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關中謠 第一節 隆中

建安十九年的冬天來得特別的遲,直到進了臘月門,襄陽才下了第一場雪,比去年足足遲了大半個月。田裡的農活早就忙完了,托老天的照應,今年襄陽的收成還不錯。鎮南將軍小曹大人今年打仗又順利,順風順水的解決了劉備和孫權,天子高興,免了荊州、交州、揚州三州的賦稅。對交州、揚州來說,這有點兒虛——他們已經多少年沒向天子交過賦稅了,卻也沒有感覺到一點輕鬆,那些官員收得一點不比應該收的少——不過小曹大人卻將這點兒虛落到了實處,真的沒有收一點賦稅,可不象往年那樣,天子雖然說了不收,官員們卻照常來要。

至於荊州,百姓們早就不將那點三十稅一的稅放在眼裡了,除了有點意料之中的坦然之外,他們並沒有太多的驚訝,收完了地里的莊稼,年輕的漢子們該操練的去操練,不需要操練的,要麼到城裡的作坊里打短工賺點零花錢好給婆娘、娃兒們買點過年的新衣料,有的收拾了自家門前屋後種的一些果子去城裡賣了,好淘換點日常用品,至於娃兒們該讀書的都去讀書了。現在荊州地界不僅每個縣有縣學,每個鄉、每個聚都會有先生來教,這些先生有的是歸隱的名士,有的是不願做官的學者,但更多的卻是從襄陽書院出來的畢業生。襄陽書院有個規矩,想要通過讀經入仕的,必須先出來教三年書,鄉里兩年,縣裡一年,然後才由太守府分配到各地去任職,三年一考,根據各人表現安排晉陞。

襄陽西北二十里,鄧縣郡內有山,名隆中,隆中山裡有個山崗,不知名,崗上的娃也讀書,不過他們的先生不是襄陽書院來的年輕畢業生,而是一個身材高大、風神俊逸的中年人,有名的卧龍先生諸葛亮。

諸葛先生學問好,課講得有趣,深受娃們的喜愛,最大的好處就是他比較懶,三天兩頭的放假。這不,剛進了臘月門,他就回家休息了,娃們自然是一鬨而散,歡天喜地的撒野去了。

懶惰的諸葛先生正在家裡,歪坐在堂上的榻上,看著黃月英和兩個侍女忙得收拾年貨。小弟諸葛均正拿著掃帚打掃院子里的落葉,不算很大的院落被他收拾得整整齊齊的,就連台階上的枯竹根都被他鏟得乾乾淨淨,一絲不苟。一條小徑,通向竹林深處,一方石榻隱約可見。

諸葛亮放下手裡的書,掃了一眼放在几上的襄陽月報,看著頭版頭條的特大喜訊——曹沖生兒子的那個新聞,撇了撇嘴,卻沒有說話,起身穿起黑色的絲舃,舉起雙臂伸了個懶腰,隨口招呼道:「夫人,我出去轉轉。」

黃月英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笑道:「你就別出去了,仲玉前兩天傳話來說,鎮南將軍大人可能這兩天要來,別到時候又找不到你。」

諸葛亮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他來也不會是找我的,十有八九還是要請你去襄陽幫仲玉的忙,我在與不在,關係不大的。」說著,抬腿出了門,和諸葛均打了個招呼,一個人獨自沿著門前的小徑,緩緩向東北的小山崗走去。

黃月英嘆了一聲,看著諸葛亮的背影,半天沒說話。自從那年在泉陵城外的紫溪被俘之後,諸葛亮拒絕了曹沖的徵召,又回絕了龐統的勸說,回到隆中再次隱居,而且當起了教書先生,看起來一副準備終老山林的模樣。但黃月英知道,他是不甘心這樣在隆中度此餘生的,他每每心煩意躁的時候,都會到那個小山崗上遠眺漢水。

只是那個鎮南將軍好象忘了他似的,這幾年一直沒能再派人來請他。前段時間倒是有人來了,卻不是請諸葛亮的,而是劉琮請黃月英去襄陽書院幫忙的,最近襄陽書院工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和韓暨既要在作坊里幹活,又要在書院教書,有些忙不過來了,想請黃月英去幫忙。

黃月英猶豫了一下,拒絕了。劉琮派人傳過話來,說這件事鎮南將軍知道了,他對請黃月英去襄陽的事比較上心,有可能會親自來一趟。劉琮開玩笑的說,這次表姊一定要給個面子,不能再推辭了。

劉琮的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黃月英一下子想起了當初諸葛亮讓曹沖吃閉門羹的事,當然也了解曹沖如果要來,可能不僅僅會是請她去襄陽這麼簡單,正題兒可能還是自家的夫君。只是夫君似乎有些心灰意冷了,一點也不上心,也不知道他心裡究竟在想什麼,難道還想像劉備那樣來三顧茅廬嗎,聽說這個小曹將軍可有點怪脾氣,不管多大的譜,只請一次,絕沒有第二次的。象水鏡先生、龐德公那樣的隱士,他也只是派人去過一趟,自己都沒有親自去。

「嫂嫂,院子里已經打掃完了,還有什麼事要做嗎?沒有的話,我就去讀書了。」諸葛均走進門來,和聲問道。

「大兄派人送回來的東西,你都安排好了?東面的屋子,可打掃乾淨了,大兄可說要回來過年的。」黃月英笑著說道。

「已經好了。」諸葛均笑道:「大兄回來,隨時可以入住,保證沒有問題。」

「那就沒事了,一些雜活兒就不用你來幹了。」黃月英笑著說道:「那個機關術,你可看得明白了,如果看懂了,過了年你就到仲玉那裡去謀個事吧,可不能誤了你的前程。」

諸葛均笑著應道:「嫂嫂,那個機關術我只看了個半懂,照圖做做還行,要讓我自己做,可還是有些費勁。」

「沒關係,等你到了襄陽,跟著仲玉做一段時間,就會明白了。」黃月英微微一笑:「有道是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這些機關術都是實用之學,光是知道理兒,還是不夠的。」

「嫂嫂說得是。」諸葛均點頭應是,又說了兩句閑話,退了下去。

黃月英低下頭,繼續擺弄手裡的活計,忽然又聽到匆匆的腳步聲,諸葛均去而復返,帶著些緊張地說道:「嫂嫂,東南方向來了一隊人,朝著咱家來了,已經到了前面的小河。」

「哦?」黃月英愣了一下,剛想放下手中的活計,想了想,又停住了,低眉說道:「知道了,你去迎一迎吧。」

「諾。」諸葛均點點頭,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匆匆的出門去了。

「去把夫君請回來吧,家裡來了客人,一家之主不出面,總是不合禮儀的,莫要讓人家笑話。」黃月英猶豫了片刻,還是對一個侍女說道。

一隊人馬,慢慢靠近了山崗。曹沖撩開車簾,看著遠處竹林掩映中的茅屋,又看了看那道山樑,喟然嘆道:「蜿蜒如龍,背山面水,果然是個好地方,能在此讀書閑居,也的確不錯。」

蔡璣笑著說道:「這裡當然是好地方,要不然表姊夫也不會挑這個地方隱居,不過呢,傲嘯山林這種事兒,偶爾做做是可以的,時間長了,可讓人靜得慌。」

荀文倩正看著山樑之間那條靜靜有小河出神,聽得蔡璣如此說,卻有些不同的看法:「小玉兒,話可不能這麼說,人各有志,有人喜歡轟轟烈烈,有人卻喜歡平淡從容,不可一概而足的。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周遊列國十四年,為的是推行自己的理想,固然可敬,可是老子遠赴流沙,終世不名,何妨不是一種境界。」

蔡璣笑了:「姊姊,你說的那個,可就太遠了些,我呀,不懂那麼多大道理,只知道一天不死就要穿衣吃飯,就要錢財,要想不被人欺負啊,就得有著點兒權勢,這裡好么?姊姊如果想要,大可讓他們搬家就是了,咱家給他點錢,讓他另換一個地界不就行了。」

曹沖撲哧一聲笑了:「小玉兒,你這惡霸嘴臉,可越發的讓人生厭了。」

蔡璣嬌笑道:「夫君批評得是呢,可話又說回來,這裡又不是他們家的,他能住得,我們也能住得,他建得草屋,咱也建得深宅大院,實在不行,咱花錢買下來總成吧?這世上雖然不是什麼事都是錢能做到的,可你想想,真正錢做不到的事情,又能有多少呢?夫君打仗,哪一次不是錢鋪出來的。打的時候要軍械,糧食,軍餉,打贏了,要獎賞、撫恤,哪一樣少得了錢?」

荀文倩白了她一眼:「錢錢錢,你就知道錢,都鑽錢眼裡了,都成襄陽最大的財迷了。」

蔡璣很謙虛的搖了搖頭:「姊姊你這就謬讚了,妹妹我實在不敢當。要說掙錢,我在襄陽最多只能算第三,劉太守,楊金曹,那才叫會賺錢的能手呢。」說著,看著荀文倩那又好氣又好笑的樣子,不禁莞爾一笑,上前拉著荀文倩的胳膊:「姊姊,我就是開個玩笑,你可另當真了。」

曹沖笑道:「你說的,雖然世俗了些,卻是實話,這沒了錢還真是寸步難行。天下人爭來爭去的,還不是那點利益嗎,所謂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不在於要不要利,而是取之是否有道罷了。君子只有義也是活不成的,夫子絕了糧,照樣得餓死。」

「照你這麼說,這禮義廉恥,還就不能要了?」荀文倩反駁道。

「飯都吃不飽,說什麼禮義廉恥?」曹沖嘆道:「管子不是說嗎,倉廩足而知禮,餓著肚子講禮,太空了些。」

荀文倩正要再說,車夫吁了一聲,停住了車,車旁隨侍的典滿說道:「公子,前面到了,再往前只能步行了,車可沒法上去。」

曹沖鑽出車來,站在車上張開雙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