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宮斗 第0489章 幽州長史

王世充哈哈一笑:「如果不是紅拂姑娘的話,那是不是越國公也打算給我封郎的待遇,拿出一個侄女出來呢?想來想去,非如此的話,好象也很難打動我啊。」

紅拂的妙目流轉,聲音卻變得冰冷:「王世充,雖然主公認可你的能力,但你也未免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你以為你真能娶到什麼郡主?實話告訴你吧,你娶進家的,只不過是高僕射再一次給你安排的枕邊間諜罷了。」

王世充的臉色倏地一變,他剛才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可能,但這回聽紅拂親口說出,還是吃了一驚,臉馬上沉了下來:「紅拂姑娘,你說這種話,可有何真憑實據?我不可能就這麼信你的一面之辭。」

紅拂微微一笑,抿了抿嘴唇:「這次高僕射給你找的,確實是北齊宗室,樂安王高勱的女兒高鳳仙,但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高僕射的秘密情報組織高天中訓練多年的女殺手。」

王世充心中一動,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哦,既然是北齊宗室,又怎麼會捨得把自己的女兒送到這什麼高天的組織中呢?再說了,既然這個組織連你們都知道,皇上又怎麼可能允許這種組織的存在?」

紅拂也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世家大族的可怕之處,不只是在於本人位高權重,而且還在於這些世家大族累世相傳,都有自己的累世忠僕,上次王世積倒台後,他的那些部曲親兵不都是現在歸了你么,你自己也清楚,這些人里有多少是從他爺爺輩就傳下來的,可不都是以王家部曲的名義現世。」

王世充點了點頭,這幾個月他除了打仗外,就是一直在消化王世積留在山洞中的那個龐大組織,這個組織從王世積祖父輩的北魏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大多數成員看起來都是不起眼的販夫走卒,但家裡的產業地契都在王家的名下,還有些是自己或者父輩殺人,犯了死罪,那些罪證也在王家的名下。

更有些造反謀逆之徒被王世積的父祖輩剿滅,行刑時故意留了一命,把這些人秘密安頓,而他們的自白書與感恩狀也都留下,那個秘密山洞裡,存放的就是這些地契,感狀和罪證,也正是靠了這些東西,王世積才能代代控制這些人,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一個身為關隴將領的王世積就能在三代人的時間裡經營起如此龐大的組織,更不用說高熲這樣當了帝國二十年的首輔了,但讓他有些意外的是,楊堅又怎麼可能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呢?

王世充沉聲道:「這個什麼高天組織,皇上可否知曉?」

紅拂點了點頭:「這些是幾百年的大世家私人保留的權力,皇權可以滅一個,兩個世家,卻不可能同時挑戰整個世家系統,所以即使是皇上,也不可能動這世家的底線,所謂的千年世家,之所以能代代為官,所仗者無非有三,一是千年積累的廣大田產和數量龐大的家奴,二是代代在朝為官所積累的深厚人脈和其他世家的聰明,三是世家子弟能接受遠遠高於普通人的教育,無論是文韜還是武略,都遠遠強於普通人,要治理國家,或者是出外征戰,文臣武將非世家子弟不可。」

王世充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可是皇上因為這個就能默許世家的權力凌駕於皇權之上了嗎?我朝的均田制,不是奪了世家和皇族的田地,均給百姓了嗎?還有每家的奴僕數都有嚴格的限制,更是禁止有大量私兵部曲的存在,既然連私兵和家奴都不允許,又怎麼可能允許自己經營情報組織呢?」

紅拂輕啟朱唇,吐氣如蘭:「這就是皇上的過人之處了,均田制是高僕射當年和皇上密商多次後才出台的,可以說是整個世家階層和皇上之間的一次利益妥協,自古以來,庶民一向被君權和世家視為牛羊,因此五胡亂華之時,鮮有保家衛國,戰鬥到死的民眾。民眾反而是幾百戶幾千戶地聚集在自己的世家和地主手下,形成了大大小小地塢堡,以求自保,後來這些漢人世家和入侵的胡人達成了協議,向胡人效忠,入朝為官,而胡人則繼續保護和承認漢人世家的利益,雖然統治階層是入侵的胡人,但是在中原之地,仍然是行千年來的王與臣共天下的老規矩。皇上和高僕射,還有本朝開國之初的整個士大夫階層有鑒於此,不願五胡亂華時這種只知有家,不知有國的慘劇再次發生,加上南北朝三百年,漢化的胡人們又形成了一個關隴大將代代相傳的軍功貴族集團,與原來代表漢人利益的北方五姓七望這樣的超級大世家形成了對抗之勢。所以漢人的士大夫階層也不得不作出些妥協,讓出一部分的祖產田地,分配給民眾,換來國家的富強與穩定,畢竟如果國家垮了,他們作為世家也是損失極大,象太原王氏這樣的家族,經歷了大亂之後,已經遠遠不如新興的二李這樣的軍功世家了。但皇上也是和這些大家族作了一些交換,他們拿出了大量的田地,減少了大批的奴僕,但自身的其他產業和一直保留的情報系統卻被默許存在,只要不觸及那條謀反的底線即可,要知道大世家之間也是存在著競爭關係,不太可能形成一塊鐵板,集中起來造反,真要到了那一天,這個皇朝也就是氣數已盡了,就象北周,最後他們的忠臣除了宇文氏宗室以外,也就只有個尉遲迥了,這說明無論是關隴大將,還是漢人世家,都選擇了皇上,北周豈能不亡?」

王世充長嘆一聲:「皇上果然是厲害,知進退,通人心,又有高僕射這樣的重臣輔佐,這才有了大隋的如日中天啊。」

紅拂點了點頭:「高僕射本人自然是宰輔之材,但他的出身地位也決定了只有他才能到這個位置,高僕射的先祖在北魏年間從遼東遷移到渤海,與北齊皇族的高室並無血緣關係,雖然他的祖父輩開始就在北魏為官,但也只是州郡一級的中下層官員,並非高官顯貴,所以高僕射這樣的中等世家,是不希望五姓七望這樣的超級世家永遠壓在他們頭上的,這也是他和皇上能君臣一心,利用開國之初人心思定,民眾渴望國家強大與和平的心態,推行這種改革的最主要原因。」

王世充冷笑道:「越國公也是這樣的吧,雖然是弘農楊氏的後人,但並非顯貴,雖說能和鄭氏聯姻,但也並非超級世家,這也是皇上重用他的原因。紅拂姑娘,你也是越國公手下情報組織的首領,皇上也應該知道你們家情報組織的存在。」

紅拂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但我們兩家的情報組織從不針對皇上,大臣之間有些爭鬥,正好符合皇上的利益,他寧可重臣互掐,也不願意這些人團結在一起,鐵板一塊來威脅君權,高僕射雖然一直是尚書左僕射,但先後也有蘇威和越國公任右僕射與他分權,就是此理。王世充,跟你說了這麼多,你應該了解了皇上對於大臣和世家間擁有自己的力量與情報網路的態度了吧,簡單說就是一句話,不影響君權,不謀反的情況下,皇上是默許這些組織存在的。」

王世充點了點頭:「所以即使這些世家之間聯姻,通婚,皇上也不過問是吧。可是你說的我還是有些不太相信,堂堂的北齊宗室之女,又怎麼會給高僕射訓練成了間諜呢?世家訓練普通的百姓當殺手,當刺客,當間諜,這點我信,可要說北齊皇室之女也是間諜,這個玩笑開得有點大了吧。」

紅拂微微一笑,嘴邊再次現出一個美麗的小酒窩:「王世充,你難道不知道高勱家的往事嗎?如果不作這種交易,只怕二十五年前北齊滅國的時候,高勱家就給滿門抄斬了,還用等到今天?」

王世充對於北齊的往事不是太了解,甚至於模糊印象中,姓高的高熲和建立北齊的高歡是不是遠親,都不甚了了,聽到這裡時,心中一動,問道:「能說得詳細點嗎?我對北齊的皇族不是太清楚。」

紅拂點了點頭:「北齊的創立者是神武皇帝高歡,他的先祖是渤海高氏,祖籍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六世祖高隱曾經做過晉朝的太守,五胡入主中原的時候,高歡連續三代的祖先投降了慕容氏的燕國,三代在燕國為官,後來北魏拓跋氏(後改為漢名元氏)興起,燕國滅亡,高歡的曾祖父高湖降附於北魏,一直到高歡的祖父高謐的時候,因為犯法而被舉家流放到當時北魏防禦草原上的柔然汗國的六鎮之一,懷朔鎮。由於高家三代都與世代鎮守六鎮的鮮卑族軍人混居,所以高歡雖然是漢人,卻也早已經鮮卑化,從小學的不是詩詞歌賦,而是象胡人一樣的學習騎射和兵法,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甚至還取了個鮮卑名字賀六渾。到了北魏末年,由於北魏的皇族上層醉心於漢化,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無不以拋棄自己的鮮卑傳統,全盤漢化為榮,甚至皇帝拓跋氏帶著把名字改成了元氏,而另一方面,廣大的鮮卑族普通士兵卻長年鎮守北方邊關,世世代代喝風吃沙子,地位低下,原來六鎮精兵都以參軍為榮,到了此時去六鎮已經成了流放犯人的手段,象高歡的祖父就是因為犯事才被流放此地,而且世代不能遷移。積累了百年的怒火終於在北魏末年爆發,這就是六鎮官兵大起義,這場起義摧毀了整個北魏,最後軍權旁落到在鎮壓起義中嶄露頭角,把握了北魏軍政大權的高歡和宇文泰二人手中。高歡和宇文泰這對絕世雙雄,各自擁立了一個元氏傀儡皇帝,分別定都洛陽和長安,北魏也分裂成東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