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俠

林子軒剛剛寫了一個大綱,包括故事背景和人物關係。

姜文看了看就沒有了興趣,他感覺這只是一個傳統的武俠故事。

他感興趣的是那種有歷史感的題材,尤其是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人物所面臨的艱難抉擇。

空閑的時候,他和林子軒探討過幾個拍攝題材。

其中有個是講一個叛徒的故事,那個叛徒叫做汪經緯,姜文覺得這人的一生充滿了矛盾,能挖掘出不少東西來。

林子軒勸他最好不要動這種念頭,拍出來吃力不討好,容易出問題。

他們這種學院派出身的人總想著拍敏感題材,搞個大新聞,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林子軒收起稿紙,放到行李箱內,《卧虎藏龍》這件事不急,要一步步的來。

在好萊塢,電影公司拍攝一部投資超過千萬美元的大片都會經過充分的準備,前期的市場調查,為了避免風險向外部的融資,導演和演員的挑選等等。

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可能要籌備幾年的時間。

對於《卧虎藏龍》來說,在林子軒的那個世界,這不光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它的來源是五部互相有牽連的武俠小說。

包括《鶴驚崑崙》、《寶劍金釵》、《劍氣珠光》、《卧虎藏龍》和《鐵騎銀瓶》。

這五部小說出自武俠小說家王度廬的筆下,講述了幾代人的恩怨糾葛,每部小說的故事情節互相聯繫,又各自獨立。

其中人物最多,情節最複雜,展示社會風貌最為廣闊生動的當屬《卧虎藏龍》。

這個故事和電影不盡相同。

在小說里,玉嬌龍身為九門提督之女,雖愛大盜羅小虎,但為維護父兄官譽卻不得不嫁給丑翰林魯君佩,玉、魯大喜之日羅小虎鬧婚,玉嬌龍出走。

她倚仗盜來的青冥劍之利橫行江湖,又因盜「九華秘籍」而受制於女賊耿六娘,為此遭李慕白、俞秀蓮等俠義之士的圍攻。

後來,她得知母死家敗,藉機巧施跳崖之計,遁跡後與羅小虎相見。

但又礙於封建門第觀念,認為侯門之女終究不能委身盜匪,遂於一夜溫存之後,仍然孤劍單騎,遠走大漠。

可以說,《卧虎藏龍》這部小說的主角就是玉嬌龍。

她是刁蠻任性、為所欲為的侯門之女,又是敢愛敢恨、豪情萬丈的江湖女俠。

她既具爭強好勝的叛逆性格,不服輸不信邪,所以敢於盜劍,敢於向俞秀蓮挑戰,卻又沖不破傳統名教觀念的束縛,不敢「敗壞門風」,只能懷著一顆破碎之心黯然離開。

如果把五部小說聯繫起來看,就是一個牽扯到幾代江湖兒女的俠義故事。

《鶴驚崑崙》講的是李慕白的師傅江小鶴成長和復仇的故事。

《寶劍金釵》和《劍氣珠光》講的是俠士李慕白和俠女俞秀蓮的愛情故事。

《鐵騎銀瓶》講的是玉嬌龍的兒子行走江湖的故事。

林子軒打算把這五部武俠小說寫出來,這是為了培養觀眾基礎。

一般來說,看過原著小說的讀者更願意到電影院看電影,如果這五部武俠小說能在國內受到歡迎,接下來才是改編成電影劇本。

等到小說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後,他尋找拍攝資金就會容易的多。

否則,他單單拿著《卧虎藏龍》的劇本,別人連聽都沒聽過這個故事,不知道拍出來會怎麼樣,誰願意冒著這麼大風險投資啊。

就觀眾而言,沒有原著小說也很難理解電影里的人物關係。

只不過,目前的武俠電影市場並不景氣,尤其是傳統武俠。

這也是姜文沒有興趣的原因,武俠片已經被香港的電影人拍爛了,現在香港出眾的武俠片很少,更別說是原創了,想要拍出新意來很難。

武俠電影在香港經歷了幾個階段。

剛開始是單純的武俠,講的是武林中人的恩怨情仇,可以稱之為傳統武俠電影。

後來是現代武俠,從武俠變成了武打,以打鬥為主,這種類型的武俠電影在美國很受歡迎,又叫做功夫片。

現在的香港武俠電影則傾向於脫離傳統武俠的範疇,加入了家國情懷,把俠客和國家的興衰命運聯繫到一起,有了一種新的發展。

雖然說每個華人心中都有一個俠客夢,但不得不說,香港的武俠電影進入了瓶頸。

《卧虎藏龍》這部電影屬於人文武俠,或者說是文人心目中的武俠世界。

這個武俠世界不是快意恩仇,也不是家國情懷,而是俠者自身的困境,直指本心。

叛逆的玉嬌龍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難以抉擇,傳統的李慕白和俞秀蓮為了道德,為了群體而活,掙扎在感情和道義之間。

如何看破,什麼是本心,道德的困境和悲憫的情懷,這是電影傳達出的一點信息。

王度廬以寫悲情武俠著稱,他生活在京城,行文中自然流露出一股京味兒,語言樸拙,或者說是粗糙,卻有一種意境之美。

他不擅長寫武打,小說中最絕頂的武技就是點穴。

他的書里沒有過於離奇的情節,沒有神秘技藝,甚至是各種幫派,看起來平平無奇。

小說中的人物也不是叱吒風雲的江湖好漢,而是常常唉聲嘆氣,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

林子軒清楚這樣的武俠小說不會像香港那種快意恩仇的小說流行,受到青年人的追捧,但它更具有人文內涵,只要能看進去,就會讓人感同身受。

寫小說只是整個計畫的開端,如何讓小說火爆,如何改編電影,如何拉投資……

這是一次難得的歷練,如果林子軒能完成這個計畫,那麼他在電影行業就站穩了腳跟,他會成為一名國際性的製片人。

這和拍攝《京城人在紐約》一樣,都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挑戰。

威尼斯電影節接近尾聲,林子軒和姜文參加了頒獎儀式,歐洲的電影節頒獎都很簡單,不像奧斯卡那麼的花哨。

《陽光燦爛的日子》拿到了最佳男主角獎,姜文代表夏雨上去領獎。

由於這部電影在威尼斯反響很熱烈,他樂觀的估計能拿到兩到三個獎項。

他滿心希望能再拿一個最佳導演或者金獅獎,就算是銀獅獎和評委會大獎也好,可惜最後都沒有,這讓他有點泄氣,感覺不太完美。

不過在回到酒店之後,姜文就放下了,他一向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