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章 漢陽

漢陽,東瀕長江,北依漢水,與漢口、武昌號稱三鎮,在三鎮之中,漢陽因其地勢——湖面相對較少,而雲集著大量的工廠,其中最大的便是臨江而立的漢陽兵工廠,兵工廠臨江而立,臨江的專用碼頭每天更是泊著輪船,將大冶鐵廠生產的鋼鐵原料運此工廠,在這裡被製造成槍炮。自漢口駛出的煤船,更是將平頂山的煙煤,運至兵工廠,化為工廠的動力或者冶煉的焦炭。

經過長達五年的發展,此時的漢陽兵工廠這座擁有超過三千台機器,甚至還有來自法國樂魁索公司的多達27台從1噸至40噸的蒸汽錘以及其它大型加工設備的兵工廠,已經發展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最現代化的兵工廠。每天這座工廠都會產出數百支步槍、數十門火炮,還有數以十萬計的子彈、炮彈,同時,這座兵工廠還是中國的機器工廠母廠——因其擁有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大型設備,這裡還誕生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機車、銑床、刨床等工業機器。

除了兵工以及工業機械的製造之外,另附設有工徒學校、翻譯館以及工藝學堂,用以介紹西方知識,以及培養語言和科技人才,在短短五年間,翻譯館即譯書達190餘種,除以軍事科技為主之外,旁及地理、經濟、政治、歷史等方面的書籍,其所翻譯書籍的水準,甚至不遜於文山義熟翻譯社。

而這座工廠從不曾滿足於眼前的成就,與其說是工廠,倒不是說是它的那位總辦永遠不會滿足於眼前,作為工廠總辦的徐樹珊非常清楚,這座工廠是他最大的依靠,尤其是他的妹妹成為皇后之後,這種意識反倒更加強烈了。

因為他心知自己是妹妹唯一的依靠!

那位出身於廣東商家的蓉貴妃,最大的依靠是什麼?不僅有粵籍的官員,還有包括漢粵鐵路公司在內的粵省商家作為後盾。

相比之下,妹妹有什麼?雖說以張亮基為首的兩江官吏是妹妹的天然支持者,但妹妹卻沒有粵商那樣的財力作為後盾,甚至蓉貴妃還因其擅長經商,使得陛下將皇產交給其經營。

所謂的「皇產」有多少?

對於別人來說是個秘密,但是徐樹珊卻非常清楚,那位妹夫與說其擅長治國,倒不如說更擅長經商,他的那些產業每年可以為其帶來數千萬元的財富,古往今來論皇家之富,恐怕富不過自己那位妹夫。

可問題在於,那些錢在蓉貴妃的掌握下,甚至就連同妹夫似乎都認識到了這一點,若非如此,恐怕亦不會取出一千五百萬元,用於投資平頂山、淮南兩地煤礦以及煤礦鐵路,而這幾處產業都是徐樹珊掌握,但是對他而言,這只是他帶妹妹掌握的產業。

如果想要幫助妹妹,那就只能千方百計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自己真正的影響力在什麼地方?

就是漢陽!

就是這座中國最大的工廠!

從掌握漢陽兵工廠的那天起,徐樹珊就深知這一點,所以他才會千方百計的擴建工廠,並且從督府搶走一個又一個項目,比如在建設機車廠上,他就提出利用兵工廠現有的機器、廠房,最終將機車製造廠納入漢陽兵工廠之中,儘管最後基於便利還是將工廠設於漢口之北,但無論如何兵工廠得已再次擴大。

甚至還有漢陽兵工廠對武昌造船廠以及長興江南造船廠的收購。當然還有對馬鞍山鐵礦、銅陵銅礦的開發,以及規劃中的鋼鐵廠、冶銅廠等一系列工廠的建設,可以說,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在徐樹珊的操持下,這座兵工廠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一家兵工廠,而是一個大型的企業集團。

現在的漢陽兵工廠廠,控制著全國半數的機器、70%的煤炭、80%的電力,甚至還擁有自己的船隊,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他的力量,只要他的手中掌握著這個力量,那麼,就沒有人可以威脅到妹妹的地位。

因為對於這個國家而言,這些機器、煤炭以及電力,無一不是最為重要的,無一不是這個國家所不能離開的,而現在,他所需要的就是繼續擴大漢陽的影響力,進而用漢陽的影響力,去鞏固自己的地位,同樣也是在鞏固妹妹的地位。

「淮南鐵路……」

看著淮南鐵路公司發來的電報,徐樹珊不停的思索著,對於外界來說,淮南鐵路不過只是一條鐵路,但是參與中國未來工業規劃的他卻非常清楚,未來從武昌直至上海,將會依託水利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工商帶,南京附近當長塗的鐵礦、大冶的鐵礦,兩者將會構成中國的鋼鐵工業中心,再加上未來諸如紗廠、織布廠之類的工廠,將來的長江亦會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中心。

但是所有的工廠都離不開一點——煤炭!

都需要煤炭為其提供動力,現在大冶附近的煤礦產煤僅只能滿足湖北所需,且沿江亦無其它煤礦分布,之所以加快對平頂山煤礦的開採,就是因為湖北的煤礦越來越不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至於湖南的無煙煤,目前僅只能滿足湖南地區的工業以及百姓生活所需。

而將來,隨著工業的發展,整個南中國都會需要大量的煤炭,相比於北方遍地的煤礦,南方自古就因為煤礦分布少,而沒有燒煤的習慣,在過去,百姓用柴或許能滿足生活所需。但是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煤炭,而且對煤的需要只會越來越多。

相比於遠在北方的煤礦,淮河南岸懷遠縣九龍崗一帶估計儲量超過百億噸的煤礦,自然也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意味著在未來淮南的煤炭將會是開動沿江工業帶的最為重要的燃料,尤其是長江中下游一帶!

對於外人而言,淮南煤礦意味著財富!

數之不盡的財富,但是對於徐樹珊而言,他所在乎的卻是淮南鐵路以及淮南煤礦對於江南的重要性,尤其是鐵路!

淮南煤礦生產的煤炭需要鐵路運出安徽運至長江,然後再由長江銷往沿江各地,尤其是南京直至上海一帶。

也正因如此,徐樹珊才會拿出那筆錢中的大部分,投資淮南鐵路,控制著鐵路55%股票的同時,僅只控制45%的煤礦股份,儘管他仍然是煤礦的最大股東,但兩者相比,他更在意的是鐵路,因為煤礦離不開鐵路,他人或許可能染指煤礦,但是只有他能控制鐵路,就能令煤礦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僅僅只在淮南還不行,還要繼續向北,向北擴大漢陽集團的影響力,趁著其它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先完成北方的布局……」

在唇邊喃喃著,徐樹珊自然的想到了另一件事。

北伐!

又一次,徐樹珊的腦海中想到了現在壓到一切的事務,作為兵工廠總辦,他需要擔負起整個戰役期間的武器彈藥供應,儘管在過去的幾年間,工廠的生產積累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但是現在,還需要更多的彈藥。

「11公釐紙殼彈日產25萬發,11公釐銅殼彈6萬發,80公釐迫擊炮彈日產1萬發,88公釐炮彈日產5700發,105公釐……」

看著手中的產量表,徐樹珊看兵工廠的產能距離軍方的定單還有一些差距。

「差距差不多有20%,怎麼辦?」

又一次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徐樹珊很自然的想到了漢陽、武昌以及漢口等地的工廠。

「也許,可以把手榴彈、炮彈的殼體外包出去……」

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中閃現的時候,徐樹珊的腦海中又立即迸發出一個念頭——利用這些定單將那些小企業聯合在一起,然後結成了一個龐大的「工業集團」!然後以這個工業集團作為支撐,他甚至還想到了朝中的那些兩湖籍的官員。

「那些人在宮中並沒有支持者,如果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再加上兩江,到時候,即便是那位想要有所動作,恐怕也會忌憚一二……」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因為徐樹珊非常清楚,這麼干會面臨什麼樣的困難。

「你啊,你啊,分明沒有這個能力,卻偏偏要這麼干……」

在嘴裡這麼自言自語著,徐樹珊又在嘴裡念叨著。

「可是,若是你不做的話,妹妹將來又能依靠誰?」

想到這,他的眉頭就是一皺,似乎是在為自己,同樣也是在為小妹。

「看來,要約他見上一面了!」

機器的轟鳴聲傳入耳中,立即讓人感受到那股澎湃的機器之力!

如果沒有目睹這些機器,任誰都無法想像機器的力量之大,更無法想像機器會給文明帶來什麼樣的改變,直到現在,胡林翼總是會想起第一次看到那重達數千斤的鋼鐵在蒸汽錘下像麵糰似的被錘鍛的一幕,同樣也不會相信,有一天,他會認同陛下的觀點——人類的文明將會被機器徹底改變。

有時候人的改變,往往與見識有很大的關係,就像現在胡林翼和很多人一樣,已經無法想像沒有了輪船、火車以及電報等現代交通工具的日子,他已經無法離開這些機器文明的象徵,無法離開機器文明對生活帶來的改變。

「侯爺,這次來,我可是專門來看看侯爺你上次所說的五響快槍啊!」

前腳進入徐樹珊的辦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