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仿如昨日

事情能夠這麼順利和金像獎有很大的關係。

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單純的只是一個頒獎禮,在此期間,香港大部分的電影從業人員都會參與,包括大導演和大明星。

這自然少不了香港和台灣的電影投資商,他們會過來尋找投資機會。

一部電影獲獎,導演和演員的身價倍增,和這些人交好很有益處,或許還會發掘一些有前途的年輕人,把這些年輕人培養成大明星也會有成就感。

電影獎不僅僅是電影獎,還是一次電影行業交流的盛會,能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這就是國內為什麼要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節的原因。

文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投資商,敲定這筆投資,正是因為香港金像獎的舉行。

這些投資商就在香港,正在尋找投資的機會,聽到文雋的介紹,覺得可行就定了下來。

這些人是電影行業的幕後推手,他們可以投資電影,也可以投資電影人,就看你有沒有值得他們投資的資格了。

他們投資張藝謀,那是覺得張藝謀的片子能賺錢,投資姜文,是看好姜文未來的潛力。

劉曉慶畢竟是內地人,還是演員,認識的香港投資商有限,找的人都不怎麼靠譜。

所以說,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辦,他們找文雋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在蘭桂坊的一家高檔餐廳里,林子軒三人和投資商吃了一頓午飯,席間這些投資商對京城演藝圈非常有興趣,旁敲側擊的打聽著。

既然這三位投資商那麼的慷慨,林子軒和姜文就陪著他們半真半假的侃著。

在京城生活,誰還不認識幾個部門領導啊,就算不認識也聽說過一些軼聞趣事,挑幾件聊聊,忽悠這些香港人足夠了。

怎麼說林子軒也被國家領導人接見過,這點底氣還是有的。

在這個時代,香港人對內地的了解極為有限,尤其是京城,總給他們一種水太深的感覺。

吃完飯,大家談起了正事,這個由林子軒負責。

姜文和劉曉慶都是演員,對這方面不太熟悉,林子軒做過製片人,了解該怎麼操作。

在國內的時候,他詢問過張藝謀。

對於這種合拍片,投資人的權利很大,導演只相當於給他們打工,他們會委派一個人做代表監督整個劇組,也就是監製。

張藝謀是大導演,擁有極大的自主權,不過監製為了市場有權對劇本提出修改意見,以及在後期製作中擁有最終剪輯的權利。

在內地是導演中心制,以導演為主。

在香港和好萊塢這種商業化運作的地方,導演的權利很小,投資方才是主導者,除非你有足夠的資本讓投資方讓步,姜文顯然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林子軒無意改變這種模式,他也改變不了。

這是一個商業社會,國產電影想要走出去,和世界電影接軌,先要學會適應規則。

他要做的是儘力為姜文爭取電影製作時的主導權,拍一部他想拍的電影,當然還有導演的酬勞,這個也必須爭取。

作為一名新手導演,沒必要談什麼票房分成,那不現實,投資商也不會答應,像這種文藝片賣的是版權,沒有人會看好票房成績。

在這個時代,國內的導演都是拿固定片酬。

張藝謀拍攝《活著》拿了80萬港幣,不過《活著》是大投資,張藝謀是大導演,拿這種酬勞很正常,對於姜文來說,林子軒認為15萬港幣很合適。

這就是市場,片酬能體現一個導演的價值。

姜文倒是不怎麼在意片酬,他想的是電影能儘快投入拍攝,和投資商商談之後最後把姜文的片酬定在了10萬港幣,林子軒作為編劇和製片人拿6萬港幣。

文雋對此表示同意,他明白內地不是香港。

作為監製,他可以管理劇組,制定拍攝計畫,卻沒辦法協調京城各方面的關係,這種工作只能是京城本地人才能勝任。

林子軒負責過一個150萬美金的大項目,作為這部電影的製片人沒有問題。

這些投資商對影片沒有抱太大希望,更多的是想和他們打好關係,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分歧不大,很快就取得了一致。

這次商談只是達成了初步的意向,草簽了合作協議。

第一筆三十萬美金的資金會很快到位,到時候文雋會前往京城協助劇組的籌備工作。

商談完畢,林子軒三人回到酒店,要了一瓶價格不菲的紅酒,他們到房間里慶祝。

「乾杯!」

三支酒杯碰在一起,酒杯中的紅酒散發著誘人的芬芳。

他們望著窗外夕陽的餘暉,以及夕陽下香港的高樓大廈,品嘗著紅酒,暢談著未來,似乎美好的生活就要來臨。

在此之前,劉曉慶和姜文雖然演過不少電影,卻沒有從事過幕後工作,林子軒也是剛剛接觸電影行業,三人都算是新手。

正是他們三個新手,拿著一份不怎麼靠譜的劇本,忽悠到了100萬美金的投資。

這是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不管怎麼說,他們拿到了投資,有了一個好的開端,這部電影終於要開拍了。

昨晚三人喝了不少紅酒,林子軒起的有些晚,劉曉慶和姜文已經出去了,估計是逛街了,他們晚上要參加金像獎的頒獎禮,明天返回京城。

林子軒一個人在酒店裡發獃,腦海里想著不少事兒。

透過窗戶,能看到不遠處的蘭桂坊,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是人來人往,這幾天的經歷讓他見識到了香港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自己想要過這樣的生活么?

林子軒想了想,搖了搖頭,生活不只是有遠方的原野,還有家的牽絆。

到了下午,劉曉慶和姜文回來,姜文換了一身新西裝,看起來精神很多。

金像獎要求正裝出席,也就是最好是西裝革履,林子軒帶了一套西裝,是在紐約的時候慕姍姍幫他買的,花了不少錢。

穿上西裝,照著鏡子,想起當初買衣服的時候兩人爭執的情景,就像是昨天一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