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掏宅子

「再說了,昨天那種情況,你們應該回頭說明身份的。說不定,我還可以便宜一些。」雷雲章笑道,眼中帶著兩分狡黠,顯然那個青花瓷筆架山,還有盈利的空間。

王觀輕輕笑了,也清楚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畢竟,商人絕對不可能做虧本的生意,能降價賣你東西,那麼就說明了這件東西,必然有賺頭。所謂成本價、清倉滴血大甩賣之灰的話。你相信,就已經上當了。

在聊天的同時,王觀也注意到,雷雲章偶爾抬頭看望時間,頓時有幾分醒覺,有些不好意思道:「雷叔,我是不是來得不是時候?如果你有事,就先去忙吧。」

「啊……也沒什麼事。」

雷雲章頓了下,又笑容滿面道:「和人約好了,去看些東西。你也是圈內人,要不要也跟去看個熱鬧?」

「這樣……不太方便吧。」王觀遲疑道。

「掏宅子而已,有什麼不方便的。」雷雲章爽快道:「只不過,路程有些遠。如果去了,今晚就可能趕不回來了。」

「掏老宅子?」

王觀眼睛一亮,本來是不想麻煩雷雲章的,可是現在,立時多了幾分興趣。

「也不算老宅子。」

雷雲章輕輕搖頭,有些感嘆道:「一個老藏家,前幾月去世了,留下不少好東西。只是後人不爭氣,沒有興趣保管那些東西,現在拿出來變賣了。」

「哦。」

王觀輕輕皺眉,不過也覺得這種事情十分正常。

要知道,現在的古玩收藏熱潮,大多數的人,不在乎什麼收藏,而是在意古玩的價值。他們把收藏古玩,當成一種理財投資。

所以,圈子之中時常有這樣的傳聞。誰誰誰逝世了,家人立即把他生前的藏品全部賣了。當然,許多人大罵敗家子的同時,也比較樂意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這樣也算是促進了古玩的流通。

「怎麼樣,有興趣去看看嗎?」雷雲章問道。

「那就麻煩雷叔了。」王觀笑道,打算去見識一下。

當下,兩人也不廢話了,直接出門而去。開車上路,沒過多久,就到了郊外。

第一次去掏宅子,總是充滿了新鮮感,王觀心裡有幾分興奮,坐在雷雲章的車上,不斷的四處張望,欣賞路邊的景色。

不過,在一個小時之後,王觀就感覺有些疲乏,不再說話了。然後,又過了兩個小時,他乾脆倚在后座,似睡非睡,閉目養神。

途中,好像經過了一座熱鬧繁榮的城市,解決了午餐。之後,又繼續上路。終於在下午兩三點的時候,到了目的地。這個小縣城,看起來還是比較繁華的,甚至王觀還看到了,有幾輛坐滿遊客的觀光車同時到達這裡。

王觀也有些好奇,直接問道:「雷叔,這裡哪裡?似乎有出名的旅遊景點。」

「鹽亭。」雷雲章笑道:「就是傳說中的黃帝元妃,嫘姐故里。縣裡有嫘祖陵、岐伯宮之類的建築。對了,在雲溪鎮西,還有個國家級的高山森林公園。公園之中,有杜甫居住過的曇雲庵、唐代宰相嚴震墓和宋代文學家、書畫家文同的文湖州祠……」

「文同祠?」王觀愣了一下,感覺有些巧。

「對呀,說起來,鹽亭這地方,也有不少名人的。」雷雲章隨口道:「杜甫在這裡隱居過,寫下『馬道見鹽亭,高山擁縣青』的詩句。還有,詩仙李白的老師,趙蕤也是鹽亭人。」

「趙蕤這個人,可能不太出名,但是大詩人李白對他極為推崇,曾經跟隨他學習帝王學和縱橫術,時稱趙蕤術數,李白文章。」雷雲章列數道:「此外,鹽亭還出了兩個宰相。一個名聲不太好,不過你應該知道。他就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有人貓之稱,時號義府笑中刀的李義府。另外一個就是嚴震了。」

「嚴震這個人,在唐朝藩鎮割據的時候,任山南西道節度使。不過,十分忠於朝廷。在唐德宗時期,曾經護駕有功,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死後贈太保,謚號忠穆,也算是唐代中後期少有的忠貞名臣了。」

感嘆了下,雷雲章笑道:「不過,鹽亭在唐代以後,也只有北宋時期,蘇東坡的表兄弟,大畫家文同,比較有名氣而已。之後,元明清三代,都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人物。」

在說話之間,雷雲章的車,駛進了一個巷子之中,慢慢的停了下來。

「雷叔,到地方了?」王觀問道,下車打量起來。

車就停在一棟比較寬敞的宅院之中,院中種了兩顆大樹,看起來也有些年頭了,枝繁葉茂的遮住了庭院的大半空間。在樹葉的縫隙之中,還可以看見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飛檐式結構,又鋪了層琉璃瓦,有點兒古香古色的韻味。

「叮咚……」

按響門鈴之後,屋裡走出來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開門笑道:「雷老闆,你來了。」

「宋先生。」雷雲章招呼了聲,看了眼旁邊停著的車輛,微笑道:「不知道除了我之外,還有誰到了?」

「呂老闆,以及譚老闆。也是才到,在廳里喝茶呢。」青年笑道,相貌堂堂,濃眉大眼,一臉正色,不太像王觀想像中敗家子的形象。

「這麼說,我也不算來晚了。」雷雲章笑道,走進了宅院中。

王觀也跟著走了進去,在青年的引領下,來到了客廳之中。只見,裡面坐了兩個中年人,好像與雷雲章相識,看見他進來了,紛紛起身打招呼。

「雷兄,時間掐得真准,我們才到,你就進來了。」

「呂兄,譚兄……」雷雲章笑容滿面,與兩個人寒暄客套起來。

三人你推我讓的,足足過了三分鐘,才坐了下來。至於王觀,已經被譚呂兩人,當成了雷雲章的跟班,根本沒有理會。

王觀也樂得清閑,坐在一邊的椅子上,隨意打量廳中的擺設。

此時,閑聊幾句,喝了口茶之後,呂老闆就有些迫不及待道:「宋先生,人齊了,是不是該看東西了?」

「也好,大家隨我來吧。」青年含笑站了起來,在前面引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