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內戰 第0613章 楊素的盤算

楊玄感道:「父親,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您並沒有親眼見過楊義臣,估計不足也是難免,而且不止是此人,就是那個代州的李景,也是智勇雙全之士,其能力並不在楊義臣之下。」

楊素微微一驚:「那李景也有這麼厲害?」

楊玄感點了點頭,正色道:「楊諒的動作很快,攻下蒲州後馬上就派龍騎護衛北上攻擊代州了,甚至在龍騎護衛集結完成前前還派了一萬多人先突襲了代州一次,失手後又以三萬多精銳圍攻了只有四五千士兵的代州足有二十天之久。」

「代州的南城年久失修,並不好守,但李景卻能以如此劣勢的兵力硬生生地抗了這麼久,一直堅持到我軍的援軍到來,而且即使援軍不到,裴文安和喬鍾葵都已經拿代州沒辦法,已經玩起假撤軍這最後一招了。」

楊素聽得連連點頭:「如此說來這李景也跟楊義臣一樣是真正的名將,看來先皇把這二人放在北邊最重要的兩個州當守將,真是慧眼識人啊。」

楊玄感點了點頭,對著楊素道:「不瞞父親,孩兒還有一層考慮在內,這楊義臣乃是當世良將,將來如果新皇暴政,天下群雄並起的話,他倒是很有可能在十幾年後成為象父親這樣的人,主持平叛,如果能把他爭取過來,勝得十萬雄兵。」

楊素哈哈一笑:「玄感,你居然能想到這一層,不容易,為父派你去時其實是希望你既能立功,又能結交此人,你要記住,楊義臣忠的是先皇,未必是當今的新皇,為父這裡還有個殺手鐧,你以後真要是到了要起事的時候,可以對楊義臣使用這招。」

楊玄感奇道:「究竟是什麼東西這麼厲害,能讓楊義臣倒戈?」

楊素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他擺了擺手,阻止了楊玄感的進一步提問:「此物非同小可,非萬不得已不能用,你要切記,為父總有一天會交給你的,這東西事關我楊家全族幾百口的性命,千萬不可大意。」

楊玄感知道事情的嚴重,點了點頭,卻不再開口詢問。

楊素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大營,問道:「這次王世充跟你一路同行,他的表現又是如何?」

楊玄感微微一笑:「這回這個鬼靈精倒是沒出什麼風頭,基本上也是任由楊義臣行事,孩子也覺得奇怪。」

楊素的雙目中光芒閃閃:「他和突厥那裡,有沒有什麼聯繫?」

楊玄感搖了搖頭:「沒有,他一直身在軍中,都沒有出過關。」

楊素喃喃地說道:「難道我們看錯此人了嗎?身逢亂世也不想趁勢自立?」

楊玄感微微一笑:「上次此人在大興叛亂不成,估計也老實了許多,可能他也覺得這次並不是好機會吧。」

楊素呼了一口氣,看著天上的月亮,緩緩地道:「玄感,無論如何,你這次在北邊總歸是沒有立下大功,讓楊義臣搶了頭彩,所以這一仗只有我們父子親自出馬了,只有這樣才能讓新皇看到我們父子的能力,知道國家離不開我們,才能保我楊家一時的平安。」

楊玄感問道:「父親是要孩兒跟著您一直行動嗎?這沒有問題。」

楊素擺了擺手:「你會錯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要你跟著步軍一起爬山鑽林,而是要你率一萬驍果,從河岸繞過去,跟我準時在北邊的山口會師。」

楊玄感一下子恍然大悟了,他樹起大姆指,滿臉都是敬佩之色:「父親,實在是高啊,您是準備讓我這一人雙馬的驍果騎兵為步兵提供裝備和武器吧。」

楊素哈哈一笑:「正是如此,到時候你們騎兵的馬槊和騎盾給步兵使用,驍果騎士只要用副武器就足以擊潰那些守山口的敵軍步兵了,你說過那個山谷口不是太寬,又建有營寨,騎兵無法正面縱馬持矛槊突擊,這樣馬槊反而派不上大用場,正好讓步兵們端著去衝擊敵營。」

「而且到時候崖上還有我們的弓箭手,不用擔心受到箭雨的襲擊。」

楊玄感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父親,是不是要我先出發,到時候再到那裡會合?不過孩兒可不認識那條小路,只怕是到了谷口那裡無法與您接上頭,停的時間長了會被敵軍發現,有了防備就麻煩了。」

楊素擺了擺手,微微一笑,說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明天中午為父讓鐵杖跟你們一起走,他認識路,我們到時候在那出口處碰頭,一萬鐵騎,四萬步兵,足以擊破守谷口的敵軍。」

「今天為父出來看了看天象,三四天之後凌晨會有薄霧,破敵之機,就在那時!」

楊玄感一下子說不出話來,心裡暗道楊素實在是太牛,連三四天後的天氣都能預測得到,比起後世那能根據衛星雲圖才作出天氣預報的天文學家們也不遑多讓,好象那楊義臣也有這種算天氣的本事,也不知道是哪裡學來的。

楊素似乎是看出了楊玄感的心事,微微一笑,道:「玄感,作為主帥,光是知道兵法還是不夠的,天文地理都需要掌握和了解。你現在對地形的把握應該已經不錯了,但對天文的把握還不夠,這點是你需要加強的。為帥者不可不察天象,這決定了許多戰術的使用,切記!」

楊玄感收回了思路,鄭重其事地應了一聲。

楊素滿意地點了點頭,整個人也陷入了深思之中:「我們漢人以農耕立國,對於天氣是格外地重視,因為要掌握旱澇、節氣、霜雪這些對農作物有直接影響的氣候變化。有一些古書里專門講了如何從夜晚的星空和月亮的亮度來判斷第二天是陰是晴,這戰打完後你回了家後,為父會給你幾本天文書翻看。」

楊玄感隱隱地覺察到這所謂的天空中星星和月光的亮度其實是和大氣層的厚薄有直接關係,古人雖然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更沒有去過外太空,但同樣可以經過這些積累下來的天象經驗來對天氣作出正確的判斷。想到這裡他不由得更加佩服起古人的智慧起來。

楊素繼續道:「只是四天後的天氣也有可能起變化,所謂天有不測風雲,如果拂曉的時候不起霧,你就要把騎兵帶到遠離敵軍的地方,暫不與我們的步軍會合,等到夜裡再發動襲擊,效果雖然稍差一點,但總比大白天正面進攻要強。」

楊玄感點了點頭,隨口問道:「最精銳的五萬步騎都讓我們帶出來了,正面不會有問題吧。要是此時敵軍看出破綻,主動強攻,怎麼辦?」

楊素哈哈一笑:「我還巴不得他們主動出擊呢,現在是夏汛時節,雨水很多,汾水也是暴漲,主動攻擊的一方會吃大虧,前幾天麥鐵杖攻過了河岸,但後續部隊被河水所阻無法繼續前進就是明證,要是敵軍想全線進攻,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裡。」

楊素頓了一頓,繼續道:「何況我把這裡的防守任務交給了老將周羅睺,此人深通兵法,身經百戰,一定能好好地守住這裡的。」

楊玄感心中微微有些不安,道:「周老將軍的能力是沒有問題,只不過他畢竟是南朝的降將,跟那蕭摩訶同事多年,私交也相當不錯,聽說楊諒舉兵前他還跟蕭摩訶時常有往來。」

「連孩兒都覺得他這樣的身份當臨時主帥有些勉強,更不用說其他一些將軍們了,若是您走後,其他人陽奉陰違不遵號令的話,可能會出大事的。」

開皇九年的隋朝滅陳之戰中,周羅睺率兵在湘州一帶抵抗,無論是從上游的巴郡順江而下的楊素還是秦王楊俊,都無法突破周羅睺的湘州防線,一直僵持到陳朝滅亡後,周羅睺看到了陳後主的降書,大哭三天後,才解散眾軍,向隋軍投降。

最近的十幾年,周羅睺也和蕭摩訶這位難兄一樣,一直不被重用,當著州刺史一級的官員,開皇十八年征伐高句麗的那次,周羅睺本來運氣不錯,被封為水軍總管,率海軍艦隊直插平壤,結果路上遇到了風暴,無功而返。

開皇十九年反擊突厥的時候,周羅睺立有戰功,還短暫地當過幾個月楊廣的東宮右衛率,後來被于仲文所頂替,但有了這段經歷,多少也算是楊廣的半個心腹了,因此這次平定楊諒的叛亂,楊廣是特地點名讓周羅睺當了楊素的副手。

楊素嘆了口氣,對著楊玄感道:「此中利害關係連你都看出來了,為父又怎麼會不知,只是一來這周羅睺是新皇特地點名作我副手的,二來這小路進軍之策也是他第一個提出,我既然已經拒絕了他的提議,就不能不把留守主帥的位置給他。」

楊玄感搖了搖頭:「道理是這樣沒錯,但要是其他眾將不服他怎麼辦呢?他畢竟是陳朝降將,又和蕭摩訶關係這麼好,有人懷疑也正常。」

楊素正色道:「周羅睺的忠誠不用懷疑,他和蕭摩訶的情況不一樣,在先皇時也是幾次出征,受過重用,而且不象蕭摩訶那樣一直跟著楊諒,他身邊沒有象楊義臣那樣的自己多年帶出來的軍隊,想要反是不可能的事,也沒有動機。」

「而且現在局勢已經很清楚了,楊諒已成瓮中之鱉,敗局已定,如果說周羅睺真有心要反的話,也不會是現在,而是應該在一個月前,當時他無論是在京城幫著王世充劫持楊勇,或者是自己跑去投奔楊諒,甚至是主動潛回尋陽老家,在南方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