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內戰 第0646章 晉陽群體性事件

楊素沉默了一陣,抬起頭來,直視楊玄感的雙眼,道:「玄感,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楊玄感認真地想了想,開口道:「其實可以用當年吳國伐楚的辦法,真想滅高句麗的話,一方面與百濟和新羅通好,約定他們一起攻擊;另一方面,可以在幽州和營州每年出動兩三萬人的偏師,騷擾攻擊高句麗的遼東一帶,攻擊其邊城,擄掠其人口,佔了便宜後就退回,不與高句麗的主力大軍正面對抗。」

楊素的兩眼開始放光,他追問道:「那若是高句麗不堪其煩,起大軍來攻,又當如何應對?」

楊玄感微微一笑:「那樣的話,勞師遠征,師老兵疲的就成了高句麗了。」

楊素眯著眼睛,問道:「這樣做確實可以經過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折騰,慢慢地把高句麗拖垮拖瘦,可是我們楊家能撐到那時候嗎?如果國內平安無事,對外又不興傾國之兵,那隻怕我們楊家不出三年,就要遇到滅頂之災啦。」

楊玄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孩兒只是為國謀劃,沒有想到我們楊家。如果要想保全我們家的話,自然是最好對內變法,對外征伐,這樣才能顯出您到時候的作用來。」

楊素嘆了口氣:「但願到時候皇上能用得上我們,你前面說的也有道理,那個時候只怕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可能會有個更對皇上胃口的人幫他謀劃這些事情。」

楊玄感奇道:「還會有這樣的人?」

楊素點了點頭,道:「其實你剛才所說的王世充、李密等人,年紀都太輕,資歷不足,皇上是不會重用這樣的年輕人的。至於楊義臣,他在朝中毫無背景,本身又是關隴貴族的一員,也不可能堪為大用。未來皇上的第一謀臣,非河東裴世矩莫屬。」

楊玄感脫口而出道:「就是現在的民部侍郎裴世矩裴大人嗎?他有此才幹?」

楊素笑了笑,道:「玄感,你前幾年丁憂,對朝中的人事不是太了解,這裴世矩的政治才能極高,不在為父之下,而且對於征伐四方開疆擴土之事極有興趣,不用幾年,他一定會坐到為父現在的位置上的。」

楊玄感搖了搖頭,說道:「裴侍郎的事我知道一些,好象還不足以讓他當上當朝宰相吧。迄今為止,他並沒有以主帥的身份象父親您這樣獨立建立過大功,嶺南那次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做不得數。」

楊素笑了笑,道:「裴世矩的事情你可能並不太清楚,只知道他官場上的一些經歷,之所以說這個人一定會勸皇上征伐四方,是有別的原因的。我說幾件事,你就知道了。」

楊素呷了一口茶,緩緩道來:「這第一件事,當年北周的千金公主和親突厥,在北周被大隋取代後,千金公主一直心懷不滿,極力鼓動東突厥當時的沙缽略可汗進犯大隋。」

「從開皇三年到七年的一系列戰爭中,突厥漸漸地處於了下風,再加上長孫晟的分化瓦解策略,讓突厥內部分裂,幾個可汗間征戰不休。」

「後來沙缽略可汗向楊堅請求歸附,楊堅認千金公主為義女,改名為大義公主。這些事情是你所知道的。」

楊玄感點了點頭:「是的,孩兒記得當時是長孫晟策劃此事,上柱國虞慶則出使的突厥,不卑不亢,威逼沙缽略可汗屈服。」

楊素點了點頭,繼續道:「可是你不知道的是,過了幾年都藍可汗即位後,突厥又收留了一個大隋的逃犯楊欽。此人騙大義公主說是在國內有人響應,鼓動大義公主繼續說服新可汗向隋朝用兵。」

「大義公主居然也就信了,又開始鼓動都藍可汗結好達頭,共侵大隋。當時長孫晟聽說此事後,就想出了一條妙計,把本來準備用來和親都藍的義成公主轉而許配給突利,也就是現在的啟民可汗。而負責送義成公主和親的,就是裴世矩。」

楊玄感聽得渾身一震:「這麼說這個裴世矩也參與過長孫晟分化瓦解突厥的過程?是他說服了突利後來挑唆都藍殺大義公主嗎?」

楊素微微一笑:「正是,大義公主在突厥有個面首,這個消息被裴世矩打聽到了,也一併告訴給了突利,於是膽小的突利有了這個鐵證後,設法把大義公主和那個姦夫捉姦在帳,直接丟給了都藍。」

「雖然草原上民風開放,但是可汗的可賀敦(相當於中原的皇后,是可汗的正妻)和人私通,再怎麼也是極丟面子的一件事,於是都藍怒殺大義公主。」

「事後,都藍可汗看到原本說好和親給自己的義成公主居然又歸了突利,自己除了當了一回王八外什麼也沒撈到,於是憤而攻擊突利,這也是開皇十九年那次我們反擊突厥的導火索。」

楊玄感長嘆一聲:「好手段,好計策,裴世矩能深入敵營,說動突利做這個事情,實在是不簡單。」

楊素點了點頭:「是的,而且他連大義公主和面首的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這更不容易了。說明此人在突厥發展的情報網非同一般。」

楊玄感訝道:「這不是長孫晟給他的情報嗎?」

楊素笑了笑:「就算長孫晟知道大義公主與人通姦之事,也不可能知道她哪天見那個面首,在哪個帳蓬里苟合啊。能把公主和姦夫當場捉姦,這顯然是要靠了裴世矩到突厥後現場打聽的。」

楊玄感道:「嗯,確實是如此,看來這裴世矩在突厥也是遍布耳目了。可是現在我朝和突厥關係不錯,那他也會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吧。」

楊素擺了擺手,說道:「玄感你有所不知,這裴世矩的情報遠遠不是只針對突厥,此人在大興和隴右一帶的關市上都有自己的商號,其中廣布耳目,和不少西域過來的胡商都保持了很好的關係,還經常有意無意地套這些胡商的話,打聽其所在國家的風土人情、道路關隘、軍隊數量等等。」

楊玄感道:「這些商人就會這樣輕易地出賣祖國的情報?他們就沒有一點愛國心嗎?」

楊素嘆了口氣,道:「裴世矩的精明之處就在於此,他很少直接向這些胡商打聽其本國的軍事機密,最多只問問風土人情和地理位置之類的一般性情報。」

「他跟那些胡商打聽的是敵國或者路上經過一些國家的軍事情報,你要知道西域向來不是一個整體,從涼州向西,一直到西海,沿途幾十個大小國家,都被他摸得很熟了。」

「先皇在時,裴世矩曾經提議過出兵西邊的吐谷渾,打通和西域的聯繫,然後效仿漢朝,屯田西域,最終將其收入大隋。」

「可是先皇你是知道的,不喜歡這樣征伐四方,所以此議最後作罷。現在新皇登基,他一定會再提此事,正好皇上又是對此特別感興趣的人,當年做太子監國時就曾贊成過裴世矩的計畫。」

「所以皇上一旦完成了遷都洛陽之後,肯定會重新撿起這個計畫,先擊破一直騷擾絲綢之路,雄霸河湟一帶的吐谷渾,再讓西域各國來朝,這一定能讓皇上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楊玄感邊聽邊點頭,聽到這裡時突然一抬手,道:「那裴世矩對高句麗也了解嗎?也把其內部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了?您為什麼說他會鼓動皇上,傾全國之兵去征伐高句麗?」

楊素笑了笑:「這也只是為父的猜測,不過裴世矩為人跟蘇威有點象,才華橫溢,但極善逢迎上意,自己並沒有什麼原則和立場。」

「他也能看出皇上好大喜功的這一面,光是威服西域還不足以讓他滿足,而突厥又暫時屈從於我們,所以外戰方面無論是為了面子還是為了現實的利益,征服高句麗,恢複漢朝四郡都是最合適的。」

楊玄感突然想到了什麼,緊張起來,問道:「父親,您上次坑史萬歲的時候順便也牽連到了他,害得他徒勞無功,這裴世矩不會因此對您懷恨在心,以後上台後對您打擊報復吧。」

楊素先是一愣神,然後嘆了口氣:「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現在的裴世矩已經不是為父能控制和打壓得了的,所以上次為父也主動示好,舉薦他當了吏部尚書,如果他將來頂了為父的職位,也就不再存在什麼利害衝突,我想應該不至於再對為父落井下石了。」

楊玄感急道:「可您說過他是個逢迎上意的人,如果皇上有意動我們,他會不會順著皇上的意思把我們家往死里整?」

楊素的眼光一下子凝滯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顯然楊玄感這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頹然地坐著,過了好久才開口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真要是到了那天,他不做也會有別人做,比如蘇威,你以為他會放過為父嗎?」

「所以說為父能想到的只有把皇上的心思向別的地方轉移,只有這樣才能保我楊家一時之安寧。還有一件事你要切記,這個裴世矩好象和王世充的關係非同一般,以後你要特別留意這點,既然和王世充已經結盟,那也許可以通過他來影響裴世矩,在皇上面前方便衽我們的計畫。」

楊玄感正待開口,楊素卻抬起了手,阻止了兒子的發問,他說道:「今天為父有點累了,如果沒有其他事的話,你先退下吧,這兩天大軍就要回京,你在這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