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2章 最「神奇」的地方

「你怎麼搞成這個樣子?」

看著面前衣衫破爛、幾乎被打成豬頭的助理,寧世榮抽了口雪茄,問道。

被瘋狗比爾及其手下打的。

貓狗不兩立,不僅僅表現在雙方碰面後經常會大打出手,也表現在其他方面的競爭,比如受雇於人的報酬。

顯然,約瑟夫也是受人僱傭,總共收到了一萬歐元的報酬。而比爾呢?開價五千,被抓緊警察局調查兩天後釋放,才得到兩千歐元。

難道我瘋狗比爾只值野貓約瑟夫的五分之一?

傳出去我還怎麼在戛納立足?

奇恥大辱!

比爾毫不猶豫讓人把寧世榮的助理抓回酒吧,然後讓其領教到瘋狗的厲害。

寧世榮的助理慘遭痛打,被放走之前,比爾冷冷丟出一句:「一萬歐元,否則後果自負!」

毆打?

勒索?

報警?

別開玩笑,西方發達國家可不是一等洋人二等官的華夏。

在華夏,小日本丟輛自行車,公安機關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破案,幫其追回失車,但是面對自己的同胞丟自行車報案……呵呵。

而西方國家恰好相反,人家潛意識裡首先偏袒的,是自己國家的公民。除非重大刑事案件,否則像這種普通的打架鬥毆,華夏人即便報案也別抱太大指望。

擎天又怎樣,別以為是華夏影視巨頭,在國內如何牛逼,到了國外算個雞毛,人家警察不弔你!何況這件事真要深究,寧世榮還尼瑪涉嫌僱人行兇,罪名比比爾大得多!

這種現象全都責怪華夏政府嗎?

如果外國人在華夏被人打了,事情鬧大,外國輿論一準兒抨擊華夏;反過來,如果華夏人在國外被人打了,國內輿論保證有人抨擊自己的同胞,哪怕自己的同胞沒做錯也沒用,照樣噴你!

雞蛋裡挑骨頭誰不會?

而且這種人不在少數,還包括不少所謂的磚家叫獸、社會精英人士!

正所謂有的人頭上的辮子剪了,心裡的辮子還在。

國情就是這個吊樣,能有什麼辦法?

別以為你在國外跟老外拼死拼活有多牛逼,國內大把的人扯你後腿、背後捅刀。

就連麥小余這種不肯吃虧、習慣親自動手的主兒,隨著萌人做大,為了避免公司捲入無謂的是非漩渦,在國內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到了國外都儘可能以夷制夷,美其名曰「成長」。

更別說在國外生活多年的國內豪門二代寧世榮了,他太清楚國外對待華夏人的態度和國內的國情,絕對不會選擇報警。

「這幫西方蠻子,永遠都是未開化的野蠻人!再給他們八千歐,條件不變。」

「這……」助理遲疑片刻,說道:「他們說,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侮辱,不會再幫咱們做事。」

「自尊心?哈哈,一群渣滓也配談自尊心!要不是電影節,戛納這種彈丸小鎮,全得去要飯!」

寧世榮氣得笑了。

真正的二代,有自己的骨氣和尊嚴,不容絲毫冒犯!

比爾一夥不願再幫他做事,多半是想坐地起價,他的榮耀和顏面,決定了他絕不會跟這種戛納底層渣滓妥協。

「榮少,還有三天戛納電影節就該結束了,如果不找比爾那隻瘋狗,臨時再找人的話,不太好找。」

「那就算了,先放麥小餘一馬,等回國再說,我會讓他哭著跪在我面前懺悔的。反正他的電影完了,沒地方放映……對了,國內有什麼動靜?」

「國內的報道,主要圍繞著酒吧打架一事,沒有提及萌人的新片。我覺得是因為那天晚上,萌人的電影放映一半就打起來了,所以媒體不好妄加評論。要不我聯繫媒體,讓他們開始報道?」

「嗯……既然他們的電影撲街已成定局,暫時不著急痛打落水狗,沒什麼意思。等到今年暑假,他們另外一部電影準備上映前,拿這部電影說事兒,明白了嗎?」

「明白!」

萌人的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完了,寧世榮暫時不再考慮麥小余,全身心的享受快要結束的戛納電影節盛會。

今天下午就有一場遊艇派對,主辦方是美國福克斯電影公司,他作為與福克斯合作的華夏電影公司代表,收到了邀請。

就在他享受遊艇派對的時候,戛納警察局卻陷入了為難中。

經過兩天的調查,他們終於查清楚那晚姆比瓦酒吧鬥毆的起因——因為一部電影。

約瑟夫被警察從酒吧帶走的時候,一直在極力的辯稱:「我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信奉耶穌,上帝為我照亮人生前進的道路。可是那部該死電影褻瀆基督,污衊聖子,這是我絕對不能容忍的!」

警察:「行了約瑟夫,你什麼時候加入天主教的,做彌撒的時候我為什麼從沒見過你?」

「三天前。父神是寬容的,從來不會拋棄他的子民,也歡迎迷途的羔羊重返他的懷抱。難道因為我曾經迷失過,還沒做過彌撒,你就要阻止我回歸父神的懷抱嗎?」

警察:「……」

比爾聽到了約瑟夫的回答,於是面對警察的詢問,他是這樣回答的:「我最近受到了父神的感召,為我之前犯下的錯誤感到慚愧。我想去教堂向神父懺悔,可是擔心會玷污教堂的神聖。那部電影是撒旦,在挑釁父神的地位,我再次受到父神的感召,為了維護父神的榮耀,我決定向撒旦發起挑戰!」

警察:「……」

受害人姆比瓦:「他們打砸我的酒吧,污衊我播放的電影是對父神和聖子的不敬!我可以不要求他們賠償,但是我會繼續播放這部電影,向大家證明,我沒有對父神對聖子有絲毫的不敬!」

警察:「……」

參與鬥毆眾:

「我是受害者,你們憑什麼抓我?」

「我正在喝著威士忌觀看電影,他們突然就打起來。我想離開,可是有人打我,難道我不能還擊嗎?」

「什麼電影?哦,那是一部很糟糕的電影,主角說他從史前活到現在,還說他認識梵高,更可惡的說他就是耶穌,欺騙了所有人……我正在考慮如何反駁這部糟糕的電影,有人撞倒了我的酒杯,我只是想讓他向我道歉賠償,可是那個該死的傢伙居然向我揮舞拳頭……」

兩天時間,足以讓戛納警方了解到事情起因,鬥毆竟然源自於一部科幻電影!

覺得可笑?

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法國!

法國一直是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被稱為「天主教的長女」。

根據2004年宗教年鑒,法國登記的天主教徒佔全國人口80%以上,而表明自己相信天主教的達90%以上。

在法國的歷史,文化中,天主教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上的人信仰天主教。法國有著為數眾多的教堂,修道院,悠久的歷史,使得它們本身就成為一座座博物館,也成為法國的標誌,比如最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和巴黎聖心教堂。

可以說,沒有天主教,就沒有法國的文化。

至於天主教在戛納的影響力……

戛納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聽過沒有!

所以約瑟夫和比爾這兩個帶頭鬧事的,接受了兩天的盤問調查後,就被釋放,沒說無罪,但是不用繳納保釋金。

戛納警察局則需要糾結,這樣的調查結果是否應該公之於眾。

有人很體諒戛納警方,替他們做出了決定。

《酒吧鬥毆事件真相!》

《一部褻瀆父神和聖子的科幻電影!》

《戛納電影節,再現耶穌在印度!》

《一場電影引發的血案!》

……

能量巨大無孔不入的部分媒體,率先將打探到的真相報道出來,引來不少媒體轉載報道。

姆比瓦也在行動。

他的酒吧完了,被砸的稀里嘩啦遍地狼藉。

但是他並沒有放棄。

他把員工召集起來,租來專業的電影放映器材,就在殘破的酒吧內,從每天下午兩點到凌晨兩點,不間斷播放《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酒吧外面也打出醒目條幅:呼籲普通觀眾進來免費觀影,通過自己觀影后的評價,證明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並未玷污父神和聖子。

他還印製了大量宣傳單頁,上面註明來酒吧觀影的顧客,都可以免費贈送威士忌一杯,交給員工出去發放。

他的舉動引發了野貓約瑟夫的「憤怒」,約瑟夫也組織自己的小夥伴,印製小廣告在戛納街頭髮放。

小廣告上面的內容是:這是一部嚴重違背天主教教義的撒旦作品,他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加入聲討的行列中,為此他願意為每位去酒吧觀影的顧客,免費提供可樂和爆米花。

真相被披露,越來越多人得知,戛納電影節期間爆發的酒吧混戰,是因為一部電影引發,還涉及到了基督教各個宗教信奉的救世主耶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