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滄海橫流 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相(二)

「我明白你在說什麼,你無非想說,我將殿下的羅衣門暴露於天下,接下來朝中必將大亂,我也脫不了干係,反倒結果會更糟是么?」王源微笑道。

「難道不是么?你已經把天捅破了,沒人能彌補得了。」李龜年冷笑道。

「那可不一定。」王源笑道:「秘密依舊被保守著,只不過保守的人多了一個而已。貴妃娘娘,您可以向李樂師解釋一下么?」

楊貴妃輕輕點頭,緩緩開口道:「太子的羅衣門的秘密本宮是不會說出去,這是我和王學士之間的約定。所以,天下不會大亂,因為今日之事沒有人會知道。除非太子殿下自己想要公之於眾,但本宮相信他不會這麼做。」

李龜年驚訝道:「怎麼可能?娘娘會保守這個秘密?殿下要殺娘娘,娘娘竟然能容忍?」

楊貴妃淡淡道:「本宮當然不能容忍,但本宮對權力爭奪沒有興趣,我只想過平靜日子,並不想朝中大亂,那也並非本宮所願。我知道一旦我將此事公開,太子自然是要倒台,但這未必便是好事。這件事會被很多人利用,朝野上下會亂作一團。」

頓了頓,楊貴妃又道:「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是王學士和我之間的協議。王學士晌午時分來覲見本宮的時候,在說出這件事之前便提出了要保守這個秘密的條件。這一點本宮很能理解,因為這件事若是公開,王學士必牽扯其中,哪怕他今日救了本宮一命,陛下和朝廷也容不下他。況且王學士說的也很對,他一旦被牽扯,必有人將此事牽扯到我楊家頭上。當今左相和王學士之間的關係密切,有些人豈肯放過這個機會。所以,我說要保守這個秘密,你還不信么?」

李龜年朝王源深深看了一眼道:「佩服之至,你能說動娘娘保守這個秘密,這一點便足以讓人佩服了。難怪你能左右逢源,混的風生水起。」

王源笑道:「你莫想挑撥離間,我同娘娘說的話句句在情理上,當然也有我個人安危的考慮,這一點我在娘娘面前也不否認。貴妃娘娘,關於這一點我是否一開始便坦陳了?」

楊貴妃點頭道:「確實如此,若非他如此坦白,本宮也不會聽他後面的話。本宮更不會准許他全權做出安排,來驗證此事的真假。王學士,你費心了,從無中生有,硬是找出來了沈秋榮來,這一點很了不起。」

王源微笑拱手道:「多謝貴妃娘娘誇獎,其實整件事最難的是前期的思考判斷,當確定可能是掉包之計後反倒不那麼難了。貴妃娘娘授權我排查了身邊的所有女官之後,沈秋榮其實已經無可遁形了。」

楊貴妃微笑道:「本宮還不知道你是怎麼找到她的呢,當你說是沈秋榮的時候,本宮都不敢相信,她和本宮的面貌可相差太多了。」

王源呵呵笑道:「貴妃娘娘,若是她平日以真面目示人,豈非暴露了她和娘娘面容相似這件事?所以這個沈秋榮平日以化妝易容刻意掩飾她同娘娘面容相似,只可惜這等事瞞得住一時,又怎能長時間不露破綻?臣一盤查此事,便有女官告訴我說沈秋榮的面容好像每日都在變化,我一猜便知那是平日刻意化妝易容而產生的結果。因為她要掩飾面容,所以每天都要化妝易容,但再高明的手段也做不到天天如一,畫得畢竟不是她真實的面容,所以每天的妝容都會有些細微的差別。自己不知道,別人看在眼裡一定是有察覺的,只是不太在意罷了。當問及此事時,便會立刻暴露出來。」

楊貴妃微笑點頭道:「你很細心,確實是這個道理。」

王源道:「多謝娘娘誇獎。找到這沈秋榮之後,剩下的事便好辦多了。這女子雖然經過太子殿下和李輔國的調教,敢接受掉包貴妃娘娘的任務,也算是有些膽量了。但畢竟是個女子,一旦被揭穿後便無意抵賴,統統竹筒倒了豆子。然後我便請娘娘安排了這齣戲,沈秋榮既然要冒充娘娘,便讓她冒充這一回,娘娘在旁來個全程旁觀。」

楊貴妃微笑點頭道:「本宮明白了。」

王源轉向怔怔發愣的李龜年道:「李樂師,現在你該明白這場為你準備的戲是如何演下來的了吧。你問了半天問題,我們也回答了你半天的問題,你是否可以回答貴妃娘娘的問題了。究竟是何原因,讓太子竟然敢鋌而走險對娘娘動了殺心?這簡直太瘋狂了。太子何時有這麼大的勇氣的。」

「給我一杯水喝成么?我的血快流幹了。」李龜年啞聲道。

王源親自為他捧了一杯茶來,一口口喂他喝了下去,李龜年道一聲:「多謝了。事到如今,我也不想隱瞞了。刺殺娘娘之計是李公公的主意,殿下開始是不同意的,緣由其實是從娘娘身上而起。」

「緣由在我?」楊貴妃詫異道。

「是,去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娘娘同陛下宮中賞月,您同陛下說榮王李琬不在京城,未能團聚,甚為遺憾的話,未知娘娘還記得否?」

「記得啊,那又如何?」楊貴妃皺眉道。

「從那夜過後,陛下對榮王便多加恩寵,先加隴右節度大使、再授單于大都護,極盡榮寵。後來又傳出娘娘引見榮王和當時尚是度支郎的楊左相,進而這兩人過從甚密,惹人生疑。榮王進宮必先來拜見貴妃娘娘,孝敬很多禮物,而貴妃娘娘也在很多場合說榮王聰慧沉靜胸懷大志,和陛下性格極為相似,是陛下的翻版等等這樣的話。」

楊貴妃蹙起黛眉愕然道:「本宮說過這樣的話么?」

李龜年正色道:「娘娘當然說過,還不值一次說過,我每一次都記著。因為我的任務是將聽到的陛下和貴妃的每一句言行都稟報給李公公,所以我記得清清楚楚。」

「好吧,就算我說過這些話,那又如何?這便要殺了我么?」楊貴妃生氣了,生氣的樣子更是好看,王源看她撅起小嘴的樣子有些傻愣愣的發獃。

但聽李龜年道:「娘娘心思單純,也許只是無意說出口,但在殿下和李公公聽來,這是娘娘在刻意的向陛下吹風。再加上楊國忠和榮王之間交往異乎尋常的親密,所以……難免讓人懷疑左相似乎有力推榮王之意。」

「力推榮王是何意?」楊貴妃還傻傻的沒聽明白。

「就像李相國公開說太子之位壽王最適合一樣。」王源聽的明白,含蓄的說給楊貴妃聽。

楊貴妃聽明白了,蹙眉道:「太子是懷疑我和堂兄一起作勢,要推舉榮王為太子?」

「正是如此。此事讓殿下心中極為不安,今年春天的時候,有一次太子見陛下時,陛下的一句話讓太子更是擔心。陛下當著太子殿下的面責罵殿下不如榮王有才能,還說太子殿下一點也不像陛下,反倒是榮王像極了陛下年輕時候的樣子。此事之後,殿下便心中鬱郁了。李公公仔細考慮之後,認為必須立刻制止有人在陛下面前鼓吹榮王的好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李公公說,就算李林甫力推壽王的言論,也沒有貴妃娘娘在陛下耳邊鼓吹榮王來的可怕。照這麼發展下去,榮王極有可能異軍突起威脅太子之位。」

楊貴妃微張小嘴輕聲道:「然則便決定要殺了本宮?」

李龜年沉聲道:「既然認定貴妃娘娘同左相一起在裡應外合推波助瀾此事,那麼要想杜絕枕邊風,便只能讓娘娘閉嘴。太子殿下尚不敢下定決心,是李公公竭力勸說要早做打算,殿下才同意了李公公的建議。李公公從七八個月前便開始設計了這場針對娘娘的行動,將沈秋榮安插進娘娘身邊模仿學習娘娘的舉止神情談笑語調等等,後面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我也毋庸贅述了。」

王源和楊貴妃都聽明白了,整件事的脈絡已經很清晰了,原因竟然是源於楊貴妃對榮王的無心稱讚,讓李亨引發了極度的危機感。本來就已經太子之位受到衝擊,李林甫早就公開表示支持壽王,現在新晉勢力楊國忠又要推舉榮王上位,而且最有利的因素是,有貴妃在吹枕邊風,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在這種情形下,李亨不得不同意了李輔國的這個鋌而走險之策,對貴妃娘娘下手。

雖然事情是從去年中秋便埋下了禍根,但今年連續幾件牽扯太子的事情怕是更加打擊了李亨脆弱的心靈。他就像驚弓之鳥一樣,會將一切的風吹草動放大到極致,從而做出過激的反應。這件瘋狂的掉包刺殺的計畫在常人看來是很有問題的,但在感覺四面楚歌之時,做出怎樣的瘋狂舉動其實都是合理和可以理解的。

而且這個瘋狂的計畫一旦成功,不僅僅是可以杜絕榮王上位的可能,而且還可能在陛下枕邊安插了一個對最自己萬分有利的角色。一旦掉包成功,今後基本上便可高枕無憂了,因為那個假冒的貴妃娘娘只會說對李亨有利之事,成為李亨操控的關鍵棋子,這才是整個計畫最吸引人的地方。

楊貴妃吁了口氣,輕聲道:「原來如此,本宮全部明白了,若不是獲悉了這個陰謀,本宮怕是今日被殺死了都還不知道因何而死。我的那些話確實只是無心說出的話罷了,本宮絕不會去參與傾軋爭鬥之中,可惜你們每個人都不明白本宮的心。那些話居然會被你們記在心裡,恨在骨頭裡,想想真教人害怕。」

王源安慰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