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七十章 見證歷史

經過多次修改,《一聲嘆息》終於拿到了拍攝許可證,不過總局附帶了一條建議。

他們建議好夢公司在影片拍完,通過審查後再進行宣傳,前期就不要大張旗鼓的造勢了。

主要是總局不知道這部片子會拍成什麼樣,在最後審查的時候可能出問題。

這時候,婚外戀屬於敏感題材。

《一聲嘆息》和《小城之春》不同,《小城之春》非常含蓄,只是心動,沒有行動,《一聲嘆息》則更為大膽和直接。

畢竟時代不同了,同樣的題材在表現手法上肯定有所區別。

雖說只是建議,不是硬性的要求,可要是不按照建議來,那這部片子就徹底沒戲了。

總局不會直接說你這部片子怎麼不行,也不會禁映一部影片,更多的是通過建議和提醒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就需要各人領會其中的精神了。

我建議你修改,你不修改也無所謂,就是片子不能在影院上映了,但不會下文件禁映。

有人勸馮小剛,換個題材拍唄,拍喜劇片多好,沒有風險,還能賺錢,這麼折騰幹嘛。

以往拍賀歲片的時候,記者會跑來劇組採訪。

有些是記者自個過來找素材的,有些是好夢公司安排的,主要是為了讓讀者知道這個戲的存在,時不時的在大傢伙面前露個臉。

事先不能宣傳,對一部電影肯定會有影響。

於東原本針對《一聲嘆息》做了一整套的宣傳方案,現在都用不上了。

「不宣傳也沒事兒,不用應付記者,反倒能認真的拍戲了。」馮小剛淡定道。

馮小剛想通過這部戲轉型,最好是能拿幾個獎,對票房倒不是太過看重。

當然,要是票房口碑雙豐收,那就更好了。

「要不這樣,咱們對媒體封鎖劇組的消息,誰都不能透露半句,弄得神秘兮兮的,利用大家的好奇心來反向宣傳。」林子軒建議道。

媒體肯定對馮小剛的新片感興趣,尤其是離開葛優之後的馮小剛。

無論是看好馮小剛的還是想看馮小剛笑話的,都會過來打探新片的消息,既然總局不讓宣傳,那就不透露任何的話題。

有時候你越是故弄玄虛,媒體就越想知道內幕,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宣傳。

「我看這個行,劇組成員和演員在遇到記者的時候什麼都不說,推給公司和導演,就說公司下了封口令,這樣總局那邊就應付過去了。」於東補充道,「不過,記者自己弄出來的新聞就和咱們沒關係了。」

「這個你們研究好了,我這邊六月份一定要開機,七月香港回歸,國立他們要參加活動,至少耽誤半個月時間,估計十月份才能拍完。」馮小剛盤算道,「看看之後有什麼國際電影節,咱們也去參加一回。」

「放心吧,片子出來後只要是國際電影節咱們就寄過去,以拿獎為主。」林子軒保證道。

《一聲嘆息》在大型的電影節上拿獎的機會不大,在地區性的電影節上有操作空間。

尤其是亞洲和非洲的國際電影節,這些國際電影節吸引不了歐洲和好萊塢的電影人做評委,只好邀請本地電影人組成評委會。

其中不少評委是華國電影人,國內影片在這些電影節上容易獲獎。

所以,不要把國際電影節的獎項看的那麼重,除了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其他電影節的含金量都不太高。

好在糊弄國內的觀眾足夠了,說起來也是在國外拿了獎。

臨近七月,不光是像張國立這樣的演員和歌手要參加各種慶祝活動,作為主持人的慕姍姍也接到了邀請。

目前來說,香港回歸最大的文藝慶祝活動是回歸當晚的大型演唱會。

這是由華國電視台和香港本地的電視媒體共同舉辦,匯聚了兩岸三地的明星歌手,要真正的一線歌手才有資格參與。

其次是國內舉行的各種慶祝活動,各省市的電視台都有類似的計畫。

慕姍姍接到了鳳凰衛視的邀請,讓她和鳳凰衛視的主持人一起對香港回歸慶典進行解說。

鳳凰衛視面向海外華人播出,香港回歸的慶典備受矚目,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這需要慕姍姍在六月中旬就前往香港,和整個節目團隊進行溝通,這次解說估計要三到四天的時間,還要掌握大量的歷史資料。

每出現一個人物就要說出這個人的出身來歷,以及相關的事件。

「我是綜藝節目主持,這個應該是新聞主持的工作吧。」慕姍姍疑惑道。

「他們看重的是你內地主持人的身份,可以和香港的主持人起到互補,至於是不是新聞主播倒不是那麼重要了。」林子軒猜測道。

慕姍姍現在和鳳凰衛視有合作,過去解說一次也沒什麼。

「還是算了,手裡還有節目呢,這一去大半個月,調整起來太麻煩。」慕姍姍猶豫道。

林子軒心裡不怎麼想慕姍姍到香港工作,時間太長了,不過這的確是一次好機會,能增加慕姍姍的知名度,對她的職業生涯有好處。

再說,現在手機逐漸普及,聯繫起來很方便。

「要不我和小雪陪你去香港,讓小雪去見證香港回歸的歷史時刻。」林子軒提議道。

這是他剛剛想到的,這時候前往香港要辦手續,接受身份審查,有些麻煩。

只是,這種歷史時刻很難得,有紀念意義,林子軒覺得和女兒去一趟挺好,雖然小雪還不懂,但等她長大了,看到老照片,或許會感到有意思。

「你們公司沒要緊事么?」慕姍姍詢問道。

「交給小於好了,總經理跑腿幹活,董事長四處玩樂,不然白給他那麼高的工資了,資本家就是依靠剝削和壓榨工人才能致富,我正在學習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資本家。」林子軒說笑道。

經過這三個月的考察,公司的管理工作逐漸讓於東接手,林子軒清閑下來。

慕姍姍想了想答應下來,一家人到香港玩玩挺不錯。

正在進行畢業答辯的林曉玲知道後,也要到香港見證歷史,她還想用攝像機記錄下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