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章 炮灰之擇

破舊的城牆上長滿了野草,野草掛著一叢叢的雪,那被白雪覆蓋的城頭上,一面黃旗有氣無力的隨內憂外患擺動著,滿是陰霾的天地隱約閃露出一線亮光,但亮光轉瞬即逝,繼之而來的是滿天鉛灰色的陰霾。

天是鉛灰色的,而那城內更是空蕩蕩的,在街上還可以看到一些塌倒的貨攤,地上的積雪間還能看些許爛菜爛果的,這些都是幾天前「髮匪」奪城內的遺留,對於城中的百姓來說,不知是應該慶幸,還是悲哀——在「髮匪」襲城前,黃州知府、縣令便先後棄城而逃,至於那守成官兵、勇團也紛紛逃散,以至髮匪來時全未經撕殺,便奪得此城。

雖說未受戰亂的影響,這城中的百姓卻也沒怎麼好過,先是「打先鋒」,其實就是搶大戶,以當地仇恨富人的貧民為嚮導,逮住未急逃跑的富戶就以刑訊逼迫,將其財產搜刮一空。凡見高門大戶,闖然而入。衣物銀錢,器具糧食,席捲一空。對於普通平民,又推行進貢的政策。城內居民可以自願以金銀、茶米、油鹽、雞鴨進貢,達到一定數量後太平天國頒給執照。雖然進貢是自願的,但獲得進貢執照後可以不用進館當兵,於是城中百姓為免於當兵紛紛進貢。加之那城內的商店貨物更是統統加以沒收,這百姓們總算是體會到「匪過如梳,兵過如篦」這句古話的含意了。

不過虧得太平軍急著趕路,未曾進入城中,更未裹脅城內百姓,只是沿江收籠船夫、船隻,這城中除了比往昔蕭條許多外,此時,倒也算是平靜,不過這看似平靜的街頭,偶爾的還能看到幾個喝的醉薰薰的太平軍兵卒。

做何打算?

黃州府衙內,頭系黃綢巾的陳書揚的眉頭蹙著,在過去的幾天中,自從接到「殿後」旨意後,他便處於患得患失之中,這種患得患失,在某種程度上,正是不甘當炮灰的自知。

「萬一要是向榮的上萬精銳打了過來……」

又一次,陳書揚想到在翼王幕中聽得的消息,那向榮可是從廣西一路尾隨死咬著太平軍的悍將,非但其悍勇非常,就是其麾下的張國梁等人也都是悍勇非常的悍將,萬一要是他們打了過來,就憑著手下的千多號「近敵既潰」的兵卒,又豈是他們的對手。

「死路一條啊!」

又是一聲嘆息,從陳書揚的嗓間發出,又一次,他端起桌上的酒壺,可那壺中的烈酒卻無法淡去他內心的憂意。

「借酒消愁愁更愁啊……」

就在陳書揚喝下一口酒的時候,同樣的一聲嘆從門邊傳了過來,頭系黃綢巾的王孚一進屋,便主動給自己倒了一杯,聞著那酒香,忍不住感嘆道。

「這至少得是二十年的女兒紅吧!」

「城東東坡樓後院起出來的,擱著以往,你我兄弟,這種上等女兒紅,可是連忙想也未曾想過啊……」

兩人不過就是一窮書生罷了……不,應該說過去陳書揚不過就是一窮書生,至於王孚,那也是破落的大戶。

「是啊……」

喝一口酒,王孚笑道。

「怕,這也就是咱們造反的唯一好處了……」

可不,若是說這造反有什麼好處,恐怕就是造反的時候,想要什麼便搶什麼,當然雖說在這太平軍中有著財入聖庫的規矩,可實際上,多少總有那麼些許私扣,就像這美酒便是其中的便利。

「可惜啊,這好處,咱們享不長了……」

陳書揚的話聲未落,門外就有通傳聲打斷了他的話聲,來的是林丞相派來的傳令兵,因為太平天國的將領許多不識字的關係,所以儘管其設有典官,但實際上軍令下達仍然大都依賴傳令兵,而這些傳令兵大都又是各級官長的親信,因而在大多數時候,對下傳令時,大都是一副趾高氣揚之色,就像眼前這位,在傳命時更是全未將陳書揚這個「外人」放在眼裡,操著一口廣東話的他,神情更是傲慢至極。

「陳師帥,林丞相所率大軍已過黃州……」

實際上林丞相早在昨天就已經過了黃州,現在過的不過是其尾後。

「不知林丞相對我等可有吩咐?」

儘管早已死心,但是陳書揚依然是懷揣著那麼一絲希望,希望他們還記得這黃州城裡還有一位天國的師帥。

「回陳師帥,林丞相早有吩咐,你是翼王五千歲麾下之將,丞相於師帥不敢有任何吩咐……」

看似恭維的一句話,實際上卻透露出了一個信息,你的死活我不問,你是死是活,同樣也與我無關,至於其它,一切全由翼王吩咐。

讓陳書揚的臉上頓時露出心惱之色,可他卻並沒有顯出任何情緒來,而是恭敬的送出傳令兵,待到那鼻子差點仰上天去的傳令兵離開後,剛一回到屋內,勃然大怒的他猛的將桌上的酒壺一摔,怒聲喝道。

「這些個廣東佬實在是欺人太甚……」

看著同樣面帶不憤之色的王孚沉聲說道。

「你看,這些個廣東佬,又有幾人拿你我當成人,我等雖說明著是太平軍,可於他們的眼裡,咱們就是外人,連拿咱們當炮灰使,都懶得安撫一聲……」

「茂林兄,那以老兄之見,咱們現在怎麼辦?難不成就帶著弟兄們在這裡當炮灰嗎?」

「炮灰!」

劉健哼了一聲大聲嚷嚷道。

「當個鳥炮灰,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大不了,老子帶著弟兄們上山當山大王去,王老弟,這江北可是你的地盤,到時候,你可得多照應些!」

「就是,當初投太平軍的時候,以為能混個開國元勛噹噹,你瞧瞧,就他們這眼界,那姓洪的當真以為自己能成洪武爺了,就這肚量,又豈是成大事的主……」

雖說李元吉只是碼頭棒夫出身,可卻也是常聽著說書先生言道著《大明英烈傳》起家,自然也知道那洪武爺靠的是什麼奪的天下,就廣東佬那排外的心思,在他看來自然成不了大事。

瞧著眼前的這憤憤不平的三人,陳書揚沉吟片刻說道。

「這上山落草,不過只是最後的不得已的選擇,弟兄們追隨你我,無非也就是為了謀個出身,我等可不能辜負了大傢伙……」

陳書揚說話的時候,顯得極為謹慎,王孚這邊沒問題,李元吉也就是個粗漢,他最擔心的是劉健,這位可是天地會會黨,王孚投奪太平軍是為了出身,李元吉是為了口吃食,他劉健可是為了反清。

「不知大家可知道向榮麾下的張國梁,聽說他也曾是天地會頭目……」

「陳老兄,你就明說吧,是不是想要投靠滿清……」

不等陳書揚把話說完,劉健便哼了一聲說道。

「幾位老兄,你們別怪,小弟雖說沒讀過什麼書,可卻也知道,漢是漢,滿是滿,這漢人的江山就不能由他滿人做主,更何況那滿人還騎在咱們頭上拉屎,這弟兄一場,諸位要去投滿清,當兄弟的也不攔著大夥,可小弟要把隊伍拉走,還請各位兄長切莫攔阻……」

劉健的一聲冷言把所有的話都挑了出來,頓時讓這屋內的氣氛變得尷尬起來,就在這氣氛越發尷尬的時候,只聽王孚在一旁哈哈大笑起來。

「喲,瞧你,老弟,瞧你這脾氣,陳老哥也就是一說,你也就是一聽,看看,都是自家兄弟,動什麼火不是,再說,你我自家兄弟,還能欺你不成,這人各有志的道理,陳老兄又不是不知道,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王孚的話聲方落,陳書揚立即在一旁說道。

「就是,老弟,這人各有志,絕不強求,若是將來要受招安,那也絕不強求老弟……」

這邊被兩位老兄這麼一安撫,劉健心裡縱是有百般的不滿,也只得暫且放下了,只是嘸喃說道。

「多謝幾位老兄理解,小弟當年在會裡是燒過香,發過毒誓的,與滿清勢不兩立,這官府自然是投不得……不知陳老兄現在可有什麼打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