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選

李桉的打算是從試鏡玉嬌龍的女演員里選出相貌氣質俱佳的候選人,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里對她們進行集中培訓。

包括琴棋書畫,官宦人家的禮儀和武打基礎等各個方面。

按照李桉的說法,琴棋書畫可以培養演員大家閨秀的氣質,讓她們靜下心來。

在這個過程中繼續觀察她們各自的進步情況,並最終選出玉嬌龍的扮演者。

這相當於淘汰賽,只有天賦好,又肯努力上進的演員才有機會。

如果吃不了苦,連體能訓練那一關都過不了,怎麼拍武俠片。

那些身手不靈活的演員也會被淘汰,武打戲份雖然可以用替身,但最好是演員親自完成,否則拍出來不夠真實。

吊威亞是武俠片演員的第一個挑戰,恐高的肯定不行,身手不靈活的也不行。

還有試裝,玉嬌龍在影片中有幾套服裝,一套是在家裡穿的宮裝,一套是夜行衣,還有用來闖蕩江湖的衣裝。

宮裝高貴典雅,夜行衣緊身,凸顯出女演員的玲瓏身材,闖蕩江湖則需要一股瀟洒利落的勁頭,各有特色。

演員會逐一穿上這些服裝拍造型,看看誰的造型更能符合角色。

有的演員或許夠端莊,身材卻不行,有的演員身材不錯,卻沒有那股瀟洒勁兒。

最終不是說選擇最好的,而是選擇最合適的,或者說各方面最平衡的。

演員在訓練的時候會有人跟拍,李桉隨時關注演員的動向,從中發現他心目中的玉嬌龍。

這麼做花費不菲,光是這些人的食宿,請老師做培訓,一個月下來就要幾十萬。

在國內,只有大製作的影片才有資本這麼做。

電影才處於籌備階段,演員還沒有選好,光是選外景和試鏡演員,香港製作團隊的吃住,做服裝和造型,幾百萬已經花出去了。

林子軒看著項目啟動以來的開銷情況,深刻的體會到,拍大片就是燒錢。

好夢公司以往最大的投資不過上千萬,如今什麼都沒看到呢,一部電影的投資沒有了。

李桉原本想選出二十名女演員進行培訓,他想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多的選擇。

林子軒覺得十名就夠了,內地不是好萊塢,這麼花錢太沒譜了。

倒不是他太小氣,不願意花錢,而是作為製片人有責任勸阻導演這種浪費的行為。

當初姜文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有過這種做法,他選了三個女演員進行培訓,一直到開拍的時候,才定下來是寧靜。

導演對女主角有一種特別的感情,他們總想找到心目中的那個人,所以會格外的挑剔。

真的到最後別無選擇了,才會選一個最接近的形象。

李桉和林子軒討論的結果是選了十五名女演員,統一安排,統一訓練。

這些二十歲左右的女孩子住在同一棟公寓樓內,日常的生活很簡單,上午進行文化和禮儀方面的培訓,下午是武術指導在健身房給她們講解常識和體能訓練。

每周只有一天休息,一個月後進行第二次試鏡。

在這期間表現不佳,不肯努力的女孩會被淘汰,第二次試鏡後只會留下五名表現優異的女孩,進行下一階段的培訓,也就是武打方面的訓練。

徐靜蕾和章子貽是其中的種子選手。

徐靜蕾已經是國內的一線演員,還曾出演過《卧虎藏龍》的電視劇,章子貽演了張藝謀的電影,是新一任的謀女郎。

其他女孩要麼是二三線演員,要麼是幸運被李桉選上的新人演員。

她們對於出演這種大製作影片抱著極大的期待,渴望成為大明星,這是一場激烈的競爭。

李桉採用的是好萊塢的做法。

在好萊塢只要不是那種超級巨星,都需要為了一部大製作影片的角色展現競爭,經紀人和演員會使用各種手段引起導演和製片人的重視。

尤其是新人演員,為了上位更是加倍努力。

馮小剛一直關注《卧虎藏龍》的進展,他想知道大片應該怎麼拍。

他是拍小成本喜劇片起家,知道怎麼省錢,但在怎麼花錢上還沒有太多經驗。

「按我說的將就一下不就完了么?小徐的表現不錯,這麼一弄幾十萬沒了,到頭來還是只能選一個,其他人的培訓費都白花了。」馮小剛抱怨道。

「你就一拍喜劇片的命,和人家好萊塢來的大導演在格局上就不同。」姜文諷刺道。

在花錢這方面,姜文認同李桉的做法。

他覺得這才是大導演的做派,國內的導演都太小家子氣,沒有花錢的魄力,投資人也不行,扣扣唧唧的,不夠爽利。

他的新片預計是兩千萬人民幣的投資,不到三百萬美金。

王鍾軍的華宜兄弟願意拿出一千兩百萬,這是華宜進軍電影圈的第一步。

他以前投資過電影,不過都是一兩百萬的小投資,試試水,主要還是在電視劇方面發展。

這次他大力支持姜文,一個是看好姜文以後的發展前景,拉攏姜文,還為了獲得利益。

姜文拍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內地票房五千萬,那還是九五年的時候,《許三觀賣血記》雖然被禁了,但拿了大獎,海外的版權賣的不錯,不算賠本。

在王鍾軍眼裡,姜文無疑是一支潛力股,沒有不投資的道理。

所以,在沒有看劇本的情況下就答應了投資,他相信姜文的眼光。

華宜不太了解國內電影圈的實際操作狀況,電影圈和電視圈不太一樣,玩法不同。

姜文就喜歡王鍾軍這樣的,給了錢還不管事,挺好。

他現在正在找其他的投資,不少影視公司願意投資姜文,但他們要先看劇本,才能決定要不要投資,投資多少。

這是姜文不滿意的原因,覺得那些影視公司太小家子氣,就是幾百萬事兒,還要研究。

「我下一部片子就比你的投資高,我準備投資三千萬。」馮小剛反擊道。

「三千萬?你靠票房收的回投資么?」姜文懷疑道。

「我加廣告,植入廣告和貼片廣告加一塊兒投資就回來了,這年頭誰還靠票房啊,你這個思維落伍了。」馮小剛得意道。

「你們這些商業片導演啊,遲早毀在廣告手裡。」姜文痛斥道。

姜文自詡是文藝片導演,不稀罕在電影里加廣告,他要走藝術家的道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