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3章 他們還是孩子

「陳喬恩今日回京,和麥小余、孫亞興等人在某飯店吃飯,商討新劇《來自星星的你》……」

這則爆料被視作龍行工作室有史以來,最弱的爆料,也從側面說明一個問題——《星星》這部劇本身缺乏吸引力,觀眾期待的只是麥小余和陳喬恩的組合。

《步步》是宮部宮斗劇,開機前又和《宮鎖心玉》打口水仗,還是麥小余的處女作,話題很多。

而《宮鎖心玉》播出後口碑雖不盡如人意,收視率卻一路飆升,徹底捧紅了女主角楊冪。後者還親自演唱了小魚兒操刀的主題曲《愛的供養》,這首歌登上了內地多個音樂網站的音樂榜單。

這些都為《步步》提供了眾多話題,也使得電視劇播出之前備受關注。

《何以》更不用說。

國內瑪麗蘇小說開派之作,開創了小說出版的新套路。問世多年積累了廣泛的讀者基礎,胖妹的打岔、麥小余和唐嫣的甜蜜互動,同樣引起眾多觀眾對這部劇的期待。

《何以》開機之後,應各地書商之邀,飛揚出版社再次印刷十幾萬冊投入市場,就是最好的證明。

反觀《星星》,除了用麥小余+陳喬恩的組合來宣傳外,別無亮點。

而且連兩人的緋聞都沒有。

《步步》、《何以》開機時,還有媒體炒作麥小余和劉詩詩,麥小余和唐嫣之間不可不說的故事;《星星》籌備期間,沒有任何媒體拿麥小余和陳喬恩的關係說事兒。

《星星》的關注度和話題度,都遠不如麥小余主演的前兩部。

不過《星星》劇組並不在意。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孫亞興堅信,跟著麥小余有大塊肉吃。因為到目前為止,麥小余還從未失手,不管外界如何看待,孫亞興都很看好《星星》。

麥小余自不必說。如果不是對《星星》充滿信心,他也不會把這部劇作為「成名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

陳喬恩無所謂劇本的好壞。她在國外拍攝代言廣告的時候,劇本反覆看過三遍,明白麥小余和她主演這部劇的另一層含義。

三人探討完劇本,定下今年年底開機後,就又各自忙碌起來。

孫亞興回劇組,主持劇組籌備工作。演員的試戲、試鏡,工作人員的安排調度等,有時候還會飛外地,確定外景的選取。

陳喬恩去拍電影了,海聯院線聯合另外幾家公司共同投資,主要是受到楊冪的刺激。

《宮鎖心玉》爆火後,楊冪人氣飆升,有電影劇組看中了她的人氣。恰好女主角名氣不大架子不小,仗著小金主撐腰和劇組鬧得很不愉快。

劇組和大金主一溝通,大金主承諾只要能請來楊冪主演,他就把小金主連帶女主角一起踢出局,剩下的資金缺口他來彌補。

恰好楊冪也想挑戰大銀幕,而且劇組開出的片酬雖不算太高,但是有票房分紅,她就答應了。結果那部驚悚電影開機前臨時更換女主,還引起了一場口水,幫著電影炒作了一把。

平心而論,那部小成本驚悚電影真心不咋地,拍攝倉促、劇情單薄、製作粗糙、兩毛五的特效,各大影評網站評分普遍在5分左右。

但是——

影片話題度不斷,拿到了暑假檔期,排片率還不錯,最後300多萬的投資,票房逼近九千萬。

雖說男主角也曾是香港當紅明星,可這部小成本影片能夠排在暑期檔,上映後頂著巨大的罵聲票房天天上漲,取得近九千萬的票房,大部分功勞都要歸功於楊冪爆紅的人氣。

粉絲經濟的威力也令業內側目,海聯院線就把注意打到了自家千金陳喬恩身上。

從七月底開始,賣劇本、籌資金、找導演、找演員、組劇組,三個多月完成劇組籌備工作。中等成本的喜劇愛情電影,女主角陳喬恩,十月初開機,預計兩個月內殺青。

國慶節期間,陳喬恩在北京參加兩場商業活動,就要飛赴上海拍電影,《星星》的開機時間也定在了今年年底。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麥小余能休息兩個月。

公司的事情不需要他操心,但是電影《九門》前期準備工作中,有些事情需要他出面。

「老易,美國那邊什麼時候能忙完……」

「叉哥,《失戀三十三天》的宣發怎麼樣了,情人節期間上映沒問題吧……」

「暢暢,哥準備拍電影,你是女主角……」

聯繫易小星,聯繫張小泉,聯繫舒暢,敲定明年的檔期後,麥小余參照怪夢中一部電影的劇情構架,以及自己怪夢中積累出來的大量理論經驗,全力投入到劇本創作中。

這期間,《好聲音》完美收官。

總決賽巔峰之夜,群星演唱會收視率4.56%;四組冠軍爭奪總冠軍的巔峰時刻收視率6.17%;頒獎典禮也有5.77%的收視率。

十六強選手中,超過十人獲得不同唱片公司提供的合約,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音樂道路。

萌人再次打造出一檔現象級綜藝節目,《好聲音》憑一己之力,扭轉了音樂選秀節目的頹勢,再次在國內引發轟動。

除了不少品牌商找上門來,詢問第二季的冠名及贊助事項外,各家電視台、綜藝節目製作公司,皆分出精力在音樂選秀節目上,力爭打造出不同以往的模式,求創新求高收視率。

然而這些都跟麥小余無關,他只是去公司轉了兩天打個照面,所有心思都凝聚在《九門》劇本創作中。

國慶節後,《九門》劇本初稿完成。

十月上旬,二稿修改完畢。

十月中旬,三稿修改完畢。

十月底,《九門》劇本定稿。

整個十月,麥小余幾乎閉門不出,很少去公司,《何以》的宣傳也不參加,完全靠唐嫣挑大樑,如同《步步》宣傳時一樣。

任何一位明星,長期不出現在公眾面前,人氣都難免下滑。而且麥小余沒有個人微博,萌人官微這段時間也沒有更新。

《步步》首播時,麥小余積累的超高人氣,已經開始逐步流失。

只剩下少量媒體還在藉助《步步》成功賣出海外版權這個噱頭,以及他不參加《何以》宣傳活動這一點,對他展開報道,力度有限。

麥小余不在意自己人氣下滑,只要明年初《何以》播出後取得成功,他的人氣就能回來。

……

十一月初的北京,天寒地凍北風呼嘯。

好在北京作為華夏首都,提前供暖有保障,比起北方不少城市和地區來說,首都的優勢無處不在。

這天傍晚,麥小余走出家門。

上身白色針織衫,套上黑色大衣;下身黑色直板褲,脖子上再隨意圍一條灰白色的圍巾……口罩肯定不能少,麥小餘一身休閑裝束,開車直奔什剎海。

車停在路邊的停車位,麥小餘步行來到九門小吃街。

天氣雖冷,匯聚了北京眾多老字號美食的九門小吃街,客人還不少,生意很紅火。

麥小余徑直來到老鄒家炸雞攤位,走進去找了個空桌子坐下。

「老闆,一份炸雞兩瓶啤酒。」

很快,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夥子端著炸雞和啤酒走過來。

「這個不對。」麥小余伸手,攔住他。

「你要的不是一份炸雞兩瓶啤酒?」

「是。」

「那就對了。」

「不對。」

小夥子年輕火氣壯:「有什麼不對的?」

「我說不對就不對。」

攤位生意正火,買炸雞的人很多,小夥子還有生意要招呼,不願跟麥小余浪費寶貴時間。

砰地一聲,炸雞和啤酒放在桌上,轉身就要走。

「我說了不對,你硬放下,我不給錢的。」

「你不是來吃東西,是來找茬的吧!」小夥子收起炸雞和啤酒,「別耽誤我們做生意,快走!」

「天明!」

正在製作炸雞的中年人叫住了他,讓媳婦接手炸雞製作,走過來從小夥子手中接過炸雞和啤酒,放在麥小余面前。

麥小余點點頭:「這次對了。」

鄒天明瞪他一眼,沖中年人喊道:「爸!」

「去幫你媽。」

打發走兒子,鄒大同站在麥小余對面,面無表情地問道:「你來幹什麼?」

「找你喝酒。」

麥小余左右開口,雙手拇指打開啤酒瓶蓋,其中一瓶放在鄒大同面前,拉下口罩說道:「請你的。」

「我不喝陌生人的酒。」

「麥守正是陌生人?」

「你不是麥小余嗎,大老闆,大明星。」

「噓,小點聲,別讓人聽到,引起圍觀就麻煩了。」麥小余誇張的嘴前比劃一下,然後捏起一塊炸雞咬一大口,邊吃邊說道:「就是這個味兒,十幾年都沒變。香,太香了。」

「吃完趕緊走,別耽誤我做生意。」

「你今晚的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