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內戰 第0654章 當刺史的奧義(一)

元胄本來就因為是楊秀一夥,又曾多少掌管禁軍,而被楊廣所忌憚,這回正好找到了借口,竟然由此大作文章,將元胄下獄,很快就讓他不明不白地暴斃於獄中。

至於那上官政則因禍得福,被召回大興,當了驍衛將軍,告密的丘和被任命為代州刺史,接替入京高升為柱國,右衛武大將軍的李景。

直到大業元年的二月,離開處罰楊諒的叛黨足足三個月,徵調的各軍多數已經解散回家的時候,楊廣才下令對平叛的功臣們加以封賞。

楊素從尚書左僕射位置又升了一級,成了尚書令,名義上的帝國首輔,而三個兒子萬石,仁行和已經過繼給楊素弟弟楊約的玄挺,都被封為儀同。

在這段時間裡還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仁壽四年年底十二月的時候,陳叔寶突然也死了,當時回京的周羅睺雖然一直沒有接到楊廣的任何接見,而楊素迫於當時的形勢,也不敢再進言舉薦他挂帥出征掃平楊諒那三州的餘黨,可是聽到這消息後,周羅睺卻主動求見楊廣,請求為舊主一哭,楊廣當場准奏。

就在周羅睺祭拜過陳後主的靈位後,便主動請命出征,攻打晉、絳、呂這三個堅守不降的州郡,由於楊廣對楊諒的餘黨處置過嚴,導致這三州的守軍沒了任何指望,決意死戰到底。

周羅睺在攻打絳州的時候一反常態地以高齡主帥之身衝鋒在前,不避矢石,率先衝上了城頭,結果被一隻流矢所射中,栽下城來,當場氣絕身亡。

當周羅睺靈柩被運回京的時候,剛走了沒幾里,拉車的馬便不肯繼續向前,一股怪風圍繞著靈柩吹來吹去,經久不散。

當時扶靈回京的絳州司馬郭雅稽看到這情形,拍著棺木哭道:「將軍是恨這些小賊沒有被平定嗎?很快就會把他們給消滅掉的,您放心就是。」

也真是神了,這幾句話一說完,那陣怪風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而馬也可以繼續行路了。

等到周羅睺的棺木回京之後,楊廣沒有再過問周羅睺與蕭摩訶的通信之事,而是追贈周羅睺柱國、右詡衛大將軍,謚號為壯。

而那個被押解回京的陳智深,也被放了出來,據說是楊廣感慨於他的忠義,允許他去為蕭摩訶收屍,因為蕭摩訶的屍首被作為反叛的首領在晉陽曝屍於城頭,而蕭世廉又一時半會沒有被放出來,蕭摩訶居然落得個幾個月無人收屍的下場。

最後是這個陳智深回了晉陽,把蕭摩訶的屍體收斂入棺,並且以孝子的身份一路送葬,哭聲悲切,路人看了無不動容。

王世充聽到這裡,不由得感嘆道:「想不到真是跟我所料的一樣,周將軍還是犧牲自己去保全家族。那蕭世廉現在如何了?」

裴世矩點了點頭:「世家的子弟都是有這種覺悟的,周老將軍值得尊敬。」

「至於那蕭世廉,刑部那邊回報,由於楊素的暗中運作,加上事情過去好幾個月了,皇上現在的注意力全在東都那裡,已經不太顧得上這些楊諒的餘黨,因此蕭世廉逃過了去年年底的那輪大處決,被判流放三千里去充軍。」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道:「那蕭世廉被流放去了哪裡?」

裴世矩正色道:「聽說是去幽州。平定楊諒叛亂時,前幽州總管竇抗被楊素所舉薦的李子雄當場拿下,裝在囚車裡押回了京城,現在幽州是由李子雄暫時接管。行滿,要不要跟楊素打個招呼,讓他給李子雄捎個信,對這蕭世廉加以關照?」

王世充搖了搖頭,道:「不用了,這種時候不能跟蕭家走得太近,以免落人口實。」

裴世矩點了點:「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根據這幾天楊廣跟我們商量的內容來看,他準備要廢除各州的總管了。」

王世充驚道:「果然要走這一步了嗎?」

裴世矩正色道:「是的,這次楊諒舉兵對皇上的打擊太大,他感覺到這些州郡,尤其是象并州這樣的大州總管,軍權、政權、財權集於一身,權力太大,甚至對他的皇權也構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他已經決定了廢除各州的總管,只等正式下詔書了。」

王世充笑道:「這可是楊廣自尋死路啊,廢了各州總管也就是結怨於各大關隴豪門,以前先皇可是以自己兒子為大州總管,以宗室作為皇家的護衛,楊廣看起來連自己的兒子都信不過。對了,那劉方的征林邑有消息了嗎?」

裴世矩點了點頭:「五天前已經有軍報傳到大興了,劉方自從去年年底開始著手向林邑進軍,正月的時候,他派遣欽州刺史寧長真率步騎軍萬餘從陸路進軍,出九真郡向林邑進軍,而自己則率大軍主力四萬多人,從番禺出海,二月的時候達到了林邑的海口。」

王世充聽到這裡嘆道:「果然和我所料的分毫不差,劉方還是走了馬援的老路,以陸路進攻為輔,主力則是飄洋過海直擊對方要害。」

裴世矩笑了笑:「正是如此,這一行動完全出乎了林邑國的意料之外,林邑王梵志匆忙間徵發了都城周圍的一些衛戍部隊去守海灘,結果被劉方大敗,劉方軍趁勝直擊,向林邑國的都城進發。」

王世充微微地點了點頭,道:「後來呢?這個月應該差不多該和林邑國撤回來的主力決戰了吧。」

裴世矩正色道:「行滿所料的分毫不差,從上個月末開始,敵軍開始把在北方拒險防守寧長真偏師的主力部隊調回來,準備和劉方軍決戰了。」

「林邑軍前出闍黎江,在江崖立柵,連營數十里,與劉方軍隔江對峙,劉方軍是大隋的正規主力部隊,劉方鳴鼓而進,所部精甲曜日,士氣衝天,林邑國邊荒小國,沒有見過如此威猛的軍陣,一陣而潰,劉方軍趁機渡河,繼續前進。」

「又前進了三十里後,林邑國出動了最後的精銳部隊,也就是巨象部隊,聽說這些巨象身高兩三丈,重達幾千斤,皮糙肉厚,不畏矛槊,從四面八方包抄劉方的部隊。劉方軍初戰不利,退卻十餘里後,紮營防守。」

王世充的臉色微微一變,道:「原來他們也有象兵,《三國志》上曾說過當年蜀漢的諸葛武候曾在征南蠻時也碰到過這種巨獸,也是很讓諸葛武候頭疼了一番。開皇十七年時,我和史萬歲征伐南蠻時也碰到過象兵部隊,劉方後來是如何處理的?」

裴世矩微微一笑,道:「劉將軍在當天夜裡,在四周遍挖小坑,裡面插上尖刺,坑上覆蓋草皮作為偽裝,坑的大小和大象那腿的粗細相當,林邑軍因為前一天佔了些便宜,當天晚上麻痹大意,喝酒慶功,完全沒有注意到劉方軍的動作。」

王世充心中暗喜,追問道:「後來呢?」

裴世矩繼續道:「第二天劉將軍主動派兵挑戰,結果敵軍故伎重演,以象兵打頭沖陣,紛紛陷入到那些小坑當中,一時間動彈不得。劉將軍趁機下令以強弩去射那些大象,結果大象紛紛負痛逃竄,轉身回頭去踩自己的後軍,結果林邑軍潰亂不可收拾,劉將軍揮軍全面攻擊,大獲全勝。」

「此役劉將軍斬俘四五萬人,一舉消滅了林邑軍的主力,越過馬援銅柱,現在已經打到林邑國都外了。聽說林邑王已經放棄都城逃入林中,而劉將軍的大軍已經進入林邑都城。」

王世充長舒一口氣,臉上笑開了花,撫須道:「劉方果然沒有讓楊素失望,確實能打,打通了林邑之後,咱們也多了條後路。」

裴世矩也跟著笑道:「還是越國公有識人之明啊,劉方被閑置多年,卻有真才實幹,這才能一戰成功,這回他建立了不下當年東漢馬援的大功,揚威於四海之外,想必也能滿足皇上那種好大喜功的心情吧。」

王世充點了點頭,突然對著裴世矩問道:「後來隨軍的李綱如何了?」

裴世矩搖了搖頭,道:「沒有明確的消息,只是聽說前一陣行軍的時候,李綱沒少吃苦頭,劉將軍一直找他的碴子,給他穿小鞋,甚至李綱還氣得想要自殺過,後來給身邊的人搶回來了,然後就留在了軍中,現在情況如何,軍報上沒有說。」

王世充臉色一沉,說道:「沒準這劉方的作為就是蘇威指使的,以我對楊素的了解,他應該不至於這樣下狠手。」

裴世矩也點了點頭,問道:「那依行滿看,對於這個劉方,皇上會授予何官職呢?」

王世充凝神思考了一下,道:「這次平定楊諒的叛亂,眾將都加官晉爵,楊義臣被授為上大將軍,加相州刺史,去鎮撫楊諒的故地;死守代州的李景則被進為柱國,右武衛大將軍;王仁恭升為朔州刺史;原職上儀同的張須陀被加了開府;魚俱羅和麥鐵杖也都有所封賞,就連我,也加封了刑部侍郎,最近會給轉放郢州刺史。」

「而劉方則不一樣,他是獨立率一支孤軍遠征海外,原來他就有個瓜州刺史的官位,這次建此大功,至少不會比李景的官位要低,如果回朝之後,至少也能到上大將軍甚至是柱國之職,再給外派一個象楊義臣這樣的大州刺史。」

王世充暗暗嘆了口氣,又轉向裴世矩,正色道:「最重要的一件事,楊玄感的正式任命出來了沒有?」

裴世矩說道:「今天剛出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