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滄海橫流 第四百四十四章 強攻

宋建功率領騎兵趕到,得知公孫蘭受傷,士兵們也死了十餘人時甚為恐慌,一疊聲的請求恕罪。王源一問才知道,原來從花甸壩的漫水草地進入谷中的一段滿是浮木淤泥,宋建功很是花了一番功夫才疏通了道路,倒不是他故意來遲。

王源安慰幾句便也作罷,畢竟自己也是失策,根本沒預料到竟有上千蠻兵在這裡,還以為最多是小股蠻兵在這裡準備掘堤。

為消除這座堤壩帶來的威脅,王源一不做二不休命人將中間草包壘就的堤壩往下掘開一尺開始慢慢的泄洪。由於下方河道的堵塞處在傍晚紮營前派人做過疏通,下方草地中的漫水正在消退,只要控制好泄洪的速度,下方草甸不會發生洪水之災。

扯開數層草包後,水流發出轟鳴聲奔騰而下,氣勢驚人。下邊的泄洪山谷頓時一片汪洋。眾人盡皆咂舌,這還只是有控制的泄洪,若是完全掘開這兩三丈寬的巨大缺口,水壩內的洪水必將將下方所有的東西都沖毀,後果不堪設想。

半個時辰後,水壩中的水位明顯下降,王源下令再往下掘開一尺,就這麼一尺一尺的扒開缺口泄洪,到五更時分,整座堤壩中積聚的大量洪水逐漸傾瀉見底,徹底失去威脅。

東方露出曙光時,王源這才和宋建功柳鈞等人帶著兩千疲倦的騎兵回到下方的花甸壩草甸子上。下方草甸子的積水稍微深了些,但並未淹沒軍營坐落的乾燥地面。上方流入的水和下方泄出的水流速度基本相當,水位正以緩慢的速度下降。

看來這便是這個季節花甸壩平地的常態,再往後天氣更熱的時候,這裡的水位應該更深,因為上方雪水融化的速度加快。這也是為什麼這片地方無法居住的原因。

其實改造很簡單,疏浚穿越草甸中間的這條河道,挖深挖闊讓水流更快的通過這裡。並將草甸中的十幾個池塘清淤挖深儲水,很快便可改造這片地方。但王源現在可不會讓大軍耽擱於此浪費時間。回營後只簡單的稍作休息,大軍便立刻拔營啟辰。

從姚州出兵兩日,走在崎嶇難行充滿危險的道路上倒也罷了。閣羅鳳也不讓人消停,每晚都加以騷擾,各種阻撓詭計讓人應接不暇。按理說,連番遭受這種非常規的騷擾,對於士氣會是一種打擊,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全軍將士的士氣似乎並沒因為連續遭到襲擊而變得低迷,反而因為王副帥連番的應對恰當而對王源充滿信心。

這就像是一種歷練,每個人都在經受這種歷練,經歷之後,反而會變得更加的強大。

劍南兵馬其實從內心裡懼怕南詔蠻兵的那些手段,無論是毒瘴攻擊還是什麼驅毒蛇毒蟲攻擊以及其他古怪的攻擊手段,這些都是唐兵心中的陰影。和南詔國打仗,所有人其實心底深處都對這些未知手段帶著深深的恐懼。而現在,在王副帥的率領下,南詔國的這些手段一一被化解,這讓士兵們心中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從最初的恐懼到現在的不過爾爾,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飛躍,也是對敵士氣上的飛躍。

第三日的行軍速度更快,連過白雲,鶴雲,三陽三座山峰,走完了剩餘四十里的道路,天黑前終於抵達弄棟城下。弄棟城是當姚州都督府建制還健全的時候屬於姚州都督府轄下的一座城池。建在三陽峰東南的巨大平原上。

築這座弄棟城的意義,一方面是姚州羈縻州伸向南詔腹地的觸角,便於更好的監督和控制諸蠻族勢力。另一方面,也是作為一個跳板。從弄棟城往西南方向,繼續沿著蒼山諸峰的走勢行軍,便可抵達羊苴咩城,抵達洱海周邊密集的蠻族居住區和各座人口稠密的城鎮。從弄棟城往東去便是原爨氏所佔領的廣大地域以及昆州以西的大片地帶。事實上,幾年前在爨氏領地上能夠建立安定城,便得益於弄棟城的跳板之功。只可惜被爨氏毀了城池,殺了人罷了。

弄棟城建立之地還有個重要的戰略意義在於,從弄棟城到姚州之間短短九十里的距離是進入南詔的一個必經的艱難通道。這條通道上聚集了七八座海拔三千多米的蒼山雪峰,且蠻族兵馬可以恣意的用盡手段攻擊。那這也是王源率軍走過的這條路。而一旦抵達弄棟城後,雖然依舊高原雪峰林立,但無論往東還是往西山谷之間都是數百里的高原平疇之地,將不再有如此險惡的地勢,行軍的難度將大大降低。

所以,弄棟城就像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樞紐,一旦抵達這裡,後面往東往西便可恣意馳騁,起碼在數百里方圓之內,蠻兵是無法阻擋強大的唐軍兵馬的。作為一隻深入南詔國境進行戰鬥的兵馬,弄棟城更是一個糧草物資的中轉基地,有著極為重大的作用。

弄棟城早在去年便已經被閣羅鳳佔領,所以王源的第一個目標便是拿下弄棟城並且牢牢佔據此城,作為進入南詔國境內的第一座後援基地和堡壘。

大軍在弄棟城北五里的平緩山坡上紮下營寨,安頓完畢後,王源帶著宋建功等眾將騎馬出營觀察敵情。數十騎抵近里許之處近距離的觀察這座城池,夜色下,這座城池一片黑暗,居然看不到任何的光亮,只有高大的城牆和高聳的敵樓矗立在深邃的夜空之下。

宋建功對弄棟城的情形有些了解,在王源身邊勒馬而立,低聲道:「副帥,此城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因為位置重要,當初修建的時候很是花了些心血,修建的極為堅固。城牆高二丈二,寬逾一丈二。城牆周邊引一泡江江水而為護城池,寬近八丈,深達一丈。東南西北都有建有瓮城,四方城牆建有敵樓十八座。當初姚州都督府建造此城時的目標是要以五千兵馬守城,抵擋十倍之敵進攻,在糧草充足的情形下可堅守一年。」

王源大皺眉頭,當初修建的這麼堅固,如今落入敵手豈不成了難啃的骨頭,若是真如宋建功所言,拿下這弄棟城看來是要花些時間的。而自己卻沒時間在這裡耽擱了,因為時間只剩下一個月了。

「宋將軍,既然這麼牢固,怎地便落入了南詔之手呢?」柳鈞道。

「實際上,當南詔兵馬發兵攻打姚州的時候,弄棟城守將甚至都沒有守城,聞南詔兵馬將至,便棄城而走,將此城拱手送給閣羅鳳了。如果是我守城的話,就算姚州陷落,此城也不會丟。現在恐怕還像一根釘子釘在這裡。張虔陀這個混賬,自己無能便罷了,派駐在這裡的將領也是草包沒膽貨色一個。再堅固的城池,也需要有勇將守城,否則又有何用。」宋建功怒道。

王源點頭道:「宋將軍說的很是。堅固的是城池,可不是人心。再堅固的城池,抵擋不住人心的軟弱。明日上午,我們便來瞧一瞧這座城池有多麼堅固。最好對方也是棄城而逃,因為我可不想在這裡浪費太多的時間。」

宋建功道:「副帥,明日這頭陣我來打。」

王源道:「你說說打算怎麼攻?」

宋建功道:「只能強攻了,以弓箭手掩護,先破北瓮城,再攻入城內。」

王源皺眉道:「那樣傷亡豈非太大?」

宋建功道:「可是要快速攻破此城,便必須要付出代價。蠻兵的數量一定不多,給我一萬兵馬,我拿不下此城提頭來見。」

王源微笑搖頭道:「我當然信你,強攻未必不是好辦法,但現在情況不明,不方便做出決斷,我也有些想法,回營後我會跟你詳談。咱們商量商量再做決定,即便沒有好辦法,耽擱也不在乎這一兩天時間。為了拿下此城,若是付出太多的代價,那可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惡戰還在後面呢。」

宋建功點頭道:「好,回營聆聽副帥教誨。」

……

次日清晨,劍南軍中號角嘹亮,除一萬兵馬守住營寨,三萬五千劍南軍盡數出營,浩浩蕩蕩鋪開在弄棟城北里許的平原上。

弄棟城頭,閣羅鳳的愛將阿豹將軍站立城頭,看著城下旌旗招展的劍南軍陣型眉頭緊鎖。國主閣羅鳳深知此城的重要性,於是派自己率兵駐守此城,便是要自己將唐軍阻擋在這裡。但阿豹卻知道,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閣羅鳳只給了自己六千兵馬,要以這六千兵馬抵抗四萬多唐軍的進攻,那簡直是痴人說夢。

但阿豹也明白閣羅鳳的想法,國主便是要一步步的拖住唐軍,讓唐軍深陷在國境之內,讓他們每進一步都付出代價。而國主已經趕回太和城布置在羊且咩城和太和城周邊的防禦,自己在這裡拖住一天,國主便有更多的時間布置防禦,募集人手進行,所以自己責任重大。

但即便坐擁堅固的城池,當阿豹看到城下劍南軍的陣型和氣勢的時候,還是不免心中打顫。

一名唐軍士兵舉著旗幟飛馬衝到城下百步之外,高聲朝城頭喊話道:「城上南詔國守將聽者,我大唐劍南節度副使王源王副帥率大軍討伐爾等叛逆之臣,現我大軍兵臨此城,不久便將攻克此城。但我副帥不願多造殺戮,討伐的乃是南詔叛臣閣羅鳳,與南詔百姓軍民無赦。故而敦促城中守將軍民速速獻城投降,我劍南軍王副帥向爾等保證,饒恕爾等性命。只要卸甲繳械,可任爾等自行離去。爾等不要辜負我副帥仁厚之心,若不遵命,頃刻間教爾等喪命於此……」

城下的大嗓門唐軍嗓音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