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6章 調教大佬級羊羔

十二月份,華龍影業召開年終工作總結會議,CEO石昊主持。七家股東高度重視,老闆親自出席遠程視頻會議,還要求萌人方面麥小余必須親自出席。

唉,有必要嗎?

開會浪費的時間,我能複印好多張《小魔仙2》的原畫呢!

要不是老羅同志專門打電話過來,傳達另外六家的意思,麥小余都不打算耽誤劉曉莉的時間,讓萌人影視辦公室主任呂寧,代表自己出席華龍影業年終工作總結的遠程視頻會議呢。

華龍影業成立一年多,還沒有完全步入正軌,一直處於燒錢階段呢。

美國排華現象較為嚴重……不僅是華人,非白人都容易遭到排斥。

華龍影業是一家完全由華夏人出資、在美國本土成立的電影製作、發行公司。雖然可以藉助除萌人以外的七家股東的關係網,在美國發展布局,但是阻力和難度依然不小。

到目前也只與美國一家電影院線達成合作協議,藉助對方的院線,在美國代理髮行華語片。

這些華語片的發行方式,和《致命ID》剛上映時差不多。主要在唐人街、華人社區等華人聚集地上映,周票房五千美元是紅線。

達到五千萬,繼續播出;達不到,I''msorry。

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的華語片,不會找華龍影業代理髮行,人家有自己的國際發行渠道。

華龍影業目前買斷發行的,大多是國內中小製作電影。

買斷價格不高,一般都是幾萬塊美元,但是這些電影不是大導演、沒有大明星,對於在美華人來說,吸引力有限。

票房不佳的同時,華龍影業還得為每部電影投入十幾萬的宣發費用,所以一直處於賠錢狀態。

賠的這個錢吧,還不能省,因為要培養市場。讓西方觀眾慢慢接受華夏電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而燒錢極為重要的第一階段。

除了美國本土,華龍影業在石昊的帶領下,還積極在其他國家建立發行渠道,這些都是要花錢的,而且短期內很那見到回報。

索性,成立華龍影業的資金,是空手套白狼套來的,七家股東都是資本市場的老司機,清楚這種「遊戲」的玩兒法,就算全燒光也不心疼。

這次各家大佬悉數出席,從視頻背景上看,有的在酒店裡,有的在遊艇上,有的自家書房,有的辦公室,顯然都是為了此次會議專門抽出時間。

剛開始麥小余還挺好奇,等到石昊完成華龍影業今年工作的總結彙報,七家大佬相繼開口後,他明白了。

合著是受刺激了。

今年,娛樂圈內大賤、巨賤為了走向世界,紛紛與好萊塢電影公司聯手,聯合投資製作國際大片,牽動了太多資本方、利益方的神經。

美國華龍影業七家股東都是資本市場的老司機,握著一手好牌不往外打,能受得了?

什麼好牌?

萌人影視!

嫌棄萌人是中賤,算不得好牌?

刺激的娛樂圈嗷嗷叫衝出國門的《致命ID》,就是萌人拍的!

萌人拍攝《致命ID》在先,成功炒作影片在後,對國際影壇市場又有深刻了解,如今得到七家大佬相助,沒道理連個屁都不放吧?

看不見國內多少影視公司大展拳腳,準備在全球圈錢嗎?

就算陣亡的中賤、小賤一大堆,但至少人家勇氣可嘉。

再看看麥小余,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對華龍影業的發展不管不問……要知道當初他們肯答應羅興,與麥小余合作,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看中萌人影視的巨大潛力!

結果呢?

「我派人調查過,小麥的《暮光之城》在國外很受歡迎,我認為是時候拍攝《暮光之城》第一部了。」

「我也這麼覺得,沒必要等到後年。」

「嗯,第一部早些開機,早些上映,第二部也能提前開機。」

「麥總,這時候你可不能慫啊。」

……

視頻會議中,老羅同志一如既往多聽少說,其餘六人七嘴八舌,主題只有一個,提議麥小余儘快拍攝《暮光之城》。

麥小余回答的很痛快:「《暮光之城》啊?我都計畫好了,阿正正在改編劇本,明年下半年開始籌備電影的拍攝工作。」

明年下半年開始籌備?

那不是要到後年才能開拍?

不行!

六人的意見是,明年上半年籌備,下半年開拍,然後趕在後年暑假檔期播出,狂賺一把。

那怎麼行?

安排的這麼緊,我的死兔兔肯定排不開檔期!

而且《暮光之城》就是個誘餌,專門用來圈這個六個牙尖齒利的大鱷級羊羔的。

現在羊羔們反客為主,說明前期鋪墊工作還沒做足,此時收套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因此麥小余回絕的非常乾脆:「不可能,我已經制定了完整的計畫,在這方面,我是專業的。」

話說的極為自負,雖然是實話,但是六個大佬聽著有些刺耳。

六人中,大多跟麥小余有著各種各樣的合作,因此唯一沒有合作、還因為楊潁產生過不愉快的李總率先駁斥道:「你的計畫就是放任機會從眼前溜走,非要等到後年再開機?這就是你所謂的專業?」

李總的駁斥很不客氣,其餘五人並未開口附和。

麥小余心中有底,同樣很不客氣的回擊:「你憑什麼斷定,現在是機會?真以為老外都是人傻錢多,隨便找些大腕兒拍部電影就能賺錢?

至於你質疑我的專業……這樣,阿正最近創作了個本子,我們公司正打算拍攝,我可以讓他把本子賣給華龍拍攝,到時候你就知道我是否專業了!」

這把李總噎的,正要呵斥麥小余,其餘五人出面打圓場了。

「什麼題材?」

「投資預算多少?」

「準備請哪些好萊塢演員?」

……

「是一部科幻電影……」

麥小余的第一句話,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包括李總在內。

大家都很清楚科幻電影在美國的地位,然而麥小余後面的話,險些讓這群斯文的老司機爆粗口。

「我們公司的預算是十萬,如果在美國拍攝,能省去不少布景道具,可能只要一萬多美元就夠了。至於演員嘛,從美國演員工會隨便找幾個就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