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二十九章 誠信

從九九年到現在,林子軒和馬總保持合作,幫助企鵝公司度過最艱難的階段,贏得了對方的信任。

在這期間,他幾乎不插手企鵝的內部事務,只象徵性的委派了一名聯絡人。

此人的主要工作是負責企鵝和好夢公司合作的項目,重點在影視劇的宣傳。

而且,在企鵝公司的重大決策上林子軒都站在馬總一邊。

就算現在拿到了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林子軒也沒有干預企鵝發展的意圖,這點他向馬總做了說明。

好夢公司他都忙不過來,沒有心思參與一家科技公司的日常運營。

事實上,企鵝公司的創業團隊持有公司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只要這個團隊保持團結,馬總就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信任是時間累積的結果。

九九年雙方剛剛接觸,肯定彼此戒備,如今了解加深,自然建立了信任關係。

在商場縱橫多年,林子軒沒有故意坑過合作夥伴,他講究以誠待人。

都說商場爾虞我詐,這個不假,但最重要的是誠信,坑的人多了,大家都知道這個人的信譽不行,誰還會找他做生意。

爾虞我詐不是正道,誠信經營才能長久。

百年老店堅持百年的秘訣就是誠信,走捷徑沒有好結果,甚至有牢獄之災。

林子軒通過十年時間建立了一個誠信的形象,好夢公司不會虧待合作夥伴,粵省的陳常樂就是最好的例子。

與好夢公司合作的這些年,他成為粵省娛樂圈的一方大佬。

從影視劇製作到院線經營,他還進軍音像製品的發行和經紀業務,依託花城的地理優勢,把香港演員介紹到內地從事演藝活動。

陳常樂深有體會,跟著林子軒能賺錢,至少林子軒不會故意坑他。

有的項目虧本可以理解,比如說院線,眼下就是虧本經營,只有國內的電影市場發展起來,觀眾進影院看電影,院線才可能盈利。

好夢院線的虧損由好夢公司和林子軒承擔,適當的給予院線資金補助。

不過從長遠來看,陳常樂認為院線大有可為,他準備繼續投資,在粵省其他城市建立連鎖院線。

和林子軒合作過的人有很多,極少有人說他的壞話。

即便是影視行業的競爭對手,也只會說好夢公司霸道,佔有太多資源,不給其他公司留活路,卻沒有人說林子軒不講信譽,出爾反爾。

這就是口碑。

林子軒既然說了不干涉企鵝公司的運營,就不會插手。

他除了看好企鵝的發展潛力,還因為不想國內的互聯網企業替外國人賺錢。

由於互聯網是新型行業,國內的投資者不太了解,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的啟動資金往往來自國外的風險投資。

在這些企業成長的過程中,過分依賴海外投資。

這就造成了一種局面,等到國內的互聯網企業發展壯大後,公司的最大股東成了外國公司,實際上是在替外國人賺錢。

公司創始人的占股比例不高,想要回購股份非常困難,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以企鵝公司的這次股權更迭為例,僅僅一年半的時間,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就上漲了十倍,那十年後呢?

恐怕百倍千倍都不止,怎麼回購?

這在國內互聯網企業中相當常見,沒辦法,為了發展只能利用外國資本。

企鵝的馬總因為英語不好,沒有在海外留學的背景,加上企鵝創業前期的前景不怎麼光明,想拉到海外的投資有一定的困難。

好在他是潮汕人,和香港首富是老鄉,託人牽線,才拿到李澤凱的風投。

馬總在創業初期的融資經歷頗為心酸。

這次如果沒有林子軒接盤的話,李澤凱就把股份賣給其他投資商了。

林子軒和馬總約定,不僅不插手企鵝的事務,在適當的時機企鵝的創業團隊可以回購一部分股份。

特別是在謀求上市的階段,為了公司的業績和給股民提振信心,重新劃分股權很有必要,不過那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元旦前夕,《小雪的大冒險》的導演和英國的小演員們來到了京城。

小演員們參加的第一檔綜藝節目是《華國之聲》第三季的總決賽。

這一季的《華國之聲》看點不多,問題倒是不少。

為了擴大影響力,節目組吸收了港台和東南亞的華裔歌手,以及歐美等國的華人參加,可由於準備不足,爆出了一些問題。

節目組在溝通上和規則的制定上考慮的不夠嚴謹,歌手在語言和表演習慣上不能適應國內綜藝節目的要求。

一個簡單的例子,國內唱歌不能說臟活,美國的說唱音樂中經常髒話連篇。

其他的問題也有,只能說是經驗教訓,下次改正。

《小雪的大冒險》正在國內熱映,一周票房突破五千萬,打破國產電影的各項票房紀錄,比前幾年的《生死抉擇》還要火爆。

說這部片子是國產片有點取巧,但這的確是好夢公司投資和參與制作的影片,屬於合拍電影的範疇。

合拍片大致分成三種:聯合攝製、協作攝製和委託攝製。

協作攝製和委託攝製電影版權歸外國電影公司所有,不屬於國產片,進入內地市場需要按照進口片處理。

聯合攝製是指境內外製片公司共同投資、共同攝製、共同分享利益及共同承擔風險的一種攝製形式。

這種合拍片是國產電影。

不過,《生死抉擇》投資七百萬,票房超過一個億,利潤四千五百萬,投資回報率高達一比十七。

在這點上《小雪的大冒險》沒法比。

林子軒把英國小演員在國內宣傳的首秀安排到《華國之聲》總決賽的現場,是為了讓兩者產生互動,藉助電影熱度帶動節目的收視率。

都是自家的資源,合理利用,還能讓外國媒體了解《華國之聲》這檔節目。

小演員不需要做什麼,露個臉就行,小巫師降臨總決賽,是個不錯的噱頭。

小葉由於在英國待過幾個月,負責安排導演和小演員們的行程,接下來的一周在國內五座大城市跑宣傳。

相信在這個元旦假期,這群來自英國的孩子將成為媒體競相追逐的焦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