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五章 情懷的價值

林子軒說這番話的時候,還沒有聯繫到姜文,因為姜文在外地拍戲,根本找不到人。

這時候的演員只有工作單位,沒有演藝公司,也沒有經紀人,一旦跑到某個偏僻一點的地方拍電影,想找個聯繫方式都困難。

不過姜文過年期間應該會回京城,到那時候再談。

事實上,目前整個劇組還沒有建起來,只是個空架子,演員方面雖然有了不少選擇,卻還沒有開始洽談,只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在這種情況下,林子軒拿不出什麼證明來。

如果能有和姜文簽訂的演藝合同,自然會更有說服力,現在嘛,他只能憑一張嘴忽悠了。

華國銀行可是大銀行,調查員不好糊弄,他們雖然看好這個項目,做事卻非常的謹慎,不是你空口說白話就能過關的。

林子軒把貸款數額降低到100萬美金,銀行那邊還在討論。

這時候,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華國國內一家大型製藥企業的老總要見林子軒。

林子軒一邊和銀行談著,一邊從華國電視台的廣告客戶群里選取了六家客戶,他打著華國電視台的名義上門把拍攝《京城人在紐約》的資料送了過去。

他對每家企業開出的條件是贊助30萬美金,可以得到一支30秒的貼片廣告和電視劇片尾鳴謝一欄的大體字廣告。

這六家企業都是真正有實力的公司,否則也拿不出這麼多的投資。

林子軒算了一筆賬,最好的結果是這六家公司都同意,那樣就是180萬美金的收入,拍攝電視劇用去150萬美金,剩下的30萬美金就是藝術中心凈賺的。

即使有些投資商討價還價,壓低價格,至少能夠保本。

他可不想自己第一部獨立製作的電視劇以賠本收場,沒想到資料送出去不到一個禮拜,就有了消息,在電話里對方表現的非常有誠意。

林子軒和馮小剛兩人開著桑塔納前往這家製藥公司。

這就是買轎車的好處了,出去辦事有面子,你要是騎著自行車過來,人家就會懷疑你們是不是騙子,別拿了錢跑路了。

這家葯企以生產治療胃病的藥物出名,每年的產值有十幾億,是真正的大企業,不差錢。

他們事先約好了時間,林子軒提前了半個小時,在辦公室見到了企業的總經理石總。

雙方客套一番,坐下來說話。

「你們這個劇本我看了,感觸很深啊。」石總感慨道,「我是十年前去的美國,本以為能夠干一番事業,沒想到因為不懂美國的法律,最後被人坑了,只能回國發展,看這劇本就像回顧自己的生活一樣。」

林子軒一聽就明白了,這是遇到知音了,怪不得這麼有誠意呢。

他和馮小剛對視一眼,覺得這事要打懷舊牌,怎麼懷舊怎麼來。

石總算是華國最早一批前往美國的人員,那時候剛剛改革開放,還沒有出國潮。

真正的出國潮開始於1985年,這一年,華國放開了自費留學的限制,提出「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這才拉開了出國潮的大幕。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情懷。

林子軒明白石總投資這部電視劇不是為了生意和賺錢,而是為了一種情懷,為了過去那段充滿了酸甜苦辣的奮鬥歲月。

接下來,林子軒和馮小剛陪著石總開始懷舊,述說過去,感慨現在。

「你們去美國拍攝我支持,不到美國不知道華人在國外的處境,要拍的真實點,讓國內的人了解情況,不能盲目的出國。三十萬美金夠不夠,不夠的話那就五十萬,只要能把電視劇拍好就行。」石總爽快道。

「石總,您仗義。」林子軒讚歎道,「就沖您這句話,我們給你們的產品在電視劇里加一段廣告,就說王起明剛到美國,工作太累,胃病犯了,吃了外國的葯一直好不了,這才想起還有從國內帶來的胃藥,這一吃咱們自己生產的胃藥,立馬就好了。」

「哈哈,小林,不能太誇張,胃病是慢性病,哪有那麼快的療效。」石總大笑道。

「這不算誇張,這說明咱們的胃藥適合咱們華國人的體質,一吃就靈。」林子軒玩笑道。

「你這話倒是很有科學道理,咱們的胃藥採用中藥成分,的確適合國內人的體質,想不到小林對醫藥也有研究。」石總認可道。

「石總,您別埋汰我,我就是這麼一說。」林子軒不好意思道。

「既然小林有這份心意,那就五十萬美金,等公司通過審議,過幾天就把錢給你們打過去,早點籌備,早點拍攝,也能早點讓國內人看到。」石總期望道。

「您放心,我們絕對抱著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來拍這部劇。」林子軒保證道。

接下來,林子軒代表藝術中心和石總草簽了協議。

林子軒把在電視劇里加入軟性廣告的條件寫入了協議之中,剛才雖然有開玩笑的意思,但一是一,二是二,既然說出來了,那就要做到。

這不是一鎚子買賣,這次給石總留下好印象,以後或許還要找石總拉投資呢。

信任和交情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

這份協議只是草簽,達成了一個意向,還需要葯企內部和藝術中心的審核,雙方都認為沒問題之後,才能簽署正式的合同。

林子軒和馮小剛走出這家企業,非常興奮,這筆投資算是妥了。

有了這筆啟動資金,銀行那邊就不急了,反倒是可以拿著這份合同去和銀行談判,一個廣告位就賣出去50萬美金,還怕我們收不回投資么?

幾天後,藝術中心和葯企正式簽署投資合同,50萬美金很快到位。

林子軒拿著合同找到華國銀行,堅持要貸款120萬。

「我們正在和其他幾家投資商洽談,要是談妥了,資金到位,就不需要向銀行貸款了。」林子軒淡定地說道,「這可是一個優質項目,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能連本帶息的收回,你們還擔心什麼?」

面對這種突發的情況,華國銀行內部進行了緊急磋商。

他們認為先前太過保守了,投資都有風險,這部電視劇有總局和華國電視台擔保,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只要中規中矩的拍攝,收回投資問題不大。

何況已經有了50萬美金打底,那就更有保障了。

於是,華國銀行的貸款審批進入了快車道。

得到銀行的答覆,林子軒徹底放下心來,接下來就是要搞定姜文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