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荊郢 第0685章 串聯世家

王世充心中一動,連忙道:「恆安之戰,當年也算是轟動一時。那一戰其實韓將軍打得不錯,一萬步騎碰到近十萬突厥鐵騎,雖然將士戰死大半,但殺敵也是不下兩萬,最後還突圍成功了,先皇卻因此把韓將軍和李將軍都免官,從軍的蔚州刺史劉隆更是被斬首,我事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那時候問你藥師,你卻不肯開口。」

李靖搖了搖頭,眼中閃出一絲仇恨的光芒:「若不是已經定下了投向行滿你,約為主從的決心,這中間的隱情,我只能隱瞞一輩子。當時這個決定是楊廣做的,那時候他就開始有意識地排擠關隴的軍功貴族了。韓家是關隴貴族的中堅力量,即使舅舅韓擒虎早逝,但是他的二弟韓僧壽和三弟韓洪也是著名的戰將,加上家兄李端時任大將軍,連我也有官身,自然會被楊廣所忌憚。」

「當年恆安那一戰,也著實詭異,據主公後來說,蔚州刺史劉隆率先接到的軍報,說是突厥軍不過五千,只不過是來擄掠的。所以我們才只出動了一萬人去迎擊,可是到了恆安以後,卻發現碰到的是十萬敵騎。敵眾我寡,最後還能突出來兩千多人,已經算是死裡逃生了。」

王世充聽到這裡,倒吸一口冷氣:「藥師的意思是當年恆安之敗,是有人故意陷害?」

李靖認真地點了點頭:「當時情報最早是劉隆傳過來的,可是事後劉隆卻被斬首,除了殺人滅口,還有別的解釋嗎?」

王世充嚴肅地點了點頭:「所以當年藥師就主動來投奔了越國公府,提及了那結交天下英雄之事。你當時為的其實不是給自己求個官,而是想結交弘農楊家,以為援手?」

李靖微微一笑:「不錯,李某觀察了好幾年,發現好象越國公和楊廣的關係並不象外界傳聞的那樣鐵板一塊,楊廣似乎一直在疏遠和防範著越國公,而只是把宇文述和于仲文看成自己人。所以我們李家和韓家經過商議之後,決定讓李某以求官投靠為名,主動前往越國公府,試探一下楊素是否願意和我們結盟。」

王世充哈哈一笑:「可惜當年楊素沒有看出藥師的真意,只是去給藥師求了個官。對於你真正感興趣的合作之事,卻是沒有回應。」

李靖嘆道:「越國公楊素才華絕世,如果當年能和高僕射精誠合作,與先皇君臣齊心,當可開一段千古佳話,楊廣也不至於登上皇位,我等也不用象現在這樣為了避禍而被迫行此謀逆之事,跟各路野心家們違心結交了。」

王世充的聲音也轉為低沉:「是啊,多說這些沒有用了,我們還是得著眼於未來。藥師,以你所見,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

李靖想了想,道:「這郢州就交給主公經營了,不能讓荊湘之地完全落入那蕭銑之手。無論你是扶持陳棱還是自己經營,都不可以把此處讓與那蕭銑。據李某這一年來的觀察,州里的捕頭雷世猛,副捕頭董景福,都是那蕭銑的手下。除此之外,下面的八個縣裡,漢東縣令張綉,豐鄉縣令楊道生也是蕭銑的人。」

王世充問道:「是蕭銑的人還是陳棱的人?藥師,這點很關鍵。」

李靖肯定地點了點頭:「是蕭銑的人,錯不了。陳棱在這裡應該是負責協助蕭銑,順便將蕭銑的一舉一動上報給蕭皇后,李某也一直在觀察這陳棱,並沒有發現他自己在這裡有經營自己勢力的行為。也許是因為沒那錢,也許是因為沒那膽。」

王世充道:「很好,接下來我們要把這幾個蕭銑留下來的人想辦法趕到別的地方去,不能讓他們留在郢州。我在此地任職的這幾年,會把郢州經營好的。只是藥師有何打算?」

李靖長嘆一口氣,道:「李某其實剛才已經說得清楚了,現在楊廣新登基,我等請長假的閑官都不能再象以前那樣了,都需要各歸其崗,不然要是被楊廣以為官不勤的借口奪了這官身,那連一家人的生計都會成為問題。」

李靖說到這裡,抬頭看了一眼魏徵,笑道:「李某在今天城門口初見時就說過,魏先生進退自如,李某實在是佩服,但學不來。因為魏先生現在在主公這裡,吃穿用度自然不用費心,而我們李家一大家子,現在全靠著李某的這個俸祿維持生計,現在要是丟了官,全家都得喝西北風啊。」

魏徵笑了笑:「既然如此,當初藥師為何不拿越國公當年所贈的那兩萬錢?」

李靖擺了擺手,道:「李某當時覺得那是越國公的一個試探,想看看李某是否見錢眼開的勢利小人,那錢當然不能要。」

魏徵點了點頭,道:「可是聽藥師的意思,你這一回朝後,就無法再行走天下,去串聯豪傑之士了,對嗎?」

李靖微微一笑,兩眼中閃過一絲耐人尋味的神色:「串聯豪傑之士不一定非要行走天下啊,在那東都洛陽一樣可以的。」

「這點我已經想好了,楊廣登基之後,如果真的開了科舉,必然會有大批的官員更換,到時候這些被免官的人里應該不乏才能卓絕之士,李某會找機會結交這些人。」

魏徵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了起來:「主公,藥師提的這件事很重要,我們只有真正地取得了大批世家大族的支持,才可能奪取天下。越國公和我們的聯盟可以拉到一些大世族,但中下等士族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王世充的眼中綠芒一閃:「玄成,說下去。」

魏徵的眼光一閃一閃,語調平緩:「當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可最後消滅秦朝,成為天下共主的卻是作為楚國大將項燕之後的西楚霸王項羽。若不是項羽頭腦發熱,又想分封諸王,開歷史的大倒車,那笑到最後的絕不會是劉邦。」

「現在離陳勝吳廣的時代又過了八百年,主公,藥師,你們仔細想想,這八百年里,無論是兩漢的末世大亂,還是南北朝,每一次的亂世中,最後能建立王朝霸業的,可曾再有過平民百姓?沒了世家大族的支持與首肯,誰又能建立起自己的王朝霸業?」

王世充搖了搖頭,道:「可是五胡亂華呢?那些異民族也是胡人,沒有漢人的世家大族支持,照樣可以讓神州陸沉,建立北朝的胡人政權。若不是先皇以漢人外戚的身份代周自立,恐怕你我現在都是胡人王朝的一員了。」

魏徵笑了笑,道:「主公此言只說對了一半,且不說從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開始,胡人們已經被迫向著漢人的世家大族作讓步,全盤漢化,以此換取漢人世家大族對他們的支持。即使遭遇了六鎮官兵起義,胡人也沒有動搖這個政策。」

「還有一條,就是五胡亂華時,這些胡人全部是以整個民族為單位,幾十萬人,上百萬人地集體進入中原。」

「就象慕容氏的鮮卑,把整個起家的遼東都放棄了,南下進入中原。而拓跋鮮卑也是離開了大漠,舉族南遷,把起家的大漠讓給了柔然。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入主中原的可能,若是只來個十幾萬人,那根本無法立足,即使一時打下一些州郡,也不可能長期駐守。」

魏徵越說越興奮,語調也變得略微高了些:「而我們有什麼?主公您雖然出自昭武九姓,可是他除了自己的家族外,沒有任何的帳落和部眾!」

「雖然你現在建立了一個遍及全國的地下勢力網,但你的手下多數是僱傭來的漢人,並不是他的族人。這些人之所以為你賣命,只不過是基於金錢的收買,忠誠度是值得懷疑的,而且人數也不過是數萬,根本不可能靠這點人來奪取天下。」

「主公,而漢人的世家大族間雖然也勾心鬥角,合縱連橫,但若是一個沒有根基的西域胡人對他們玩這一手,那他們反而會同仇敵愾,一起對付和排擠您。」

「以玄成愚見,您應該在亂世中割據一方,然後向真正的王者臣服,獲得一個國公甚至是王爺的封號,再通過幾代人和漢人世家間的聯姻通婚,慢慢地融入漢人主流群體當中。」

「所以我並不懷疑在亂世中主公能一度成為勢力最強,兵力最多的人,可是就怕您在志得意滿,覺得自己實力最雄厚,想要君臨天下的時候,會被其他人聯手痛毆,最終落得一無所有。主公,這些話我知道不好聽,但為了咱們的千秋大計,我必須要和您說明。」

王世充低著頭思考了一陣,道:「玄成,你說的那個漢人世家的支持真的就那麼重要嗎?在我看來,世家大族們深諳保身之道,只要我給他們足夠的利益,他們為什麼不跟我王世充合作?」

「就算是五胡亂華的早期,象匈奴人劉淵,羯人石勒,不照樣是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帝國,而北方的不少世家還不是在他們朝中為官?」

李靖笑了笑,道:「玄成的意思,李某是有點明白了,主公,玄成是說您沒有自己的部族,不可能象五胡那樣有一批死心塌地跟著自己的族人。真正到了亂世的時候,外界所傳的你這個胡人身份,會制約普通的漢人百姓投入他的軍隊之中,而在亂世,如果沒有了強大的軍隊,也就沒了一切。」

「世家大族不僅是身份高貴的象徵,更是掌握了大量的田地和商鋪,依附於這些世家大族的佃戶和莊客都是成千上萬。在亂世時,他們的商鋪能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