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民族英雄 第97章 傳藝

到了第二天曙光剛露,方寶就起來了,而沒多久,住在左邊屋子的張浩天也起了床,出來時手裡卻提了一柄大刀。

方寶知道他要教自己刀法了,惦記著一事,忍不住道:「師父,我家裡……」

這話還沒有說完,張浩天就微微一笑,轉身從屋子裡拿了一個手機給他,道:「阿寶,這事你不必緊張,昨晚我已經命令手下趕到皇妃村去了,這樣吧,你打一個電話給家裡人,就說有一個叫巴扎合的蒙古人會帶他們到蒙古國去,這是你的意思,讓他們放心跟著。」

聽著師父已經有了安排,方寶心中大定,便把電話打給了崔牡丹,照張浩天的話說了,聽說方寶忽然要自己和他的父母及婆婆去國外,崔牡丹當然非常的詫異,立刻很敏感的問方寶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方寶當然無法說得太詳細,只是告訴她,自己的確遇到了一點兒麻煩,不過沒什麼大問題,為了預防萬一,才讓他們到蒙古去暫避。

既然方寶不願說得具體,崔牡丹也沒有再問下去了,而是答應他,會告訴他的父母婆婆跟著那個叫巴扎合的蒙古人走,只是讓方寶在外面要千萬小心,他們的孩子還有半年就出世了,他這個做父親的,絕不能有什麼意外。而方寶就連連答應著,讓她不要擔心,好好的養胎,自己有空了,就會去蒙古看她。

……

等到方寶結束了通話,張浩天沒有再耽擱,走到了院中,說了聲:「阿寶,你看仔細了。」身形一起,便舞起刀來。

方寶過去在電視上是看過刀術表演的,但張浩天施展的刀法顯然和那些運動會的刀術大不一樣,只見他腳步騰挪如猿,手臂翻飛如電,身前身後,只見一道雪光環繞,風聲呼呼,威勢逼人,剛猛無儔,完全沒有什麼花架子,方寶很快就看得如痴如醉,心裡則在默默的記憶著這些招式。

張浩天的這套刀法並沒有練多久,二十幾分鐘後,只見他連揮數刀,帶動地面的落葉隨著刀風盤旋遊動,忽然之間卻收住了刀,完全停止不動,當真是動如驚濤,靜如泰山,單是這一手從極動到極靜,已經讓人嘆為止觀了,方寶再也忍不住,不停的拍手叫起好來。

收了刀,張浩天並不立刻遞到他的手中,而是放在地面上,這才走到了他的前面道:「阿寶,學拳要有拳訣,學刀自然要有刀訣,這王家刀法雖然只有八招,可一旦學熟了,就可以千變萬化,隨心所欲,現在我先把刀訣教給你,好好記住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就沉聲的念誦起來:「雙跨馬式面前絞,單鞭救主人前哨,左右搖擺一起飛燕,單展翅式往上撩,伏身盤刀拜觀音,空中雁出頂上飄,每路曇花目遠望,麒麟陣式皆著刀。敵人闖咱八大式,任他插翅也難逃。」

方寶趕緊記著,他記性極好,這總訣又不複雜,當張浩天念了三遍之後,他就一字不差的記住了,然後大聲的背誦了出來。

見到方寶記住了總訣,張浩天點頭道:「王家刀法是從戰場上傳下來的,論起威猛勢沉,目前世上存留的刀法無出其右,但也由於刀勢太沉太急,很難長時間的施展,不過我後來機緣巧合,學到了另一套奇巧精妙,可以借力打力的旋風刀法,融會進去,讓這刀法更增威力,北雄幫的少幫主陳凌龍就是敗在了這兩套刀法的融合之下,但套刀法始終是以王家刀法為主,旋風刀法為輔,我先一招招的給你講解王家刀法。」

說到這裡,他伸出腳,腳尖在地面上的大刀刀背上一踩一挑,那大刀向空中飛起,已經讓他抄在了手上,跟著就施展起第一招「雙跨馬式面前絞」來,只是動作變得緩慢了許多,而且處處停頓分散,讓方寶看得清楚。

……

就這樣,方寶開始了一生中最系統的學習生涯,每天清晨六點起床練習武功,而晚飯後則開始學習日語,對於日本基本的日常用語方寶是懂的,張浩天便去了一趟城裡的書店,買來了十多本日文書,裡面有日本的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甚至娛樂方面的知識,讓他不僅學習語言,還儘可能詳細的了解這個國家。

由於方寶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再加上有張浩天這麼一個良師講解,在武學上,他的進步是非常快的,一個月後,王家刀法便爛熟於心,而張浩天就又教他真傳洪拳。

方寶這才知道,洪拳有老洪拳與新洪拳之分。老洪拳又稱為北方洪拳,是由元、明年間陝西地方拳術紅拳加上其他拳術演變而來,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由河南嵩山少林寺傳出,以龍、蛇、虎、豹、鶴、熊、猿、鷂、雞、鷹、燕、馬這十二形為骨架,招勢間可有千變萬化。而在清朝時,北方洪拳傳到廣州,當於廣州有五大拳門,分別是「洪、劉、蔡、李、莫」,洪拳就是五大拳之首,只不過南洪拳的創始人將北洪拳進行了精簡,稱為新洪拳,將十二形濃縮成龍、蛇、虎、豹、鶴五形,可以單形練習,如龍拳、虎拳、蛇拳,也能夠混合練習,如虎鶴雙形拳、五形拳等。特點就是腿法比較少,步穩勢烈,硬橋硬馬,剛勁有力,以聲助威。過去老洪拳也就是北洪拳由於有熊、猿,鷂,雞,鷹,燕,馬等形,跳躍騰娜,閃展靈活,腿式較多,因此世人常說的『南拳北腿』就由此而來。到了後來,南洪拳的流派也漸漸多了,絕大多數成了江湖藝人蒙生之技,花架子越來越多,不過洪門一支則保存下來,稱為真傳洪拳,並留下了只傳龍頭大爺的規矩,解放之後,政府打擊幫派勢力,而洪門過去在廣東幫過孫中山組建同盟會,門中弟子也有不少參加,與國民黨的關係向來不錯,自然成了清理的重要對象,於是分成了兩支,一支逃往了海外,稱為致公黨,成為南洋一帶最有影響的華人組織,而另一支則留在了國內,在「洪門」上添了一個「萬」字,稱為萬洪門,而真傳洪拳就只有萬洪門的龍頭大爺能夠習練,張浩天當過萬洪門的龍頭,得到了這套拳法,若不是萬洪門前些年在政府的打壓下完全解散,有些規矩自然可以不遵守了,否則他要習得這套拳法,那還得一些複雜的程序。

真傳洪拳有龍、蛇、虎、豹、鶴五形五路拳法,但最厲害的卻是第六路,是虎形與鶴形的融會,稱為「虎鶴雙形」,兼具虎之威與鶴之靈,動靜結合,剛柔並濟,是中國拳術中罕有的奇葩,實用技戰威力極強。不過甚是複雜,方寶天天練習,兩個月後才勉強能夠實戰運用。

對於方寶的學習能力,張浩天顯然很滿意,當主要的刀法與拳法教會他之後,就開始傳他燕子李三的三種本領,攀牆術,易容術,縮骨功。而這三種本領有前兩樣都以技巧為主,攀牆術只要下肢有足夠的力量,再掌握住登牆在步履及氣息上的要訣就行了,方寶從小在山裡跑來爬去,早就是健步如飛,再加上身材清瘦,與當年的燕子李三彷彿,這門本領幾乎是一學就會,只三天時間就可以雙腳蹬踏,在牆壁上行三四步,只需要練習一兩個月,徒步徒手翻上四五米高的牆是絕對沒有問題。至於易容術,江湖上說起來玄乎,但說穿了也簡單,就是類似影視特型的化妝術,只是燕子李三有三種特製藥丸,分別是變顏丸,可以改變人的膚色,皺膚丸,能夠讓人臉皮起皺,徒增年紀,而變嗓丸服下後就能夠讓人聲音沙啞,難以聽出原聲。攀牆術與易容術都是好學的,不過最後一樣縮骨功就難了,這門功夫必須從小練習才能夠達到柔若無骨的境地,只要腦袋能夠進,那麼身子也同樣可以出入無礙。而方寶就要年滿三十,骨骼早就成形,當然無法練成了,還好的是張浩天當年練這門功夫時也已經成年,他的骨骼比方寶粗大,更不適合練習,不過卻練成了手掌的縮骨之法,而且告誡方寶,一定要刻苦練習,因為這門功夫可以讓手掌從手銬或者綁緊的繩索里鬆脫出來,在他的江湖生涯之中救過自己好幾次。

用半個月時間,張浩天把燕子李三的這三項本領教給了方寶,然後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王家刀法與真傳洪拳的實戰上,天天跟他喂招,而此刻方寶的進步就更快了,要知道,張浩天一生身經百戰,實戰的經驗極其豐富,由他陪著方寶練習,然後在實戰中給他講解不足之處,比方寶自己在外面和別人鬥上百場都還要有用得多,所謂「良師出高徒」就是這個道理。

……

醉心於武學之中,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七月夏初,此刻的方寶已經將師父教的功夫練得很是熟悉,與張浩天對拆,從最開始的十來招到了百招以上才落敗,至於他的日語,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學會了所有的通用單詞,整句話的發音比過去標準多了。

這一天下午,方寶正在練習「王家刀法」,這「王家刀法」雖然只有八招,可是在與師父的交手時,方寶卻看到了千百種的變化,已經不在那八招的范籬內,張浩天告訴他,這八招是刀法的基礎,萬變不離其中,勤加練習,了熟於胸,當對敵廝殺的經驗豐富之後,自然就能夠隨心所欲,而白鳥家族中刀法高手甚多,他必須加強對刀法的訓練。

張浩天在屋子裡與人通話,方寶一個人在練招,他是一個善於思索的人,雖然師父不在身邊喂招,卻不一昧的死練,而是在思索著每一招攻出後敵人有可能產生的變化,然後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