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 戰略對話(下)

「皇上,臣資質弊陋,年輕識淺,一得之愚不敢辱至尊,臣萬萬擔當不起如此重任,還請皇上收回成命。」李雋的話音一落,杜大用馬上推辭,急得臉上都冒汗了。他是萬萬想不到李雋居然如此看重他,會委任他如此重任,要不急都不行。

此人年紀雖輕,卻謙虛謹慎,老成穩重,卻沒有一點矜驕之氣,讓人一見之下就生好感,如此表現使得廖勝功他們對他的看法更增幾分好感,點頭不已。

李雋笑道:「大用,你不用推辭了。我知道你的顧慮,你放心好了,有問題可以向我直接反映嘛。你呀,就想著讀書,這是好事,朝廷現在急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為朝廷出力,你就干中學,學中干,邊干邊學,邊學邊干。」心裡想的是:「想當學生,我這個老師開導學生還是不錯嘛。」

「杜將軍,你是一個優秀的學員,也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廖勝功附和李雋的意見,道:「現在,我以軍事學院院長的名義准許你畢業。你這個學員,真夠低調的,把那樣的好計策向高達他們說,卻不給我說,還真得給你找點事做,罰罰你。」說到後來,已經開起了玩笑,可見他的心情有多愉快。

廖勝功這人除了具有良好的軍事修學外,還有一個不錯的優點,就是喜歡提攜人才,聽了杜大用的分析,已經喜歡上這個年青人了,說到高興處自然是要玩笑一下。

杜大用忙道:「廖將軍軍務纏身,大用一點淺見不敢打擾廖將軍,還請廖將軍原諒。」

「你呀,還沒有聽出來。」李雋提醒杜大用道:「廖將軍這人有一個不好的缺點,見了別人好的主意,總想著弄個明白,你找了張世傑,沒有找他,他呀是有點點怨氣,就罰你畢業了。這戰略部隊一事,還非你莫屬。」

李雋也是個玩笑高手,開了廖勝功一個小玩笑,引來一片笑聲。

杜大用仍是不敢答應,道:「皇上,可臣還年輕。」

「你二十四歲,也不小了嘛。」李雋阻止他要說的話,開導起來道:「你是知道的,霍去病十八歲出征,以八百壯士斬敵過當。二十四歲時,已經封狼居胥山,禪姑衍了。正所謂『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嘛,你也二十四歲了,正是馳騁沙場的大好時光。不會說你沒有霍去病的膽色?」這話既有開導,也有激勵,更有激將之意。

果然,杜大用一聽之下,頭一昂,胸一挺,明凈的眼中射出精光,道:「皇上,既如此,臣幹了。」

「這不很好嘛。」李雋非常欣慰,道:「杜將軍,這戰略部隊的組建是頭等大事,有什麼需要,你可以直接找我,這事千萬要從快從嚴抓起。」

杜大用領命道:「臣明白。」

「成立戰略部他,我早有想法,已經做了一些工作。就把特種部隊,玄甲騎兵以及解晉將軍的騎兵都劃入戰略部隊。」李雋一下子就弄出三支戰略部隊。這三支部隊都是精銳之師,裝備了極其先進的裝備,用現在的話來說技術含量不低,劃入戰略部隊再正確也沒有了。

特種部隊和玄甲騎兵這兩支在臨安保衛戰中大顯身手的精銳部隊正式升級為戰略部隊。

廖勝功他們自然知道李雋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道:「皇上聖明。」

「杜將軍,你剛才提到要奪取山東和加快四川戰事的進程,現在就把你心裡的話全說出來,具體要怎麼做,我想聽聽你的高見。」李雋期待地看著杜大用。

杜大用這樣的人能夠提出奪取山東和加快四川戰事的進程,不用想都知道他肯定有他的計畫,聽聽他的意見對處理這些問題很有好處。李雋是個善於採納別人意見的明君,自然是不會放過這機會。

廖勝功他們也如李雋一樣想,非常期待地看著杜大用。

「遵旨。」杜大用領旨,走到地圖前,拿起竹節鞭,指著地圖道:「皇上,臣以為奪取山東,我朝可以來一場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可以派出一支勁旅在這裡登陸,然後沿著這一帶南下,與從揚州出發的大軍南北對進,遙相呼應,切斷盤踞在山東之地的韃子軍隊與中原韃子的聯繫,以便全殲。」

「在實施分割的同時,派出軍隊實施多點登陸,進行向心突擊,打他個遍地開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山東戰事。」

他的話音一落,立即響起一片贊同聲,是李雋他們表示同意。

「這是個很好的計畫,但是必須要有一支能夠擔負得起分割敵人重任的大軍才能完成。」廖勝功以特有的洞察力分析,道:「只可惜解晉將軍遠在江漢平原。」他的感嘆之詞是說,謝晉是勝任這一重任的最好人選。

解晉這支部隊從揚州開始的長途奔襲幹得實在是太漂亮了,讓人非常放心,廖勝功自然是一下子就想到他了。

他的話馬上得到李庭芝他們的贊同,陳宜中道:「皇上,臣以為可以讓鄭靜和將軍把解晉將軍運送到山東登陸。」

李雋笑而不答,看著杜大用,道:「杜將軍,你說,哪支部隊合適這一任務?」

「皇上,臣以為解晉將軍的騎兵固然能夠勝任這一重任,但他在江漢平原休整,朝廷不必舍近而求遠。除了解晉將軍以外,朝廷還有一支戰鬥力不在解晉將軍騎兵之下的突擊力量,臣以為趙僉將軍率領的玄甲騎兵也可以完成這一重任。」杜大用這個戰略部隊的指揮官第一次點將了。

陳宜中猛敲腦門,道:「對呀,我真是老糊塗了,居然把玄甲騎兵給忘了。」

玄甲騎兵現在也在擴大,差不多有兩萬人了,其戰鬥力早在臨安保衛戰和圍殲郭侃的大戰中為世人矚目,要是他們出動的話,自然是馬到成功,這個問題一下子取得了一致意見。

「這是戰略指揮官點的名。」李雋笑言,道:「就由趙僉去執行。廖將軍,杜將軍你們和趙良淳,以及鄭靜和好好研究一下,制訂出一個詳細、切實可行的行動計畫出來。」

廖杜二人馬上道:「遵旨。」

李雋走到地圖前道:「杜將軍決定把解晉放在江漢平原不動,那是有用意的,他的意思是把解晉派入四川,以便加快四川戰事的進程。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成都平原一馬平川,是騎兵的天堂,相信他們會有不俗的表現。」

李庭芝接著說出李雋沒有說出來的話:「關中平原也是騎兵的天堂。當我們進兵關中之時,韃子必然會派出大軍來爭奪,臣料定關中地區必然有一場大戰,有一場硬仗要打,派出一支強大的戰略突擊力量很有必要。」

他的話百分百會應驗。忽必烈這個喜歡漢文化的人肯定知道關中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兩大基地之一,漢高祖認識到關中的重要性後馬上從洛陽出發,定都關中。作為雄材大略的皇帝,也是極其優秀的戰略家,忽必烈肯定知道關中之地要什麼有什麼,要是給南宋拿下了關中,李雋肯定會以關中為基地,象秦始皇統一戰爭一樣,從關中大舉出兵,威逼洛陽,揮師中原,直撲汴京。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關鍵一戰,天中山之戰,一次性投入了六十萬大軍。那時,秦國的基地主要是關中,成都平原,還有現在的貴州一部分,就憑這三地,可以一次性投入六十萬大軍,可見這些地方的實力有多麼的雄厚。

要是南宋得到關中之地,加上成都平原,貴州,還有雲南,加在一起的軍隊至少也有好幾十萬。要是李雋裹脅越南、泰國、緬甸、尼泊爾這些衛星國一起出兵,這隊軍的數量就更多了,戰國時縱橫家讚譽秦國「帶甲百萬」就不是誇大其詞了,而會變成事實。

更不用說現在的南宋擁有好多先進的武器,武裝起來的軍隊其戰鬥力驚人,要是這樣一支大軍從關中出發,挺進中原,其意義會有多大,就是用光所有的讚譽之詞來讚譽也不為過。

忽必烈派出大軍來爭奪關中是必然要出現的事情,因而關中之地的大戰硬仗在所難免,把解晉這支強大的戰略突擊力量部署在四川,是未雨綢繆之舉。

「原來如此。」陳宜中這個不善長軍事的人恍然大悟,贊道:「這是個好主意。」

「解晉入川一事,就由海軍送他們一程。」李雋愉快地回到座位上,拍拍腦門,突如其來地冒出一句與此無關的話:「銀子,銀子。」然後再解釋道:「勝利固然是好事,但是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的工作還有很多很多。朝廷收復失地,不是盤剝,而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戰勝僅僅是第一步,還要進行建設。淮東、淮西、蘄黃、郢漢四地的重建工作應該馬上啟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恢複這裡的生產,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幸福的日子。」

打仗的軍費需要大量的銀子這是不用說的,重建也需要大量銀子,李雋、李庭芝他們是為銀子天天愁,時時愁。用李庭芝感慨的話來說,就是:「朝廷並非沒有銀子,而是花得太快。這銀子花得有多快,說出來很是驚人,給我的感覺銀子不是花出去的,而是給水沖走的,嘩嘩一陣水聲,原本堆得象山的銀子一下子就沒有了。」

文天祥他們給李雋兩個「銀子」弄得迷糊了,現在才明白過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