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兵新事

兵肯定是當成了!

對於胡家兄弟來說,他們來的正是時候。正好趕上了,義軍的又一次擴充——在一年內擴軍五萬人,這意味著三省每個縣都能夠分到一百多個名額。儘管不是每個縣都能招到足夠兵勇,但對於胡家兄弟而言,他們都恰逢其會的驗上了兵。

如果他們早上一個月的話,驗上兵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新兵的名額有限,儘管義軍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軍隊,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又不是一支近代化軍隊,比如他還沒有建立退役制度,當然之所以沒有建立退役制度是因為老兵的數量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可能讓老兵退役,而在另一方面,兵力的有限,使得當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看起來很困難,有時候看起來就很容易,就像現在。

軍隊的擴充使得這一切看起來都極為簡單,數萬名新兵的名額分配到各地之後,使得願意從軍的人幾乎都能夠獲得當兵的機會,當然有一個前提就是他們的各項條件能夠滿足軍隊的要求。

在湖南各地招募的新兵,從縣城聚集到府城,再從府城前往省城,整個過程完全是步行,對於這些新兵來說,從縣城到省城的集結,就是他們所面對的第一次考驗——他們每天要步行70里以上,在一個星期內,他們需要行軍近500里才能抵達省城,當然,實際距離並沒有這麼遠,但是,領兵的軍士會特意繞遠路帶領他們進行第一次長途行軍,在這個行軍過程中至少有10%的人會被淘汰。

這種只有90%的人能夠進入省城的新兵訓練營地,在城北的兵營中接受訓練,訓練他們的都是上過戰場的軍士,這些軍士一例外的都會最粗暴、最嚴厲的方式訓練著這些新兵,而他們同樣有一個硬性的指標就是必須淘汰15%的新兵,這意味著最終每四個新兵之中必須要淘汰一個。指標是硬性的,甚至可以說是毫不留情的,也正因如此,他們的訓練也是殘酷的,因為只有最為嚴格的訓練,才能夠淘汰這些人。

每天早晨,這些來自湖南省各地的新兵們兩眼剛一睜開便是五公里越野長跑,每個人需要背負重達20公斤的背包,然後便是站軍姿,一站便是一天,軍姿、隊列,看起來極為枯燥的訓練,卻是打碎他們身上平民作風,將其變為軍人的基礎。

每一天軍營里的新兵訓練全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負責新兵訓練的上尉在他的第一次訓辭中就明白無誤地告誡每一個新兵,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後,才有資格留下的,才是大漢義軍合格的陸軍士兵。至於不合格的人,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被淘汰!而且清楚地告訴他們有15%的人會被淘汰。

這意味著他們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必須要更加努力的訓練,從而才能保證自己能夠留在軍隊之中。從那以後,寬闊的大操場上每天打太陽升起到殘陽西下,幾乎是片刻不停地響徹著軍士們粗暴的口令聲、喝斥聲,當然還有軍棍擊打在新兵身上的「噗、噗」聲,自然也免不了會有挨打者驚心動魄的慘叫聲。

在最初十幾天的時間裡,幾乎所有人都被訓得走起路來趔趔歪歪,甚至就連解大便也沒法蹲下去。但是,為了不被趕出軍營,能夠吃上這碗難得的兵糧,掙上多得來連他們想也不敢想的洋錢,再大的苦,他們也只能心甘情願地咬緊牙關挺過去!

否則等待他們的只有一個選擇——淘汰。

更要命的是那些軍士除了在訓練場上的嚴酷要求,還制訂出許許多多讓這些大都是從湖南鄉下來的年輕人覺得千奇百怪,甚至可以說很難適應的規矩。現在這座軍營在這些人眼中既是天堂,同樣也是地獄。軍營給他們提供了好得令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想像的生活條件——米飯管夠,每天都能吃到肉,即便是鄉下的小地主,也不見得有他們吃的好,不過只是短短半個月的功夫,這些青年右邊的一個個紅光滿面起來,充足的食物使得他們的身體甚至比過去更加壯實。

可是在另一方面,在軍營之中時時事事表現出來的規矩卻讓人無法忍受。

比方說,像吐痰這樣的小事也明確地寫進了內務條例之中,隨地吐痰,違者責打五軍棍;罰銅元五十枚,也就是半塊銀元,——作為新兵的他們,一個月的軍餉只有三元,也就是三百銅元。隔上幾天吐上一口痰,非但要挨上幾十棍軍棍不說,一個月的軍餉也打水飄了。

軍營不單管起了大家上面的嘴巴,甚至對連同下面的肛門也決不放過——軍營里講究得甚至有點太過分,連供士兵們拉撒的廁所也修造得比不少大戶人家的堂屋還乾淨——條例規定,大小便後一律要用水沖洗便槽,違犯者處理與隨地吐痰者同。甚至很多時候,長官給他們的懲罰,就是用刷子清洗便槽,要把那瓷便槽刷的能夠映出人的影子了,甚至要比他們的臉盆還乾淨。

這些新兵絕大多數是農民和漁家的子弟,隨地吐痰、到處拉屎撒尿習以為常,就連揩屁股自小就從來不知道要用什麼手紙,竹片兒土坷垃什麼樣的湊上去順手一刮拉,也不管幹凈不幹凈就了事。世世代代祖祖輩輩都這麼著過來了,不照樣活得精精神神,亂蹦亂跳,可到了軍營里就絕對不行了。

如此苛酷的條件是不是存心和他們過不去?

不是和他們過不去,行伍有行伍的規矩!

在集體生活之中,只有注意到生活上的各個細節才能夠避免傳染病的大規模散發。比方說保持宿舍、飯堂、操場的衛生,襪子內褲要經常換洗,每天早起必須洗臉刷牙,穿著必須整潔等等。這是吸取過去的教訓——義軍成立的早期,對於內務的要求很普通,幾乎沒有太多的要求,但是這卻帶來了疾病的遊行,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甚至曾導致過一個營地近三成的士兵感染疾病進而失去戰鬥,也正因如此,堪稱苛刻的內務條令才制定實施,在實施當月,疾病便減少70%以上,這一結果自然堅定了義軍繼續實施嚴格內務條令的決心。

不過這種嚴格的內務條令,對於新兵來說,從來都是最大的考驗。新兵剛入營的時候,違犯者如過江之鯽,作為訓練班排長的軍士們自然也是毫不留情,依照條例有多少收拾多少,嚴懲不貸。

在這一隊新兵之中,被罰得最慘的就是胡遠山,還不到半個月,他當眾被扒下褲子打了八次軍棍,一個月軍餉不夠罰,把下月的也提前墊罰了。拉屎撒尿加吐口痰丟了大把銀子,心痛得差點一頭扎進軍營後邊的河裡頭,可以說這是每一個新兵的念頭,但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長記性,主動的每隔兩天就換一次內衣,每隔兩天都會洗一次澡。有時候人的記性確實需要懲罰去提高,要不然所有的內務條令只會是寫在紙。也正是這種懲罰是的,他們明白規矩的重要性,明白了紀律對於軍人意味著什麼。

而這也正是新兵營要教會的他們的,不過對於這些一個月的軍餉都被扣下的新兵來說,他們想要一頭扎進河裡的念頭沒過幾天就成了真——在新兵訓練之中還有一項是游泳,這是新兵訓練的必修課。

而且也沒有人會問他們到底會不會游泳,然後就被直接拉到附近的小湖。在木船上把他們象捉魚的魚鷹似地,用一根繩子綁起來,突然從船上推到河裡,嗆得個個沒有呼吸了,才拉上來緩口氣,然後又被推到水裡,軍衣凍成了冰。然後再推下去再拉上來,再推下去再拉上來,慢慢的不會游泳的也學會游泳了。

不過在寒冬臘月天這樣「游泳」倒不是一件好事,他們是學會了游泳課,一個個的基本上也都凍的夠嗆。

「阿嚏……娘地,可凍死我了……」

窩在被子里,胡遠山和其它人一樣,儘管屋裡升著火爐,但是他仍然渾身不住的顫抖著,鼻涕更是不停的流出來。

「他么的,我這是遭的什麼罪飛來當這個破兵,到城裡當個夥計多好,就是到誰家裡扛長工也比這強……」

胡遠山這麼一抱怨,旁邊的王大河立即嘿嘿的傻笑著。

「當兵,當兵好呀,要是早知道當兵不僅有軍餉拿,而且可以隨便吃。我早就來當兵了,哪裡還會等到現在……」

大家都知道王大河家裡窮,因為他剛來的時候,身上穿的破棉襖,甚至破到會讓人以為是從亂葬崗里扒來的。雖說如此,可他卻是這一隊新兵之中個頭最高大的一個,而且飯量特別大,別人一頓吃兩三碗,他狼吞虎咽能吃五六碗米飯。由於體壯如牛,力大無窮,一來就被就吸引了長官的注意,第一個月的訓練剛一結束,被點成了新兵班長,這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羨慕,畢竟這一個月可是多出了50塊銅元。

而且這個班長對他將來也有好處——如果他會比其它人早半年晉陞上等兵,這可就是一塊大洋的懸殊。而這種快人一步的區別,在將來的部隊之中會一直存在,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可這卻是別人羨慕不過來的,不是每個人都有他那個身體。

打小起,對於王大河來說,他整天最惦記著的就是怎樣填飽自己的肚子,他從來也沒有填飽,即便是給財東家扛長工,財東也不見得就會讓他吃飽。

也就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