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黃巾亂 第三百三十一章 暫時的盟友

劉備快步登上城樓,來到劉修的身後,躬身行禮:「大兄。」

「來得好快。」劉修咧嘴笑了一聲:「洛陽的情況怎麼樣?」

「基本已經平息了,除了執金吾所部之外,其他各營人馬都已經回了駐地。」

「張角在哪兒?」

「詔獄。」

「天子準備如何處置他?」

「目前還不清楚,不過有很多人替他求情,應該不會死。」

「很多人?都是些什麼人?」

「有宮裡的宦官,也有外朝的大臣。」

「還有外朝的大臣?」劉修詫異的轉過身:「都有誰?」

劉備看看劉修身邊的荀彧,有些尷尬的低下了頭。劉修明白了,應該是荀爽。他聽唐瑁說過,荀爽和張角有來往,曾經在一起討論過易學。不過在這個時候荀爽能為張角開脫,應該不僅僅是他們有這樣的交情的緣故,很可能代表了汝潁一系的態度。

「袁家有什麼反應?」

「沒有,袁隗、袁逢都沒說話。」

劉修咧了咧嘴,他們不說話,不是不敢說話,而是沒有必要說話,因為他們想說的都會有人去替他們說。換句話說,如果袁家不想放過張角,只怕荀爽也不敢為張角說話。

「對了,袁術在哪裡?我想和他見一面。」

「袁術?」劉備有些意外,上次袁術要幫劉修找人,結果劉修發了火,現在劉修怎麼突然想找袁術了?他不知道劉修和張角見過面之後,知道唐英子現在不在太平道手中,很可能在袁家手中,所以這才想找袁術探探口風。「他在洛陽,這兩天正在為西羌的事折騰呢。」

「西羌?」劉修忽然想起賈詡送過來的那個情況:「西羌怎麼了?」

「北地降羌反了,有人建議派袁術去涼州平叛,可是天子似乎不太願意。」

「袁術想去涼州平叛,掙戰功?」劉修笑了起來。這次衝突中,袁紹手握黎陽營,雖然沒有任何舉動,但是卻給了天子極大的壓力,在袁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袁術真的坐不住了。

劉備點點頭,「不過天子想派他去巴郡,因為板楯蠻也反了,他想把袁術派到巴郡去。袁術不想去,他想去北地。」他看了劉修一眼,閉上了嘴巴,沒有再說下去。

劉修沒有吭聲,卻迅速在腦海里分析了一下袁術這樣選擇的目的。板楯蠻是巴郡的土著蠻族,生性剽悍,從先秦的秦昭王時代起就以善戰著稱,漢高祖出漢中,板楯蠻就是主力,後來漢高祖為了酬功,復其七姓租賦。他們眼裡沒什麼王法,也不存在什麼忠孝仁義,一有什麼不滿的就起兵反叛,一直以來,官府不怎麼敢惹他們,他們也一直相安無事。桓帝時,因為朝政昏亂,板楯蠻造反,亂了好幾年,直到趙溫做了巴郡太守,才安撫住他們,沒想到現在又反了。

要在巴蜀的大山裡和這樣的蠻族作戰,的確不如到北地去平叛,畢竟那些羌人被段熲殺過一趟之後,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現在雖然反了,估計也是被那些官吏逼得活下去,只要去一個稍寬手段靈活點的,很快就能平定事態。這功勞可容易得多。

而劉備欲言又止的神態更讓劉修明白,袁術有意換取他的支持,畢竟北地和并州隔得很近,如果能有并州人馬的支持,袁術這個功勞就跟撿的一樣。

劉修有了主意:「你回去對袁術說,我可以支持他,如果他能幫我找到英子的話。」

「英子?」劉備很詫異:「他不在太平道手中?」

「張角說不在。」劉修很頭疼,抬起手撓了撓眉梢,「我懷疑可能是袁家的人劫了英子。」

劉備沒有再吭聲,他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劉修對一個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小姑娘這麼關心,但他知道劉修為了找唐英子花了多少功夫,如果真是袁家人劫了唐英子的話,那劉修和袁家的仇就結深了。當然了,如果袁術肯交出唐英子,劉修也會毫不猶豫的支持他。

劉備走了,來去匆匆。

劉修伏在城牆上,看著劉備的身影消失在山道上,笑了一聲:「文若,世家的力量果然是無所不在,而且非常強大。」

荀彧不以為然的笑了笑:「將軍,世家並不代表著罪惡,就和金錢一樣,有人因錢而生,有人因錢而死。光武皇帝藉助世家的力量中興大漢,如今世家又成了大漢的痼疾,世事無常,又有誰能說得清?將軍在并州屯田,不也是倚靠并州世家的借貸才能進行嗎?」

劉修轉過頭,荀彧的通借題發揮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想想也是這個道理,要想把世家清除掉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也就是張角失敗的原因,他要想扭轉這個局面,也只能是利用世家,分化世家,不可能與所有的世家作對。

「張角不能死。」荀彧放緩了語氣,「一來張角有眾多的信徒,他不死,至少暫時不會亂。他如果死了,誰來統領那麼多的流民?這些人分布在各州郡,一旦生事,後果不堪設想。」他嘆了口氣,「這件事,只能緩緩圖之,急了,反而不美。」

劉修笑笑,沒有就這個話題再說下去。「依文若之見,我什麼時候能回洛陽?」

「將軍不必著急,我想應該不會太久。」荀彧拍拍城牆,捻了捻手上的土:「西羌叛亂,板楯蠻又反,大漢正是多事之秋,將軍國之重臣,焉能久在旋門。不過……」荀彧看了一會自己的手掌,抬起頭,眼中露出些許憂慮:「朝堂之上爾虞我詐,錦繡下總藏著數不盡的污濁,說起來比戰場上更為兇險。將軍在戰場上經歷過生死,也要提防朝堂上的危機,朝堂上的危機,可比戰陣之上的流矢還要不可捉摸。」

劉修眉毛一挑,哈哈大笑。他伸手摟住荀彧的肩膀,拍了拍:「有你們叔侄這樣的智能之士,我還怕誰?」

荀彧有些不自然的笑笑:「將軍這麼器重彧等,彧當然感激不盡。不過忠言逆耳,只怕彧等未必總能和將軍的想法一致。再者,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我希望大人還是多引一些名士入府,不要只聽我們兩個人的。」

劉修眼珠一轉:「那還要文若多多引薦才是。」

荀彧轉了個身,順勢從劉修的手臂里脫了出來,躬身一拜:「敢不從命。」

……

半個月後,劉修奉詔回到洛陽,再次見到天子,他嚇了一跳,不到一個月時間,天子瘦了一大圈,原本還算清秀的臉瘦得皮包骨頭,顴骨聳起,眼窩深陷,臉色也非常黯淡。

「陛下,你怎麼……瘦成這樣子?」

天子怔怔地看著劉修,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咧了咧嘴,卻沒有笑出聲來。他伸手,將劉修拉起來。他的手又涼又濕,像蛇的皮,讓劉修不禁打了個寒顫。

「這些天太累了,等忙過了這一陣,就會好了。」天子拍拍劉修的手,對劉修的關心有些激動:「這一次虧得有你坐鎮旋門關,要不然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事。」

「是陛下調度得當,臣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份而已。」劉修躬身再拜:「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呵呵,朕知道你的忠心。」天子嘆息了一聲,「你雖然年輕,有些魯莽,但是你的忠心,朕是從來沒有懷疑過的。」

「謝陛下。」劉修慚愧地說道:「這次……臣可能是錯怪張角了。」

「你知道就好。」天子掃了他一眼,舔了舔嘴唇。沉默了片刻,又說道:「朕給你的詔書里,提到了北地羌亂和巴郡板楯蠻的事,依你看,當如何處置?」

「臣聽憑陛下調遣。」

天子滿意地點點頭:「既然如此,朕準備派曹操去巴郡,袁術去北地,你去長安,為朕坐鎮關中,居中調度,如何?」

「唯!」劉修二話不說便接受了任命。天子嘴上說問他的意見,實際上早就計畫好了,問他只是句客氣話。他真要有什麼意見,萬一和天子不一致的話,反而難堪。

「關西的事,朕就委託給你了,不要讓朕失望。」

「臣敢不竭盡全力,肝腦塗地,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天子笑了:「好在長安也不遠,以後朕自有手詔給你,就不用多說什麼了。你這些天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然後便起身吧。對了,你那個胡妾有身孕了?」

劉修點點頭,風雪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他走的時候風雪正吐得厲害,現在不知道好些了沒有。

「這樣的話,旅途勞頓,你就不要帶她去了,讓長公主陪你去吧。有她在長安,調度起來也方便些。另外,你把朕的皇兒也帶過去,也不小了,該啟蒙了。把長安城好好收拾收拾,朕有空的時候也好去散散心。」

劉修一一應了,君臣二人談了好久,劉修這才告別出宮。天子將他送到殿門口,看著他出了宮,這才返回去。

劉修坐在車裡,臉上的笑容慢慢的化作冷漠。天子讓他坐鎮關中,說起來是居中調度巴郡和北地的戰事,可是北地是袁術,巴郡是曹操,都不是他的親信,說得難聽些,他誰也管不著,更像是把他從洛陽趕了出去,閑置在長安。說是讓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