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內戰 第0645章 高句麗攻略

楊素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將作大監宇文愷一定是少不掉的,你的表哥封倫現在擔任內史舍人,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應該也會續用。至於為父,他巴不得能給我這麼一個差使,既削了我的兵權,又把我從朝堂中一腳踢開。」

楊素長嘆一聲,眼神中儘是落寞:「這次為父恐怕又要為了他結怨天下了,不過為父有數,不會做得太過份,再怎麼說,洛陽已經是一座千古名城了,不象上次仁壽宮那樣要先開山修路,再在山裡起一座宮殿,加上東都一帶人口稠密,徵調個幾十萬民夫不成問題,應該不會出現上次那樣的悲劇了。」

楊玄感點了點頭,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趕緊換了個話題:「對了,父親,我們楊家也要搬到洛陽嗎?那這麼多年在大興的產業怎麼辦?還有上次答應過朔方梁師都的事情,為他們梁家在大興開馬市,以後還要繼續嗎?」

楊素馬上道:「我已經修書給封倫,讓他幫忙去營建我們家在洛陽的新府邸了。」

楊素在屋子裡又來回踱了兩步,抬起頭來:「至於和梁師都的合作,這根線不能斷,跟他的關係還要繼續保持,這可是個連王世充也沒掌握到的人。」

「朔方的梁師都,朔州的王仁恭,這兩個人現在可是只和我們楊家合作的,跟薛舉那些已經搭上王世充的人不同,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不但大興的馬市合作不能中斷,還要幫他們在東都洛陽開市。」

楊玄感疑惑地問道:「幫他們在洛陽開市?那不是讓梁家的勢力直接更進一步,從關中進入中原了嗎?這樣會不會以後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洛陽地處中原腹地,可以很方便地向荊襄、江南、河北、山東四面發展,如果在那裡站住了腳,只怕很容易就能自已去聯繫各地的生意了,到時候未必用得著我們楊家。」

楊素微微一笑:「玄感,你沒做過生意,不知道此中玄機,各地的市集商貿,現在有許多都是掌握在大大小小的世家手裡,就如我們楊家,現在就是在全國各地都有屬於我們的商號,由於為父現在的權勢,各地的地頭蛇們也都要賣我幾份面子,只要不想一家獨大,多少都會在當地市場上占些份子的。」

「可是梁師都不是我楊素,他光是有馬也沒用,從洛陽到江南的各大世家也不是沒有做馬匹生意的行會,要是由著他低價賣馬,那人家的生意還做不做了?你放心好了,如果梁家兄弟想扔開我們自己單幹,不出一個月只怕連洛陽的生意也做不下去,只能灰溜溜地回朔方。」

楊玄感突然想到了王世充爺爺的事,信服地說道:「是啊,那王世充的爺爺當年在姑臧城時也試圖一家獨大,結果遭到了所有姑臧豪商的聯手反擊,所有的貨物連在中原也沒法銷售了,最後只能落了個破產的結局。」

楊素點了點頭:「其實梁家也不是沒在中原試過獨立做生意,可是他們連大興都混不下去,就被京中的高官世家下屬各個商會給聯手擠了出去,現在在大興,如果不是打出了唐國公李淵的名頭,也是混不下去的。」

楊玄感一直對這個問題有些疑慮,聽楊素講到這裡,馬上開口道:「父親,這李淵和我們並沒有商量過此事,這麼久了就一直能容忍別人打著自己的名號做生意嗎?」

楊素笑著搖了搖頭,道:「為父其實在結親時跟李淵說過這事,說是想和他一起在大興做生意。李淵這些年一直外放為州刺史,為了不給皇上抓什麼小辮子,為人也一直挺謹慎,不敢在地方上大肆搜刮,所以他們家的財力並不是很雄厚,我提了這個建議,他們自然是求之不得呢。」

楊玄感追問道:「可是他們就不想想為何我們不用自己的名義做生意,而要用他唐國公的呢?這麼久了不可能無動於衷吧。」

楊素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他們當然打聽過,但是為父早有安排,無論是馬市裡我們家的幾個管事,還是朔方梁家派來的人,都把嘴管得很緊,只說是從北方和西邊販來的駿馬,而且我們是完全按照市價來賣的,甚至還特意找了些西域的胡人當馬奴,就是不想讓人查出馬匹的來源。」

「那個馬市開張以來,唐國公府和其他家族來刺探打聽的人有上百批了,但還是沒人查到馬的來源,現在梁家趕馬進京都要特意地繞個大圈後再從西邊入城,就是保護這批馬的來源,不讓人知道我們楊家和朔方梁氏間的往來。」

楊玄感長長地一聲嘆息:「想不到做生意也有這麼多門道。看來如果背後沒有世族大家作後盾,光憑錢財也是混不下去的。」

楊素笑了笑:「本就如此,要不然為什麼這麼多人削尖了腦袋想當官,還想要當最大的官呢?看看那些五姓七望的山東世家大族,哪個不是世代為官,哪個不是累世豪富?」

「關隴的軍功貴族們除掉兩個李家外,底蘊是遠遠不能和山東世家們相比的,天下畢竟打仗的時候少,太平的時候多,這恐怕也是皇上要遷都的真正原因吧。」

楊玄感信服地點了點頭,道:「當年北魏的孝文帝也是通過遷都平陽,想要強行地在鮮卑人里推行漢化,改弦易張,結果觸怒了象六鎮官兵這樣的底層胡人,最後在幾十年後釀成了天下大知,皇上這樣的做法擺明了就是想打壓關隴軍功貴族們,而去抬高山東世家這些漢人大族的地位,最後能避免北魏的悲劇嗎?」

楊素沉吟了一下,抬起了頭:「這個還真不好說,要看皇上的手腕了,如果要為父做這個事,不會這麼心急,可以緩一緩,找找平衡點,比如在修建東都的同時找些軟杮子打打,比如西邊的吐谷渾,南邊的林邑國之類的,把關隴軍功貴族裡的一些不安定因素給派出去打仗,這樣能緩解國內的矛盾。」

「玄感,你要記住,關隴的軍功貴族們唯一能安身立命,向上爬的通道就是不斷的戰爭,只有有仗打,他們才可以獲得爵位,封妻蔭子,畢竟出將入相的是少數。」

「這次這麼多將軍出來打仗,最後真正能脫下盔甲穿上朝服的也就只有一個楊義臣而已,而且楊諒被平定後,突厥現在又很恭順,你以後還怎麼讓這些驕兵悍將們升官發財?」

楊玄感心中一動,道:「所以父親您這次把三分之一的抄家金銀分給了這些士卒們,就是想吊起他們的胃口,好讓他們會倒逼皇上發動對外戰爭?」

楊素的臉上閃過一絲可怕的笑意:「不錯,就是如此,打仗如果將軍可以陞官,軍官和士兵們可以發財,那自然全軍上下都會渴望下一場戰爭越快到來越好。」

「皇上是個講排場要享受的人,修建東都後肯定還想在國內有所作為,會大修宮殿,這是極耗民力之舉,再加上對外一開戰,那就真的有可能天下大亂了。」

楊玄感沉默半晌無語,他心裡並不贊同父親的這個辦法,如果成天盼望著天下大亂,那和王世充這個野心家又有什麼區別?

楊素看到了自己兒子的表情,知道他心中的所想,嘆了口氣,道:「為父知道你在想些什麼,其實為父也不想這樣。但從新皇那一系列還沒開始施行的新政來看,不這樣做無法保全我們楊家。只有天下不穩的時候,皇上才會象這次平叛這樣,放權給為父,也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家才是安全的。」

楊玄感搖了搖頭:「恐怕未必,有才的並不止父親您一個,王世充和李密這樣的人都可以大用,甚至象楊義臣、李靖這樣的人,難道就不能幫上皇帝了嗎?」

楊素微微一笑:「他們是有才能,但是沒有根基,缺乏經驗,人脈這個東西需要長時間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等他們入朝多年,真正有了自己的地位時,為父到時候也早已經引退了,而玄感你也會進入朝堂,打拚自己的天地啦。」

楊玄感搖了搖頭,他還是沒被楊素說服,但在這種情況下也確實想不到更好的辦法,於是換了個話題,道:「要是皇上真的如父親您所說的那樣,出兵征伐四方,那還會裁撤各地的府兵嗎?這好象有點自相矛盾吧。」

楊素坐了下來,擺了擺手,道:「你誤會我的意思了,府兵是不會裁撤的,只是府兵的將領,也就是各地的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府,會被裁撤掉。皇上有可能以後會直接從中央朝廷派人到地方上擔任這些職務,就象派刺史一樣,而不是由各地的豪族們世襲把持這些職務。」

楊玄感這次算是完全明白了,他搖了搖頭,道:「可是這樣一來,地方上的土豪們,象梁師都這樣的肯定都不願意吧。就算不敢明著造反,採取各種手段讓新來的將官們混不下去,這總是能辦到的。」

楊素點了點頭,道:「不錯,確實如此,可是這樣一來,就與皇上的初衷相違背了。如果我是他的話,就會很快地發動一場對外的戰爭,然後徵調天下府兵,這樣就讓這些地方上的地頭蛇們再也不能興風作浪了。」

楊玄感倒吸一口涼氣:「徵調天下府兵?這得要打多大的仗啊。就是這次平定楊諒的叛亂,也只徵調了關中隴右和河北山東一線的兵馬,江南和荊襄之地根本沒有怎麼調兵呢!現在大隋的四周,突厥很老實,還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