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關中謠 第二十節 分化

曹沖哈哈大笑,頜首說道:「你說的話既在理,也不在理。我對世家並無偏見,只要他們願意合作,我當然不會拒絕,而且是舉雙手歡迎。可是,如果他們想獨佔仕進之途,以他們的那些師法、家法把別人擠在一邊,那也是不行的。讀書人當然是國家的精英,可是精英也分很多種的,不是只有讀儒家經典的才是精英,才有資格參政議政。劉仲玉、韓公至(韓暨)經書不熟,可是誰能說他不能當官?你去問問蔡都督和嚴都督,經他們改造過的戰船是如何的犀利,把那個錦帆賊打得影子都找不著了,江東的百戰水師節節敗退。張文敬(張奮)的攻城大車,在攻克會稽城的時候起了多大作用,少死多少人?你再去問問,謝異公(謝奇)這幾年把產量提高了多少,生產的糧食能多養活多少人。劉仲玉、韓公至做不得官?張文敬做不得官?謝異公做不得官?我看他們完全可能做得尚工令、將作大匠、大農令這類的官嘛。」

曹沖回頭指了指龐統說道:「我府中的人,不管是誰,不管是不是精通經術,只要於國於民有利的,都會有合適的位置。元直,人為什麼比動物聰明?就是因為人吃五穀雜糧,葷素配合,如果有人一輩子只吃一種東西,他能活得好嗎?再說人體吧,手有手的作用,腿有腿的作用,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才能是個健康的人,國家也是如此,士農工商,缺了哪一個也不行。坐而論道的當然要有,可是只有坐而論道的,這國家還能成為國家嗎?」

周不疑也笑了,他沖著曹沖擺了擺手:「倉舒,你說的,我都能理解。可是現在的情況是,世家大族手裡還掌握著最多的人才和物資,你的新政在襄陽是培養出了大批人才,可是畢竟時間還短,光是你控制的四州所需的官員,就已經遠遠超過書院現在能提供的,更何況其他地方。青兗豫徐諸州,還是以世家大族的人才為主,丞相府中的人中出自那些地方的人不在少數,至少目前來說,還是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特別象路粹這樣的近臣,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能左右丞相大人的心思的。江南四州,只有荊州和益州的實力強一些,揚州略差一些,至於交州,幾年之內還只是負擔,不是助力。」

周不疑緩緩道來,神情輕鬆而自然,一點也沒有以前一提到這些問題就氣得臉紅脖子粗的樣子,沉穩的氣度中自有一番自信:「我並不是反對你的新政,我只是提醒你要小心一些,不可大意。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還要看現實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只有能推行下去的制度,才有可能是好制度。現在你到了關中,關中與襄陽的情況有不同之處,這裡的世家要多得多,勢力也要大得多,你要想成大事,就要跟他們處好關係,先把西涼平定了再說。否則的話,只是欲速則不達,受挫還是小的,弄不好還會招致大敗。」

曹沖笑著點點頭:「這個我心裡有數,新政在荊州實施了幾年了,有些成績,也有些教訓,現在在關中實施,當然希望效果會更好一些,所以我才催著你儘快把那些書籍搞出來。襄陽不過是個郡治,長安可是兩京之一,長安分院,理應要比襄陽書院更要好一些,將來有可能的話,還會成為全國頂尖的學院之一。你的山海學院,也將成為我大漢的莘莘學子睜眼看世界的一個窗口,正如虞仲翔、陸公紀他們手中看天的望遠鏡一樣,打開一個更寬廣的眼界。」

周不疑聽他說到了山海學院的重要性,鄭重地點了點頭,躬身拱手說道:「你放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你給了我這麼好的條件,這麼大的支持,我如果不做出點成績出來,怎麼能甘心。」

曹沖笑了,他站起身來,走到周不疑和曹憲身後,兩手按在他們的肩上,輕聲笑道:「學問是要好好做的,可是也不能光顧著做學問,老夫人盼你盼了五六年,終於把你盼回來了,可不是把你盼回來了就了事的,你已經二十五了,也該抓緊時間,生幾個兒子丫頭的,讓老夫人抱抱了。要不然,我下次到你們家去還得吃老夫人的埋怨。」

周不疑和曹憲相互看了一眼,臉都紅了,暗自埋怨曹沖開玩笑不分場合,這裡還有龐統呢,怎麼能說這些話。他偷眼看了一眼龐統,卻發現龐統根本不覺得奇怪,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連眼皮都沒抬一下,這才放了心。

曹沖八卦還沒完,他回頭看著洋妞黛安娜笑了:「我聽說混血兒是最漂亮的,你生的兒子給我做女婿,生個女兒給我做媳婦,可不能耍賴。」

黛安娜滿臉通紅,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曹憲聽了,白了曹沖一眼,站起身來拉著黛安娜出去安排飯菜了,孫尚香也跟著跑了出去。周不疑卻是長出了一口氣,他把黛安娜納為妾,一直生怕會被別人歧視,特別是生出來的小孩會被別人罵雜種,到時候嫁娶會有問題,沒想到曹沖先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看他那樣子,似乎還對這種混血兒頗感舉。

屋子裡只剩下三個男人,曹沖看著三個女人的背影又笑了一會,這才回過頭來對龐統說道:「士元,你兄弟寫信來,有沒有說到臧宣高是什麼態度,可別給他惹出什麼麻煩,惹來殺身之禍。」

龐統見他關心龐林的安全,心裡很感動,他連忙回道:「將軍放心,士茂寫這封信臧宣高是知道的,發出來之前還特地給臧宣高說了一些信中的內容。臧宣高雖然和將軍沒有見過面,但他配合將軍行動過,對將軍印象不錯,而且這個人做事很穩重,他不會把自己弔死在鎮東將軍那棵樹上的。」他頓了頓又說道:「再者私人書札往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士茂寫信給我,我們這裡也有人寫信給鎮東將軍,要不然鎮東將軍也不會那麼快知道關中的戰事了。將軍,你也不可不防啊。」

曹沖點了點頭,示意龐統放心,他自有分寸。他對司馬懿的提防心理可能還出乎龐統之上,司馬懿給曹丕寫信,他豈有不知之理。不過正如龐統所說,你總不能不準人家寫信吧,以司馬懿的聰明,他也不會在信里留下把柄。

「臧宣高是個人才,士茂在徐州也呆了不少年了,這次如果真的打遼東,就讓他們好好打,爭取立個大功,關中平了,遼東可能就是有限的幾次大戰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對年輕人來說,要想升職,什麼也沒有軍功來得快。」曹沖看著龐統說道。

龐統心領神會,連忙點頭應是。

曹沖在長安逗留了兩個多月,趁著春耕前的空閑時間,他和鍾繇等人安排了新政在關中的實施步驟,針對襄陽的一些經驗和關中的實際情況,聽取了京兆尹鄭渾、馮翊太守邢顒和扶風太守趙儼等人的意見,對新政的內容做了相關的調整,最大的改動就是根據關中目前人口缺少,耕地豐裕的特點,削減了商業的優惠,把農業放在了第一位,把新農具有生產,新耕種法的推廣放在第一位,而關中原有水利設施的修復也成了鄭渾等人的工作重點。隨著三萬多士卒以及一萬多官奴婢的到來,他們手中有了一定的人力,鄭渾提議,一萬多官奴婢實施半賣半獎的政策,對耕作努力、訓練認真的士卒優先供應。

曹沖對這種把婦女當貨物賣的做法不太贊同,可是他看到與會的人都沒有異議,連旁聽的蔡琰、曹憲等人都沒有說話,甚至平時最囂張的孫尚香都沒有表示任何反對意見,也就把自己的想法咽回了肚子里。他可不想標新立異提出什麼男女平等之類的言論來,被人當作怪胎。

三萬多士卒裡面雖然有些是成了親的,但光棍還是佔大多數,一萬多官奴婢根本不夠分配,曹沖一心想把這些上好的勞力和兵源留在關中,當然不希望他們打光棍,於是派人到附近的州郡招攬流民,特別是婦女,反正大漢朝的風俗對再婚這種事根本不在乎,何況那些士卒大部分都是窮人,根本娶不起老婆,更沒有條件去奢望娶個黃花大閨女了,有個女人就行,管她是癩子還是禿子。但是讓曹沖意外的是,這些人對招來的羌人、胡人婦女,卻不約而同的表現出了排斥,很多人覺得,娶個胡人做老婆,比打光棍好不了多少。

這個時候曹沖才從鄧展的老婆環兒嘴裡知道了呂布的一些故事,呂布的老子是并州漢人,而他的老娘卻是個匈奴人,人高馬大,給了呂布一個好身板的同時,也給了呂布一個抹不去的污點:他是半個胡兒,即使再英雄,那些世家大族也看不起他,當年王允雖然要藉助他除去董卓,但王允從底里就沒把呂布當成自己的同道,只不過把他當成個武力奇高的打手而已。

曹沖有些惱火,他誘惑孫尚香從招攬來的一千多羌胡女人中挑了二百身體素質最好的女人,擴充了她的女衛,天天帶著這些羌胡女人去操練,而且還跟那些士卒們一起操練,在裝備、伙食上處處刻意地保持著平等。孫尚香開始對那些羌胡女人也不太看得慣,可是她眼饞這些女人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頗為不錯的騎術,以其那種殺伐果斷的性格,再加上這些曹沖對這些女人許諾了,如果她們能通過考核,成為正式的軍人,就給她們自由,到時候不是男人來挑她們,而是由她們來挑男人,這些女人一個個迸發出了驚人的力量,不要命的訓練,很快就展現了大漢朝第一隻女軍的威力,多次把那些屯田兵打得落花流水,榮幸的登上了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