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五十章 一盤散沙的中國幫會

在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日本,是絕對不可能單打獨鬥的,而是需要像過去張浩天參入蘇志高一樣,去幫白鳥家族的仇敵,而這個仇敵,當然最好是中國幫會。

陳志鵬雖然膽子小,但對於中國幫會還是很熟悉的,他告訴張浩天,曾經有一個叫華威幫的幫會到東京發展過,而且和白鳥家族的人干過幾次,但死傷了不少人,後來就退出了東京。而這個華威幫的總堂並不隱秘,就在離東京一小時車程的橫濱唐人街里,對外的名字是「耀光武館」,館長是一個叫劉忠庭的人,就算不是華威幫的幫主,也是重要人物,而他手下的徒弟,多半都是華威幫的成員。

雖然語言不通,但陳志鵬告訴過張浩天橫濱唐人街的日語發音,他已經記住了,招了一輛的士,便說了出來,那司機師傅「嗨」了一聲,就載著他向著橫濱的西南方向而去。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車子停在了一個地方,張浩天付了錢走出來,抬頭就見到一個高大的,鑲龍雕鳳的中式石門樓,上面寫著「中華街」這三個宋體大字。

張浩天知道,他此時已經到了日本華人的聚居點—橫濱唐人街,這條唐人街建於一百三十年前,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古老唐人街,當年國父孫中山起義失敗流亡到橫濱,積蓄力量重新發動革命,就是全靠橫濱唐人街聚集的華人給與了他有力地支持與保護,才讓他重新站住腳,最終回國推翻了滿清建立了民國。

見到門樓前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容貌穿著都差不多,分不清那些是華人,那些是日本人,不過金髮碧眼的歐美人也不少,就像是中國趕廟會一樣熱鬧。

張浩天也想看看華人的聚居點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就提著皮箱走了進去。

這一走進唐人街,他立刻感覺到了地理的錯位,彷彿一下子就從日本回到了中國。

原來,橫濱的「中華街」並不只是一條街,而是由一條主幹道和許多岔路組成的一個小區,整個區域里除了那條主道外都是些狹窄局促的街巷,就和上海的弄堂、廣州的小巷差不多,巷子的上空拉滿了電線,房子大多是兩三層的小樓,街道兩邊最多的是各種中餐館,可說囊括了中國的各大菜系,另外還有售賣唐裝、繡花鞋、中國特產、中草藥的店子,每家店的廣告與價格牌都是用中文與日文分別書寫的,有的甚至還寫著英文,而街上最常見的東西就是包子和炒栗子。那些包子都碩大無比,起碼比廣州茶樓所吃的叉燒包大4倍,一個包子足可以頂上一頓飯,不過價格需要二百六十日元,相當於近二十元人民幣,栗子則大多被包裝在一些很精美的紙袋子里,在門口賣栗子的商店幾乎每隔十米就有一家,遊客們近一半手裡面都拿著包子或者糖栗子在邊吃邊逛。

在這「中華街」上,張浩天還看到了在國內已經絕跡的一樣東西,那就是人力三輪車,不過每一輛三輪車做得都很精緻,拉車的則穿著清朝時的短衫,而坐車的多數都是歐美人。

這裡不愧是全世界最大的唐人街,張浩天走了好一陣都沒有走到盡頭,此刻他已經注意到,在街道兩邊做生意的至少九成以上都是中國人,而且大都穿著傳統的唐裝。所有的商品都比國內要貴得多,不過日本平均收入是中國的十幾倍,消費能力當然要強得多。

到了唐人街的中段,卻見無數的人像浪潮一樣涌到一個地方去,他抬頭看了看,見是一個修葺得雕樑畫棟的關帝廟,從這樣的人流量看,香火之盛,可說是讓國內的關帝廟相形見絀了,而在關帝廟的外面,一條長龍般的擺滿了桌子,是些看手相面相之類的算命之術,生意也很火爆,只是聽到那些算命先生在用英語或者日語向客人指點「玄機」時,他感覺到有些不倫不類。

※※※

用了一個上午時間,他才順著大街逛完了整個「中華街」,這才知道這裡分為四門,除了題寫「中華街」門樓,東邊是藍色的「朝陽門」,南邊是紅色的「朱雀門」,西邊是白色的「延平門」,北邊是黑色的「玄武門」,完全是按照中國古建築學與古風水學設計的。

半天才把主街道走完,卻沒有看見任何一家武館,張浩天聽人說過,過去中國人在海外謀生,開得最多的第一是餐館,第二就是武館,這偌大的一個唐人街自然不可能沒有武館,估計是在背街,也懶得去一條一條的尋找,感覺到肚子有些餓了,見到前面有一家「王記中華料理館」,便走了進去。

這家「王記中華料理館」店面有一百來個平方,在這寸十寸金的唐人街並不算小店了,只是在街尾,生意並不好,店內二十餘張桌子只有五六桌有客人,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穿著灰色長衫,身材高瘦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外面的櫃檯上望著外面,一付愁眉苦臉的樣子。

瞧著張浩天進去,那中年男子趕緊讓店裡的夥計招呼著,張浩天聽他的口氣應該是江浙的人,拿了菜單,便點了一個糖醋魚,一個臘肉,一個黃悶雞,一個排骨湯,另外還有一個麻婆豆腐,這些菜,在國內不過百元,但在這裡,差不多要七百元,但張浩天想找這老闆打聽一些事情,自然不能吃得太便宜了。

那老闆正愁生意不好,見到張浩天一個人點了兩三個人的菜,果然顯得很高興,連連催夥計到廚房去儘快上菜。

沒過多久,菜就陸陸續續的上來了,張浩天叫了兩瓶啤酒,便向那老闆招了招手道:「老闆,我一個人吃不了這麼多,不知道能不能請你喝一杯酒。」

那老闆聞言走了過來,坐在了他的對面,笑著道:「先生,聽你口氣應該是南方人,到日本有多久了?」

張浩天讓夥計多拿了一副碗筷與啤酒杯上來,給他滿了一杯道:「才到不久,你應該是王老闆吧,聽你的口氣好像是江浙一帶的人,在日本發財沒有?」

那老闆嘆了一口氣,搖頭道:「我不姓王,姓周,王記是我老岳父留下來的,不過我經營不善,生意是越做越差,別說發財,店面錢都快交不起了。」

他一邊說著,也不客氣,將手中的啤酒一口喝光,然後望著張浩天道:「先生,看你氣宇軒昂,一定不是平凡之人,不知到日本來有什麼好財路做。」

張浩天笑了笑道:「我只是在東京做點兒小生意,也沒有什麼好財路,不過經常被小日本欺負,聽人說中華街有一家耀光武館,想來拜師學藝。所以想向你打聽一下,這家武館在什麼地方?」

這周老闆聞言,頓時一拍桌子道:「哎呀,小兄弟,算你福氣,這事問到了我,否則的話,那就白花冤枉錢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再次打量了張浩天一眼,然後道:「小兄弟,你給我說實話,來找武館,到底是學武,還是找幫會保護。」

張浩天知道日本的幫會是合法存在的,大家也不避諱,當下道:「兩樣都有,周老闆,你說我要花冤枉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周老闆道:「你一定知道,那耀光武館是華威幫的人開的,這個華威幫,過去在唐人街這片兒是有些名氣的,館主劉忠庭的功夫也有那麼幾下子,不過自從去年不知深淺的去東京發展,結果被白鳥家族的人砍死了十幾個親傳徒弟,另外還有四十幾個入門弟子殘廢之後,就一蹶不振了,劉忠庭氣得大病一場後一直半死不活,館裡的事只有一個三徒弟在打理,而過去幾百名入門弟子,現在也只剩下了二三十人,耀光武館成了耀黑武館,華威幫也成了華萎幫。」

說到這裡,他又道:「小兄弟,既然我們有緣,現在我就指給你一條明路,你往東邊走,到了十字路口右拐,那裡有一條街,唐人街的武館都集中在這兒,第三家就是洪門武館,館長叫萬行龍,可是有名的洪拳高手,一路龍拳使得是出神入化,十來人近不了身,我小舅子就是他的弟子之一,他還有四個弟弟,分別叫做行虎、行豹、行蛇、行鶴,這是洪拳的五形,也是五大神力,五兄弟個個厲害,沒一個孬種,所以他們組成了一個幫,就叫做五力幫,你去投靠他們,無論是學武還是做生意尋保護,保管讓你滿意。」

雖然聽陳志鵬說過華威幫的人去東京與白鳥家族的人爭鬥死傷了不少人,但沒有想到這麼嚴重,聽著這周老闆幸災樂禍的口吻,就像是死傷的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一般,麻木無情於斯,讓張浩天一陣憤慨,甚至有搧他一耳光的衝動,不過很快控制下來,淡淡地道:「哦,是嗎,待會兒我去看看。」

見到張浩天的臉色冷淡下來,周老闆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麼,當然也不會自討沒趣,說了聲「請慢吃」,便重新回到櫃檯里坐著了。

※※※

吃完飯,張浩天走出了「王記中式料理店」,向著他說的那武館一條街走去,心中卻一陣的沉重,剛才那周老闆顯然是那什麼五力幫或者受他們保護的人,同一塊地盤,同一條街上,過去與華威幫多半有些怨隙甚至還有拚鬥之事,但是,對於同胞被日本人戰敗而死傷的態度實在是讓他無法接受,也再一次感受到了華人的不團結,據他所知,在日本的華人無論是有簽證的還是偷渡的,已經超過百萬,單是這偌大的唐人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