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五十六章 鐵血宏圖

「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印度的重要性現在還沒有顯現出來,否則其核心國策就是保衛印度!」

皇宮文淵閣內,面對李子淵的彙報,朱宜鋒的語氣顯得極為平靜。作為一個後來者,他很清楚印度對於英國的重要性,在他曾經玩過的遊戲之中,英國失去印度後,就出現了大規模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工業劇烈萎縮。印度的作用可見一斑。

「印度是英國工業產品和技術的傾銷地,也是原材料的供應地,更加是重要的資本投資地,可以說英國的工業革命能夠快速成功,資本能夠快速積累,印度這個殖民市場功不可沒……現在這一切都不過僅僅只是初顯雛形,在東印度公司統治印度期間,其只是印度視為一個可供『壓榨的對象』,直到三年前,倫敦開始對印度實施直接統治後,印度才會一步步的成為不列顛的基石。」

提及印度與英國的重要性,朱宜鋒想到了二戰後英國的衰敗的原因,正是因為英國失去了殖民地,尤其是失去了印度,對於英國而言這才是最致命的打擊,在丟失了對印度的統治權之後,英國無法強迫印度進行強制的排他性貿易比如帝國特惠制,於是英國的製造業就失去了一個極為重要而且廣闊的市場,就使得英國的製造業無法在原本的規模上立足,這也是英國製造業和工業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現在,我們就是在要把不列顛的這個基石給挖掉!」

看著李子淵,朱宜鋒冷笑著說道。

「只有挖掉了這個基石,才有可能徹底解決英國問題,而不是讓英國輸掉了這場戰役,然後在十幾二十幾年後,再一次發動一場與我們之間的戰爭,對於中國來說,對於每一個對手,我們都必須要千方百計的徹底擊敗它們!」

基於對歷史的了解,朱宜鋒從來都信奉「且將餘勇追窮寇」的原則,絕對不會給自己留下後患,在如何瓦解英國的殖民帝國的問題上。他一直都有自己清楚的認識。

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等等,所有的英國殖民地都可以不要,但是唯獨印度必須要從英國的身上挖下來,否則不出二十年,在印度的滋養下,英國將會具備再一次發動戰爭的能力,而這正是朱宜鋒所不願意麵對的。

「陛下,臣以為,現在的問題是,即便是我們把英國人從印度趕走了,但是印度卻成為了俄羅斯的殖民地,陛下!」

面對陛下,李子淵提出他的看法。

「臣以為,在印度問題上,我們必須要堅持一些原則,絕不能讓俄羅斯控制印度,畢竟,印度可以成為英國的基石,同樣也會成為俄羅斯的基石,一個擁有印度的俄羅斯無疑是更為危險的!」

顯然,李子淵的觀點是正確的,即然印度在英國人的手中是大英帝國的基礎,那麼在俄羅斯的手中,必然會成為俄國人的基石,那麼對於中國勢必會造成威脅。

「不一定!」

搖搖頭,朱宜鋒用略帶嘲諷的語氣說道。

「印度在英國人手裡或許會是英國皇冠上的明珠,但是換成俄羅斯人?在俄羅斯人的手裡,不過只是一個連溫飽都解決不了負擔。」

就像印度獨立之後一樣,在英國的手中印度是不列顛的驕傲,是不列顛的基石,是不列顛賴以橫行世界的基礎,但是在印度獨立之後,除了像韓國一樣的自負之外,印度還有什麼?幾億文盲、種姓制度、強姦橫行。而且歷史也證明,俄羅斯甚至連自身的問題都無法解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俄羅斯並沒有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他依然是列強中最薄弱的環節。也正因如此,朱宜鋒才不會擔心俄羅斯獲得印度,會不會導致其國力的驟然膨脹,以及其國力膨脹後對中國的威脅,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俄羅斯的國力必然會隨著其獲得印度驟然膨脹,但是對於俄羅斯的工業化,並沒有太多的助力——因為俄羅斯的工業化是緩慢的。

「俄羅斯的自身問題太多,他們的自身的問題將會制約他們的發展,即便是他們佔領了印度,控制了那片世界上最為富庶的殖民地又會發生什麼呢?」

笑看著李子淵,朱宜鋒的目中閃過一道狡黠的目光。

「我們不僅需要考慮到眼前,還需要考慮到未來,考慮到戰爭結束之後,在不列顛的霸權被瓦解之後,誰會成為新的世界霸主?我們?不是,因為我們的力量還很弱小,無論是法國人,俄國人,他們的力量都不足以威懾世界,到那裡,世界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局面,就是一個更加危險的局面,那時,沒有其它國家可以去制衡像法國、俄國這樣的大國……」

儘管在內心反感著「不列顛治世」下的英國霸權,但是這種霸權卻維持著大國間的和平,正是這種霸權的存在,才使得直到一戰前,歐洲以及世界都處於相對和平之中,可一旦這種霸權不復存在了,那麼所有的一切都將會改變。

「到那時,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就會經常化,常態化,新一輪的霸權之戰就會產生,而對於法國來說,一個擁有印度的俄羅斯,無疑是不可接受的,到那時,在全世界所有政治家的眼中,他們看到的將不是俄羅斯自身的問題重重,他們只看到一個事實——擁有印度的俄羅斯是一個龐然大物,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威脅,如果再加上巴爾幹,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印度是一塊肥肉,但同樣也是包裹著毒藥的肥肉,俄羅斯或許可以一口吃下它,但是俄羅斯有力量應對來自歐洲的挑戰嗎?」

這才是朱宜鋒放棄印度的原因,英國吞併印度之所以沒有其它國家的反對,是因為沒有其它的挑戰者,但是俄羅斯不同,擁有印度的俄羅斯將會面對一個又一個挑戰者。

國與國之間從來不存在任何友誼,唯獨只有利益,也正因如此,朱宜鋒才會對俄羅斯設下這麼一個無解的圈套。

當然,除此之外,朱宜鋒深知印度對於俄羅斯而言,不僅僅只是一計毒藥,俄國人對於土地貪婪使得他們不可能像英國一樣,將印度作為殖民地,而是將其作為俄羅斯帝國的本土,這意味著超過其人口的印度人,也將會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員,到那時,俄羅斯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一個俄羅斯化的印度?還是一個印度化的俄羅斯?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俄羅斯是否參戰對於中國來說,非常重要。

「現在,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就是俄羅斯是否捲入戰爭,直接關係到我們能不能贏得這場戰爭,畢竟,對於中國來說,這場戰爭的勝利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是贏得戰爭的勝利!為了贏得戰爭,如此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和魔鬼進行合作!」

話聲稍稍一頓,朱宜鋒又繼續說道。

「為了擊敗英國人,我們有必要把法國人、俄國人都拉到我們的戰車上,實際上,我們又付出了什麼呢?我們什麼都沒有付出,我們付出的僅僅只是屬於英國的東西,而且,通過這場戰爭,我們還會有意外的收穫,比如在俄國征服印度的過程中!」

「俄羅斯征服印度的過程中?」

李子淵詫異的看著陛下,似乎有些不明所以。

「俄羅斯怎麼樣去佔領印度?在英國在印度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情況下,他們又怎麼征服那裡呢?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向那裡派出數以十萬計的軍隊,英國人可以通過伊沙貝拉兵工廠生產的武器他們的軍隊,但是俄國人怎麼辦?從俄國運出的物資,在沒有鐵路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前線運到前線?戰爭,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後勤說話的!」

或許印度的工業並不發達,但是英國卻早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就在印度建立了兵工廠,甚至還生產了數以百萬計的槍炮,用於供應英軍以及反法聯盟,所以在印度的英印軍不需要考慮後勤的問題,但是俄羅斯卻不同。

「俄國人在前線不但需要武器,甚至還需要食物,而這些都不是他們能夠從本土運來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終,他們會向我們採購這些物資,雖然那裡距離我們同樣也很遠,但是通過海路補充總好過通過陸路補充,而這能夠給我們的工廠帶來額外的收益,這場戰爭俄國人至少需要支付三至四億盧布的軍費,朕以為其中70%都將用於物資的購買和運輸,對於我國的工業以及航運業,這都帶有很強的刺激作用……」

戰爭刺激工業,在歷史上,很多國家的工業正是因為戰爭的刺激作用,而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在中國的工業還沒有進入全面動員時期,但是在陸海軍的需求下,現在國內的造船業正在迅速發展,儘管他們造的大都是鐵肋木殼船,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戰爭結束之後,中國的航運業以及造船業都將會膨脹數十倍,空前井噴的市場需要刺激著它們的發展。

「所以,無論怎麼看,我們都可以通過這場戰爭大獲其利,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能把印度交給俄國人!」

把印度交給俄國人!

這是朱宜鋒的決定,無論其它人是否能夠理解,但在他看來,這是把俄國人引入這場戰爭必須要承擔的代價,至於其它的反倒是其次,當然,之所以可以大膽的把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