城的兵士來說,卻是極佳的防守位置。只需將箭支統統集中在方圓五十步不到的狹小區域,便可讓攻城的兵馬除了抱頭鼠竄之外別無他法。

然而,這一切對眼前這群攻城的兵馬而言卻並不適用。密集的箭支覆蓋了那條黑色蟒蛇的全身,但聽著叮叮噹噹爆豆一般的聲音響過,無數只羽箭射中那些黑色的鱗甲,卻跳躍翻騰著,橫七豎八的亂飛出去,根本無損那條巨蟒分毫。

對於壺關這樣的山中隘口,攻城重器械在這裡無法施展,守關的兵馬自然也不會去配備什麼重型的妻妾。整座壺關唯一的重型兵器便是三架床弩而已。但即便是這些床弩的硬箭,也根本無法撼動城下那條鐵甲巨蟒分毫。

在漫天飛蝗如暴雨傾瀉之中,守城的士兵只能無力的眼睜睜看著那條巨蟒慢悠悠的游到了城門下。不久後,讓人心驚膽戰的「嘭嘭嘭」的聲音響徹夜空。那是巨大的原木撞擊城門的聲響。每一次撞擊,城門上下都幾乎顫抖了一次,城頭上的守軍的心裡也彷彿被重重的被撞擊了一次。

守將陳治並不是個草包,今晚遇襲之時,他便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他讓大部分的兵馬迅速集中道關隘城門上方以及兩道中牆之上,並且迅速封堵了中牆上的城門入口。他自以為一切已經做到了完美,但他沒料到的是潛入城中的一小隊敵軍如此的兇悍,攻城的敵軍卻又是用了這樣的非常手段,顯然他們是有備而來。

在這種情形下,陳治明白,城門是守不住了,因為衝車遲早會將關隘城門撞破。現在唯一還能搏一搏扭轉局面的機會便是放棄城門,全軍退守中牆。即便敵軍攻破城門,他們也還是只能從高牆之間的甬道穿行。兩側高牆上有大量的滾木礌石,這或許可以比弓箭更有用,更能殺傷敵軍。

於是陳治立刻下令,千餘名守軍開始撤離城門上方的城牆,迅速在兩側高牆上就位。但聽嘭嘭嘭撞擊之聲不絕於耳,終於在數十次撞擊之後,壺關西關門轟然洞開,通向關內甬道的道路豁然而通。

在兩側高牆上守軍的目光之中,城門洞內側,那條巨大的黑蟒開始緩緩的往甬道之中遊動。他們明知道兩側高牆上全是敵軍,但他們絲毫也沒把敵軍放在眼裡。鐵盾護住頭頂和兩側,這條巨蟒從容的從城門洞中游進去,朝著前方緩緩整齊劃一的移動。

「殺!」陳治大吼一聲,聲音都變了調。他已經被這些攻城兵馬身上說表現出的傲慢和不屑所激怒,他從未見過有人會這麼肆無忌憚的在守軍的眼裡底下坦然攻城。他覺得這是他此生遭受的最大的輕蔑和侮辱。

明知弓箭攻擊無效,但兩側高牆上還是箭如雨下。伴隨著這些密集的箭雨落下的還有無數的滾石和木頭。壺關的防禦重點正是在中間的兩道高牆上,所以大量的防守物資也都堆積在這裡。中間的兩道牆壁上還專門修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屋,既是可以作為高牆上的掩體,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堆放儲存各種物資之用。甚至關隘之中的大量糧食都被囤積在這些小石屋之中。

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中間的高牆不丟,壺關便不算陷落。因為憑藉著高牆上的箭塔以及防禦體系,再加上囤積的物資和糧草,完全可以堅守很多天。這也是下放關隘之中的那些房舍之中空空如也的原因,因為大部分重要的物資其實便全部儲存在這些高牆上的石屋裡。這也是陳治所以還在堅持防守的底氣所在,他相信只要將敵軍堵殺在甬道之內,壺關便還在自己手裡。而後方那一小撮搗亂的傢伙,自己一旦騰出手來,便可將他們全部絞殺。

然而陳治終於還是漏算了一節。高牆甬道的核心防守手段可不是滾木礌石,而是箭塔和兩側居高臨下的弓箭狙殺。在數丈寬的通道內,滾木礌石是起不到太大的殺傷作用的,那些玩意最厲害的時候是當敵人攻擊城牆站在城牆下方的時候。然而對手顯然是預料到了滾木礌石的兇悍之處,那條巨蟒在進入甬道之後變得極為細長,只在甬道的中間地帶形成一個並排三五人的隊列,在盾牌的包裹下往前快速行進。

他們的隊列距離兩側的城牆各有丈許,這段距離是無法讓巨石和滾木直接砸在隊列的頭頂上,唯一能期待的便是巨石從兩丈高的城牆上落下迸裂之後的濺射,以及滾木可以從牆根處滾到敵軍陣型之中,撞擊敵軍的陣型。

事實上巨石落地後四處迸裂,滾木落地後的蹦跳碾壓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甬道之中的神策軍的陣型也確實亂了一會,盾陣鬆動的片刻也確實被射殺了數十人。但很顯然,這種殺傷力不足以抵擋他們的前進。隨著後續兵馬的不斷湧入,神策軍士兵頂著盾牌在箭支滾木礌石組成的暴雨之中昂然而行,很快先頭兵馬便靠近了已經被打通的中牆城門口。

陳治束手無策自己,另一個讓他崩潰的消息傳來。東側的高牆上一片混亂,有兵士前來稟報說,佔領高牆的一小撮敵軍反而開始向城門方向衝殺而來,位於東邊不遠處的兩座箭塔已經被他們佔領,此刻正居高臨下朝著城頭上的守軍猛射箭支。

陳治一邊大罵一邊趕到東首觀瞧,果見數十步外的兩座箭塔果然已經被人奪下,上面的箭支如雨朝著城頭射來。箭支逼得士兵們只能縮在石頭屋子的死角里,也不敢對甬道內正通過的敵軍投擲石塊和滾木。陳治稍微靠近了一點,差點被箭塔上的一陣箭雨射中,忙狼狽躲在石屋死角。

「陳將軍,末將覺得,咱們還是放棄此關吧,這裡根本守不住了,趁著他們沒有完全佔領關隘,趁著東城門還在我們手裡,將軍,咱們趕緊棄關吧。」幾名校尉在旁勸道。

陳治覺得心力憔悴。本來他對守住壺關抱著巨大的信心,但眼前的局勢急轉直下,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