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情

五月初,京城懷柔區楊宋鎮,正在舉行一個開工典禮。

經過兩個月的籌備,華國懷柔影視基地即將破土動工,來參加這個典禮的有總局的領導,懷柔區的領導,藝術中心的李虹,葯企的一位副總等等。

這個影視基地受到總局的重視,認為是華國影視市場繁榮的標誌。

以前各家影視製作單位都會自建攝影棚,和藝術中心的攝影棚一樣,規模小,條件差,各種設施不完善,拍戲的時候劇組苦惱,演員抱怨。

也只有電影廠才會有大型的攝影棚,但那是人家廠子里自個用的,想要借用很難。

影視基地建成後面向京城所有的影視公司,只要是正規的劇組,繳納了租金就能過來拍戲,基地還提供拍攝設備和道具的出租,以及群眾演員的招聘和管理工作。

影視基地的日常管理由藝術中心負責,李虹是總經理,總局會派人監管。

現在這裡還是一片荒地,這些人只是來做做樣子,旁邊還有華國電視台的記者在拍照採訪,應該會在明天新聞里播出。

林子軒作為影視基地建設規劃小組的負責人,也接受了採訪,說了幾句冠冕堂皇的話。

不過今天來了這麼多領導,每個人都有採訪,估計在播放新聞的時候他這段會被剪掉。

典禮結束,領導們陸續離開,林子軒和李虹坐車返回京城,楊宋鎮在京郊,離京城有上百里路,開車都要兩個多鐘頭。

「小軒,你覺得寶鋼怎麼樣?他有沒有要出去的心思?」在車上,李虹詢問道。

李虹說的是趙寶剛,藝術中心的老人了,當初拍攝《渴望》的時候就在李虹手底下,藝術中心剛成立就跟了過來。

趙寶剛為人低調,心思沉穩,擅長拍攝都市題材的情感劇,一直很認真的做著自個的事,不像馮小剛那麼的活泛,總想著搞個大新聞。

在藝術中心,或許因為林子軒太過搶眼,趙寶剛有點被人忽視。

其實,光是《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這兩部熱播電視劇的導演,在京城電視圈就沒有人能忽視他,在拍攝《編輯部的故事》的時候,馮小剛只能給他打下手。

馮小剛從趙寶剛那裡學到不少東西,為他成為導演鋪平了道路。

「趙導?沒聽他說啊,趙導的性子穩著呢,估計不會出去。」林子軒猜測道。

「你離開後,我打算讓寶鋼來主管製作部門,我先和他談談,下半年你把手裡的事兒移交給他,空出時間去忙你自個的事吧。」李虹安排道。

林子軒離開藝術中心,李虹就要考慮接替人選了。

如今藝術中心早已經步入正規,要人才有人才,要電視劇有電視劇,其中多部電視劇都可以拍攝續集,這時候不需要冒險,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行了。

所以,選擇一個性格穩重的人最為合適。

下半年林子軒要忙電影,還要籌建自己的公司,弄項目拉投資,時間很緊。

「那行吧,趙導人緣好,能力強,肯定沒問題。」林子軒認可道。

「我就說是你推薦他的,這個人情你來領吧。」李虹交待道。

以李虹的位置,已經不需要用這段手段來籠絡人心了,讓林子軒來領這個人情,是為了林子軒好,人情這個東西摸不著看不見,卻真實存在。

華國就是個人情社會,你今天幫了別人一把,別人記在心裡,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會有人來幫你,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趙寶剛正在製作《過把癮》,這部劇的女主角是江姍,男主角是王志文。

王志文是滬城人,京城電影學院畢業,畢業後在京城戲劇學院工作,他在戲劇學院就認識江姍,和趙寶剛是朋友,都是一個圈子裡的熟人。

《過把癮》屬於言情劇,說白了就是講男女之間談戀愛的事,篇幅很短,只有八集。

這是一種新的嘗試。

在這個時代,提到言情劇,觀眾就會想到台灣的那些電視劇,內地的電視劇一般都會有一個宏大的主題,傳遞一種思想。

比如,《渴望》就讚揚了生活中的真善美,《編輯部的故事》則諷刺了生活中的假惡丑,《京城人在紐約》表現的是出國潮的問題。

就沒有一部專門講男女戀愛的電視劇,沒有大主題,也不諷刺什麼,就是純粹的談戀愛。

《過把癮》就是這樣的劇集,算是華國電視行業言情劇的開山之作。

當然,不是台灣那種男女主角愛的哭天搶地,死去活來,膩膩歪歪,而是展現內地男女青年那種平實的愛情,有磕磕絆絆,有吵吵鬧鬧,有浪漫卻不煽情。

這部劇已經進入了後期製作,六月份就能完成。

華國電視台並不看好這部劇,倒不是因為題材通不過審查,談戀愛又不犯法,主要還是以前沒有人這麼拍過,他們拿不準觀眾愛不愛看。

好在只有八集,以李虹的關係還是能在華國電視台播出,不過並不是在黃金檔,而是放到了晚上十點的《晚間新聞》之後播出。

這個時段是林子軒爭取的結果,他覺得不錯。

像《過把癮》這部劇四十歲以上的人應該不會喜歡,這些人一般在十點之前就會睡覺,能夠堅持到十點以後的大部分是年輕人。

這部劇剛好對年輕人的胃口,放到這個時段播出正合適。

這其實就是市場調查,在國外的影視行業很常見,哪種類型的劇集放在哪個時段播出,受眾是哪些人群,他們會有調查公司進行專門的調查。

在華國國內,這些還都是一片空白,看似市場繁榮了起來,其實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林子軒在藝術中心進行了電視行業的收視率調查和市場調查,這是走向專業化的第一步。

幾天後,趙寶剛請林子軒吃了頓飯,兩人談了不少,主要是藝術中心以後的規劃,林子軒會把手頭的事情逐步和趙寶剛進行交接。

「趙哥,面對外邊的大好山河,你就沒想法?」林子軒說笑道。

「我不急,等你們把市場弄清楚了,我再下場還來得及,現在亂糟糟的,什麼都沒準。」趙寶剛搖頭道。

在這個大時代,有人拚命朝前跑,怕跟不上潮流,有人則笑看風雲,等待著時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