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九十二章 黑血(下)

幾乎每天,都會有來自中國的移民船抵達非洲殖民地的各個港口,這些移民船中有數百噸的飛剪帆船,也有兩千多噸的蒸氣船,總之數以十萬計的移民在短短數年內,就湧向了這片陌生的大陸。

有一天,這裡也許會變成「黃非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歐洲開始出現這樣話語,當他們朝著非洲看去的時候,卻愕然發現,非洲的東海岸、西海岸已經出現了數十座中國的貿易據點,他們幾乎佔據了每一個適合建立港口的地方,如果沒有佔據,那麼就花錢買下來。

而現在,這些貿易據點則成為了城市,隨著一面面國旗的升起,這些地區成為了中國的殖民地。

「除非我們能從中國人的頭頂飛上過去,否則永遠也別想進入非洲大陸!」

面對著海岸線悉數被中國人控制,英國人、法國人如此說道,不過除了法國表現出對北非以及西南非的興趣之外,他們對於非洲並沒有太多的興趣。否則也不會輪到中國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它人沒有興趣,對於歐洲的商人們來說,他們卻對這裡充滿了興趣,儘管非洲從來不是市場的傾銷地——那些黑人甚至都不需要遮擋下體的一塊破布,一個歐洲人一年消費的布匹,甚至夠一個部落的非洲土著使用,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少數冒險家試圖用玻璃珠換些諸如象牙之類的商品外,再也沒有其它人會對非洲有興趣。

但是現在,歐洲的商人發現,隨著中國人的到來,非洲正在變成一個充滿商機的地方——數十萬中國人需要大量的商品,他們所需要的日常消費品,不能夠從遙遠的中國運來,尤其是對於西部非的中國人來說,更是如此。也正因如此,現在的阿尤恩,不對,應該叫安西港,正在成為一座繁榮的港口,數以百計的各國商人來到這裡,以便將貨物銷往中國人的其它殖民地。

和每一個剛剛抵達這裡的歐洲人一樣,湯姆每天都是東奔西跑、一刻也不閑著,這座建立坐落在大西洋沿岸,在吠陀哈姆拉岸邊的綠洲上的城市總讓他想起荒漠,可即便是如此,在這裡,湯姆遇見的每個人滿腦子想在這裡通過貿易賺取無窮無盡的錢財。

「現在,每年這裡都會有超過一萬人移居這裡,也許,再過幾年,這裡就會成為一座繁榮的城市,而我們可以在都會獲得難以想像的財富!知道為什麼嗎?」

在旅館中,湯姆碰到了的米爾斯這個法國人,如此信誓旦旦地說道。

「為什麼?」

「因為這裡是中國控制的最西方的港口,每一艘前往歐洲進行貿易的中國商船,都會在這裡補充煤炭、淡水。」

在米爾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朝著窗外那充滿東方風情的街道看去。

「博哈多爾角在大海航時代之前是歐洲已知世界的盡頭,博哈多爾角荒涼無比,附近暗流涌動,被當時的西方人的稱為『死亡之角』,在中世紀的歐洲地圖上,博哈多爾角附近的海域被畫上了一個魔鬼的手。後來葡萄牙航海者從歐洲西南的羅卡角出發,終於越過了令他們恐懼的博哈多爾角,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這裡沿岸險礁林立。然後葡萄牙人以獲得奴隸為主要目的來此開發,不過幾十年前,這裡就被葡萄牙人放棄了,這座最早的一座城堡……就是葡萄牙人留下的,當然,中國人來到這裡的時候,那座城堡甚至都不存在了,他們在這裡重新修建的城堡、港口,然後建立了這座城市,安西,我並不知道在中文中,這個地名含有什麼樣的含意,但是歷史在這裡卻有驚人的巧合。」

扭頭看著湯姆,這個嘴唇上留著小鬍鬚的英國佬,米爾斯繼續說道。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這裡是魔鬼之角,歐洲人越過這裡,開闢的新航路從而得已前往亞洲,但是現在,這裡卻成為中國人的殖民地,越過這裡,就到達了歐洲了……」

離開了旅館,湯姆置身於這座已經擁有1.7萬人口的城市的街道上,深深的陰影下一條空無一人的街道,道路兩側全都是從未曾見過不同於歐洲、不同於北非的中國式的房屋。

一個多小時後,湯姆便來到了位於城中的北非貿易洋行,這是一家兩年前進入這裡的英國洋行。在洋行里,他看到一個英國女人,在他表明了自己的來意之後,那個女人一句話也沒說轉過身來,把他領進了候見室。

「馬利先生,很快就會見你!」

在等待著的時候,一下便四下打量起來。屋子中間有一張桌子,四邊靠牆有幾把簡陋的椅子。牆壁一端掛著一幅非洲的地圖,色彩之美猶如一道彩虹。眼前到處是紅色,在北非和西南非大都是藍色,還有幾塊橘紅色,那是屬於英國以及法國的勢力範圍或者殖民地,而在西南非向南開始,顏色與這裡一樣,變成了紅色,紅色並不局限於沿海,而是包括內陸腹地——這表明那些來自中國的文明開拓者樣是非常努力的,他們已經開闢了廣闊的研究地。

但那裡並不是他要去的地方,他要去的就是這裡,是安西的腹地,這是這個地方!這時那扇門打開了。在他走進這個辦公室的時候,才發現裡邊光線昏暗,中間放著一張笨重的大寫字檯。寫字檯後面是一個身材魁梧,穿著西裝的英國人,這就是那位大人物——馬利,最早進入這裡的英國商人,在湯姆的眼中猜他身高六英尺左右,他的手中掌管著巨額財貨。

接下來,他們談了很多,在談話的時候,馬利看著面前的這個年輕人。

「湯姆,我應該知道,你來到這裡,是為了獲取財富,但是你應該知道,現在這裡的市場正在趨於飽和……」

看著面前的這個青年,馬利繼續說道。

「我小時候就特別愛看地圖,我會一連幾個小時盯著南美洲、非洲或者澳大利亞,沉浸在探險的夢想中。那時候地球上有許多塊空白,我每看見地圖上一塊誘人的空白,就用手指按著這塊地力說:『長大了我要去那兒。』但是探險的刺激已不復存在,赤道周圍還有別的空白地方可去,在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各個緯度都有這樣的空白,我去過一些這樣的地方,還有……我們不談這些了,但是有那麼一個最大的,或者說是最空白的地方,讓我朝思暮想。」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馬利盯視著面前的這個從倫敦來到非洲的,懷揣著發財夢的青年。

「就是非洲中部,現在中國人正在進入那裡,而我們作為商人,也要跟著他們一同進入那裡,怎麼樣?你願意去嗎?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儘管前往非洲中部與湯姆最初的計畫不符合,但是對於已經來到安西的他來說,並沒有其它的選擇。

「當然,先生,謝謝你,給我這樣的機會!」

湯姆連忙起身道著謝,儘管他並不知道非洲中部是什麼模樣,但是他很清楚,這是他唯一的機會。

對於很多人來說,非洲總是充滿著各種機會!

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對於趙禮堂來說就是如此,廣州城內的那個不知世事的少爺,隨著趙家一同被流放到拉格斯已經長達兩年,與普通人家不同趙家畢竟是大戶人家,與其它身無分文的流放犯相比,被流放到拉格斯的趙禮堂,攜帶了超過十萬元巨款,正是憑藉著這筆資金,在兩年前初抵這裡時,面對這個剛剛從英國公司手中收購的,完全是一片蠻荒的貿易站,他就都下了賭注——在港口附近購買地皮,興建倉庫,住房、開闢種植園,在短短兩年內,他就積累了一大筆財富,而他更是熱切地將其中的一大部分投資到在煤礦的勘探工作上去。

但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首先,在西南非洲從來沒有發現過煤炭。

但是煤炭又是開展殖民事業必不可少的資源,拉格斯的發電廠需要煤炭,港口的商船也需要煤,儘管在非洲的海岸線上建立了一個個港口,但是所需要的煤都是從英國進口。

也正因如此,每一個人都相信,只要找到煤礦,那肯定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對此,沒有任何人會懷疑!

從去年開始,趙禮堂便投入數萬元,聘請了一名英國的礦師尋找煤礦,與其它人專註於拉格斯不同,他選擇了其它地區——沿著尼日河向其上游尋找煤礦,之所以選擇那裡,是因為那裡還沒有其它人涉足。

不過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花費了上萬元的經費之後,仍然沒有任何好消息。

「也許,非洲真的沒有煤!」

趙禮堂這麼尋思著,並不是什麼地方都有煤,儘管他並不懂得地質,但卻有很多人這麼說。

「嗯,不過尼日河一帶,倒也適當開墾,可以考慮在那裡建種植園,可以先買十幾萬畝地,在那裡種植水稻,畢竟現在移民越來越多,水稻總不會虧本……」

就在趙禮堂這麼尋思著的時候,一個黑人男僕送來了一封郵件。一般情況下,郵件應該送到他的書房等他過目,可因為今天趙禮堂要進城迎接剛剛上任的知府,所以等不及了。他默默地看完幾封信。就在孩子們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